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伊朗國王倉皇出逃!2500年君主統治為何突然崩潰?


40年前伊朗國王倉皇出逃!2500年君主統治為何突然崩潰?

40年前,也就是1979年1月16日,封自己為“王中王”的伊朗末代國王巴列維逃亡海外,宣告伊朗2500年的君主制崩潰,伊斯蘭革命上演。

同年2月1日,長期流亡法國的伊朗宗教精神領袖霍梅尼回國,教士階層開始領導這個中東大國至今。

在巴列維出逃前的幾個月裡,伊朗爆發大規模示威浪潮,儘管巴列維動用強力機構進行鎮壓,但不僅無濟於事,反而激發更大的反抗。

巴列維逃往埃及,由於心力交瘁,僅僅撐到了1980年7月27日,他就因癌症去世,享年60歲,他的墓就安在了開羅一座清真寺內。

巴列維為何突然丟掉了在伊朗傳承2500年的王權?原因可歸納為兩個關鍵詞:西化和暴政。

曾在瑞士留學的巴列維於1941年登基,當時他只有21歲。

然而,登基初期十幾年,巴列維並不完全掌握實權,直到1953年,在美國中情局支持下,巴列維發動政變,趕走了當時極受歡迎的民選首相摩薩臺——摩薩臺招美國人恨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想要實現伊朗石油國有化。

掌權之後,巴列維開始回報美國,用賣石油得來的財富購買了無數美國貨,同時也甘心做美國對抗蘇聯影響的屏障。

然而,巴列維向西方看齊,引發教士階層的強烈不滿,此外,他為了鞏固權力,實施暴政,養了一批殘忍的秘密警察,他在普通老百姓心中的形象也一落千丈。

鑑於巴列維得罪的人太多,所以在伊朗當時出現了一種非常詭異的局面,無論是極端保守的教士,還是左翼青年學生,都對巴列維恨之入骨,當時伊朗人普遍對革命的熱情高漲,大家對霍梅尼改變伊朗充滿信心,把這位宗教領袖捧到了伊朗政治權力的頂端,使得伊朗一下子從一個西化、世俗化極高的國家,突然變成政教合一的神權國度,至今可能也是世界獨一無二的風景。

毫無疑問,教士階層的上臺,確實是顛覆了巴列維王朝,改變出現了。儘管革命本身似乎沒有付出多大的代價,霍梅尼眾望所歸,但隨之而來的保守政策,以及與美國對抗的立場,導致伊朗長年被制裁,被孤立,被封鎖,經濟社會發展嚴重受阻。

如今,伊朗伊斯蘭革命已經過去40年了,這個國家在經歷2015年簽署核協議的短暫曙光之後,如今似乎再次面臨一個關口。在美國特朗普政府的全面施壓之下,伊朗經濟形勢極為嚴峻,教士當權者面臨的困難可能不比當年巴列維好多少。

如何面對近兩年來此起彼伏的抗議示威——一些人甚至喊出恢復巴列維王朝統治的口號,如何解決苦苦掙扎的老百姓想過上好日子的訴求,如何化解特朗普咄咄逼人的極限施壓政策……霍梅尼的繼任者哈梅內伊要解決的難題太多,而這些都事關生死存亡,這一點當權者心裡應該最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