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是如何得到儿媳杨玉环的?

焉子乐


杨玉环国色天香,丰满性感;唐玄宗不顾伦常,父夺子妻;他们的香艳故事是永远聊不完的话题。

杨玉环,蜀郡人,是隋朝旧臣杨玄琰的女儿。父母离世后被洛阳的三叔收养。杨玉环自小就模样清秀,聪明伶俐,在三叔的培养下,歌舞乐器是样样精通。


一次偶然的机会,杨玉环结识了咸宜公主,咸宜公主对杨玉环的才华美貌赞不绝口。后来就把杨玉环介绍给了哥哥寿王李瑁。寿王对杨玉环的才貌仰慕不已,就央求父皇玄宗赐了婚。

杨玉环嫁给寿王后,二人生活十分甜蜜。时而吟诗作赋,时而莺歌燕舞,日子过得好不自在。二人本以为就这样花前月下,相守一生,可一次郊游却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


开元二十五年的一个秋日,唐玄宗到骊山温泉秋游,路上邂逅了独自出游的杨玉环。玄宗一下子就被这个丰满圆润、风情无限的美女迷住了。


得知是自己儿媳妇时,玄宗就邀请杨玉环一起用了膳。这一次的意外相遇,杨玉环的风姿仪容就深深烙在了玄宗的心里。

寿王的母亲武慧妃去世后,玄宗顿时空虚寂寞,整日郁郁寡欢。太监高力士摸出了主上的心思,就授意给了寿王夫妻。皇上的意志谁能抵抗呢?寿王夫妻只能默默接受。


一日玄宗到骊山散忧解闷,泡温泉时又“意外”碰到杨玉环,一对孤男寡女,你有情我有意,于是就发生了男女之间该发生的事。就这样唐玄宗得到了儿媳妇杨玉环。



花木童说史


众所周知,杨玉环在成为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之前是寿王李瑁的王妃。而寿王李瑁是李隆基的儿子,所以最初李隆基和杨贵妃是公公和儿媳妇的关系。虽然李隆基是皇帝,但是也不可能会明火执仗的抢夺儿媳妇,而是用了一些迂回手段。



杨玉环首次出场便迷倒了两个男人

公元734年,当时李隆基和武惠妃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所以李隆基和武惠妃,还有他们儿子寿王李瑁也一同来到洛阳参加婚礼。

在这一次婚礼上,杨玉环也在其中,当时李隆基和李瑁同时看中了杨玉环。不过当时的李隆基也比较宠爱武惠妃,所以在武惠妃的请求下,将杨玉环许配给了李瑁。

第二年15岁的李瑁和16岁的杨玉环结婚,婚后二人一同渡过了一段甜蜜的时光。这一段时期,武惠妃为了让李瑁做太子,设计陷害死了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可以说当时的李瑁在宫廷中的位置节节攀升。



武惠妃去世,李隆基决心扒灰

武惠妃陷害处死三王之后,因为心虚而疑神疑鬼,最终在公元737年因为受到了惊吓而去世。

武惠妃去世后,李隆基郁郁寡欢,失去了以往的精气神,奴才们为了哄皇帝开心,用尽了方式方法,但无奈李隆基对后宫三千佳丽根本不上心,没有一个人能够入李隆基的法眼。《新唐书》记载;

“武惠妃薨,后廷无当帝意者。或言妃姿质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内禁中。”



就在这时,有人猜透了李隆基魂不守舍的原因是想着寿王妃杨玉环,并且说杨玉环天姿国色,可以充入后宫。李隆基面对这一扒灰的提议,不仅不怒,反而因为有人读懂了自己的心意开心不已,于是当即批准了这一建议,并且开始行动。

【后人猜测应该是李隆基授意高力士,然后由高力士提议】



付出行动、掩耳盗铃

李隆基为了把杨玉环弄进宫来,也做了一番表面文章,他先是以尽孝的名义说要为生母窦太后祈福。之后下了一道圣旨让杨玉环出家为道士,并且给杨玉环赐号为“太真”。因此命令杨玉环搬出了寿王府,住进了太真宫,这一年杨玉环年仅22岁,而李隆基已经56岁。

