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为什么没有南迁?

每天一堂幽默


历史上的崇祯皇帝,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历史人物,他胸怀大志,试图中兴大明,但却刚愎自用,性情乖张,是一个可气、可恨、可怜的汉人皇帝。

崇祯皇帝即位以后,面对这个内忧外患、弊病重生、摇摇欲坠的大明江山,纵然再励精图治,也很难挽回局面,真的是“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最后,在李自成的农民军攻破北京之日,他自杀殉国,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因为国破而自杀殉难的皇帝。

他死后,很多疑团困扰着后世,在明知北京不可守,也守不住的情况下,为什么没有南迁呢?

1644年,李自成在攻占西安后建立大顺政权并称帝,同时发出了同明朝决战的檄文。一路上,势如破竹,接连攻克山西、河北的军事重镇,直逼京师。而此时,身处紫禁城的崇祯皇帝,似乎没有任何应对的办法。

关外,有虎视眈眈的后金政权;关内,有遍及全国的流民叛乱,加之各种天灾人祸和自然灾害,大明王朝已经是积重难返,必死无疑了。

到崇祯十六年(1643年)时,明朝只剩下了三支可用的军队,一支是驻守宁远的吴三桂关宁铁骑,一支是湖北的左良玉军队,还有一支是孙传庭率领的陕西守军。

很快,孙传庭的部队在河南时被李自成的农民军全歼,孙传庭本人也战死沙场。崇祯没办法,急调左良玉的军队进京勤王,但是,那会儿的左良玉已经不受朝廷控制了。此时,崇祯能够倚重的,只有吴三桂的关宁铁骑了,说白了!整个大明可动用的军队,就剩下了吴三桂的关宁铁骑。

但是,此时吴三桂正在守国门,调他的军队就意味着要放弃山海关,是挖肉补痈的行径。而且,调兵需要军饷,崇祯的国库早就空了。咋办?难道要坐以待毙吗?并不是。

1644年的正月初三,崇祯召见文武群臣商议退敌之计,李明睿谏言:“为今之计,唯有南迁,可保大明江山。”他认为,就算调来了吴三桂的部队,若是打不过李自成,那么连山海关也要丢失,若是真到了这个时候,大明王朝真的就万劫不复了。但是,南迁却可以赢得时间和空间。

当时,大明的流民主要集中在北方,而东南的腹地却没有战争,尤其是陪都南京尚在,各种机构和班子都一应俱全,只要皇帝迁入南京,马上可以作为帝国的心脏运作起来。

而且,历史上也有很多南迁的例子,取得不错的效果。例如,西晋时期因为八王之乱,永嘉南渡;唐朝时安史之乱,唐玄宗入蜀避难;宋朝时的靖康之耻,康王赵构南迁杭州,建立南宋又延续了宋朝一百多年的江山。如果,此时果断南迁,那么即便没有保住大明全部江山,但保住半壁江山还是非常有可能的。

当时,崇祯皇帝也有南迁的意思,但却没有下定决心。因为,南迁就意味着放弃首都,放弃祖宗的陵寝,这个罪名是要有人来承担的,这个黑锅得有人背啊。崇祯这个皇帝,喜欢沽名钓誉,自己不愿意承担责任。咋办?

他让李明睿在早朝的时候,主动提出这个建议,试试满朝文武的口风,最好大家都同意。那样,崇祯就简单了,顺着台阶就下了。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大臣居然给他挖了一个大大的坑,一座大大的坟。

朝堂上,李明睿的台词还没念完,内阁首辅陈演就跳了出来,又哭又叫到:“李明睿可杀。”说祖宗之地,寸土不可弃,应当在京师迎战闯贼。陈演这一说,其它的大臣也随声附和,表示不愿意弃城而逃。这样一来,崇祯傻眼了,自己身为皇帝,总不能主动提出来丢弃祖宗江山和陵墓,逃亡南方吧。

于是!硬着头皮留下死守北京城,最终吊死在了煤山。最后,崇祯绝望地说出六个字:“文臣人人可杀。”

明朝276年的江山,就这样被大臣们给挖坑活活埋了。







文史不假


因为迁都而最终成功偏安的朝代不在少数,宋就是其中成功的典型,汴京沦陷后,宋以临安为行在,又维持了一百多年。崇祯十七年,李自成逼近京师,北京危在旦夕,而那时的长江中游有总兵左良玉的几十万大军,长江北岸又有江北四镇的兵力,可以说南京比北京安全的多,那么,崇祯为何不迁都呢?

