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電商魅力何在,引蘇寧、國美、京東競“折腰”?

前不久,國美零售發佈業績報告,2018年國美線上線下交易總額(GMV)達1326億元。其中,擁有拼購和分享返利店長模式的社交電商—美店同比增長368%。

國美美店2018年7月正式上線,國美零售副總裁、國美美店總經理汪峰闡述了它的盈利模式:“團購”、“立減”、“超級返”。其中萬人團購為國美美店帶來了集中化流量,每期UV超200萬,另外消費者還可通過分享美店賣家商品平臺連接獲得佣金。


社交電商魅力何在,引蘇寧、國美、京東競“折腰”?


這樣的電商模式,想必大家能從中找到拼多多的影子,人們將其稱之為“社交電商”。社交電商的發展特點非常明顯,將電商和社交融為一體,它面對的主體是,一線到四五線中產到普通消費者等不同層級的用戶,讓其在社交網絡上(多為微信)上分銷、拼團,從而優惠或返利。

無獨有偶,除了國美,京東、蘇寧、阿里、騰訊等巨頭紛紛將觸手伸到了社交電商的領域。像淘寶特價版、京東拼購、蘇寧拼購,都是社交電商中的拼購盈利模式,這也是讓拼多多成功的模式。此外還有,像雲集這類僅次於拼多多的社交電商大佬的分銷模式,以及小紅書這種社區模式,和最後一類去庫存盈利模式。

社交電商就像是塊美味的蛋糕,任誰都想吃一口,那麼它的魅力究竟何在?

傳統電商的格局已定,並且其流量和用戶的獲取已到瓶頸,成本和效率之間的矛盾逐漸突出,“馬太效應”加劇。排名靠前的巨頭營收規模遠大於排名靠後的經營者,在保持相同營收增速的情況下,後者的市場正一點點被蠶食。

2018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總交易額(GMV)達到2135億元人民幣,與2017年雙11的1682億元相比增長了26.93%。但網易電商業務營收增速從2017年的156.9%驟降至64.82%,毛利潤也同比環比下滑,2018年四季度甚至跌至4.5%,遠低於前一季度的10%和上年同期的7.4%。阿里和京東牢牢把持了傳統電商超過八成的份額,強者愈強,而弱者愈弱。


社交電商魅力何在,引蘇寧、國美、京東競“折腰”?


在兩座大山的屹立不倒的境況下,成立不到三年的拼多多成功IPO成為僅次於阿里、京東的第三大電商平臺,社交電商令很多人看到了“夾縫中生存”的希望。因此,各大平臺如雨後春筍般誕生,比如2018年總收入過百億的雲集,以及火爆走紅的小紅書等,社交電商異軍突起。

再來看一些數據,據統計2018年中國社交電商市場規模達11397.78億元,較2017年增長66.73%,預計2020年會擴大到3萬億,佔網絡零售交易規模的31.3%。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社交零售用戶規模達2.23億人,較2016年增長46.7%,2018年年均複合增長率超過45%,預計2020年用戶規模增至5.73億人。同時,商務部也公開表示,2018年社交電商這一電子商務新模式新業態取得快速發展。

不論從發展速度,還是市場規模和可探索空間,都證明了社交電商發展潛力巨大。因此,零售巨頭們現在已經不是簡單地入局社交電商,而是開始深入挖掘解鎖社交電商新賽道。

國美的社交電商之路,更多側重其“家電”的屬性,進入App首頁,“家電甄選”“生活家電”“特惠彩電”等等,與家電密切相關的欄目一覽無餘。這樣的優勢在於,買家可以在購買團購商品前,到賣場體驗實物之後再下單,相當於比拼多多增加了體驗服務,同時也避免了拼多多假貨、山寨貨橫行的弊端。

蘇寧的社交電商著力點,在蘇寧拼購之外,則是開始“社區團購+社區實體店”雙劍合璧的做法。蘇寧小店是蘇寧正力推的網店,其旗下有拼團業務“蘇小團”,專門做社區團購,而蘇寧要求小店店長髮展社區群。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蘇寧小店5000多家,覆蓋了2萬個社區,開了1.5萬個社群,影響6000萬用戶。相當於平均每個小店,建了3個社群。

京東除了拼購外,在近日發佈“招募購物圈合夥人”計劃,這種模式類似於小紅書,以期通過社交圈導流消費者購物,發力“社交”電商屬性。


社交電商魅力何在,引蘇寧、國美、京東競“折腰”?


本就穩坐社交電商“大佬”地位的平臺,同樣也在努力。拼多多在去年底推出“新品牌計劃”,計劃扶持1000家覆蓋各行各業的品牌工廠,幫助他們更有效觸達3.85億消費者。雲集積極探索“付費會員”模式,還有自己專門的扶貧計劃。

從最初的“草根”狂歡,到現在巨頭入局,電商似乎真的有“無社交、不電商”的趨勢。而社交電商是否這能如業內預測一般,成為除實體零售、傳統電商之外的“第三極”,還需要市場和消費者給出答案。不過眼下,它的魅力誰有抵抗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