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博文这么重要的人物,为什么安重根轻易刺杀成功?

左边缘868686


1909年10月26日,日本首位韩国总监伊藤博文在哈尔滨火车站被韩国义士安重根击中三枪而亡。而随着作为明治宪法之父伊藤博文的被杀,被袁世凯称为“生无百岁死千秋”的安重根也得以名扬四海,名留青史。那么在这里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何伊藤博文这样日本最重要的人物会让安重根这么轻易的就杀害了呢?



只能说伊藤博文的死就是由无数个意外造成的一个必然的结果。1909年在沙俄克拉斯基诺避难的安重根在某一天浏览报纸的时候,突然看到“日枢相伊藤公露满视察”这条消息,而安重根本就对伊藤博文这位侵略朝鲜半岛的元凶仇恨已久,看到这个消息后安重根就决定起程前往海参崴查探消息,最终他得到了“伊藤博文将来到中国哈尔滨与俄罗斯财政大臣会谈”的准确消息后,安重根就开始了暗杀伊藤博文的计划。



而本来在准备暗杀计划的时候,安重根是打算与好友禹德淳直接前往哈尔滨的,然后再做打算。但是当安重根坐上去哈尔滨的火车的时候,在经过绥芬河车站的时候列车员突然说会停留在这里数小时。就在这个关口,安重根突然记起在这个车站有自己的一个朋友刘敬辑,而当时他也记得去俄罗斯控制的哈尔滨最好找一个懂俄语的跟自己一起去,所以最后刘敬辑就将自己的儿子推荐给刘东夏。



再这之后也正是因为安重根机缘巧合下带来的刘东厦才大概的预知了伊藤博文来到哈尔滨的时间。在当时刘东厦去街上买东西的时候,恰好被一个沙俄的军官叫住帮忙拿下他买的东西,而在路上由于刘东厦会俄语,同时又会说话,所以那位沙俄的军官被哄的很开心。而又那么巧这位军官就是负责守卫哈尔滨站的,所以在他的身上,刘东厦得知俄罗斯财政大臣将于10月24日来到哈尔滨,而且也得知伊藤博文也将在近几日来到哈尔滨与财政大臣会晤。



而后安重根并与其他的两位同伴登上了去往伊藤博文火车中转的那个蔡家沟站。很多人都不明白他为什么不去伊藤博文上车的那个宽城子站呢?是的,当初他们也知道在这里下手最容易,但是无奈没有足够的钱买火车票,所以只能选择蔡家沟站(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安重根才能最终成功刺杀伊藤博文)。但是在这里历史又给了安重根一个意外,原本安重根是打算在这里行刺伊藤博文的,但是在当时安重根突然发现消息有误,因为在当时伊藤博文的专列来到蔡家沟站的时候,天还没有亮,所以到那个时候根本就无法辨别到底谁才是伊藤博文。



所以在当时安重根决定自己的两个同伴留在这里,他回哈尔滨做预备役,如果这里没有机会行刺,他在那里可以继续暗杀行为。而就在安重根走后不久,俄国兵就来到蔡家沟站戒严,他的那两个同伴就这样被困在了之前躲藏的地下室中,直至伊藤博文的专列走的时候,他们都没有机会走出来。可以说历史就是这么意外,如果当时安重根晚走会,他就根本就没有机会再去行刺伊藤博文了。



回到哈尔滨的安重根就开始准备潜入哈尔滨火车站的。本来按理说安重根是没有理由那么的轻易的就潜入火车站的,再不济他身上那么明显的枪是带不进去的。但是就是这么意外,由于在当时哈尔滨是俄罗斯控制的,所以安保本就没有那么严密,再加上当时的日本驻哈尔滨总领事川上俊彦还特意嘱咐过俄国军人在安检的时候只需要对欧洲人和中国人进行检查,日本人一概不需要检查直接放行。就是这样在当时安重根的外貌跟打扮于日本人无异,所以安重根就得以顺利的混入了哈尔滨火车站中的日本欢迎队伍里。



此后在伊藤博文的专列到来之后,在与沙俄财政大臣会谈完成之后,他本来是不打算下车去会见那些来欢迎的人员的。但是就又是那么巧合,此时与伊藤博文会谈的财政大臣却邀请他去检阅俄罗斯的仪仗队,就这样伊藤博文走下了火车去见这些欢迎的人员。而就是如此,在伊藤博文快要检阅完毕回到车厢的时候,安重根找准了机会对伊藤博文的胸口开了三枪,而中枪后不到半小时曾经不可一世的伊藤博文就这样失血而亡。



