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分哪幾科,祝由科是中醫第幾科?

職業景區運營人


中醫一共分為十三科,祝由科是第十三科。中醫具體分化如下:

第一科、大方脈,第二科、小方脈,第三科、婦人,第四科、瘡瘍,第五科、針灸,
第六科、眼科,第七科、口齒,第八科、咽喉,第九科、接骨,第十科、傷寒,
十一科、金鏃,十二科、按摩,十三科、

“祝由科”是起源於《黃帝內經·軒轅碑記》,在醫學條件不發達的古代,“祝由科”是無數苦難之人的福音,行祝由醫術之人,在民間救苦救難,並且不取百姓一分一毫的報酬,所以“祝由科”曾經一度被稱為“無上醫術”。

“祝由科”為何有如此盛名?

近些年隨著網絡發達,“祝由科”的名聲也是越來越響亮,充滿了神奇的色彩,在2009年後,更是被傳為神奇的法術,施展“祝由術”無病不醫,無病不治。無數的行醫之人,對“祝由之術”都是求學無門。

那麼“祝由術”到底是“醫術”還是“法術”呢?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傳為“神奇法術”的呢?“祝由科”當然是醫術,“祝由科”能有今天的盛名,都源於“祝由科”的“善良”。

善良的“祝由科”

“祝由科”之所以名聲遠揚,是因為軒轅黃帝留下的祖訓,凡用“祝由術”行醫者,不得收取分毫好處,否則定遭天譴,打下九幽。

在古代,百姓生活條件本就不好,吃穿都是大問題,哪有閒餘的錢來看病,但這時候,出現了一大群用“祝由科”的行醫之人,在民間使用“祝由之術”行醫治病,救苦救難,久而久之,這“祝由科”,便被受過恩惠的人越傳越神,慢慢成為了今天的“神奇法術”。

綜上所述:中醫一共分為十三科,祝由科是第十三科。

金吾文化與您分享!


金吾文化


醫巫分家,早在商代已經完成。周朝國家職能部門設置中,“醫師”的職權範圍已經沒有了巫祝都職能。《周官.禮記.醫師篇》醫的分類是“疾醫”,“瘍醫”,“食醫”,相當於現在的內科,外科,營養科。完全沒有了巫祝的影子。周代以後,歷朝歷代也沒有重新把巫祝列入醫的例子。但由於中醫理論中的陰陽五行和道教共用,而道教人士好多人想借助中藥實現白日升飛成仙的目的,對中藥進行了很多研究,研究的結果是仙沒成,卻得到了不少治療疾病的藥方,例如葛洪,孫思邈等。道教人士曾對中藥發展做出國很大貢獻。由於道教和巫祝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好多巫祝也藉助中藥為道具為人驅邪看病,這就使得好多人認為巫祝也是中醫。古書中也就有了“祝由十三科”之說。其實是巫祝藉助中醫,而不是巫祝就是中醫,自周朝以來,中醫中就沒有巫祝的地位。目前在一些地方,依然能看到不少巫婆神漢開中藥方子的現象。我們不能把巫婆神漢也算作中醫。


紅莎草1


現在,中醫只有內科、外科、婦科、傷科、針灸科、兒科、眼科、耳鼻喉科,有人又把內科分出什麼傳染科、心血管科、男性科、性病科、內分泌科、消化科、呼吸科、泌尿科等都是脫離中醫理論與實踐的,強行與西醫相結合的臆想“創造”,至於所謂“祝由”科,則是一些根本不懂中醫,喜歡巫術的人希望“神化”中醫,主張把中醫和古今巫術融為一體的業外人士的一個願望。

在古代,的確有分科,可以參看《周禮`天官`冢宰》,分為食醫、疾醫、瘍醫、獸醫,食醫大致屬於現在的營養師或提供食療方的醫生,疾醫大致屬於現在的內科醫生(包括時令病、傳染病等),瘍醫大致屬於外科皮膚科,獸醫當然是給動物看病的了。根本沒有什麼“祝由”醫。可能有的朝廷或地方官辦醫療,醫學部門設置了“祝由”項目,那也是與醫事脫節的。

估計也有些人看到中醫理論書籍中有陰陽五行,五運六氣,好像跟算命相面的書籍裡的某些字句有點像,就想把醫和巫硬拉到一起,如果稍微用點心用眼睛看看裡面的內容就不難看出,只是用的相同幾個字而已。

現在社會上的確有一部分民間“中醫”,行醫兼營巫術,邊看病邊相面算命看陰陽宅跳大神,也的確有一些粉絲崇拜他們,這不能怪這些粉絲,因為他們不懂,我不相信這種現象會存在太久。


華燈初上35014207


祝由科基本在宋代被淘汰了,現在傳下來的基本都是道聽途說,或者巫婆神漢的把戲。

因為我們沒見過祝由科,所以請不要以這些巫婆神漢的把戲來批判中醫。也請不要以目前的道聽途說就否定先民的智慧。

不過話說回來,醫院如果用安慰劑治好了你的病,會被交口稱讚。但是巫婆神漢用幾乎同樣的手段治好你的病卻被稱為迷信……

挺有意思的。

英國還有占星術士看病的,而且堂而皇之的開業。


戲雪狐


古代治病除了中醫,還有祝由十三科。如明朝太醫院設立十三科,分別為:大方脈(內科)、小方脈(兒科)、婦人(婦產科)、瘡瘍(外科、皮膚科)、針灸、眼、口齒(口腔科)、咽喉、傷寒(外感病)、接骨(骨傷科)、金鏃(金創傷科)、按摩、祝由;祝由科是第十三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