图/崇祯帝像


首先,我们要区分一个问题,就是崇祯不迁都这个行动后面,实际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崇祯想不想迁都?另一个就是崇祯能不能迁都?


崇祯想不想迁都?


可以肯定的说,崇祯是想迁都的,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三,崇祯帝召见太子左中允李明睿询问抵抗李自成的办法,李明睿当面向崇祯帝提出南迁的可能性,崇祯帝颇为动心,与李明睿商讨南迁事宜直到晚饭之后。在讨论中他表示自己属意南迁许久,只是因为久无倡议之人才迁延至今。在此之后,驸马都尉巩永固也提出类似意见。不久,李明睿公开上奏提出南迁之议。

图/明朝疆域图


崇祯能不能迁都?


答案也是肯定的,不能。李明睿上奏后,崇祯将诏书发往内阁讨论,内阁首辅陈演反对南迁,他指示兵科给事中上奏弹劾李明睿,指斥李明睿的说法为异端邪说,并要求处死李明睿。然后,他又将崇祯南迁的风声透漏给群臣,使得朝堂上的压力骤然增大。崇祯为了减轻南迁的压力,罢免了李明睿。之后的首辅魏藻德更是滑头,当驸马都尉巩永固建议南迁时,他虽然在场,但一言不发,无声的表达了反对。得不到文官集团的支持,崇祯只能作罢。


为何不能迁都?


明中叶之后的帝王与文官集团的争斗,从黄仁宇先生的名著《万历十五年》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在崇祯朝,文官集团阻挠崇祯的意愿,迁都并不是第一次,当崇祯想和皇太极议和的意愿被泄露后,还不是朝野哗然,和议也终于不能告成功。事实上,明中叶后文官集团势力庞大,又以道德相标榜,崇祯又并不是能置群臣物议于无物的帝王,迁都不能成功,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

图/《万历十五年》书影


所以,并不是崇祯不想迁都,而是迫于文官集团的压力,不能付诸行动而已。


1、樊树志:《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2、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历史研习社


其实不是崇祯不愿意南迁,南迁的问题他并非没有考虑过,只是最终没有成行罢了。至于为何没能南迁,我认为主要是由四个原因造成的。一是曾有南迁之议,崇祯犹豫不决,错过最佳时机。二是南北被起义军隔断,南迁较为危险。三是大臣们争执不下,无法达成一致。四是前线败的太快,朝廷反应不及。

曾有南迁之议,崇祯犹豫不决

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初三,大臣李明睿曾劝崇祯放弃北京,尽快南迁。

其实崇祯是有南迁意向的,但是他却不愿意承担放弃国都这样的骂名,于是崇祯对李明睿说道,“我也意图南迁,但是外廷大臣都不同意,怎么办?”

李明睿劝说,“天命微密,当内断圣心,勿致噬脐之忧。”请崇祯不要再犹豫,尽快做出决断。

但是崇祯始终没有办法下决心,直到三月初四,前线已经极为危急,南迁之事才被正式提出来。崇祯对大臣们说,“李明睿有疏劝朕南迁。国君死于社稷,联将何往?又功朕教太子先往南京,诸卿以为如何?”他的意思是说,我本来是不想迁都的,都是李明睿劝说的,你们认为这个意见怎么样?

结果大臣陈演坚决反对南迁,严厉谴责李明睿,“不杀李明睿,不足以安民心。不杀李明睿,何以治天下!”

兵科给事中李时亨也说道,“奉太子往南,诸臣意欲何为?将欲为唐肃宗灵武故事乎?”(“安史之乱”,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遥奉李隆基为太上皇)

事情到了这一步,也就没人再敢提迁都的事情了,崇祯眼见反对的呼声太高,自然也就没有办法选择南迁了。

南北被起义军隔断,南迁较为危险

我们先来看一下崇祯十七年时,明末农民起义军的活动地图。(如下图)

由图可见,从北京到南京的大片地区,都是起义军的活动区域,这种情况下南迁,护卫兵力太少,一旦被发现,恐怕太过危险;护卫兵力如果太多,行动速度必然受影响,且目标过大,难免会被起义军追上吃掉。

土木堡之变的教训历历在目啊,当时主场作战的明英宗朱祁镇数十万大军,面对也先的几万起兵就被杀了个全军覆没,更何况如今是客场作战,而起义军的规模也远超也先的兵力,如果贸然南迁,岂不危险。

