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乳源县:古代“高速公路”西京古道途经地,是瑶文化的故乡!

广东乳源县:古代“高速公路”西京古道途经地,是瑶文化的故乡!

在广东韶关乳源县的莽莽山川之中,一条古道逶迤而过,在崇山峻岭之间向北延伸,通往神秘的中原大地。

它被称为古代的“高速公路”,唐代的荔枝通过它一路北上运往长安,博得“一骑红尘妃子笑”;它拥有水上和水底两个世界,见证着繁华盛世与沧海桑田。

它就是岭南通往京城路线最长、年代最远、保存最完好的古道——西京古道,沿路保留着最原汁原味的环境。


广东乳源县:古代“高速公路”西京古道途经地,是瑶文化的故乡!

西京古道 BY侯景波

只身一人拾级而上,如黛青山层层环绕,微凉清风徐徐吹拂,一不小心恍若置身“古道西风”的意境,独缺一匹瘦马。

//////////

西京古道的“前世今生”

“西京”,代表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东汉、隋、唐时期是今陕西省的西安市;五代晋至北宋时期则是指今河南省的洛阳市。所谓的“西京古道”,是指当地上京城的道路。

其历史还要从秦始皇的年代说起。

广东乳源县:古代“高速公路”西京古道途经地,是瑶文化的故乡!

BY纪录片《西京古道》

那是秦始皇二十九年,50万大军远征南粤,而其中一支15万人的分队则奉命去岭南,人马纷涌之下,便“踩踏”出了这“西京古道”的雏形。

到了东汉时期,桂阳太守卫飒为解决交通不便的问题,奏准朝廷,在原路的基础上,逢山开道,遇水搭桥,填洼铺石,列亭传,置邮驿,开凿了一条自今清远英德浛洸经韶关乳源至湖南宜章,乃至当时京都长安的道路。

这,就是西京古道。

西京古道的开凿“垂利世世”,古道上来者来,往者往,熙攘交错,大量中原人南迁,把中原文化带到了南方,并与当地土著俚人杂居、融合;南北商贸交流也非常频繁,来往客商日夜不断,沿途商铺、公馆、凉亭、茶馆“十里一亭,五里一置”。

广东乳源县:古代“高速公路”西京古道途经地,是瑶文化的故乡!

西京古道上的凉亭 BY蔡明清

广东乳源县:古代“高速公路”西京古道途经地,是瑶文化的故乡!

通济桥 BY若愚

最热闹时,大量挑盐的脚夫“蚁旋鱼贯”,西京古道上出现了“万担盐箩上山冈”的盛况。

西京古道实现了人员、货物、文化的南北交流,也加速了岭南地区的开发和繁荣。

广东乳源县:古代“高速公路”西京古道途经地,是瑶文化的故乡!

行经古道放牛的村民 BY广东旅游局

路,是历史最好的载体。随着时代变迁,西京古道已鲜有人走,人喧马嘶也早已远去,取而代之的是“三路并行”的交通奇观——古道、国道、高速公路,无言地诉说着沧海巨变。

//////////

湖底世界

两年前的秋天,由于供水工程施工需要和雨量减少,广东三大人工湖之一——乳源县南水湖的水位不断降低,一条长约150米的古道从湖里“探出头”,由于长期被湖水冲刷,表面已经龟裂,但不乏人工凿迹。

广东乳源县:古代“高速公路”西京古道途经地,是瑶文化的故乡!

南水湖 BY李红辉

沿着这部分古道前行,青石路在水波粼粼中逐渐变得若隐若现,最终消失在湖水深处。

广东乳源县:古代“高速公路”西京古道途经地,是瑶文化的故乡!

水底还有20多公里的古道,不知何时才能“重见天日” BY广州参考

这一切还得追溯到1958年。

由于这里拥有四面环山的有利地形,1958年国家在腊岭峡口拦河筑坝,建设南水水库(即南水湖)以蓄水发电,1969年初开始蓄水,这段古道便被淹没。

广东乳源县:古代“高速公路”西京古道途经地,是瑶文化的故乡!