所以说伊藤博文的死其实就是一系列的意外而造成的唯一结局。如果当时安重根不是看到那条新闻,如果不是火车站临时停靠在绥芬河车站让他想到要找刘东厦这么一个俄语翻译,如果不是在蔡家沟站临时改变计划,如果不是那位领事要求俄国不要检查日本人,如果不是财政大臣邀请伊藤博文下火车,恐怕这一切都不会发生。可以说当时的日本领事稍微负责点,哪怕派一个日本人跟随俄国军人检查进入车站的所有人,这一切都不会发生。但是这最终还是发生了,只能说伊藤博文或许真得该死了。


澳古说历史


其实,在日本对伊藤博文被刺杀而亡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存在的,而且这另外一个版本也有着充足证据支持自己的立论,那就是之所以说安重根轻易得手,原因是伊藤博文根本就不是因他刺杀而亡的。


首先,据后来曝光的当时在伊藤博文身边的同样中枪的日本贵族院元老室田义文提供的材料显示,在伊藤博文身上发现的三发致命子弹是法国制卡宾枪子弹,而不是安重根使用的勃朗宁手枪子弹。


其次,射中伊藤博文的子弹根据弹道分析全部是从右上方射来(即建筑物上),而当时安重根是以蹲跪姿势开枪的,弹道应该是由下而上,这与事实不符。 由此,日本一些专家分析,真正的幕后凶手应是俄罗斯。


之所以这样说,日本专家同样给出了理由。那就是,首先在当时俄罗斯人众多的如此混乱的现场,却没有一个俄罗斯人哪怕是受一点伤,这种现象极为反常。 其次,根据日本外务省外交资料馆的档案资料显示,当时在俄罗斯的特务机关影响下曾经有个叫做“韩民会”的组织存在,而安重根就是其中的一员。 第三,安重根所使用的勃朗宁手枪当时主要为俄罗斯陆军所配置的武器,因此,安重根的武器来自于俄罗斯的可能性极大。 第四,伊藤博文的哈尔滨之行乃为与俄罗斯的秘密会谈而去,属于机密性质,因此,如果没有人泄露伊藤博文的确切行程,刺杀行动不可能发生并成功。而至于运气一说,纯属无稽之谈。



那么,问题来了,俄罗斯为什么要杀伊藤博文呢?依据日本专家的分析,俄罗斯政府认为,在当初伊藤博文主政时期,日本政府表面上虽然在和俄罗斯谈“满韩交换”(即日本承认俄罗斯在满洲的地位,俄罗斯承认日本在朝鲜半岛的地位),但这是伊藤博文为了稳住俄罗斯而采取的策略,实际上,日本却在背地里和英国结成了同盟关系,这导致了日本最后拒绝承认俄罗斯在朝鲜半岛北部的地位,并且在俄罗斯尚未准备成熟的情况下被迫与日本在中国境内发生了“日俄战争”,并以战败而告终。 俄罗斯认为这一切都是伊藤博文主导的对俄战略战术才致使俄罗斯败北,那么,伊藤博文上了俄罗斯特务机关的黑名单也就是顺理成章了。


不过,如此说来,还有一个问题不可解,查阅当时检察官的调查书,丝毫没有提到伊藤博文身上的致死枪伤乃非安重根的勃朗宁手枪射出的子弹所致,也没有存档室田义文的安重根并非真正凶手的证言。也就是说,当时的日本裁判所完全按照表面证据匆匆忙忙的宣判了安重根的死刑。


那这里面又有着什么猫腻呢? 据日本专家分析,日本政府之所以认可了安重根凶手说并判其死刑,是因为这样做对日本“国益”有利,因为,日本可以据此暗地里和俄罗斯谈条件以换来俄罗斯对日本在满洲和朝鲜半岛做出让步以使日本获得想得到的利益。果如此,伊藤博文没准儿还有点死不瞑目呢。而安重根之所以能轻易暗杀伊藤博文成功,也就有解了,因为根本就不是安重根杀的伊藤博文。



万景路万眼看日本


1909年10月26日,喧嚣的哈尔滨火车站人头攒动,场面热闹。俄国人、日本人、韩国人、中国人,大家争先恐后地向站台蜂拥而去。警察、保安、宪兵、军队,所有负责安保的人员荷枪实弹,神情肃穆,如临大敌。

因为日本前首相,现任朝鲜统监伊藤博文的专列,已经进站,他将和俄国财政大臣科科夫佐夫会面。

(伊藤博文旧照)