其实在大臣们眼中,皇帝的命都不重要,问题是他们的小命可金贵啊。

大臣们争执不下,无法达成一致

到了明朝末期,朝廷的运转效率是相当低的,尤其是大臣们为了各自的利益,对于一件事往往要争论许久,还是无法达成一致。

对于南迁这种大事同样如此,有人赞同,就有人反对。其实说穿了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主要原因无非三条:

一是南迁危险,自己小命重要,就如上面所说。

二是大臣们多年积攒的家产可都在北京城呢,要他们放弃所有财产,跟着皇帝南迁另起炉灶?他们能愿意才怪,国库空虚皇帝给他们借钱都借不到,还会主动放弃?

三是不愿放弃权利,例如在太原陷落之后,李建泰曾提议护送太子南迁这件事,原本是有备无患的好事,毕竟南京方面也有一套班子,一旦北京有变故,南京方面可以迅速组成班子运转。可是北京这些大员们不愿意啊,一旦以男方为主,自己的权势岂不是要受影响?

在如此危急的时刻,大臣们却仍然为了自己的利益,争得面红耳赤,完全不顾及国家利益,岂不可恨?回头来看,崇祯皇帝所说的“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是亡国之臣尔”难道没有道理吗?

前线败的太快,朝廷反应不及

以上这些原因只是皇帝和朝廷迟迟没有决定的原因,而真正导致南迁失去希望的,是前线战事恶化的速度太快,我们不妨来回顾一下从李自成起兵,到北京城被攻破这段时间的大事件。


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七天之后开始率军向京城进发。

正月二十六日,崇祯帝行遣将礼,李建泰开始率兵前去平叛,然而并无任何作为,一路败退回保定。至二月,形势急转直下,李建泰派人上奏说:“贼势大,不可敌矣。愿奉皇太子南去。”

三月初六,崇祯发布“命天下兵勤王”的诏令,并诏令吴三桂、唐通、刘泽清率兵回京。然而刘泽清并未奉诏;吴三桂则由于距离较远,裹挟百姓入关行军速度较慢,迟迟未能到达;只有唐通率领八千人抵达京城。

三月十五日,李自成率大顺军抵达居庸关,驻守居庸关抵达唐通见敌军势大,直接率领所部开关投降,京城最后一道防线告破。

三月十七日,大顺军兵临北京城下。

三月十九日,北京城破,崇祯帝于煤山自尽。此时吴三桂刚刚到达山海关。

仅仅三个多月,李自成就一路从西安打到了北京,最终攻破了京城,一路走来简直如摧枯拉朽一般,这个时候还想要迁都,还怎么来得及。


综上所述,不论是崇祯南迁,还是太子南迁,一方面由于崇祯自己犹豫不决,另一方面由于朝廷争论不下,已经错过了应对时机。再加上前线败的速度实在太快,等到三月初四南迁之议失败,无论是号召天下兵马勤王,还是再选择迁都,都已经来不及了。


香茗史馆


崇祯是有南迁打算的,只是一次次被大臣们坚决反对了。

从崇祯十七年正月开始,一直到三月十九日,就一直有大臣上疏请求南迁。

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三,崇祯在德正殿召见左中允李明睿,问他有何御敌之策。李明睿在请皇帝屏退左右后,走到皇帝御案前,才说出自己的想法:此诚危急存亡之秋,只有南迁一策,可缓目前之急。崇祯以手指天,说道:“此事关系重大,不可轻易讲出。”李明睿劝谏皇帝要早作决断。崇祯四顾无人,说道:

此事我已久欲行,因无人赞襄,故迟至今。汝意与朕合,但外边不从奈何。此事重大,尔宜密之,切不可轻泄。泄则罪将坐汝。

可见崇祯早有南迁打算,自己又不方便讲出,一定要臣子们说出来。

南迁干系重大,崇祯很清楚,朝臣们更清楚。

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亲征做了瓦剌的俘虏,明朝军队的精锐几乎伤亡殆尽,京城危如累卵,徐珵提议南迁,遭到了强烈的反对。后来于谦挽狂澜于既倒,救国家于危难,打败了瓦剌,形势转危为安,徐珵沦为了笑柄。后来不得已改名为徐有贞,才得以升迁。

