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四川航空大巴免費接送盈利上億的經典商業案例

揭秘四川航空大巴免費接送盈利上億的經典商業案例

第一個點是四川航空從風行汽車以九萬元的價格買來150輛車,專門用來免費接送乘客從機場到市區任何一個點的固定線路。

第二個點是四川航空將自己買來的豪華大巴的使用權以17萬的價格賣給應聘司機,因為提供固定的路線,穩定的客源,司機每拉一個乘客可獲得25元的收入,一次可坐滿7人,一天三趟,最保守的估計一個大巴司機一天最少可以收入525元。這在成都是一個能夠滿足大多數人嚮往的工作,不用找客源,不用滿大街兜圈子,收入薪酬比平均線高。保守估計大巴司機一年就能收回17萬的保證金成本並根據客流量的不同所得剩餘與大大不同。

第三個點是四川航空因為坐收每個司機17萬的保證金,第一筆盈利一千三百萬穩穩到賬。

第四個點四川航空此舉只接受五折票價並五折以上的乘客,讓此類乘客省區自己去市區的150元費用,帶來口碑效應和吸引力讓航空公司流量帶來上升。

第四個點是雖然大巴車乘坐免費,但是給乘客提供車輛的廣告內容,司機兼併做了推銷員的工作,每天6次出行,每次7位乘客,一年365天,就有了兩百多萬的受眾群體。而且常年大街小巷地跑,形成口耳相傳的口碑效應,風行汽車得到這種宣傳通道的同時,四川航空在期約過後可以接受別家的廣告,再次盈利。

用潘定國總結的四種商業模式分析,四川航空的這種商業模式屬於生態經營模式,生態經營模式講求的是共享,講求的是多方受益無人受損,包括乘客,包括司機,包括風行汽車,包括四川航空,各方利益都得到了照顧,各取所需。

這背後的邏輯是照顧了各方都能佔便宜的心態,核心部分其實也可以用平臺經營的模式進行分析總結,因為有乘客的流量為基礎,平臺邏輯講求的就是流量,通過廣告等形式進行盈利,但四川航空的做法是在平臺的基礎上,流量的基礎上,將模式生態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