当杨玉环进入太真宫后,李隆基天天嘘寒问暖,二人也因此走到了一起。李隆基也开始天天与杨玉环幽会私通。



公元745年,和杨玉环私通5年的李隆基决心不在隐瞒此事,打算封杨玉环为贵妃。所以这时想起了李瑁,便给李瑁安排了一名韦姓的妃嫔。之后自己也光明正大的册封了杨玉环为贵妃。

李瑁知道父亲李隆基的安排后是敢怒不敢言,因此过得郁郁寡欢。而且李瑁也因为这件事失宠,和太子之位彻底脱离了关系。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隆基携带杨玉环仓皇出逃,在马嵬坡兵变中,众将士逼迫李隆基处死杨玉环。最终李隆基迫于压力赐死了杨玉环,一代美女也因此香消玉殒。


我是越关


话说自武惠妃死后,唐玄宗心情郁闷,茶米不思,老是对着惠妃的画像发呆。擅于逢迎的高力士不解地问唐玄宗“宫中佳丽有三千,何必独思惠妃呢?”,玄宗道“惠妃自小在宫中长大,我对她情有独终啊!男女之间感情的事,跟你一个宦官是说不清楚的”,高力士讨了个没趣。

唐玄宗还是看着画像发呆,高力士又凑近献媚道“这惠妃与儿媳真有点相像”,玄宗嗫嚅道“你是说李瑁的老婆吗?”“是的,皇上,不信我把她宣来,您对比、对比”,“那么你把她宣来吧,我看看”,“遵旨”,高力士退下。

杨玉环至,谈话间,玄宗仔细打量,越看越有点像,越觉的像越偷偷地看,玉环的脸泛起了红晕,玄宗的心起了涟漪。


杨玉环去,玄宗精神为之一振,欲饮酒,高力士道“听说玉环善歌舞,通音律,何不请来为皇上助兴”,玄宗大喜。

美酒佳肴,音乐绕梁,玉环果然身段飘摇,翻跃如风,看的玄宗色眼迷离,垂涎欲滴。

可玉环毕竟是儿媳,这如何是好,玄宗不仅悲从中来,擅于察颜观色的高力士又谗媚道“高宗能娶太宗的才人,为何您就不能纳儿媳为妃吗?”,玄宗转悲为喜。


玄宗发挥想象,努力践行,赐玉环道号为“太真”,令其出家,居住太真寺。然后不忘安抚李瑁,给他重娶一个媳妇。

不久,玄宗令玉环还俗,老夫少妻,温柔他乡,唐玄宗独宠杨贵妃,白居易有诗为证: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谢谢阅读


雪上长留马行处


唐玄宗第一次听说杨玉环,是在他49岁的时候。当时,玄宗最宠爱的妃子武惠妃,请求玄宗将大臣杨玄璬的侄女杨玉环嫁给他们的儿子寿王李瑁为妃。那一年,杨玉环15岁。

寿王与杨玉环成婚以后,曾入宫叩拜唐玄宗和武惠妃。初次相见,唐玄宗就夸赞杨玉环“含章秀出”。不过,那个时候,唐玄宗还一心一意宠爱着武惠妃,杨玉环虽然美艳,但是并没有让玄宗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

三年以后,即公元737年,玄宗最宠爱的武惠妃去世。从此以后,玄宗面对宫中三千佳丽,居然提不上一点兴趣。这样浑浑噩噩地又过了三年,有一次,侍奉唐玄宗的太监高力士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向唐玄宗推荐了“姿质天挺”的杨玉环。


听到高力士的推荐,唐玄宗也恍惚记起了杨玉环这个儿媳,这正是他需要找的人!不过,由于杨玉环还是寿王的王妃,玄宗虽然急于夺人所爱,但是基本的纲常还是要遵守的。于是,一出夺媳的阴谋就诞生了。

