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肺癌發病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三地聯手佈局控煙“一盤棋”

京津冀肺癌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地联手布局控烟“一盘棋”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曉慧 北京報道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惡性腫瘤發病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其中,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持續上升,已成我國首位惡性腫瘤死亡原因。

“根據國家安全中心公佈的數字,目前每年癌症發病人數已經超過430萬,其中肺癌接近80萬或超過80萬,所以中國肺癌的發病和死亡給世界的貢獻率在35-40%之間。”近日,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宣傳部部長、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主任支修益教授在京津冀媒體控煙宣傳活動上表示,我國屬於菸草消費大國,擁有3.16億的菸民,7.4億人遭受二手菸和三手煙的影響,每年因吸菸死亡的人數是世界第一,這是我國肺癌如此高發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有數據表明,30%的癌症死亡,包括90%的肺癌死亡,都和吸菸有關。其中,京津冀地區肺癌發病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肺癌的防治形勢不容樂觀。

肺癌發病率位居全國首位

不可否認,中國肺癌發病率過高與龐大的菸民數量有關。

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年生產17000億支香菸,是世界第二菸草生產國——美國的2.5倍。全球11億菸民中中國佔3.5億。其中15歲以上人群總吸菸率高達33.5%,這與國際社會的控煙目標相距甚遠。中國每年約有100萬人死於與菸草相關的疾病。

從發病率來看,中國癌症中心統計數據顯示,肺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女性乳腺癌、食管癌、甲狀腺癌、子宮頸癌、腦瘤和胰腺癌是我國主要的常見惡性腫瘤,約佔全部新發病例的77.00%。

其中,肺癌位居全國發病首位,其後依次為胃癌41.0萬例(比重達到10.79%)、結直腸癌37.0萬例(比重達到9.74%);隨後是肝癌和乳腺癌,佔比分別為9.59%和7.33%。肺癌位居男性發病的第1位。

除此之外,更多患癌的人,是因為空氣汙染和人體呼吸進體內太多的有害物質造成的。

“肺癌確確實實是一個被‘氣’出來的病,農村的城鎮化、高樓聳立以及汽車數量增加,都使我們的PM2.5超標。另外,不僅僅是空氣汙染,我們的水汙染、土地汙染、食品汙染,甚至是心理汙染,也就是生活方式的不良化,抽悶酒、喝悶酒都會導致肺癌的發病率升高。”支修益表示,5月31日是世界無煙日,今年的幾個學會、協會將共同聯手,推出讓全社會關注肺癌這個被“氣”出來的病。

曾有一調查顯示,北京市肺癌的主要危險因素有呼吸系統疾病、吸菸史、住宅附近500米內有汙染源、家族腫瘤史、以及因親人去世、家庭不和、工作失意等導致的精神創傷史等。事實上,自1977年以來,北京市肺癌的發病率、死亡率在惡性腫瘤中就一直位居第一。

同時,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無煙草行動技術官員孫佳妮介紹,據世衛組織統計,全世界吸菸人口已突破十億,每年有700多萬人因菸草而失去生命。

京津冀聯手共建無煙環境

中國有高達三億人吸菸,是全球最大的菸草消費國,不過,令人備受鼓舞的是,越來越多的中國城市對在公共場所禁菸表現出了意願並作出承諾。

《北京市控制吸菸條例》2015年6月1日開始實施,公共場所、工作場所無煙環境全面提升。但據北京市控制吸菸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餐廳和寫字樓仍為控煙“重災區”,投訴量較高。

“從2015年開始,北京全面禁菸,後來,上海、深圳也全面禁菸,這都是一線城市,隨後,蘭州、西安這些城市也實現全面禁菸,這些城市本身是中西部城市,經濟發達程度並不如一線城市那麼好,但是,像西安這樣的城市,我去過之後,感覺它們的無煙法規實施之後改觀還是非常明顯的。”無煙草青少年行動基金項目官員溫思思表示,京津冀是一家,下一步,北京市將繼續在健康中國戰略和京津冀一體化建設戰略的指引下,利用北京的資源和經驗推動周邊城市控煙立法,為京津冀三地政府共建無煙環境提供技術保障。

就此,京津冀健康城市聯盟秘書處、北京市疾控中心控煙辦主任段佳麗介紹了“京津冀控煙協同發展項目”、“2022年北京—張家口冬奧會控制吸菸”工作進展:京津冀三地將聯手通過多層次的控煙宣傳教育、建立融媒體控煙宣傳矩陣、形成立體化的控煙宣傳網絡,傳播控煙核心知識,共同打造無煙環境,推進控煙立法,實現無煙奧運的目標。

除此之外,京津冀地處一個三面環山、形成高1000米弧形屏障“簸箕狀”的地形,汙染物容易進不容易出,加之京津冀屬於半乾旱氣候,年降水量不足450毫米,全年靜風逆溫天氣在20%以上,這也是京津冀本身的一個弱勢。

“還有就是,我們京津冀是物流的重要階段,內蒙的油、山西的煤都得從這兒運,東北三省也得從這兒運,所以,京津冀加起來的整個燃煤總量超過3.5億噸,機動車超過2500萬輛。為此,重度汙染城市7個在京津冀地區。”支修益表示,就此,國務院已加大投資,規定京津冀聯手開展流行病調查,建立霧霾暴露和效應響應關係,開展我們的PM2.5的毒理學和轉化醫學研究,其中包括對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疾病、肺癌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