9时30分,满面春光的伊藤博文在科科夫佐夫的陪同下,正在检阅俄国的仪仗队。突然,3声刺耳的枪声清晰传来。喧闹的人群,在瞬间安静后,再次炸锅,人们惊恐万状地纷纷四处逃散。伴随着尖叫声、吆喝声、急促的脚步声,以及间或响起的枪声。

伊藤博文身中三枪,血溅五尺,轰然倒地。

行刺者镇定自若地丢掉手枪,俄国卫兵一拥而上,将他扑倒在地。他一面挣扎着从怀里扯出了一面韩国国旗,一面大喊着“大韩民国万岁”,而后束手就擒。

此人就是安重根,血管流淌着独立精神和爱国热血的韩国义士,就是他亲手击毙了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的被刺,在国际上引发轰动。尤其是在被日本侵略的中国国内,引起掀然大波。民主革命家章太炎盛赞安重根为“亚洲第一义侠”;梁启超作诗赞道:“黄沙卷地风怒号,黑龙江外雪如刀,流血五步大事毕,狂笑一声山月高。”

那么,安重根为什么一定要刺杀伊藤博文呢?

安重根1879年出生于朝鲜海州,家境殷实。从小深受汉文化熏陶,熟读了中国儒家经典和史学著作,在中国诗词歌赋的浸淫中长大,立志“以尚武主义,挽回民弱,以扶国危”。

成长中的安重根,目睹了韩国的一步步沦陷,亲历了日本对韩国的逐步蚕食,对日本侵略者强加在韩国人民身上的痛苦,有着切肤之痛,非常痛恨日本人。

(安重根旧照)

1905年,日本强迫大韩民国签订《乙巳条约》,将韩国纳为日本的属国。后来,又强行解散大韩民国的军队,逼迫高宗皇帝李熙退位,把韩国变成了日本的殖民地。

安重根为韩国的前途和命运心急如焚,毅然辞别亲人,投身到争取民族自由和国家独立的斗争中去,组织义军打击日本军队。但终因寡不敌众,义军遭遇惨败,只剩下少数人继续战斗。

后来,安重根又组织了“断指联盟”,决心通过暗杀的方式,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安重根将刺杀的目标,首先锁定在了伊藤博文的身上。

因为伊藤博文在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把持日本政坛长达20年。曾4次担任日本首相,4次出任枢密院院长,是日本驻朝鲜的统监。

伊藤博文是日本人侵略朝鲜的谋划着和执行者。他提出,只要占据朝鲜半岛,就能以此为跳板,觊觎大清帝国,北出俄国,进而占领整个亚洲。

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的过程,看似轻松写意,手到擒来。其实为了能成功狙杀,他可没少下功夫。

(安重根剧照)

安重根先是对刺杀地点做了精心选择。

他首先排除了在韩国和日本两地行刺伊藤博文的可能。因为这两个地方,是伊藤博文防范最为严密,安保力量最强的地方。

后来,机会突然出现了,伊藤博文要从日本启程前往哈尔滨,和俄国财务大臣协商有关远东地区的利益分配问题。

安重根计划在伊藤博文安保薄弱的途中下手。

伊藤博文中途唯一停靠的站点,是长春火车站。他要在这里换乘俄方提供的专列,前往哈尔滨。

因此,长春火车站便成为了安重根的首选行刺地点。

但安重根在实地考察了长春火车站后,放弃了这个想法。因为一来伊藤博文到达此站的时间是晚上,很难辨认伊藤博文本人。二来他发现长春火车站宪兵人数很多,很难近距离靠近伊藤博文。

于是,安重根将狙杀地点改在了哈尔滨火车站。

(安重根义士纪念馆)

1909年10月26日早上,安重根将自己化妆成了日本人的样子,头戴一顶鸭舌帽,穿上西装,粘上日本人特有的“仁丹胡”。

为了增加子弹的杀伤力,安重根把勃朗宁手枪里的每一个子弹的弹头都划上“十”字。

就这样,安重根怀揣着手枪,提前来到了哈尔滨火车站。

让人奇怪的是,安重根居然没有遇到任何的盘查,大摇大摆地随着人群来到了候车室,静静地等待着伊藤博文的到来。

后来才知道,负责检查的俄国士兵接到日本方面的通知,只查看中国人和欧洲人的通行证,而对日本人则一路绿灯。安重根的装束正好迷惑了俄国人,把他当作了日本人。

伊藤博文到达哈尔冰滨后,在车上和俄国的大臣唠叨了20多分钟,下车检阅俄国的仪仗队。此时的安重根,已经随着欢迎队伍,悄悄地挤到了前排,距离伊藤博文大约有十几米的位置。