唐朝是一个奇葩的朝代,在唐玄宗以前,太宗皇帝李世民霸占了其弟弟的王妃;而高宗李治,更是迎娶了庶母并立为皇后……这些活灵活现的榜样,给唐玄宗夺取儿媳提供了莫大的支持。尤其是高宗皇帝迎娶先出家、后还俗的武才人,给了玄宗最直接的灵感。

公元740年,唐玄宗在宫里召见了21岁的儿媳杨玉环,说了一些表扬杨玉环的话。大概就是说杨玉环懂事、能干、孝顺之类的。说完以后,唐玄宗让杨玉环回去准备一下,然后命其搬进了皇宫。


唐玄宗让杨玉环搬进皇宫,打的是玄宗母亲窦太后的旗号。由于杨玉环的“孝顺”,玄宗特旨杨玉环进宫为去世的窦太后祈福,出家为女道士,赐号太真居士,并赐太真宫给杨玉环居住。

从此以后,唐玄宗成功将杨玉环从寿王府给弄了出来。由于杨玉环已经出家,在名义上,红尘俗世再也无她无关。唐玄宗也在实际上开始霸占了杨玉环,杨玉环从此得以和玄宗朝夕相伴。

五年以后,即公元745年,鉴于杨玉环与寿王的的影响已经淡化,玄宗先是将官员韦昭训的女儿嫁给寿王,以示安抚。接着,唐玄宗诏令杨玉环由女道士还俗,旋即封杨玉环为贵妃,正式代替武惠妃的地位。杨玉环“重生”了。

从此以后,唐玄宗无论在实际上,还是名义上,都完全占有了杨玉环。


苏绽


“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描写杨玉环美貌的诗句太多,同时也证实了她在后宫的地位!天宝四年,唐玄宗册封杨太真为贵妃,开始了杨贵妃专宠的时代,同时这也成为唐朝没落的先声。都说红颜祸水,咱们来说说这个“祸水”的起因!

众所周知,杨玉环是唐玄宗的第十八个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因为自己的倾国倾城的容貌和良好的艺术造诣,杨贵妃在王妃中是非常受宠的。而此时寿王李瑁的生母武惠妃也正是皇宫中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甚至唐玄宗一度想废王皇后立武惠妃为后,一度遭到大臣们的极力反对才没有成功。谁知天不假年,武惠妃没过多久就得暴病去世,玄宗一直对她念念不忘,时常因为想念武惠妃而闷闷不乐。有人说,忘掉一段感情的最好办法就是投入另一段感情,这个理论同样适用在皇帝身上,唐玄宗每年十月都要去骊山华清池避寒,最大的爱好就是泡澡,每当泡澡的时候就会想起武惠妃,最懂皇上的人当然是身边的宦官,他见皇上整日忧愁,突然想起寿王妃子杨玉环美貌倾城,就把皇上的儿媳妇献给皇上(这个太监的三观真是碎了一地),于是乎,唐玄宗一见钟情,如得佳宝,果断就一同沐浴华清池,把儿媳妇据为己有,但是皇室最看重脸面,这样明媒正娶自己的儿媳妇显然不太光彩,也不合伦理纲常。



办法总是有的,玄宗为了避丑遮羞,先让杨玉环出家入道做了女道士在宫里,礼遇犹如皇后一般,人称“娘子”。五年后,终于给了这段不伦恋一个名分,封杨玉环为贵妃娘娘,开始了”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的专宠时代,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家很多人都加官晋爵,唐朝也开始走向没落!


