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黑、怕剪头发,宝宝最怕4大情景,你家孩子有吗?

对小孩来说,很多情境都会让他们感到害怕;有的孩子一到睡觉时间就黏在妈妈身上不肯起来,就怕一个人待在黑黑的房间;有的孩子一坐上马桶就开始嚎嚎大哭;有的孩子则是任凭大人好说歹说就是不肯剪头发。孩子对这些事物的恐惧到底从何而来?父母如何帮助宝宝建立足够的安全感?

怕黑、怕剪头发,宝宝最怕4大情景,你家孩子有吗?

宝贝最怕4大情境,你家孩子有吗?

恐惧是一种高强度的负面情绪,在千分之几秒的极短时间就会产生,人类通常会在面临未知、无法控制、不可预期的情境时形成这种情绪,目的是自我保护并减少不安全感。0~3岁的孩子往往会对几种特定情境感到恐惧,其中又以剪头发、看医生、上厕所、待在黑暗房间最让孩子感到害怕。

怕看医生的孩子都有所谓的白大褂情结,一看到穿白衣服的医生就联想到之前打针、吃药的负面经验。怕剪头发的孩子多半是对剪刀、电剪的声音感到陌生,不晓得头发为什么会无缘无故一直掉下来。怕黑的孩子面对一片漆黑的房间会产生各式各样的恐怖幻想,担心自己或家人受到伤害。怕上厕所的孩子通常是因为马桶太高、马桶座太冰、冲水声太大或看到便便突然不见而感到害怕。为什么孩子看到便便不见会害怕?1、2岁的小小孩通常会将便便视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看到便便大在尿布里才有安全感。当看到便便被水冲走,彷彿身体的某部分消失,自然会感到害怕。

培养安全感从多看、多听、多玩开始

容易被外界环境惊吓的孩子通常具有高敏感度,需要通过玩、摸、听、看等多重感官刺激建立对不同事物的认知,从而降低身体的敏感度。如何引导孩子接受这种感官刺激呢?用绘本说故事是很好的媒介。故事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对原本害怕的事物产生意象性的联想,进而产生亲近、趣味性的认知,当孩子发现“这个东西其实不可怕,反而很好玩!”恐惧感便会逐渐消失。

以理发为例,“世界上存在着勇气小精灵,他们是超级厉害的小精灵,只要有他们在,小朋友都会变得很勇敢。这天,勇气小精灵小嘻瓜来到魔法乐园玩,却发现乐园都被杂草盖住,需要请剪刀喀喀和电动剪噜噜来帮忙修剪杂草,剪完以后再洗洗刷刷把园地清理干净,最后请吹风机佩佩来吹干。”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让孩子摸一摸吹风机的材质、碰碰莲蓬头,体验理发过程的感觉,再让孩子看剪刀喀嚓喀嚓、吹风机轰轰吹风的样子,认识不同理发工具的声音,通过触觉、视觉、听觉的统合让孩子了解理发过程,就能有效降低孩子对剪头发的恐惧感。

怕黑、怕剪头发,宝宝最怕4大情景,你家孩子有吗?

强迫孩子试试看,适得其反

常有家长对孩子说“这又没什么,你看我们做都不会怎么样,干嘛害怕!”或说“你就试试看嘛,来,爸爸妈妈陪你做。”这些做法都没有让孩子知道“接触这个事物会有什么结果?”、“到底为什么可以不用害怕?”当孩子心中仍然充满疑惑,就无法放下恐惧。感统训练的重点是建立孩子对陌生事物的认知,惟有以游戏方式让孩子接触各式各样的刺激,孩子才能降低对陌生事物的戒心,进而放下害怕的情绪。

在游戏中学习,别把家里变温室

高敏感的孩子因为缺乏新事物的刺激,大脑连接性较差,学习常会受到影响。尽早带孩子做感觉统合训练、接触游戏式有声书,通过边看、边听、边玩的方式养成阅读习惯,就能够为孩子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绝对不要因为孩子常常怕东怕西就把家里变成温室,这只会让孩子的大脑越来越缺乏刺激,除了会影响认知能力,还会拖累语言发展及人际关系。带孩子在玩中学,引导孩子多看、多听、多碰,才是帮助孩子顺利成长、快乐学习的关键点。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怕黑的恐惧?

方法1、在房间留一盏小夜灯

孩子睡觉时在房里留一盏小夜灯,当孩子愿意待在变暗的房间,用鼓励口吻对孩子说“哇,你很棒,现在已经比平常暗了,但是你还是可以睡觉。”

方法2、读故事书来模拟情境

找一本关于怕黑的故事书唸给孩子听;或带孩子到黑暗房间,抱孩子坐在自己身上,边让孩子触摸自己身体边和孩子说“即使待在黑黑的空间,爸爸妈妈还是在原本的地方!”让孩子了解自己对于关灯后的可怕想像都不是真的。

怕黑、怕剪头发,宝宝最怕4大情景,你家孩子有吗?

方法3、用手电筒玩光线游戏

找个时间带孩子到房间里,把灯关掉,打开手电筒,用五颜六色的玻璃纸盖住手电筒的光,教孩子用玻璃纸和手电筒玩光线游戏。当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手电筒上,轻声对孩子说“现在周围都暗暗的,只有手电筒亮亮的,你不怕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