等到伊藤博文一边挥手,一边缓步靠近安重根时,安重根突然猛蹿了几步,在距离伊藤大约5米的地方,掏出手枪,连开3枪,分别击中伊藤博文的左胸、腹部和腰部。

安重根还对着伊藤博文的随从开了数枪,击伤了日本驻哈尔滨总领事川上俊彦等人。

半个小时后,伊藤博文在火车站毙命。

安重根随即被逮捕,关押在了旅顺日俄监狱。

1910年3月26日,31岁的安重根被判处绞刑,英勇就义,年仅31岁。

2014年,在中韩两国的共同倡议下,我国政府在哈尔滨火车站修建了“安重根义士纪念馆”。一来纪念这位慷慨赴死的抗日志士,二来警醒日本人,以史为诫,正视历史,避免重蹈当年的侵略覆辙。


张生全精彩历史


伊藤博文之于安重根,就像宋教仁之于武士英。看似简单的一场枪杀背后,却是精心谋划的重重布局。


1905年9月,持续一年多时间的日俄战争在美国的调解下停战了。日俄双方签订《朴次茅斯合约》,日本虽然之后成功接管了沙俄在辽东半岛的全部利益,但也属于惨胜。

日俄战争后,大清国彻底抛开日俄两方,开始和美国眉来眼去。 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当时的美国并不像日俄一样觊觎大清国的领土,他的远东战略很多都是直接冲着经济利益来的。

大清国觉得美国比较靠谱,于是决定引进美国资本对东北地区进行大开发。美国顺势提出满洲铁路中立化的要求,并同时向日俄双方施压。随着德国也加入到中美的阵营,联手向日俄施压。

面对如此严酷的政治环境,日俄双方不得不冰释前嫌,组成战时联盟阵线,并于1907年7月签订《日俄密约》。 1909年,伊藤博文来哈尔滨的目的,正是要与俄方代表戈果甫佐夫会谈,并再续《日俄密约》,共商瓜分中国东北等问题。而同时安重根之所以出现在哈尔滨车站,根由还是在于日俄战争。

日俄战争爆发之前,韩国国内既有亲日势力,又有亲俄势力,日俄双方在韩国基本维持均势。而且当时日俄双方都默契地认为韩国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以当时的韩国还算风平浪静。



日俄战争爆发后,韩国这潭静水还是被搞浑了,日军直接进军汉城,强迫韩国先后签订了《日韩协定书》、《日韩新协约》、《日韩保护协议》,不仅要求韩国对俄作战,还把韩国的军政大权抢夺在手。一时之间,韩国上下哀声怨道,愤怒的民众纷纷要求日本归还韩国主权。

不久,国内起义军“大韩义兵”首举义旗,韩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从日本进军汉城到韩国抗日战争爆发,日本方面的主事人就是伊藤博文,并且他还是韩国统监府首任统监,当时的韩国民众,没有一人不想置伊藤博文于死地,而安重根就是其中的千万份之一,他的另一层身份还是“大韩义军”的骨干成员。

1879年,安重根出生于朝鲜海州府的一个宦官家庭,他的父亲曾经高中进士。安重根自小就喜欢骑射,熟读中国的四书五经后,他立志长大后要做西楚霸王那样的人物,武士气质初显。

韩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安重根积极组织朝鲜志士,开展抗日斗争。但面对强大无比的日本军队,安重根部屡屡失败,最后他们想到了刺杀日本军方高官的计划,而当时位高权重的伊藤博文自然就成了他们的首要刺杀目标。

安重根等人得知伊藤博文将要在哈尔滨与俄方代表会谈的消息后,兴奋不已,他们一致认为这是个除去伊藤博文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便马上商量出刺杀计划。


1909年9月26日清晨,安重根早早地就出现在了哈尔滨火车站。在等待伊藤博文专列进站的时间里,安重根就躲在车站的茶馆里,伺机而动。8时许,安重根离开茶馆,开始向候车室走去。

为了迎接伊藤博文,哈尔滨火车站加强了安保措施,并有大量俄国军队驻扎。由于火车站对日本人一律放行,而俄国士兵分辨不出日本人与韩国人的区别,安重根得以安全进入候车厅。 9时左右,载有伊藤博文的专列缓缓使进火车站,站台开始旗鼓宣扬。