秦桑之


杨贵妃的身份在一生中有过几个非常大的转折,并且也造成了杨贵妃的悲剧结局,马嵬坡自缢身亡。

不仅如此,杨贵妃还担负了唐朝灭亡、祸国殃民的骂名,将唐朝衰弱的命运归结到弱女子身上,可谓无耻之极。

17岁之前杨玉环是官宦世家的小姐。

杨玉环出身官宦世家,虽然上一手撑天,但是也享受着荣华富贵,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有着非常高的修养。

虽然杨玉环十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因为家族的缘故,寄养在三叔家里,但是也没有受过任何的委屈。

“天生丽质难自弃”,将杨玉环美貌、雍容、富贵描写的淋漓尽致。

17岁到22岁,五年间,杨玉环是寿王李瑁的王妃。

寿王李瑁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武惠妃的儿子,在李隆基见到杨玉环之前,非常受宠地位很高,并且有希望成为当时的太子。

在寿王李瑁同胞姐姐咸阳公主的婚礼上,寿王李瑁第一次与杨玉环相见,可以说一见钟情,恋恋不舍。

于是在寿王李瑁的哀求之下,武惠妃亲自找到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下厨照书赐婚,杨玉环成为寿王李瑁的王妃。

夫妻二人十分恩爱在一起生活了五年,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夫妻二人并没有生育儿女。

22岁到27岁,五年间,杨玉环是道观女道士“太真”。

好景不长寿王李瑁的母妃武惠妃去世,从此之后,唐玄宗李隆基郁郁寡欢,虽然在李隆基的后宫里佳丽3000,美不胜收,但是再也没有人能够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宠爱。

但是唐明皇看似多情,却最是无情。

一次偶然的机会,唐明皇看见第一次见到杨玉环,并且深深地迷恋上了杨玉环。但是杨玉环是唐明皇的儿媳妇,两人之间有着巨大的伦理障碍。

只可惜,色欲包天的唐明皇已经顾不得其他了,不顾一切的下令让杨玉环为窦太后祈福,成为了一位女道士“太真”。

这一年唐明皇已55岁了,可以说人生已经进入了倒计时,因此杨玉环虽然是女道士,但是在整整五年的时间里,唐明皇已经没有多少个五年了,两个人肯定已经在一起了。

27岁到37岁,11年间,杨玉环是唐明皇最宠爱的杨贵妃。

公元745年,杨玉环正是摆脱了女道士的身份入宫成为贵妃,但是杨玉环这一年已经27岁,而唐明皇已经60岁了。杨玉环虽然没有成为皇后,但是因为此时后宫里没有皇后,实际上杨玉环就执掌了皇后的权利。

唐明皇,又怕寿王李瑁心怀恨意,虽然刻意疏远冷落,但是也在这一年重新赐给他一位姓韦的王妃。

从此,妻子变成了后母,就连太子之位也丢了,寿王李瑁的心里一定在滴血。

当然,在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明皇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权力,在马嵬坡赐死杨贵妃,为这一段恋情画上一个悲剧的句号。

真的唐明皇看似多情,却最是无情。

历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历史公元


这个要分两个部分讲。

(1)唐玄宗是如何知道杨玉环的?

据目前史料记载,唐玄宗有30个儿子,29个女儿,寿王李瑁是第18子。

什么意思呢?李瑁结婚娶杨玉环的时候,唐玄宗可能并没见过这位儿媳妇,毕竟他的儿子太多了,所以唐玄宗那个时候可能不知道儿子娶的是这么一个美人。

唐玄宗那个时候正宠爱李瑁的母亲武惠妃,武惠妃因为宫中谋逆之事,惊吓而死,唐玄宗郁郁寡欢,有人就进言,说李瑁的妻子杨玉环,资质无双。

开元二十四年,武惠妃薨,后廷无当帝意者。或言妃(指杨贵妃)姿质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内禁中。(《新唐书》卷76)

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有人说杨玉环资质天庭,适合纳入宫中?

进言的应该知道,那是唐玄宗的儿媳妇(是正妻不是妾),为何还如此进言呢?有可能的是杨玉环本来漂亮,资质上佳,但是更有可能的是相貌或者神态像武惠妃。

不管怎么说,唐玄宗之所以知道杨玉环的存在,是因为他的宠妃死了,郁郁寡欢,有人向他推荐了杨玉环。

(2)唐玄宗是如何把杨玉环纳入宫中的?