殷鉴不远,谁都不愿意承担劝皇帝放弃北方而迁都南京的责任与后果。

大臣们不愿意承担,崇祯就更不愿意。

十七年正月初六,吏科给事中吴麟征上疏建议放弃宁远,将吴三桂麾下的关宁铁骑调入关内,宿卫京师。廷臣认为这是在放弃祖宗土地,不敢同意。

同理,还是不敢承担放弃祖宗土地的罪名与骂名。

二月初八,太原陷落。二月十六,山西全境陷落。

二月二十八日,李明睿再次上疏请求南迁,崇祯深以为然。下诏令六部商议此事,遭到兵科给事中光时亨的激烈反对,认为这是邪说,不杀李明睿,不足以安人心。崇祯说道:

光时亨阻朕南行,本应处斩,姑饶这遭。然而南迁之议寝矣。

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密奏请皇帝坚守京师,然后效仿永乐朝故事,令太子监国南京。崇祯没有答复。又请求将定王、永王分封在太平、宁国二府,拱卫两京。崇祯有些动心了,绕殿且读且行,甚为嘉许。

在召见大臣商议时,光时亨再次跳了出来,纠刻李明睿贸然揣测皇帝心意并泄露机密。崇祯改口称自己没有南迁之意。

到三月,李自成的大顺军已到河北境内,距离京师大约三百里。京师百姓之间已经传的沸沸扬扬,都在说李自成的军队很快就要到了,而高官厚禄的大臣们依旧上下相蒙,扬扬得意一如平时。

三月初三,大学士李建泰上疏,请圣驾南迁,并表示愿意奉太子先行。崇祯在平台召对,对阁臣们说道:“李建泰有疏,劝朕南迁,国君死社稷,朕将何往?”大学士范景文、都御史李邦华、少詹项煜,请先奉太子抚军江南。给事中光时亨大声说道:“奉太子南行,你们这些人要做什么,难道是要效仿唐肃宗故事,再来一次灵武即位吗?”范景文、李邦华等人不敢再坚持了。

唐肃宗在马嵬事变后与玄宗分道,到灵武时被大臣们拥戴继位,史称“灵武即位”,遥遵李隆基为太上皇。此后,直到唐军收复长安,李隆基再无实权。

崇祯再问重臣如何抗御贼寇,大臣们都默默无言。崇祯长叹道:“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亡国之臣耳。”随即拂袖而去。

这句话只对了一半,众臣固然有过,但最根本的还是出在崇祯这个领袖的身上,在惩处魏忠贤,处死袁崇焕时无不乾纲独断,偏偏在国势危如累卵的时候,一定要群臣拿出个态度,众口一词地强烈支持南迁,说到底,还是他不愿意自己背起这个放弃京师、丢掉土地的骂名。

在崇祯十五年,明军被清军败于松山,内外交困,兵部尚书陈新甲主张与清朝议和,意图先平定内乱,崇祯暗中同意了。后来议和的消息被泄密,受到了一致的反对。崇祯恼羞成怒,杀掉了陈新甲。

有这种“前科”的君王,大概没有人愿意为他背锅吧。

三月十八日夜晚,崇祯将皇子分送外戚,在宫中动刀杀女后,命王承恩安排人员,开始为出亡做准备。没多久,他从东华门出,到齐化门时,守门太监不知是皇帝,用炮火阻拦其南奔。又去安定门,也是不得出。眼看天色将明,只好又返回宫中。已是三月十九日了。

崇祯亲自撞响景阳钟,大臣没有一个到来,于是带着王承恩上了万岁山。

鼎湖当日弃人间。

其实即便崇祯南迁,也不能挽救明朝。他十七岁继位,在位十七年,大权始终握在他的手中。十七年的时间尚且不能实现中兴之梦,更不要说仅凭南方半壁江山再图大业了。


卢沟古桥写江山


大家好,我是爱历史的小少年,今天让我们一起打开那段尘封的记忆

崇祯帝这位大明王朝最后一个皇帝,在清军入关之际,为什么不选择南迁?咱们先来说说南迁的好处有哪些。

南迁的好处:

  1. 南方非常富庶,不像北方灾害连连,财政问题似乎可以缓解
  2. 南方尚有不少军队,完全可以自保
  3. 李自成占领北京,时日长了,可能会跟清军作战,真是赢了平外患,输了平内乱,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啊
  4. 崇祯南迁,法统毫无争议,能够减少内耗(相比南明),凝聚力量。
  5. 政府机构南迁,清军不会那么轻易接收明朝官僚机构,中国也不至于被外族统治啊

所以直到此时为止,这南迁之议,可能是朱由检唯一一个能延缓大明帝国生存命脉的机会了。其实崇祯也一直有南迁的想法,并和李明睿策划了许久。但在朝堂上,安徽桐城人光时亨说了一句话:“奉太子往南,诸臣意欲何为?将欲为唐肃宗灵武故事乎?“之后诸大臣再也没人敢说南迁之事了.

