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陪伴?哪些人需要陪伴?

一半傳媒


曾經也是喜歡做什麼都拉個朋友,逛個超市都覺得要找個人陪,因為好像一個人別人看你都是異樣的眼光,心裡狂吼:我也是有朋友的!!

大四的時候,每個人都各忙各的,考研出國找工作,所以漸漸也習慣一個人逛街吃飯,只是心裡還是有點落寞,懷疑自己是不是沒朋友。

真正習慣一個人或者喜歡一個人是在英國讀書的時候。中國留學圈子很小,想要找個朋友天天一起蠻容易的,可是為了不成為那種出國以後回來英文還跟沒出去一樣的人,默默遠離了中國留學生圈,反而有了幾個外國朋友。跟他們交往多了發現其實每個人都很獨立的,該約約該聚聚,吃飯野餐club運動學習逛街看電影都沒拉下,可是平時大家不約的時候也不會很熱絡的聯繫,不會覺得不聯繫是不是因為有芥蒂。

所以我覺得這裡有個文化和社會認同問題。中國人更習慣於群居,大家庭,大衚衕,大院子一樣的生活,熱熱鬧鬧才是好,久而久之,我們潛意識去追求這種認同,認為一個人是孤獨,一個人是沒朋友,一個人是可憐,體現最明顯的是,中餐點菜一個人簡直是太蛋疼,一兩個菜太單調,三五個菜貴還吃不完,所以你看,連飲食都這麼歧視我們一個人的單身狗(冷漠臉)

對比而言,西方或者歐美本來就提倡個人主義,一個人吃飯逛街太正常不過,沒人看你覺得你身邊應該有個陪你的朋友。想當年一個人從超市提四大包東西回來無數次,就覺得本地人有車真好,羨慕呀那個,他們的大超市尼瑪都開在郊區,吐槽無數次。

回到正題,有時候是社會環境給一個人壓力,讓你默以為某種行為正常或不正常,其實沒半毛錢關係,你喜歡一個人就一個人,喜歡成群結隊就成群結隊,別因為在意別人的眼光而去改變自己的偏好。

成群結隊的人曲終人散後保不定比習慣一個人孤獨多少倍呢。






悠悠忽遠


什麼是陪伴,哪些人需要陪伴?

陪伴,當然最需要的就是老人和小孩了!光是陪伴還不夠準確,應該是陪伴加侍奉!

在我十幾歲時,因爺爺去世我曾陪伴過奶奶。後來奶奶和我們住在了一起,有我爸我媽還有我們兄弟姐妹四人。奶奶生病了,我們大家即陪伴又伺候,最終癱瘓了兩三年離開了我們。

我是家中長女,伺候奶奶我要做得多些。奶奶走時,我剛好結婚生女。這陪伴加侍奉的生涯也就連貫了起來。令人羨慕嫉妒恨的是,在那計劃生育風起雲湧的八十年代,我竟毫無懸念地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女兒。我那高興加激動笑掉了下巴的嘴巴還沒來得及合攏呢,就該輪到我哭了!這倒省事,嘴巴不用一張一合了,咧開的笑意直接轉成哭就行了!丈夫是個軍人,整個人幾乎是屬於國家的,陪伴加伺候兩個孩子的重任基本就落在了我的肩上。雖然有我媽幫忙,但那時我媽和我都要上班。伺候過雙胞胎的人都知道,因為懷的是倆大多都體弱多病。我的大女兒又是過敏體質,白天像人似的,一到晚上就要咳嗽伴有過敏性哮喘,搞得我無法入睡。天天盼著大一點就好了,一直盼到上學依然是那樣。由於孩子也睡不好覺,讀書成績就不好。她爸爸戰友的孩子個個成績都不錯,有時他就要牢騷幾句。我也很無奈。 孩子有一次病重住進了醫院,病危通知書都下了,正逢丈夫援藏去了。我就把小女兒放到我媽那兒,住在醫院裡照看大女兒。直到孩子初中畢業了,我就下決心把她們送到外地去讀書,脫離那個不適應她們的地方,我才撈著睡了個整夜覺!在這十五年當中,我真的就是一雙熊貓眼,整天掛著一對黑眼圈兒!陪伴加侍奉是個熬心血的活兒!

兩個女兒長大後亭亭玉立結婚生子了!我大概僅僅休息了有十年,外孫們的出生把我又拉進了陪伴加侍奉的圈子裡。在伺候他們的過程中,我媽又需要人來侍奉和陪伴了!

不知從何時起,我媽不與那些老人一起鍛鍊了!整日裡牽個狗到處轉,回家手裡不空,撿些布口袋塑料袋等,像寶貝一樣地到處塞!家裡祖傳的兩枚大金戒指都被人給騙走了。我頭一天給她買的金項鍊第二天就丟了!兜裡的三百塊錢,拿出去換了三張新票,全是假的。花了幾百塊錢買了一兜黑豆子,說是包治百病的。我想給她扔了她看得登登的。我拿一顆到中藥房去問是個啥東西,醫生說是一位藥材。我問是治啥病的?醫生說是治陽痿的。我差點暈了過去,天哪,我媽天天在泡著喝!