此时,安重根就站在俄方特意安排的摄影组的后面一排。一会儿后,伊藤博文走出专列,俄方代表众人走上去迎接,摄影机组也跟进,而后面的安重根也亦步亦趋地离伊藤博文越来越近。等到与伊藤博文只有四五米距离的时候,安重根终于扣动了扳机,迅速地向伊藤博文连开四枪,并大喊“大韩万岁”,安重根当场被捕,而伊藤博文四个月之后也因医治无效而去世。


被捕后的安重根在旅顺监狱写出了荡气回肠的《安重根传》,同时他也获得了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尊重,就连日本民众也在国内为他举行游行,要求日本军方对他从轻处罚。 1910年2月14日,安重根还是被日本军方把控的旅顺法院判处死刑。3月10日,法国神父洪锡九特意前往旅顺监狱,为安重根举行“弥撒圣祭大礼”。3月26日,安重根换上母亲亲手为他缝制的韩服,慷慨就义,年仅32岁。


夏目历史君


2014年1月19日下午,安重根义士纪念馆在于中国哈尔滨火车站正式开馆。韩方称由时任总统朴槿惠提议,中方建立了如此高规格的纪念馆,这体现了中韩两国在涉日历史认识问题上的共识。20日上午,日本政府发言人兼官房长官菅义伟在例行记者会上就此事向韩国和中国提出抗议,并称安重根是"恐怖分子"。

安重根是何许人也!为什么三国给出二种截然不同的结论呢?

1909年10月26日9时30分,中国哈尔滨火车站,日本前首相,现任朝鲜统监伊藤博文在俄国财政大臣科科夫佐夫的陪同下,正在检阅俄国的仪仗队。突然,3声刺耳的枪声清晰传来,伊藤博文血溅五尺,轰然倒地,不久身亡。

行刺者就是朝国义士安朝根,他被国卫兵扑倒在地后,仍然一面挣扎着从怀里扯出了一面韩国国旗,一面大喊着“大韩民国万岁”。

伊藤博文的被刺,在国际上引起巨大轰动,有人将其与撒拉热窝事件相提并论,民主革命家章太炎盛赞安重根为“亚洲第一义侠”。

安重根生于1879年,黄海道海州邑人,自小立志“以尚武主义,挽回民弱,以扶国危”。1905年日本强行解散大韩民国的军队,逼迫高宗皇帝李熙退位,把韩国变成了日本的殖民地。安重根对日本侵略者强加在韩国人民身上的痛苦,有着切肤之痛,非常痛恨日本侵略者,专门组建了一个“断指同盟”,谋求“大韩独立”。

安重根将刺杀的目标,首先锁定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是日本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政要,把持日本政坛长达20年,曾4次担任日本首相,4次出任枢密院院长,是日本驻朝鲜的统监。也是日本殖民扩张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他提出只要占据朝鲜半岛,就能以此为跳板,觊觎大清帝国,北出俄国,进而占领整个亚洲。

日俄战争之后,日本作为战胜国并没有吞并整个东北,而是以长春为界与俄国划而治之,1909年10月,伊藤博文按计划与俄罗斯财政大臣解决日俄争端进行谈判。消息传到朝鲜后,包括安重根在内的一批爱国志士,决定趁机行刺,并开始反复谋划。

1909年10月26日早上,安重根将自己化妆成了日本人的样子,头戴一顶鸭舌帽,穿上西装,粘上日本人特有的“仁丹胡”。

天助安重根,负责检查的俄国士兵接到日本方面的通知,只查看中国人和欧洲人的通行证,而对日本人则一路绿灯。安重根的装束正好迷惑了俄国人,把他当作了日本人。

重根刺杀伊藤博文前,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特意对子弹进行了处理:弹尖被锉平后,刻划成十字状的凹凸状,形成了“开花子弹”,具备很强的杀伤力,能给被击中目标造成巨大创伤。加之伊藤博文为近距离中枪,且被命中部位均为要害,所以很快不治身亡。

经过数月审理,安重根被关东都督府高等法院判决死刑,并于1910年3月26日被处以绞刑。安重根被处决后,曾安葬于旅顺公共墓地。


美丽青春您真痘


作为日本历史上最重要的首相,以及现代日本的奠基者,伊藤博文亲拟了日本第一部宪法,为日本也算是“呕心沥血”。



1909年,伊藤博文年近七十,当时也算高龄,他自己可能也到了“退休”的年龄,但一代名臣的结局竟然是被刺杀身亡,刺杀者是韩国人安重根,地点在中国东北哈尔滨火车站。

按理说,伊藤博文这么大的官员,安保措施应该是极为严密,“刺杀”,且看起来如此轻松的刺杀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历史就是以成功刺杀伊藤博文的方式出现了。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根本原因在于,日本对韩国的步步侵噬