唉,可惜这位皇帝的政治才能与个人品性上的重大缺陷,又一次在这重大历史关头发挥了作用。哲人曰:“性格即命运,信哉斯言”。一个人的命运是由该人的性格与素质决定的。揆诸朱由检的一生,便是这句名言最好的毋容置疑地注释。

他的品性表明,把自己吊死在景山上的那棵树上,可能是这位皇帝最恰当的出路了。而大明帝国这朱家天下的命运也由于这位皇帝就此成为命中注定... ...

各位看官觉得如果崇祯帝南迁的话可以避免大明王朝覆灭的危机吗?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爱历史的小少年


明朝亡于农民起义军李自成之手,李自成是陕西米脂人,出身贫寒,放过羊,当过驿卒。后来因驿站裁员失业,无所得食,遂振臂一呼,率部分饥民参加了高迎祥的起义军,高死后继称闯王。

崇祯十六年(1643年)正月,李自成在湖北襄阳称新顺王;十月破潼关,杀死明朝廷督师孙传庭,占领关中;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国,国号大顺,随之李自成大军北上进攻明朝首都北京。

李自成进北京

崇祯皇帝本有南迁南京之议,当时南京是明朝的陪都,有一整套建制齐全的中央政府班子,附近还部署这不少军队。今天看来,崇祯帝如果南下南京,以江南富裕之地,加上长江天险,李自成一时还不能轻易得手。但崇祯皇帝为什么没有去南京呢?

崇祯皇帝

原来崇祯其人非常爱面子,他想逃离北京南下,却有怕落下个逃跑的坏名声,在历史上不好听,于是希望大臣们主动提出来。但崇祯皇帝刚愎自用,当时许多大臣因为提建议而遭杀身之祸,所以没有人敢提出此事,怕皇帝翻脸不认人,都等着崇祯自己提出然后附和;还有大臣想让皇帝在北京守社稷,让太子去南京监国。

南迁不成,崇祯只好自杀而死

君臣之间就这样你等我靠,错过了最佳时机,南迁之议就这样拖了下来。后来大顺军兵分数路东进,从北、西南和东南三面包围北京,崇祯皇帝已无路可逃,最后只好在煤山自杀。






民国年间那些事


1.明朝定都北京两百多年,权贵和既得利益者在北京及其周边置办了大量产业,一旦迁都,他们的产业无法带走,只能过寄人篱下的生活,所以他们并不支持迁都;

2.明末党争激烈,内斗不休,迁都这种大事很容易遭致反对派的攻讦,所以文武大臣无法形成统一的意见。迁都逃跑,是政治不正确的表现,很容易被言官和御史喷,没人愿意触这个眉头;

3.崇祯皇帝性格刚烈,好面子,一心想振兴大明,断不敢承担抛弃宗庙陵寝的责任,迁都意愿不坚定。另外崇祯皇帝刻薄寡恩,与大臣关系很紧张,离心离德,没人愿意为皇帝分忧,大臣担心提出迁都意见后,引起众怒,到时候被皇帝抛出去背黑锅(陈新甲就是背锅被杀的,此举令满朝文武寒心)

4.对李闯势力低估,李闯从大山出来后,只花了两年多就杀进了北京,重兵防守的山西和京畿重地,几乎望风而降,大出明廷意料,之前是纠结走不走,后来想走了,却走不了了。

PS——

明末内忧外患,天灾频起,财政崩溃,政治腐败,大限将至,崇祯如果迁都南下,也无法扭转局面,反而会因无能和怕死,引发天下百姓的信任危机,其本身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会大打折扣。明末各将领已显现军阀化趋势,如左良玉,以及后来四镇,本身已是丧家之犬的崇祯皇帝,能否控制得了这些地头蛇,也是未知之数。


战争艺术001


历史上晋室南渡、玄宗避蜀、徽宗南巡,给人的感觉都是一蹴而就毫不拖泥带水。可为什么明末崇祯的南迁就这么难?从崇祯十五年底朱由检第一次产生南迁的念头并提出,到崇祯十七年将近两年的时间里崇祯数次与朝臣商议南迁可结果都是无疾而终。