重新露出水面的西京古道腊岭段 BY张文

被淹没的除了古道,还有一方鱼米之乡。

在这群峰倒映的南水湖之下,原本是一片资源丰富的谷地,河流自北向南沿谷底流过,西京古道也沿河流两岸贯通南北。古道和河流串起了一片富庶的鱼米之乡,明清时期这里便有90多个村庄、8000多人居住。

俗话说“搬上搬下,不如龙溪梯下”,说的就是龙溪村梯下村——当地条件最为优越的村庄。这里气候适宜、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是居住的不二选择,朱德元帅的祖居地亦在此。

除了曾经密集的村庄,沉睡在水下的还有各种古建筑,其中包括鹞婆形古亭、文昌塔等亭塔,坝子圩等圩场,以及桥梁、温泉浴场一应俱全,足见当时的繁华富庶。

广东乳源县:古代“高速公路”西京古道途经地,是瑶文化的故乡!

湖边明代小梅关亭见证着古道上的悲欢离合 BY广州参考

西京古道起于南岭连绵群山之中

而作为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在地

乳源县也有着浓厚的“山”文化

//////////

奇观秘境

“地陷云翻天一线,山崩水激岸相望。

谷深不觅行人迹,峰转犹闻花蕊香。”

来到位于乳源县大布镇的乳源大峡谷,地势骤然下陷300多米,平地间突然裂开一条深不见底的渊谷,被称作“一条美丽的伤痕”。

广东乳源县:古代“高速公路”西京古道途经地,是瑶文化的故乡!

乳源大峡谷 BY傅神双

谷中沟壑纵横,奇峰林立,古木参天,飞瀑流泉。原本从东南向西北悠悠流过的大布河流,到了这里突然腾空直冲,形成瀑布,其气势之磅礴,撼人心魄!

在谷顶放眼远眺,蜿蜒古道尽收眼底,俯视谷下,雄奇峻险的景象让人目炫神迷,双腿颤抖不已,不敢再迈出一步;而下至谷底往上看,又只觉陷入群峰险崖之中,被重重包围,不知东南西北。

广东乳源县:古代“高速公路”西京古道途经地,是瑶文化的故乡!

雨过天晴时,大峡谷瀑布会被云雾缕缕缭绕,呈现出煞那间的美丽 BY职业高手的旅行

流连谷中,可见岩石由于地质变化和水流切割形成各种奇观秘境,黄龙潭、桃花潭、长青潭、仙女潭……它们好似一块块清透的宝石,形态各异地镶嵌在无边无际的谷底。

乳源属石灰岩地貌,盛产的钟乳闻名于世,被称为“中国观赏石之乡”

广东乳源县:古代“高速公路”西京古道途经地,是瑶文化的故乡!

乳源观赏石 BY韶关旅游

大大小小的溶洞更是让人沉醉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广东乳源县:古代“高速公路”西京古道途经地,是瑶文化的故乡!

BY四面光

//////////

乳源,过山瑶之乡

山清水秀之下,乳源却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心酸历史。

以乳源县为中心地区分布着中国四大瑶族支系之一“过山瑶“,他们在旧中国,由于不堪忍受统治者的歧视与压迫,举家躲进大山之中,过着游耕游居的艰辛日子,由此得名。

过山瑶大多居住在乳源东北部和中部高山之上,以居地的不同,分别又有“东边瑶”和“西边瑶”。“

“东边瑶”历代都已过上定居生活,形成村寨。其房屋多是以杉木、杉树皮、沙、泥构筑的多间排列的平房,依地势构建。

广东乳源县:古代“高速公路”西京古道途经地,是瑶文化的故乡!

BY月儿上山了

广东乳源县:古代“高速公路”西京古道途经地,是瑶文化的故乡!

必背瑶寨 BY沧海笑

西边瑶则没有定居的村寨,每隔几年就迁居别处。树几根木柱,以小竹子或竹片织成围栏扎在木柱四周,上面覆盖茅草与竹片,便是安身之所。他们全家的财产只有火药枪、斧子、碗、锅、云鼎等几件简单用具,搬迁十分方便,真正过着吃山靠山的日子。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建国之后,政府将他们安置在固定的土地上,迁徒才得以结束。

//////////

当崇拜,变成一种力量

即使生活艰辛无比,但他们却在过山吃山的历程中,展现出独树一帜的智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

广东乳源县:古代“高速公路”西京古道途经地,是瑶文化的故乡!