1897年之前,韩国还是中国的附属国,但国力强盛的日本早就盯上了韩国,想据为己有。待甲午海战打完,李鸿章与伊藤博文把《马关条约》一签,日本正式成了东亚第一强国,拿下韩国顺理成章。

但韩国并未束手就擒,它寻求俄罗斯的帮助,并且成立了大韩民国,然而1904年,日俄战争,日本竟然击败俄罗斯,这让韩国彻底失去了外部救兵的可能。


果不其然,击败俄罗斯之后,日本顺手吞并了韩国,日本民众欢呼,而韩国人民“忿忿不平”。一些有志青年踏上了“暗杀刺杀”这条路。

“天时地利人和”,伊藤博文被刺杀

而伊藤博文遇刺那天,刺杀者安重根做了精密的计划,选择在保卫会相对松懈的哈尔滨,而不是日本韩国,伪装成日本人混进了哈尔滨火车站。

可以说是伊藤博文命里有此一劫,当天的火车站又做出了对日本人不予安检的规定,安检的是俄罗斯人,一看安重根伪装得和日本人一模一样,让安重根混进了迎接伊藤博文的队伍。


所以,当伊藤博文与俄罗斯财政部长会面时,安重根离他不到十米距离,拔出手枪,砰砰砰三声,全部击中伊藤博文。一代名臣,命丧哈尔滨。

如果伊藤博文当时没有被刺死,你觉得日本会发生哪些变化?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老李有刀


大家好!我是热爱中国历史的小熙,诚心学习交流,敬请批评指正!




原因如下:

一、选址准确

安重根曾多次与“断指同盟”的成员讨论刺杀伊藤,甚至想去东京,一是经费缺乏,二是太难成功。后来选择在伊藤博文到哈尔滨的途中下手,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

二、判断准确

伊藤博文到哈尔滨的途中,唯一停靠的站点是长春火车站。他要在这里换乘俄方专列,前往哈尔滨。



他原本计划在长春火车站动手,但经过实地考察和计算,他认为伊藤博文到达长春站天还没亮,自己又不知道伊藤博文的模样,难以辨认。再加上长春火车站巡警和宪兵比他想像的要多的多。

于是他当机立断,把行刺地点定在了哈尔滨火车站。

三、化装精准

安重根把自己完全化妆成了日本人的模样:鸭舌帽,日本人特有的“仁丹胡”。




四、保密不严

伊藤来哈尔滨的消息和乘车时间、地点被登在了《远东报》上,——“伊藤博文将乘东清铁路总局之专列,于10月25日下午11时从宽城子站(今长春火车站)出发前往哈尔滨,会见俄罗斯财政大臣科科夫佐夫。”


安重根推算,整个旅程要10小时40分,伊藤到哈尔滨应该是26日上午9时以后。

而事实证明,安重根推算准确:9时整,专列驶入站台;20分钟后,伊藤下车检阅;9时30分行刺;10时,伊藤一命呜呼!


五:安防漏洞

负责安保的俄国士兵只查看中国人和欧洲人的通行证,安重根从头到脚一身日本人的装束,使其轻松潜入哈尔滨火车站。


这不得不说,是日本方面的大意,造成了安防漏洞。

六、自己作死

伊藤博文到达哈尔冰滨后,并没有马上下车,而是在车上停留了二十分钟,才下车检阅俄国的仪仗队。正是这二十分钟,给了安重根充足的时间悄悄挤到前排。

若伊藤到站马上下车,安重根就没有充足的时间选择最佳刺杀位置,刺杀能否成功不得而知。伊藤慢吞吞的节奏恰是他作死的节奏!说明他该死!老天爷让他死!

七、改装子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安重根行刺的枪是勃朗宁m1900式手枪,8发弹头全部是刻上十字的凹凸形达姆弹,这种子弹杀伤性很强!

安重根射向伊藤的三发子弹分别命中了左肺、左腰和腹部,虽经全力抢救,可因内脏出血太多,才半个小时,伊藤博文便一命呜呼!可见这种子弹的威力!



