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今年最佳懸疑片是印度片?強薦《調音師》

誰能想到今年最佳懸疑片是印度片?強薦《調音師》

作者:申鶴 國士無雙影視工場 創始人&CEO

剛看到《調音師》的名字,還是印度電影,本以為是盲人勵志音樂喜劇,誰知道竟然是犯罪驚悚劇。誰能想到今年最佳懸疑片是印度片?

脫胎於法國的14分鐘的驚悚短片《調音師》,將這個離奇的故事續寫改編成一部將近140分鐘的全程高能的懸疑片,印度片再一次帶給人驚喜。

1、多達50多處反轉

全片擁有多達50多處反轉,簡直是塞了1.5部的“反轉量”。觀感就像坐過山車,節奏緊湊,情節緊張刺激,反轉應接不暇。

2、懸疑爆笑歌舞一起上

和大部分的寶萊塢電影或傳統的反轉式懸疑電影區分度很大,《調音師》是懸疑爆笑歌舞一起上。

在每一場快要壓不住氣的時候,又很神奇地穿插著諸多笑點和歌舞,這種神經脫線式的一張一弛也算是特色了。

比如警察局裡男主在聽自己證詞的片段,穿插進來了一段男主臆想的全盤揭露狗男女的段落,再下一個鏡頭又馬上切回現實中,讓人笑cry。

並且,這麼懸疑的印度片如何融入歌舞片段?沒想到,導演還是自然地做到了。

PS:印度片為什麼必須加歌舞?

① 許多印度人信奉印度教,溼婆是印度教中的三大神明之一,印度教認為舞蹈是由溼婆創造的,於是印度人把對溼婆的崇拜表現為對舞蹈的熱愛,歌舞也成了人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而備受推崇。

所以,雖然印度是一個多語言的國家,但不論講著何種語言,歌舞作為印度人世代沿襲的生活方式,是他們共同的語言。

② Discovery頻道的紀錄片《亞洲電影·印度》上有講過,在上個世紀,印度的很多人,還是比較窮的,所以看一場電影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奢侈。於是花了錢進去影院看電影,都會希望電影要長,這樣才能“夠本”。

在這樣的狀況下,很多的印度電影時長都在3小時左右,如此,中間插入歌舞,算作是一種取巧的方式。

總之,歌舞對於印度觀眾好比功夫對於我們一樣,都是一個引以為豪的文化傳統,有著明顯的民族特色。

3、人性之惡被展現的淋漓盡致

因果循環,全員皆惡。

姦夫淫婦的惡顯而易見,賣腎換錢的醫生、賣彩票胖女人、莫里的醜陋展露無疑。

最著重要說的就是男主、孩子和女主蘇菲。

男主的惡是不顯山不露水的惡,卻可惡至極——他一直都活在自己編造的謊言中,並且很享受謊言所帶來的好處。

雖然他對蘇菲說,他裝成盲人是為了在音樂上更專注,獲得更多的靈感。實際上他藉此搏得人們的同情和照顧,得到很多好處,路人和聽眾給他更多的小費、殘疾人協會分配的廉租房、蘇菲老爸餐廳鋼琴師的工作,還抱得美人歸。這一切他享用得心安理得。

直到影片最後,他舉起杯子,又開始信口開河的編造故事,一切好像理所應當一樣。雖然他已經復明(不管是女惡魔的,還是醫生的),他的一生將永遠掩埋真相,假裝視而不見,像個盲人一樣繼續生活。

正所謂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而鄰居家的這個小孩,在影片的一開始就出現了,他拿繩子去絆倒阿卡什,幫男主叫車還要小費,本不該是這個年紀小孩該有的樣貌。當他無意間察覺男主並不是真的盲人的時候,他第一時間是找機會獲得可以賣錢的證據,爬窗偷錄視頻來揭穿這個與他並無利害關係的謊言。

他簡直就是貪婪、冷漠、勢利的人群的縮影。

看到一段影評說的特別好:

他像極了我們現在社會中某些整天唯恐天下不亂,甚至靠小道消息發家致富,卻完全沒有探究真相的膽識與魄力的人們,僅僅也停留在八卦而已。這雖然也無傷大雅,但是他們對於弱者的冷漠與無情,卻像針扎一樣刺痛人心。當小孩上樓發現了男主角真正被毒瞎了之後,他原本可以報警或是呼救,但他卻無感的離去。這樣的冷漠,難道還只是小孩子調皮,欺負殘疾人這麼簡單嗎?一個住在政府廉租房裡,得到社會幫助過的孩子卻對於別人的困境毫無憐憫之心,這還不夠痛心嗎?

