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死後,軍統局如何變成保密局?它的結局如何?

蔡天龍


戴笠要不死,軍統改組保密局還真有點費勁!

按照軍統我六哥鄭耀先的說法,為了減少軍統的影響力,不斷給老蔣施加壓力,最終迫使蔣介石幹掉了戴笠,軍統得以改組。

實際上,不管戴笠死不死,軍統改組已經是大勢所趨,從國民黨自身情況來說,整個國民政府都在改組,因為抗戰時期的國民政府是臨時政府,其組織框架也都是戰時的,具有一定的時效性和範圍性,而抗戰勝利後就是全國政府了,必然要重新改組了。

相比其他部門來說,軍統改組更加迫切,在抗戰期間,蔣介石給了軍統太多的權力,抗戰勝利這些權力必然要收回,有人理解為卸磨殺驢雖然有失偏頗,但是抗戰時期與和平時期必然不一樣。

當時,特務本身就是特殊化的,所以戴笠一直想要謀求一個特別的發展,不想軍統泯然眾人矣,當時戴笠想將軍統納入到警察系統中,不僅不用裁撤,反而使得特務合法化,這樣戴笠不僅是軍統的頭子,完全還可以擔任國民政府警察界的頭子。

戴笠的這種想法明顯有點異想天開了,老蔣迫切要改組軍統,就是為了削弱戴笠的實力,更不會加強其能力。

當時馬歇爾作為和平大使來到中國,民主黨派隨即高呼要求國民政府取消特務統治,蔣介石當時想要獲得美援,不得不做做樣子,加速軍統改組。

戴笠可以說深知蔣介石的內心想法,知道老蔣害怕美國人,因此通過美國的關係,依靠中美技術合作所這條線,把軍統打入到海軍裡面,自己當一個海軍總司令,到了這裡,蔣介石對戴笠已經忍無可忍。

戴笠當時就發過牢騷“如果不死在共產黨手裡,早晚死在委員長手裡”。

1946年3月戴笠乘飛機由青島飛往南京,飛機失事,戴笠離奇死亡,此後軍統改組就順利了許多。

1946年8月軍事委員會改組成國防部,很多部門都被納入到其中,軍統作為軍事委員會的下屬機構也被改到裡面,正式名稱亦改為國防部保密局。

當然,軍統本身並不是鐵板一塊,既有戴笠的江山派,還有鄭介民和唐縱兩股勢力,因為唐縱退出軍統的鬥爭,實際上保密局的核心還是由江山派的毛人鳳來掌握,毛人鳳也成為局長,比戴笠生前的軍統副局長還高了一個檔次。

而軍統公開的特務與軍委會軍令部二廳合併為國防部第二廳,由鄭介民任廳長,雖然當時沒有競爭過毛人鳳,但是其在國防部中的地位已經奠定。

以軍統設立的初衷來說,主要還是抗日為目的,抗戰勝利後國民黨將政建的重點又重新放回中統,軍統的影響力也日益下降,國民黨敗退大陸後,軍統顯然更加尷尬,為了凸顯自己的作用,毛人鳳竟然想出了綁架蔣經國,然後再去救的招數。

結果計劃被蔣經國得知,那還了得!

1954年老蔣讓蔣經國成立國家安全局,整合特務機構,保密局改組為軍事情報局只有探測情報的任務,而沒有暗殺的權力,主要工作範圍以對大陸為主,實際上在臺灣的情報工作基本都是國安局在進行。

總體上來說,軍統還是在抗戰時期起到的作用最大,抗戰勝利後軍統的作用日益減少,最後只剩下一個形式的機構,作為國民黨“反攻大陸”的笑談機構。


史論縱橫


話說1946年3月17日,軍統局首長戴笠乘坐專機飛上海轉重慶,但卻因天氣惡劣隨轉往南京,冒險穿雲著陸之時,不想誤觸岱山,一代軍統頭子自此身亡。

戴笠暴亡,軍統局不能群龍無首,於是被迫改組,由鄭介民接任軍統局長,毛人鳳為副局長。自此軍統局改頭換面為“保密局”,繼續為國民黨政府執行特務工作。至1947年12月,鄭介民調任國防部次長,由毛人鳳升任局長,徐志道為副局長。但保密局人員卻被大幅縮減,其核定編制僅為6021人。

軍統局改為保密局之後,原先由軍統局負責的軍事情報、國際情報、電訊監察等工作全部交由國防部二廳、內政部警察總署等公開部門接管,保密局的工作成為專門從事特務活動的部門。委員長髮下話,要求要求保密局繼承戴笠之遺志,再接再厲發揚過去之成績,保持過去之榮譽,不負眾望。

但此時國民政府以大不如從前,敗亡跡象早已頻現,雖然依舊大肆行特務之舉,但終究翻不起大風浪。最終前線崩潰,但在崩潰之前,也秘密殺害了無數異議人士以及楊虎城、黃顯聲等人。

1955年3月,“國防部保密局”改組為“國防部情報局”,自此,“保密局”這個沾滿了地下工作人員鮮血的特務組織終於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大獅


戴笠,軍統的實際領導者,1946年3月17日飛機失事結束了自己的軍統生涯。作為亞洲最神秘的人物,戴笠死後他所領導的龐大的特務機構軍統局的變化是怎麼樣的呢?