分三步走。

第一步,让杨玉环出家。

毕竟是老公公纳儿媳妇,不能不找个合适的理由。是以唐玄宗用为他的母亲窦太后祈福的名义,敕杨玉环出家为女道士,搬出寿王府,住进太真宫,成为杨太真。

度寿王妃为女道士敕 圣人用心,方悟真宰,妇女勤道,自昔罕闻。寿王瑁妃杨氏,素以端懿,作嫔藩国,虽居荣贵,每在精修。属太后忌辰,永怀追福,以兹求度,雅志难违。用敦宏道之风,特遂由衷之请,宜度为女道士。(《全唐文》 卷35 )

第二步,给儿子再选个妃子。

杨玉环出家五年后,唐玄宗给儿子李瑁又选了一个妃子,以作补偿。

第三步,正式把杨玉环纳入宫中。

给儿子选妃仅仅一个月,唐玄宗就迫不及待的把儿媳妇纳入了宫里。

秋,七月,壬午,册韦昭训女为寿王妃。八月,壬寅,册杨太真为贵妃。(《资治通鉴 》卷215)

这一年,杨玉环27岁,而唐玄宗,61岁。


师明礼闲聊中国历史



唐玄宗李隆基为什么喜欢成了自己儿媳妇的杨玉环呢?杨玉环是微胖型的美女,丰满有致,那种女人,对男人最是具有诱惑力,性感动人,是现代男人们一眼看到就春心荡漾的主儿,加上能歌善舞,颇有才艺,喜欢她就不足为奇了,多数男人就喜欢丰满,有才艺,好动的女子,从心里喜欢。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唐玄宗竟然喜欢自己儿媳妇,这种花边新闻,正是世俗人们茶余饭后喜欢津津乐道的风流事儿,可这是有违伦理的事儿,被人称赃唐臭汉,也不是没有道理。做为拥有至高无上权利的皇帝,也太任性了,破坏规矩的事儿,竟然皇帝带头,起了一个很不好的头,天下拥有绝色佳容的美貌女人那么多,也不应该对自己儿媳妇动心,可知道霸占自己儿媳妇,是没有道德,人伦的无耻行为,这行为,真脏。



你可以抛开他们不道德,用他们俩不畏世俗,拥有美好爱情而去赞美,白居易的《长恨歌》就是为欲惩尤物,而变成了歌颂他们俩美好的爱情,诗中写有做为皇帝,他们的爱情也是艰难的,他们这段不伦恋竟然那么让人津津乐道,让人挽惜吗?白居易也是心中感动于他们缠绵的爱情,而忘记了伦理道德,是不对的行为,李隆基道德的滑坡,直接让处于开元盛世如此强盛的大唐走向衰弱,任用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儿媳妇哥哥杨国忠的行为,放松警惕,导致了安史之乱,这一切不得不说,是唐明皇李隆基的责任,一个人的任性妄为,可知道让天下百姓哭,让天下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倒悬之苦,这一切谁轻谁重?后果很严重啊!看,以下诗就是白居易赞美他们不轨行为的诗句。



“七月七日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是不是赞美他们的事呢?肯定是的。那么,唐玄宗是怎么得到自己儿媳妇的呢?唐明皇李隆基为得到杨玉环杨贵妃,分两个方面,其一是注意社会影响,虽然唐玄宗做为皇帝,拥有特权,但也不能明火执仗的派人去儿子寿王李瑁府中打死儿子,绑得美人来,其二还得安抚好儿子寿王李瑁,唐玄宗是个有心之人,为得到美人,稍微堵住当时各方的舆论,也是各种手段用尽,自己和以前十分宠爱的武惠妃的儿子的媳妇,这种事不能用强,这样会让儿子十分伤心,悲痛,不爽之极,先说其一。