我媽那狗伺候的皮實著呢,啥都喂。她的理念是狗吃剩的就行了!但有一點和人平等,她常把狗碗裡的剩飯和人吃的東西餾到一起,那味兒竄得沒法整!家裡人雖多次提出抗議都無濟於事。她會到菜市場買一大塊豬肺子或豬肝凍到冰箱裡準備餵狗,可能過了一年她都想不起來有這回事……

說到這兒,誰都聽明白了,我媽得了老年痴呆症了!我又要開始我的陪伴和侍奉生涯了!我媽還沒痴呆到底,目前還認識家裡人,雖時而有些糊塗,把人與人名安錯了,把刷馬桶的刷子會從廁所裡拿出來放到鍋蓋上,把垃圾從窗戶往外扔,惹得樓下鄰居罵人等,我還是盡力的在找醫生給她看。現今剝奪了她一切做家務的權利,時而讓她幫著摘摘菜等力所能及的事,一點都不敢讓她碰火了。怕她忘了把房子給燒了!

我跟弟弟妹妹們說:"記住,今天總比明天好,因為這個病目前沒有治療辦法,只能是控制。以後會越來越嚴重的!有了這種思想準備,對她所做的一切也就能夠理解了!

陪伴加侍奉,很簡單的一句話,艱辛度一言難盡!


13550137569


最近看了很多新聞,在這剛過去不久的10月,發生了許多事情,心情不免感到有些低落和沉重,覺得有時生命真的很脆弱。

不知不覺,我們到了一個需要學會面對失去和告別的年紀。

喜歡的明星結婚;崇拜的體育健兒退役;熟悉的傳媒界老一輩去世……

那些輝煌和燦爛逐漸被新的潮流所席捲,彷彿慢慢地被歲月存放在過去。

或許,時間帶走的不僅是他們,還有那份屬於我們每個人的記憶和陪伴。

前些天看到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小孩子不會覺得一天的時間漫長,大人才會覺得時光飛逝。“

想想看,的確是這樣。

猶記得小時候,一顆泡泡糖、有幾塊零花錢,都能讓我們覺得滿足,如果在週末能多看上幾集的動畫片,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後來我們慢慢長大,反而在不知什麼時候,把當初的那份期待和執著弄丟了。

小時候覺得時光是那麼的悠閒漫長,而現在看了下日曆,感慨2018年,它還有兩個月就要過去了。

有些事情,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可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卻已不再年輕。

2018年,對於90後而言,這一代人中年紀最大的已有28歲,最小的也已19歲。掐指一算,千禧年後出生的00後,也都已成年。

誠然,我們90後已經過了懵懂青春的年紀,那些在童年記憶裡陪伴的,永遠的留在了回憶裡。

當在微博看到#90後已經開始失去了# 這個話題時,心裡突然有種說不出的五味雜陳之感。

不知你是否還記得寒暑假時熱播過的那些電視劇還和綜藝節目?

《家有兒女》、《快樂星球》、《武林外傳》等等,給我們的童年帶來了歡樂;

《笑傲江湖》、《天龍八部》、《神鵰俠侶》等等,為我們塑造了一個武俠世界;

《流行花園》、《轉角遇到愛》、《放羊的星星》等等,讓我們的青春有了偶像劇可追;

《還珠格格》、《半生緣》、《情深深雨濛濛》等等,使我們在茶餘飯後時不時談資裡面的劇情;

《同一首歌》、《非常6+1》、《智慧樹欄目》等等,是我們兒時所喜歡看的央視節目。

這些屬於一代人的共同回憶,都在慢慢地在遠去。

雖然有時在和朋友亦或是同齡人,聊起童年看過的動畫片時,對其中的角色和劇情依然能娓娓道來,可擺在眼前的所見所聞,卻不得不讓人學會去接受及感慨道,我們已經長大的事實。

告別,真的是件讓人感到特別難過的事情。

不知不覺中,周圍發生了很多變化,原本屬於我們這代人的很多記憶,漸漸地只能用來回憶了。

人生就是不停的遇見與告別,多年前,堅持聽了10年很喜愛的一檔電臺節目,陸陸續續其中兩位自己喜歡的主持人,都相繼離職不再繼續主持這檔節目,轉而走向新媒體和視頻平臺進一步發展。

也就是在這一年——2014年,新媒體開始快速興起並對傳統媒體產生了很大挑戰。

如今打開收音機,調到熟悉的頻率,節目還是原來的名稱,但內容和聲音都已不在。

只是每當想念時,會回聽以前保存下來的節目錄音,畢竟,這些是陪伴過我們青蔥歲月的聲音。

在最後一期節目裡,主持人說道:“多年以後也許你們會忘記這檔節目,以及這個不靠譜的主持人。也許你們還會記得這個節目,記得這裡的一切,記得電波中的每一個故事,記得夜空下的每一次守望,記得這最後一期節目,這是最後的守望,但是我向你保證,它會持續到永遠。”

還有節目的固定結束語:“好了,北京時間凌晨1點59分,今天的千里就到這了,本期節目編輯……導播……我在首都北京,和大家說聲晚安,謝謝你們陪伴我們到這麼晚,我們下期節目見。”

這些熟悉的話語,停留在那段歲月,再也不會有了。

每一種陪伴都是有意義的,雖然只是一檔節目,停播了會感到難過,因為它曾陪伴你度過了那些年難熬的歲月。

成長的過程總是夾雜著各種調味,我們總這樣時常安慰著自己。

那些你看過的作品,追過的劇,常聽的音樂,喜歡過的書籍,它們讓你的生命變得充實,並永不會消失。

因為只要再打開那些書,回看那些劇,聽到那首歌時,你會發現,他們依舊鮮活在其間,不曾離開。

時代的更迭無法避免,或許後面的無數代人也同樣會有我們現在的感受。

站在時間的長河,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那個時代閃閃發光的人和事記在心中,還有就是不要在一個新的時代里弄丟了自己。


阿璐有你


年老的父母需子孫陪伴丶妻子也是一生的忠實伴侶


用戶7570354349438慶


愛你的人需要陪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