蘇菲作為男主角的愛人,其實早在兩人看電影男主角能夠準確地伸手吃爆米花時,或者在男主角面對牆上自己的素描畫像發呆時,她就應該有所察覺。她一貫的只是看到事情的表面,並且深信不疑,乃至當男主角有危險時,西米略施小計就把她騙離了男主角的身邊。直到電影結尾,男主角與她在歐洲重逢時,也是在一杯咖啡的時間裡,她就完全相信了眼前這個以前騙過他的男人,甚至她還認為自己有權力去建議男主角取掉西米的眼睛,哪怕真相併未可知。難道當時她沒有察覺到男主角在說謊時的喉結來回吞嚥?難道沒有對男主角摸都不摸就知道服務生拿出來的是自己的兔子柺杖這樣的細節而疑惑嗎?

蘇菲看似是裡面唯一的好人,然而,在故事結局,編劇偏偏要給蘇菲設計這樣一句臺詞:“她害死了這麼多條人名,你應該聽醫生的,取掉她的眼珠”。這句臺詞看似無關緊要,但是細想卻關鍵至極,它賦予了蘇菲立體的人物畫像。

對於聽到的或是看到的東西深信不疑,他們只觸及表面,卻未涉及深層,真相是什麼?他們以為自己知道,或者他們根本不在乎?只是一貫地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指責和評判。這難道不也是惡的一種表現麼?

4、運鏡和剪輯的典範

作為影視從業者,這部電影的運鏡和剪輯絕對可以拿來做典範反覆學習。

比如運鏡方面:

在影片的幾個關鍵深刻,導演用它醇熟的鏡頭語言,結合聲音的配合給了觀眾獨特視聽衝擊。

比如當西米在阿卡什泡咖啡的時候帶鬼臉試探男主這樣的時刻。導演擅長在輕鬆的時刻給觀眾意想不到的刺激,一個較松的景別,彷彿若無其事的在描述一個客觀事實,卻在微搖的鏡頭運動中,隨著音樂重音,帶出讓你意想不到的緊迫感和壓迫感。

影片中這樣的處理有很多。

再比如剪輯方面:

① 中間殺死鄰居老太的戲。上一場還是女主裝頭暈,老太蹲下查看,下一場直接電梯門開,男主出現,接的是女主直接將老太扔了下去。

② 如廁所出現警長的戲。上一個鏡頭男主進了洗手間,女主看了一眼洗手間另一邊,關了門,直接切反打鏡頭男主在小解,身後警長拿著槍赫然出現,嚇人一跳。

③ 再比如最後的結尾,全景醫生下車要殺了女主,切鏡頭在後窗對準後背箱,本來是個空鏡頭,這時醫生抬起頭脖子上飆血踉踉蹌蹌,車開動了;這個時候再一切,男主身邊開車的已經換成了女主,十分嚇人。這又省略了過程,我們也知道是女主又在後備箱偷襲了醫生,並且奪得了駕駛位置,而看不見的男主此時不知道身邊換了人

5、印度電影裡面少有的女權意識

男反派居然能被老婆拿著槍亂打,這女權意識在印度電影裡還是少有的。也是印度電影的又一大進步和突破。


之前的印度寶萊塢電影“一言不合就跳舞”“話不投機就開掛”,風格單一且程式化。還有個順口溜:“中國電影新聞簡報,越南電影飛機大炮,朝鮮電影又哭又笑,印度電影又唱又跳”。然而,這些年來寶萊塢靠著一部部質量上乘的影片穩紮穩打,越來越頻繁地走出國門,在世界範圍內掀起一股濃濃的印度風。

從反思教育體制的《三傻大鬧寶萊塢》,到反對種族歧視的《我的名字叫可汗》,再到反思信仰的《我滴個神啊》,再到今天反思人性的《調音師》。印度電影真的讓你體會到一種奮起直追的可怕衝勁,讓我們感受到了來自印度的一個個“樸實的好故事的力量”。

我們不得不說,僅憑重金加特效的大製作產生不了認同,跨越千山、直通人心的永遠是最簡單的東西,我們要向印度電影致敬的是本土化的敘事能力。它脫胎於寶萊塢近百年成熟的電影工業,卻根植於南亞次大陸由神話、宗教和民族歷史積疊成的富饒深厚的文化土壤。

強薦《調音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