提议南迁者,当斩

公元1449年,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八月下旬,土木堡兵败的消息传至大明京师。一时人心惶惶,皇帝生死不明、帝国最精锐的三大营已经全部损失,难道半壁江山就要拱手送人?形势危急,被推为监国的郕王朱祁钰召集群臣商议战守之策。参会诸臣只是痛骂王振误国,对于战守之策毫无正见。此情此景失望的朱祁钰不禁担忧起自己和大明未来的命运。危急关头一个当时还叫徐珵的官员站了出来以天像有变建议‘先迁回南京在做打算?’闻言一些大臣虽然表面上不说什么,但是心里想来也只有如此了,更有甚者已经在盘算散朝回家就得赶紧收拾做好准备。

看着沉默不语的众臣,朱祁钰只是无奈的摇头。突然一声大吼‘提议南迁者,其罪当诛’振聋发聩,寻着声音大家齐齐的看向了兵部侍郎于谦。(战歌仰望星空原创)接下来的结果我们也都知道了,在于谦的带领下明军取得了京师保卫战的胜利。大明成功避免了耻辱之后更大的耻辱,于谦的智慧与勇气也赢得了一致的称赞。只是这个徐珵就比较悲催了,战争胜利之后‘懦夫、大明江山险些断送于其手’等等不好的名声都被按到了徐珵头上。尽管徐珵也相当有能力,在战后也是积极工作表现突出,奈何当初的提议使他成了过街老鼠,就连于谦摒弃前嫌向朱祁钰推荐徐珵,朱祁钰也说‘就他,还是算了吧!’无奈徐珵只得改名为徐有贞,才算是又获得了出头的机会。


有了徐有贞的前车之鉴,之后的明朝再度面临此类危机之时,南迁几乎就成了禁忌,你要是想提,就得先想想自己能不能担起断送半壁江山的罪责。所以说这个因素的存在也是崇祯朝很少有人敢提及南迁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宗庙陵寝在此,迁安往

再回到崇祯十五年底,伴随着松山城的陷落,松锦大战终于以明朝惨败落下帷幕。随后清兵入塞,如入无人之境,二十余万明军却只敢远观而不敢与之交战。如此境况令明廷大为震动,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内部李自成第三次围困开封,朝廷派出的大军在李自成面前竟然一战而溃,平贼将军左良玉精锐尽丧、总兵虎大威阵亡。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崇祯连夜召见首辅周延儒商讨南迁之策。不料消息走漏,被天启帝懿安皇后得知,得知消息的懿安皇后赶紧找到崇祯皇帝‘宗庙陵寝在此,迁安往?’以此劝谏朱由检固守京师。


这是崇祯南迁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敌人还没来你就放着祖宗陵寝不管,自己先逃跑?对于将名声看得极其重的崇祯来说,不忠不孝的名声他是万万不敢轻易背上的。

太子于南京监国可否

崇祯十七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誓师出征,接到前线军报的崇祯皇帝立即命令左懋第前往南京查看沿途水陆兵马力量,同时又命令天津巡抚冯元飙置办漕船准备沿运河南下,又令其准备海船三百艘以备不测。不愿半壁江山毁于己手,更不敢承担不忠不孝罪名的崇祯,本想让大臣们三请自己再三让然后成行。只是朝堂之上虽有李明睿提议南迁,但应者寥寥。一时南迁之议陷入了僵局。

为什么李明睿的提议会应者寥寥?是因为李明睿给的建议是让崇祯南迁以图复兴,而让内阁辅臣留下协助太子坚守京师。听到这样的建议,时任内阁首辅的陈演当即表示反对。在陈演拒绝之后,又有人提议应该让太子前往南京监国。听到这个提议后,崇祯皇帝本已经有所心动。正欲同意,又一个人站了出来。这个人叫光时亨时任兵科给事中,他大呼‘提议太子南迁者,意欲何为,难道要仿效唐肃宗灵武继位之事?’经他一说,众人皆不敢再言,因为再说就相当于谋反。就此太子南迁的提议也最终失败。



最后的救命稻草

其实之所以一直在南迁问题上摇摆不定是因为崇祯及朝臣们都自认为还有一张王牌没动,那就是吴三桂的关宁军。只不过关宁军一直肩负守卫关宁防线的重任,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调动。可当时的形势已经是万不得已了,所以再也没有什么粮饷的问题、再也没有什么放弃关外的顾虑。崇祯皇帝终于不再犹豫,终于英明的做出了早就应该做出的决断——强令吴三桂放弃关外,整顿兵马火速入京师勤王。


