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一季度進出口總值超7萬億

本報記者 孫兆

4月1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了2019年一季度進出口情況新聞發佈會。據海關統計,今年一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7.01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3.7%。其中,出口3.77萬億元,增長6.7%;進口3.24萬億元,增長0.3%。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表示,今年以來,國內經濟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國內需求、市場預期等多項指標向好。“3月份我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回升至景氣區間,表明我國製造業出現回暖。國內經濟平穩運行,同時,隨著去年以來國家陸續出臺的一系列穩外貿、穩外資政策效應的釋放,為對外貿易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李魁文說。

另外,他指出,據海關初步測算,一季度我國進口、出口價格總體分別上漲3.5%、4.4%,呈現溫和上漲態勢。價格因素是一季度進出口增長的主要拉動因素之一,其中出口價格對出口增長的貢獻度達到了66.3%;進口方面,部分大宗商品進口價格同比上漲幅度較快,比如天然氣、鐵礦砂、大豆等進口價格分別上漲28.2%、12.8%、8.8%。

此外,人民幣匯率保持總體平穩有利於外貿穩增長。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保持總體平穩,這有利於穩定外貿進出口企業的預期和信心,也有助於促進我國外貿的穩定增長。

李魁文也坦言,儘管一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體平穩,但增長速度處於相對低位,這與當前國際環境不確定性較多有關。今年以來,一些國際組織下調了全球經濟和國際貿易的增長速度。在此背景下,中國成為全球貿易運行的“穩定器”,一季度中國對外貿易穩定增長釋放出積極信號,將有助於提振信心,穩定全球貿易。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總體上看,一季度進出口達到了穩外貿的要求,但是現在很大程度上是政策維穩帶來的積極效應。“今後要更加強調我們自身的競爭力,自我維穩比政策維穩更能靠得住。”白明說。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值2萬億元,同比增長7.8%,高出同期我國外貿整體增速4.1個百分點,佔我國同期進出口總值的28.6%。其中,出口1.12萬億元,增長9.8%;進口8768.5億元,增長5.4%。

“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合作潛力正在持續釋放,成為拉動我國外貿發展的新動力。”李魁文說。

他指出,從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貿易較快發展,從2013年的6.5萬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8.4萬億元,年均增長5.3%,高出同期我國整體外貿年均增速1.9個百分點。我國與沿線國家貿易額佔外貿總值的比重也在逐年提升。

白明對本報記者表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出口潛力還沒有完全釋放出來,市場空間仍待於進一步開發。

對於下一步外貿發展走勢,李魁文介紹說,當前,促進我國外貿穩定發展的有利條件依然較多。綜合各方面因素來看,二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仍有望實現溫和增長。

他表示,海關部門正認真貫徹落實“六穩”決策部署,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開展新一輪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鞏固壓縮貨物整體通關時間的成效,進一步推動降低進出口環節合規成本,精簡進出口環節監管證件,增強企業獲得感,促進進出口穩中提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