我們知道軍統局前身是1931年的藍衣社,後來1932年慢慢演變成為力行社,1937年力行社特務處和特工總部合併成為軍統調查局。1946年軍統局的正式名稱改為“國防部保密局”。


原來是戴笠的左膀右臂的軍統主任秘書毛人鳳成為保密局的局長,算是接了戴笠的班。
毛人鳳

不過軍統局變為保密局後,實力大不如前,保密局時期控制的公開單位無論在數量上還是程度上都不如軍統局時期。
1955年3月,“國防部保密局”改組為“國防部情報局”,至此,“保密局”這個和中國大陸藕斷絲連的特務組織名稱終於正式走入歷史。


好玩兒的歷史小段子


戴笠死亡之前,蔣已經遭受極大壓力。

抗戰勝利時,軍統因為抗戰原因膨脹得非常厲害,擁有超過30萬人的龐大力量。其中軍統公開武裝力量是近10萬的軍委會別動軍,忠義救國軍。局本部5萬公開身份人員,在解放區、淪陷區、國統區、國軍團以上單位、韓日港澳東南亞等地,合計擁有超過15萬的情報員,同時還掌握警政部、中美合作所、交警總局等機構單位。同時,戴笠還期望在美國支持下競爭海軍總司令。

此時,CCP、民主黨派、藍黨內部,新聞媒體等均對軍統中統兩大特務機構表示不滿,在國共和談期間,戴笠遭受的壓力尤其大。

此外,如上所言,龐大的軍統勢力令蔣都有些恐懼不安,加上CC系、陳誠、李士珍等戴笠的對手的各種動作,蔣已經決定壓縮軍統編制併成立八人小組專門研究此事,而戴笠只是這八人之中的一員,預計就在戴笠失事飛回之後開會。可想而知,這樣的七對一會議,對戴笠來說會是一個什麼結果。

所以,戴笠死不死都要改組軍統,只是戴笠的死亡加速了這個進程。此後,軍統迅速分崩離析,長期被戴笠壓制的鄭介民得以擔任保密局局長,並將軍統公開武裝力量與軍委會二廳合併。唐縱擔任保密局副局長,後又任內政部次長,拿走了軍統的警察、憲兵部分。而留給副局長毛人鳳接管的情報系統正式編制只有可憐的6021人(秘密特工未計)。


四川達州


抗日戰爭勝利後,軍統局的特務統治在舊政協會議上遭到各界聲討,陳立夫、陳誠等政敵推波助瀾,戴笠已經是四面楚歌;而蔣介石有感於軍統勢力膨脹過快,也決心下手整頓和縮編軍統,所以實際在戴笠生前,軍統裁汰和改制已成定局。

只不過戴笠權勢熏天,各方均有所顧忌,在他生前縮編工作推進起來非常困難,而戴笠一旦機毀人亡,軍統局的改制立即上了快車道。



1946年國民政府“還都”南京,原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改稱“國防部”,軍統公開的權力機關全部劃入“國防部二廳”,以原軍事委員會二廳廳長、軍統局主任秘書鄭介民任廳長,專司軍事情報業務;7月1日,軍統局秘密的核心部分重組為“國防部保密局”,以二廳廳長鄭介民兼任局長,原軍統局“代理主任秘書”毛人鳳任副局長。

實際上,“主任秘書”鄭介民才是軍統局“副局長”戴笠之下的第二把手,只是因為鄭的黃埔資歷、特務工作資歷均高於戴笠,心中不滿,藉故沒有實際到職,一直在軍委會二廳(情報)工作,所以戴笠提拔同鄉毛人鳳代理了鄭介民的位置。

鄭介民既然一直沒有參與軍統局的實際工作,對軍統特務這一套也就沒有興趣,一直忙於二廳的情報業務和“軍調小組”的工作,保密局便由毛人鳳主持工作。不到半年,鄭介民乾脆辭去了保密局局長的兼職,蔣介石指定毛人鳳接任,成為保密局第二任局長。



保密局設有局機關七個處 、四組三室和30多個外勤站,北平、上海等甲種站核定人員160名,乙種站110名,丙種站60名。保密局剛成立時在南京馬臺街22號辦公,1947年初遷入洪公祠附近新建的辦公大樓。

保密局到1948年逐漸奪回了三大城市的警察局長位置,比如毛森在解放前任上海警察局長;保密局還控制了交通部交通警察總局,幾條重要鐵路的警務處長都是老“軍統”特務,原軍委會別動隊和“忠義救國軍”改編的交警總隊實際上仍由參謀總部和保密局雙重領導,並沒有徹底剝離。



同時,保密局還掌握著各地警備司令部的稽查處,處長均為保密局成員。保密局在解放戰爭期間在國統區罪惡深重,這裡不再贅述。

1949年逃臺後,保密局繼續存在和進行特務工作,到1954年按蔣介石的命令與其它所有情治單位合併成總統府直屬的“軍事情報局” ,毛人鳳漸漸大權旁落,因為蔣經國走上臺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