贷款购车收取“金融服务费”是常态?上海消保委:去年接到相关投诉114件

这几天,西安奔驰女车主维权的事件刷屏,引发众多网友对4S店“店大欺客”的声讨。其中,女车主购车被收取的1.5万元“金融服务费”更是引发热议。业内人士爆料,4S店在卖车时向消费者收取“金融服务费”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至于这笔“金融服务费”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要缴纳呢?业内人士透露, “‘金融服务费’就是贷款的时候收的服务费。不同的经销商、4S店,不同的车型、品牌,费用不同。一般来说,是按照贷款金额的3%到5%来收取。它就是帮助消费者办理贷款时收取资料以及审批流程的费用。一般都是由经销商自己收取,大多数店也不是不开发票的。

贷款购车已经比较普遍,记者从上海市消保委获悉,上海消费者因车贷产生的投诉数量也不少。市消保委汽车专业办2018年1306件投诉涉及114件贷款投诉,占8.73%,授权经销商56件,非授权经销商50件,其他金融公司8件;2019年一季度自行受理投诉中涉及贷款投诉19件,占投诉(416件)4.5%。另外,一季度涉及利星(利之星)的投诉有16件。

据消保委统计,购车贷款投诉主要分为三类:一是收取贷款手续费\前置利息,如消费者投诉:贷款购车遭遇企业收取8500元的前置利息,消费者表示不认可,要求退还该款项。

二是无息贷款变有息。消费者投诉:购车时宣传贷款无利息,提车后发现贷款产生利息,与对方交涉无果,消费者不满,现要求给出合理解释。

三是贷款金额与放款金额不符。消费者投诉: 17年10月在对方处办理车辆贷款4万6,现在18年3月发现还款金额外多出8000元 ,联系对方要求处理,对方拒绝,诉求;要求对方给予合理解释及解决方案。还有消费者投诉:18年4月购买车,因贷款约定金额10万元,实际发放最终9万8千,但现还是根据10万元在还款,但至今拖延不解决,求助处理。

市消保委表示,对于汽车金融服务,其本身是正常的,但是操作必须合法合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