其一,尽量消除社会影响方面,武惠妃死后,唐玄宗顿时失去至爱,失恋的痛苦让人心灵空虚,长吁短叹,失去美好动力,唐玄宗手下人李林甫,高力士等人也在天下四处搜罗美人,进献玄宗,玄宗没一个看的上眼。(3作3者8在7火2山7开直3播火9山号6在内)无意中高力士赞美过玄宗自家儿媳妇杨玉环如何天资国色,聪慧过人,才艺双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玄宗计上心来,宣杨玉环入宫,在入宫晋见皇帝时,要在华清池温泉中洗浴,玄宗很无耻的来了一波偷窥自己儿媳妇,此时的杨玉环二十有二岁,真是天资国色,一下就让玄宗把持不住,产生非份之想。古代至高无上的权力,想要得到什么,就能千方百计的得到,总有手下一帮溜须拍马的人帮忙运作。



玄宗利用开元二十九年正月初二太后忌日,打出的鬼主意是借为过世母亲昭成窦太后忌日,命杨玉环出家为女道士,赐道号太真,别人称杨太真,居大明官道观,这样就把杨玉环和李瑁分离开了,私底下与杨玉环共赴巫山,瞧瞧,这和唐太宗李世民,武媚娘,唐高宗宠爱武媚娘的套路一模一样,就是这么无耻下流。公公竞然抱着儿媳妇,天天过着“温泉水滑洗凝脂。”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



玄宗亲热的称呼杨玉环为娘子,和现在的心肝,宝宝,宝贝没啥区别,以显示贴心,亲热,在玄宗心中杨玉环无可替代的位置。杨玉环二十六岁,玄宗六十一岁,如果封杨玉环为皇后,显得十分不适合,她比玄宗儿子李瑁都要小,没办法,只好封杨玉环为贵妃,就是后来一贯的称她为杨贵妃。事实上的后宫之主。



封杨玉环为贵妃之时,同时册封寿王另一个美女韦氏为正妃,这样让人忘掉了寿王李瑁上一段婚姻。既安抚了儿子李瑁,又勉强为自己正了一下名。



其二玄宗夺走儿媳妇杨玉环后,给儿子李瑁弄了另一个美女给他,以一厢情愿的想法,安抚儿子的情绪。李瑁是敢怒不敢言,后来是郁郁而终。



以上玄宗的行为, 说明玄宗的晚年昏庸无道,任用奸侫,安于享乐,虽然用迂回的手段夺走自己儿子所爱,但明眼人一看就知,后来天下大乱,安禄山攻打长安,玄宗携贵妃逃亡四川,走到广元马驿坡,手下将士怒不可遏,认为是贵妃无德,魅惑玄宗,导致疏于政事,迁怒于贵妃,一致要求处死贵妃,否则不肯在走,有发生兵变的危险,玄宗万分不舍,迫于形势,只好忍痛割爱,溢死贵妃。做不道德的事,人在做,天在看,一时爽快,终有报应之时,只是报应来的迟早的问题。


三国水浒历史狂


自古“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更何况身为一国之君的皇帝呢。

杨玉环是众所周知的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的美或许真的已经倾国倾城,不然唐玄宗也不会不惜一切代价,厚颜无耻的将自己儿子的媳妇给抢过来。那么唐玄宗到底是如何得到儿媳杨玉环的呢?



唐玄宗开始对杨玉环动心

唐玄宗开始对杨玉环动心是在武惠妃病死之后,最宠爱的武惠妃因为谋逆败露,惊吓过度病死以后,唐玄宗郁郁寡欢,夜不能寐,后宫佳丽三千,美女如云,却没有一个让他动心的。此时,身边的太监,极力推荐杨玉环,并且说杨玉环长袖善舞,才艺双绝,倾国倾城,可以充入后宫。唐玄宗听后,于骊山温泉之行,下旨宣杨玉环相见,正是这一面让唐玄宗一见倾心,并下定决心要将杨玉环占为已有。