八、视死如归

他在1907年9月告别家人参加反日义兵运动前,给家人写了一首决别诗——男儿有志出阳关,生不成功死不还。埋骨岂肯先墓下,人间到处尽青山。

(安重根与父母)

后来起义失败,大家都很气馁,安重根又赋诗一首鼓励大家——男儿有志出洋外,事不入谋难处身。望须同志誓流血,莫作人间无义神。


由此可见,安重根的成功绝不是偶然!

崇高信仰,大义凛然,坚强意志,聪明睿智,运筹帷幄,厚积薄发。

缺一不可!

本文系“小熙为人人”自媒体原创,欢迎转发!

文中图片均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谢谢对小熙的关注与支持!欢迎在下方评论区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



小熙为人人


韩国义士在刺杀日酋时,成功率通常较高。这是因为——
⦁\t执行刺杀活动的义士有着崇高的信仰,有着视死如归的意志。而且计划缜密。
⦁\t中国人多留发辫或民国头,比韩国人容易认出。

⦁\t日朝语系相同,因此韩国人学日语很容易,而且他们两国的生活习惯相近,特别是在礼貌待人上更是接近。这就给他们混入日本人当中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不易识破。


在二十世纪上半叶饱经沧桑的中国,发生了两起震惊世界的刺杀活动,这就是韩国义士在中国对日酋进行的刺杀活动。

甲午战争后,日本加快了对韩国的侵略和吞并的步伐,朝鲜半岛已处在战火和动荡之中,全国各地也相继爆发了抗击日寇的活动。
安重根,出生在韩国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苦读汉学,曾在中国和俄罗斯居住过。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安重根回到祖国,从事爱国文化的启蒙运动。后又参加了“反日断指同盟”,就是切断无名指,用以名志,成为了反抗日寇的义士,在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进行反日活动。
1909年10月的一天,日本首任内阁首相伊藤博文到中国,与俄国财政总长为了解决日俄争端进行谈判。伊藤博文是日本侵占韩国的主要策划者之一。经过周密计划,安重根在伊藤博文抵达哈尔滨火车站时,果断出手连开三枪,伊藤博文中弹身亡。安重根当场被捕,后被判处死刑,在大连旅顺监狱被绞刑。
另一起著名的刺杀案是1937年8月,日寇在上海虹口公园举行阅兵庆祝仪式,以庆祝日军占领上海。韩国义士尹奉吉携带特制的、伪装成饭盒和水壶的炸弹来到会场,并趁机将炸弹投到主席台上,造成日酋两死多伤的巨大成果。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白川义则大将炸死、日本驻沪侨领河端真次炸死、日本第三舰队司令野村吉三郎大将炸瞎一只眼、第九师团师团长植村谦吉中将和日本驻上海公使重光葵各炸断一条腿……尹奉吉当场被捕,后被杀害。

作者:“小方说历史”团队
欢迎关注公众号“小方说历史”
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
欢迎点赞和评论

小方说历史1990




1906年(日本明治39年)3月,伊藤博文到朝鲜,任第一任统监,统管朝鲜外交事务,指挥在朝鲜的日本官吏活动,制定和颁布“统监府令”,伊藤成了朝鲜的“太上皇”。



伊藤博文又强迫高宗李熙退位并禅位给末帝李坧,之后又解散韩国军队。面对国家遭遇的种种苦难,安重根决定赴海参崴组织并参加韩国义兵运动,但随后因日军的大举讨伐而宣告失败。失败之后的安重根亲自切断了自己左手无名指的一个关节,用手指中流出的血在太极旗上书写了“大韩独立”四个汉字,并高呼”大韩独立万岁“。 纪念馆内的安重根塑像 摄影之友 广告 关注公众号 安重根等人决定采取暗杀这种方法,打击日本侵略者气焰。他们的暗杀对象就是时任统监的伊藤博文。1909年10月21日,安重根和好友禹德淳二人登上去哈尔滨的火车,次日抵达哈尔滨后即为之后的暗杀做准备。之后通过情报得知伊藤博文将于26日到达哈尔滨。26日一大早,安重根检查了勃朗宁手枪并装满子弹,之后乘车前往哈尔滨火车站等待伊藤的到来。9时整,专列驶入站台,俄国财政大臣进入专列, 9时20分,伊藤走下火车并开始检阅乐队和仪仗队,这时的安重根正站在仪仗队的后面,9时30分伊藤直到距安重根只有不到五米远的地方,只听三声震耳的枪响,伊藤应声倒地 。