只是这个决断太晚了,并且崇祯和朝臣们的想法也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首先仅以吴三桂的数万关宁军能不能挡住几十万士气如虹的东征顺军;其次吴三桂眼见顺军势大,崇祯征调的其它总兵如唐通、刘泽清等或者投敌或者借故逃跑。吴三桂显然也不愿意带着自己最后的依靠投入那注定难以熄灭的熊熊烈火之中;最后在顺军离京师越来越近的紧要关头,吴三桂不仅借弃地迁移干系重大而行动迟缓,而且根据张缙彦《关宁调援纪事》载吴三桂磨蹭到三月十三日才进关并且在顺军即将兵临城下时居然还‘请马一万,安歇家口五日’。当年己巳之变,袁崇焕率领关宁精骑只用了几天就抵达京师,吴三桂这样磨磨蹭蹭到底是想干什么?

天子殉社稷

在宁武关消灭了周遇吉之后,李自成几乎再也没有遭到什么像样的抵抗,一路沿着大同、宣府、居庸关进抵京师,顺军另一路在刘芳亮的统领下也逐渐逼近保定切断崇祯通过运河南逃的路线。两路大军最终将于京师会合,用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彻底将崇祯围困起来。那么这种看似崇祯插翅难逃的境况下,崇祯是否真的就无路可走了?并非如此,崇祯十七年三月七日,明天津巡抚之子进京师向崇祯提出经天津由海路南迁的建议。这是当时崇祯唯一的生路,也是大明最后的一线希望。


可此时的崇祯不知是已经绝望还是真的以为吴三桂关宁军一到就能转危为安,他竟然决绝的拒绝了这个建议。这就有一个令人迷惑不解的地方?既然你已经打定主意要坚守社稷,与京师共存亡,那为什么不在这样的局面下至少让太子从海路南迁?到了三月十九日京师城破才急慌慌的命人将几个皇子送出去,希望能逃出生天。这明显就有点自暴自弃、不负责任了。如果在这个时候崇祯能听从天津巡抚的建议将太子送走,那么至少南明就能避免很多混乱。



十五年的时间里崇祯皇帝有着太多机会能力挽狂澜,就是最后的两年多里,上天也不止一次的给他机会让他避免亡国之君的下场。只是全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通通错失。气数这东西肯定是存在,但更多的时候往往都是事在人为。

你说你想要逃,偏偏注定要落脚……


玺言春秋


曾经有很多人都在问崇祯皇帝为什么不去南京呢?反而固守北京直至被李自成大军攻破城门吊死煤山呢?很多人的解答都是明朝的皇帝有骨气,近百年都在遵循着永乐皇帝的遗言“天子守国门 君主死社稷”,也的确从洪武帝直至崇祯皇帝,明朝十六帝,两百七十六年,明朝是中国历朝历代唯一坚持“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的王朝,而这点在诸多明朝皇帝中都有表现,如明英宗时的“土木堡之变”,即时正统帝兵败被瓦剌所擒,也自始至终没有发出任何的圣旨要求内阁作出任何的要求要解救自己,反而一直都是在沉默着,他也许知道明朝皇帝一直遵循的这个骨气不能在自己的手上没了,即时他会死,他也要坚持。再者历史上的崇祯皇帝其实有希望先击退满清,后打败李自成,他只要答应李自成的请求封西北王的请求就有机会重整河山,明史记载李自成曾经再要攻破北京的时候,派出太监杜勋进城与崇祯谈判,只要崇祯帝答应封他为西北王,并赏白银一百万两就是答应奉崇祯为帝,并帮助崇祯帝击退清兵,可是很明显最后崇祯帝拒绝了这个提议,理由很简单他不能做明朝第一个赔款、割地的皇帝,曾经有人这么说过其实崇祯帝的身边少了一个李鸿章,也就是愿意为他背负骂名的臣子,只要有他明朝就不会灭亡,但是事实上崇祯帝的身边没有这样的人。这也许就是崇祯帝为什么不南迁的根本的原因。当然崇祯帝不南迁的原因还有很多因素,如明朝过世的皇帝的陵寝都在北京,他一走则势必自己的祖宗陵寝将毁于一旦,再者崇祯帝可以说是明朝少有的有想做明君觉悟的皇帝,他不想再后世落下弃百姓、弃国家骂名的皇帝,同时也许崇祯帝根本就没有想到李自成会那么快的打进北京城,导致匆忙之间根本就作出任何的决定。总之其实我们或许根本就不知道那时候的崇祯帝到底是怎么想的,也许他曾经彷徨过,他已经对这个朝堂的官员们失去了信心,也许他望着那遍地战火的明朝江山已经失去了曾经的奋斗之心,他太累了,他想走了,祖宗的江山到这一步他已经无力拯救了。可以这么说崇祯帝是整个明朝少有的明君,只不过他生错了时代,如果他生在明朝的中期,也许明朝将变得更加强大,可历史就是历史,他已经生在这个年代,他没有办法,在位17年,日日理政,从无休息享受的时刻,他只要救他的大明,可是大臣们不给他机会,李自成不给他机会,满清更不会给他机会,或许他这么一走也许是最好的解脱,他太累了也是他该休息的时候了。