BY韶关民声网

盘王文化就是瑶族一大代表,至今仍世代流传。

旧时由于生产条件落后,收成少,瑶族先民又有图腾崇拜,于是把图腾崇拜物“犬”塑造成一位神奇的民族英雄“盘王”,为他建大庙、塑大像,祈求保佑风调雨顺。

渐渐地,图腾崇拜演变成了一种文化,并且弘扬光大、继承发展,成为瑶族子孙后辈开疆拓土、建功立业的一种精神力量。

在瑶民心中,“盘王”是胜祖,是他们世代永续朝拜,歌颂祭奠的对象。

广东乳源县:古代“高速公路”西京古道途经地,是瑶文化的故乡!

“盘王”

每逢新春、元宵佳节、盘王诞辰,瑶民们都举行唱山歌、舞狮子、抢花炮等民俗庆典,男女老少和远方贵宾皆蜂拥而至。夜幕降临之时,敲锣打鼓声、鞭炮声震耳欲聋,烟花礼炮直冲云霄,热闹非凡。

广东乳源县:古代“高速公路”西京古道途经地,是瑶文化的故乡!

BY李芳

广东乳源县:古代“高速公路”西京古道途经地,是瑶文化的故乡!

BY马蜂窝

舞草龙是乳源一大特色习俗。传说当初因受天灾干旱,虫灾泛滥,瑶胞们遭遇饥荒,于是瑶族先祖们就祈求上天,编制草龙除虫祛害消灾,保佑风调雨顺,村民安康。

广东乳源县:古代“高速公路”西京古道途经地,是瑶文化的故乡!

编制草龙, 三个工匠需要一周的时间才能基本完成 BY风起云涌gl

乳源还被称为“中国瑶绣之都”。像这样什么也不做,静静地看着美丽的姑娘刺绣,一针一线间竟淡忘了时间的流逝,只觉岁月如此静好。

广东乳源县:古代“高速公路”西京古道途经地,是瑶文化的故乡!

广东乳源县:古代“高速公路”西京古道途经地,是瑶文化的故乡!

乳源瑶绣 BY韶关旅游

//////////

古道,新颜

由于西京古道地处岭南山脉深处,一直以来鲜有游客问津,失去了昔日的光彩。

近年来广东省启动了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对西京古道进行了修复,让古道重获新生,成为了带动乳源乡村旅游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振兴之道。

乳源县住建局目前已重点修复了大桥古镇的旧亭旧屋、市场、河堤走廊等,并组织定向越野活动,吸引广东省内外5万余名游客蜂拥而至,一睹古道新颜。

广东乳源县:古代“高速公路”西京古道途经地,是瑶文化的故乡!

大桥镇新面貌 BY祝桂峰

广东乳源县:古代“高速公路”西京古道途经地,是瑶文化的故乡!

BY中国南粤古驿道

广东乳源县:古代“高速公路”西京古道途经地,是瑶文化的故乡!

BY中国南粤古驿道


广东乳源县:古代“高速公路”西京古道途经地,是瑶文化的故乡!

BY中国南粤古驿道

接下来乳源县还将高效修复西京古道本体,及沿途的古建筑,让这些历史遗存成为历史的“永恒见证者”,乳源永远的骄傲!

参考:

南粤古驿道网:《广东省保护修复利用西京古道见闻》

韶关旅游:《凭什么是乳源?这就是乳源!》

广州日报:《乳源南水湖底惊现神秘古道,每一段都是悠悠历史》

徐祖明:《过山瑶文明进程中的生存智慧》

广东乳源县:古代“高速公路”西京古道途经地,是瑶文化的故乡!

新县志,

优晟文化与羊晚集团生活传媒公司联合打造的内容平台

用全新视角带你领略中国各个县的风土人情,

带你探索中国未现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