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明湖南岸的晏公庙,是纪念哪位历史先贤的?

指动济南


济南大明湖免费开放两年来,在扩建的南岸有一个景点,始终争议不断:晏公庙的主人究竟是谁?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凡是逛过晏公庙的人都会脱口而出:“当然是齐国贤相晏婴!”

也许,答案并非如此。

晏婴也就是人们常称的“晏子”,和这里的晏公并不是同一个人。

大明湖南岸的晏公庙石碑

1、晏婴的影响力很大吗?

晏婴(晏子)是春秋时期的齐国大夫,先后辅佐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对于这位五短身材的古代“智者”,人们更熟悉的是“二桃杀三士”、“晏子使楚”等故事。当然,他还传世了一本《晏子春秋》。

不过,晏婴生前的主要活动地以齐国都城——现在的山东淄博为核心,辐射范围相对固定。加之,晏子始终没有被归入儒家一派,其影响力在汉朝后更是大打折扣,以至于其主要思想的载体《晏子春秋》,历史上也长期被认为是伪书。

晏婴的塑像

新建晏公庙的画像

晏婴为政齐国时,齐桓公的春秋五霸风采早已归为尘泥,作为平庸、沉沦之国的一位大夫,晏婴那些所谓被津津乐道的故事能播散多远、多久也是值得探讨的。

而且,后世对晏婴的评价并不一致,“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晏婴的权谋也被认为是诡计,与先秦所倡导的人文精神并不相符。所以,难以想象后世会热衷于给晏婴建庙立祠。事实上,历史上也并没有为晏婴建庙的传统。

2、济南可能为晏婴建庙吗?

首先要明确的是,“先有平陵城,后有济南府”,最初的济南是指如今的章丘区。先是永嘉年间西迁至如今的历城区,又于明朝再次西迁至如今的珍珠泉畔。也就是说,如果当年的济南真要为晏婴建庙,也只可能是在章丘或者历城。

晏公庙的大门

齐风雕像

对于如今的济南,春秋时的文字只对“泺”有记载。大明湖隋唐时被称为“莲子湖”、“西湖”,算得上是“泺水”的一个“附属风景”。这意味着如果真要为晏婴建庙,也不可能选择在大明湖畔,而会选择“泺”——趵突泉畔。

等金代正式有了“大明湖”的称谓,作为济南的代表性景点,大明湖才有了固化的自然形象特征。那么,有没有可能是金代之后济南人要为晏婴建庙?先不要说时间久远的问题,为了早已不是山东省府的一个城市人物,济南府会有多大热情给他建庙呢?

晏公庙内景

出土的晏公庙石碑

无论从时间距离,还是从空间距离,济南为晏婴建庙的可能性,既然在金代之前完全不存在,那么明清两朝也更无可能了。但事实上济南人在大明湖南岸的扩建中,确实挖出了一块“晏公庙”石碑,注明了立碑时间是“清光绪”年间。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3、大明湖晏公庙为谁而建?

没错!济南大明湖畔确实存在过一座晏公庙。据目前已知,对大明湖晏公庙的最早记载来自明朝《历城县志》,此后晏公庙、晏公台、晏公祠等文字陆续出现。历史上的晏婴从没有被尊称过“晏公”,那么这里的晏公又是谁呢?

晏公庙内景

晏公庙正堂

答案是:晏戌仔。

晏戌仔是江西临江府人。面如张飞又似包拯,浓眉,虬髯,大黑脸。疾恶如仇,性情刚烈。元朝初年步入仕途,因病逝于江中船上。他的家乡人,却同日见他返乡,纵马扬鞭于旷野。1个月后传来死讯,众人开棺查验,其中一无所有。

乡亲父老此后江上行船,遇大风大浪,晏戌仔就现身半空中,遥相参拜后就风平浪静,舟行平稳,于是江边人家纷纷为他建庙立祀。明朝洪武初年,朱元璋下诏封晏戌仔为“显应平浪侯"。于是原本“小众”的这位河神,成为在全国各地都有庙祠的水神。

《史记》对晏婴的相关记载

庙内的大型壁画

对此,明朝文人王士性的《广志绎》中有明确记载,流传于清朝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一书也有记述。由此我们不难推测:正是有了朱元璋的诏令,济南人才为晏戌仔在大明湖畔建了一座晏公庙。到了清末此庙年久失修,由商人和乡邻出资再次共同整修了晏公庙。

4、大明湖为什么要为晏戌仔建庙?

那么,济南大明湖为什么要为晏戌仔建庙?这与济南特殊地理和自然环境有关。济南,济水之南,因上古四渎之一的济水得名,水系极其发达。

古色古香的影壁

济南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泰山余脉提供了大量地下水资源,一路向北径流,而市区地下熔岩地貌发达,地下水受岩层阻挡,向上喷涌而出,形成众多泉群。同时,济南三面环山,夏秋两季的水汽和热空气回流容易聚集,难以消散,因此降水相对集中。

上述原因导致的最大问题是:济南在夏秋两季容易发生严重水患、内涝。历史上至少北宋时就有了关于治理济南水患、内涝的记载,无论是齐州知州、“南丰先生”曾巩,还是伪齐皇帝刘豫,都曾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努力。

历史上的济南人,一方面享受“潇洒似江南”的美景风光,另一方面也饱受水患、内涝之苦。为了祈求水神的保佑,为了生活的平安和幸福,济南人才在大明湖畔为晏公——这位水神建庙立祠。

晏公庙正堂

晏公庙一景

如今,扩建后的济南大明湖,把晏公庙主人换成晏婴,也许是因为晏戌仔名气太小,也许是因为晏戌仔的故事带有神话色彩,也许是为了进一步纪念齐国贤相晏婴……

总之,晏婴取代了晏戌仔。

你说,这样好吗?还有必要恢复晏公庙的本来面目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