其实我们或许可以想象下,如果崇祯帝不顾这些传统,或者不在乎背上后世的骂名,他孤注一掷的将明朝南迁到南京,此时的南京作为陪都,它拥有着与北京一样的体系,完整的内阁,完整的六部,更有完整的百万大军,只有崇祯帝能振作起来,加上大臣们不再勾心斗角,不再进行内讧,明朝完全可以等待时间,重新北伐再次统一全国,以满清的十万八旗军,说实话根本就没有任何机会可以统一全国,只要崇祯帝不死,明朝就不会倒下。可是这些只是我们的幻想,明朝经历了两百七十六年还是倒下了,成为汉族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清朝还是建立了,后世的两次鸦片战争还是敲开了中国的大们,那被挨打的十四年抗日战争还是发生了!这一切都无可挽回,作为后人的我们只能去猜测,而无法真正了解那时候的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那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


澳古说历史


崇祯不南迁,一是历史的经验,二是现实的考量,三是个人的自信。

首先,“天子守国门”是明成祖朱棣的一项重大决策。定都南京,相距边塞极远,对边疆的控制力不足。而明帝国的主要威胁,就在北疆。

明太祖时期,分封许多皇子镇守北疆,遏制了蒙古南下的势头。但靖难之役的爆发,暴露了“尾大不掉,反受其难”的后果。所以明成祖虽以藩镇造反起家,即位后却更加大手笔削藩。

削藩之后,边疆谁守?思来想去,还是天子镇守最为妥当。此后北京在明代充当了长时间的“行在”,北京南京各有一套朝廷班子,形成“二京制”。但只有皇帝所在的地方,才是真正的权力核心,慢慢北京取代南京地位,成为真正首都,南京成了官员养老的理想居所。当时南京各部尚书,除了户部有点权力外,其他各部只是清水衙门,官员养老佳处。

但南京首都功能的保留,还是为明朝皇帝提供了一条“退路”。但此前发生的故事,让这条退路被堵死了。

南迁避难,在崇祯之前就出现过。明英宗土木堡被瓦剌俘虏,明军50万精锐覆灭,蒙古骑兵打到北京城下。这时候的形势,可以说比崇祯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

此时就有大臣主张南迁。大臣徐有贞还从天象出发,认为南迁能躲过这场灾难。可大臣于谦站了出来,用南宋南迁只是一时侥幸,却丧失大片国土,最终还是灭于外族的教训,坚决反对迁都。最后于谦等人拥立了明景泰帝,并成功打退了瓦剌进攻。虽然于谦后来被复辟的英宗杀害,但他的功绩却被完整保留下来。英宗去世,宪宗即位,于谦被恢复名誉,而且极受推崇。

后来蒙古俺答汗侵犯京师,在北京周遭劫掠数日,嘉靖帝困守都城,此时也没人再提出南迁的建议。

崇祯帝身亡,其实也有一定的偶然性。当时还没人能看出,流寇能攻破北京,倾覆明政权。明朝的主要威胁是东北满清,对内部起义并没有使出全部精力。等到起义军攻陷京师周围,崇祯帝想难逃避难,也已经无计可施了。后来到了民国时期,蒋介石就是吸取教训,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崇祯还有极强的个人自信。他不仅迷恋权力,而且善于使用权力。崇祯帝曾修书给罗马教皇,表示自己愿意改信天主教,请求罗马教廷组织欧洲军队援助他。如此条件下,他也没有决定南迁。而且崇祯帝对大臣动辄追责,甚至处死,群臣战战兢兢,不敢多言。南迁这种举国惊动的大事,岂是臣子敢提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