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疑片《網絡迷蹤》:一部新穎的“桌面電影”

《網絡迷蹤》是一部懸疑片,韓裔美國人大衛,在妻子患病去世後,和16歲的女兒瑪格生活在一起。某天,女兒上學後沒有回家,除了向警方報警,他開始自己破解女兒失蹤之謎:離家出走?被綁架?幾次轉折,幾次波瀾,突然,負責偵破此案的女警官羅斯瑪麗露出疑點,她究竟為什麼掩蓋瑪格失蹤的真相,瑪格是死是活,懸念陡生。


懸疑片《網絡迷蹤》:一部新穎的“桌面電影”


這看起來是一種傳統的懸疑片套路,有關這一類題材的電影數不勝數,但本片採用的是一種獨特形式——“電腦桌面”來展開全部故事,就是說,整部電影102分鐘,幾乎都是通過電腦屏幕呈現影像。雖然,這不是創舉,類似的電影有《解除好友:暗網》,但無論如何,本片把這種形式用在懸疑片上,而且,還非常自然、精彩,足以讓我們擊節歎賞。

導演阿尼什·查甘蒂,曾是90後網絡公司員工,此前,拍過一些廣告短片,這是他首部劇情長片。很顯然,對互聯網的瞭解,使得他拍攝“桌面電影”駕輕就熟。開篇,藍天、白雲、草地背景的電腦桌面,圖標、開始按鈕、箭頭,彈出對話框,鍵入用戶名,大衛一家三口的合照,這一切,讓處在網絡時代的我們,頗感親切。更叫人感嘆的是,在接下來6分多鐘的時間裡,電影通過剪輯,使用電腦功能,比如,創建日程、拍照、攝像、搜索、聊天、遊戲、觀影,把大衛這一家人將近十年的生活,濃縮呈現,而妻子從生病、康復、復發,到死亡,也僅用了幾個網絡視頻。

要是跟隨傳統偵破片的路數,破案方一定會在瑪格失蹤後,探訪與她有關聯的人,比如同學、朋友、熟人,瞭解她和她的行蹤,並走訪現場,尋找蛛絲馬跡。本片也同樣如此,不過,所有一切調查,都放在電腦、放在網上。女兒失蹤這一天,本要去學鋼琴,大衛通過郵箱,搜索鋼琴老師的聯繫方式,然後電話視頻,知道女兒並沒有去學鋼琴;試圖進入女兒的電腦,不是顯示“私人賬戶”,就是“賬戶已鎖定”,或者“賬戶已保密”,沒有密碼無法登錄;只能在妻子電腦的“地址簿”,找到她兒時的玩伴艾薩克,再電話聯繫,知道瑪格可能和艾薩克的兒子去山上露營了,但隨後她兒子來電,瑪格並沒有去山上。此時,大衛只得報警。

女警探羅斯瑪麗本應是偵破案件的主導者,但她的加入,反而使案件更加不可捉摸,而這也讓大衛有了用武之地。我們看到他從容地修改密碼,登錄瑪格的電腦;訪問瑪格在線同學;瀏覽瑪格常上的網站;查看瑪格的聊天記錄;點擊瑪格保存的視頻。大衛發現了疑點,女兒六個月沒去學鋼琴,而把學琴的錢存了起來;女兒常跟一個網民叫“炸魚薯條”的聊天,那個人號稱是女招待,母親患病住院。大衛用搜索引擎、視頻回看、地圖導航,發現女兒出事地點——巴博薩湖。在墜湖的汽車裡,大衛用影像放大,發現一個橄欖球隊的標記,而這蘊藏著他的弟弟和女兒瑪格的一個秘密。大衛在得知女兒被獲釋犯托夫殺死時,發圖上傳悼念,意外發現“炸魚薯條”的真實身份。在和警局的通話中,大衛無意間知道,女警察羅斯瑪麗自願要求負責這個案件;在網絡搜索中,發現她的一張照片,身邊赫然站著殺死瑪格又自殺的托夫。

案情撲朔迷離、一波三折,結局又如此簡單:羅斯瑪麗的兒子,誤將瑪格推下懸崖,為保護自己的兒子,女警官知法犯法,佈下迷陣。而大衛,足不出戶,卻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手點鼠標,儼然一個老練偵探,抓出疑點,找出證據,獲取線索,最後,救回女兒。

這是一部新穎的“桌面電影”,在這裡,電腦屏幕是媒介,是手段,也是內容。通過屏幕,我們看到電腦操作功能的運用,而這些運用,又強化了多角度、多層面的敘事,給我們帶來不一般的觀影體驗。(劉偉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