唐玄宗巧夺儿媳



作为公公,即使身为一国之主,也不能明刀明枪去抢儿媳,那只能智取,因此唐玄宗左思右想,终于找到一个绝妙的办法,就是为自己母亲窦太后祈福,让儿媳杨玉环出家做道士。在开元二十八年,唐玄宗下旨令寿王妃杨玉环出家为女道士,道号“太真”,因此杨玉环搬离寿王府,住进了太真宫。

就这样,用如此冠冕堂皇的理由,唐玄宗将儿媳杨玉环从儿子手中抢到自己怀抱。自此,一段旷世畸恋拉开帷幕,这一年唐玄宗56岁,杨玉环仅22岁。

因顾忌皇家颜面及社会影响,唐玄宗暂时没有册封杨玉环,因此杨玉环一直没有正式封号,以“太真娘子”的身份在唐玄宗身边四年多,期间杨玉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得到了皇后的待遇,正所谓宠冠后宫也不过如此。

而唐玄宗也一直在想办法,给她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碍于杨玉环之前儿媳的身份,且杨玉环的年纪小于太子,立为皇后不成体统,所以最后唐玄宗为杨玉环特设“贵妃”之位,让她成为事实上的六宫之主。



册封之前,为了光明正大的册封,唐玄宗两度使用障眼法掩人耳目,其一,就是为他可怜的儿子寿王册封王妃韦氏,其二,就是杨玉环贵妃的父亲不再是养父,而是亲生父亲。

唐玄宗为了得到儿媳杨玉环可谓是智计频出,手段用尽。


历史小猫咪


杨贵妃生于富贵之家,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让长大后的她不仅是天生丽质的小姐姐,而且具备很好的文化修养,这也是嫁入帝王家的必备素质。

公元734年,洛阳举办皇室婚礼,16岁的杨玉环应邀参加。在婚礼上,寿王李瑁被如花似玉的杨玉环所吸引。李瑁把对杨玉环一见钟情的事告诉了自己的母亲——武惠妃。武惠妃疼爱自己的儿子,便要求唐玄宗册封杨玉环为寿王妃。当时的唐玄宗非常宠爱武惠妃,便答应了。于是,杨玉环就成了唐玄宗的儿媳妇。

婚后,杨玉环的气质与容颜,不仅赢得了李瑁的疼爱,也赢得了公公婆婆的好感。如果不出意外,李瑁与杨玉环将会是对恩爱的神仙眷侣。

不幸的是,小两口的恩爱没有持续多久。

公元737年,唐玄宗特别疼爱的妃子,也就是杨玉环的婆婆武惠妃去世。这让唐玄宗伤心不已,甚至一度感到空虚。后宫虽然美女如云,但是能让唐玄宗看上的女子寥若星辰。这时候,经高立士的提醒,本就风流倜傥的唐玄宗想到了自己的儿媳妇杨玉环。当初在骊山温泉,唐玄宗就对杨玉环姿容仪态、风度举止影响深刻,并召其一起共进午餐。当时的唐玄宗就因杨玉环患上了相思病,可能碍于武惠妃的情面,没有进一步发展。此时,唐玄宗疼失就爱,空虚惆怅,在经高力士提醒(资质天挺,宜充掖廷),隐藏在心里的小鹿开始乱撞起来。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毕竟杨玉环是自己儿子的老婆,唐玄宗要得到杨贵妃还是需要费一番周折。唐玄宗先是打着孝顺母亲的名义,宣称要为窦太后祈福,便下诏书要杨玉环出家当道姑,赐道号“太真”,而且令杨玉环搬出李瑁家,住进太真宫。然后,他又另外帮李瑁做媒,娶了一个大臣的女儿,并立为王妃,以此安抚李瑁。

成了道姑的杨玉环,唐玄宗要与其幽会方便多了,不过还是要掩人耳目。直到五年之后,杨玉环收戎期满,唐玄宗才明正言顺地册封杨玉环为贵妃。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成了后宫中唐玄宗的独宠,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