这时,俄国宪兵冲了过来,安重根抛掉手枪,用俄语高呼三声:“高丽亚乌拉!(Корея!Ура!)”(韩国万岁),然后从容被捕。中枪之后的伊藤博文因为失血过多,十几分钟后就死了。1910年2月14日,日本关东都督府地方法院判决安重根死刑,3月26日,安重根穿上母亲为他做的洁白的韩服走上绞架,从容就义。


王侯史官


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震惊了世界。他被章太炎称为“亚洲第一义侠”,但是他刺杀伊藤博文的过程,一点都不容易。而且,充满了运气性。

下面我来细说一下,大家就知道了。

伊藤博文这个人对于日本非常重要,他是日本第一个内阁总理大臣,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发动者,当然也是当时韩国的“太上皇”,韩国总监。

按理说安重根是没有机会刺杀伊藤博文的,但是,伊藤博文偏偏来了一次“私人旅行”。日俄战争之后,日本虽然战胜了,但是自己没本事吞并整个东北,所以就以长春为界,和俄国划分了统治地域。

但是这时候世界局势非常乱,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其实都盯着东北呢。日本这时候着急了,好不容易抢来的地盘,不能丢了。于是他们决定和俄国偷偷摸摸的接触一下,看能不能合作一下,巩固统治。

这事儿开始要秘密进行,所以伊藤博文就以“私人旅行”理由,前往哈尔滨和俄国接触一下。

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真实意图,所以伊藤博文就对外公布,自己是纯粹的“私人旅行”。而正是这个消息,给了安重根机会。

安重根是朝鲜名门之后,对日本的统治十分不满,还专门组建了一个“断指同盟”,谋求“大韩独立”。

安重根得到伊藤博文“私人旅行”的消息,是欣喜若狂的。不过他的刺杀计划,非常的简单,整个过程运气爆棚,让人不得不怀疑伊藤博文是确实活到头了。

安重根基本没有什么准备,他只有很早之前购买的一把手枪。

揣着这把手枪,安重根首先来到了海参崴,这里的一个朋友向他提供了伊藤博文的公开行程,赞助了安重根200元作为路费。

安重根担心自己一个人力量不够,于是又找了一个叫做禹德淳的人,禹德淳也有一把手枪,两人就一起上路了。

他们要去哈尔滨,刺杀伊藤博文。但是,两人上车之后才想到,虽然他们会写汉字,但是不会说汉语,更不会俄语。没有翻译,怎么实施暗杀计划?

于是,趁着火车停靠绥芬河站休息,安重根赶紧下车,临时找了个当地朋友的儿子上车,让他提供翻译工作——当然,人家不知道他真实目的是啥。

当他们到达哈尔滨之后,安重根才开始计划,这哈尔滨车站戒备森严,万一没机会动手咋办?他和禹德淳商量了一下,决定换个地点,去宽城子车站刺杀。这里需要旅客换乘,应该有机会的。不过路上打听之后,他们又换了地点。

蔡家沟站,这是个小车站,据说列车都会在这里停靠一段时间。

安重根又仔细想了想,觉得万一伊藤博文不下车,不就麻烦了。算了,还是兵分两路吧,禹德淳留在这里,安重根去哈尔滨站。

好吧,安重根临时的决定,拯救了整个计划。因为当天晚上,俄国士兵为了保护伊藤博文,封锁了蔡家沟站,禹德淳根本没有任何机会。

安重根运气就比较好了,虽然俄国军队严查进站旅客,但是主要针对欧洲人和中国人。安重根一番打扮,就像日本侨民一样,轻松进站。

但是,更大的问题来了,安重根没有见过伊藤博文本人,甚至连照片都没见过。他只能凭着经验判断,哪个人像是伊藤博文。

果然,他看到了“一个留着胡须的矮个老人,走在最前面,行举手礼”。这个人应该就是伊藤博文!

当伊藤博文走到安重根旁边的时候,安重根立刻跳了出来,瞄准伊藤博文连发三枪!此时,安重根还没有百分百的把握自己击中的就是伊藤博文,于是又对着后面一群日本人身材高大一些的,连开了三枪。

安重根的手枪里,只有7发子弹,这些子弹是安重根专门改造的,弹头被锉成了十字形的,增大了杀伤力。

看到伊藤博文倒下之后,安重根扔掉手里的枪,让俄国人抓住了自己。

此后,安重根就被日本人杀害了,年仅31岁。

看整个过程,安重根之所以能行刺成功,一是“私人旅行”并没有非常严密的保护措施;二是俄国军队当时没有严格搜查进站旅客,让安重根轻松进站;第三点,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并不周全的刺杀计划,能这么顺利的成功,安重根的运气也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