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是如何得到兒媳楊玉環的?

焉子樂


楊玉環國色天香,豐滿性感;唐玄宗不顧倫常,父奪子妻;他們的香豔故事是永遠聊不完的話題。

楊玉環,蜀郡人,是隋朝舊臣楊玄琰的女兒。父母離世後被洛陽的三叔收養。楊玉環自小就模樣清秀,聰明伶俐,在三叔的培養下,歌舞樂器是樣樣精通。


一次偶然的機會,楊玉環結識了咸宜公主,咸宜公主對楊玉環的才華美貌讚不絕口。後來就把楊玉環介紹給了哥哥壽王李瑁。壽王對楊玉環的才貌仰慕不已,就央求父皇玄宗賜了婚。

楊玉環嫁給壽王后,二人生活十分甜蜜。時而吟詩作賦,時而鶯歌燕舞,日子過得好不自在。二人本以為就這樣花前月下,相守一生,可一次郊遊卻改變了兩個人的命運。


開元二十五年的一個秋日,唐玄宗到驪山溫泉秋遊,路上邂逅了獨自出遊的楊玉環。玄宗一下子就被這個豐滿圓潤、風情無限的美女迷住了。


得知是自己兒媳婦時,玄宗就邀請楊玉環一起用了膳。這一次的意外相遇,楊玉環的風姿儀容就深深烙在了玄宗的心裡。

壽王的母親武慧妃去世後,玄宗頓時空虛寂寞,整日鬱鬱寡歡。太監高力士摸出了主上的心思,就授意給了壽王夫妻。皇上的意志誰能抵抗呢?壽王夫妻只能默默接受。


一日玄宗到驪山散憂解悶,泡溫泉時又“意外”碰到楊玉環,一對孤男寡女,你有情我有意,於是就發生了男女之間該發生的事。就這樣唐玄宗得到了兒媳婦楊玉環。



花木童說史


眾所周知,楊玉環在成為唐玄宗李隆基的貴妃之前是壽王李瑁的王妃。而壽王李瑁是李隆基的兒子,所以最初李隆基和楊貴妃是公公和兒媳婦的關係。雖然李隆基是皇帝,但是也不可能會明火執仗的搶奪兒媳婦,而是用了一些迂迴手段。



楊玉環首次出場便迷倒了兩個男人

公元734年,當時李隆基和武惠妃的女兒咸宜公主在洛陽舉行婚禮,所以李隆基和武惠妃,還有他們兒子壽王李瑁也一同來到洛陽參加婚禮。

在這一次婚禮上,楊玉環也在其中,當時李隆基和李瑁同時看中了楊玉環。不過當時的李隆基也比較寵愛武惠妃,所以在武惠妃的請求下,將楊玉環許配給了李瑁。

第二年15歲的李瑁和16歲的楊玉環結婚,婚後二人一同渡過了一段甜蜜的時光。這一段時期,武惠妃為了讓李瑁做太子,設計陷害死了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可以說當時的李瑁在宮廷中的位置節節攀升。



武惠妃去世,李隆基決心扒灰

武惠妃陷害處死三王之後,因為心虛而疑神疑鬼,最終在公元737年因為受到了驚嚇而去世。

武惠妃去世後,李隆基鬱鬱寡歡,失去了以往的精氣神,奴才們為了哄皇帝開心,用盡了方式方法,但無奈李隆基對後宮三千佳麗根本不上心,沒有一個人能夠入李隆基的法眼。《新唐書》記載;

“武惠妃薨,後廷無當帝意者。或言妃姿質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內禁中。”



就在這時,有人猜透了李隆基魂不守舍的原因是想著壽王妃楊玉環,並且說楊玉環天姿國色,可以充入後宮。李隆基面對這一扒灰的提議,不僅不怒,反而因為有人讀懂了自己的心意開心不已,於是當即批准了這一建議,並且開始行動。

【後人猜測應該是李隆基授意高力士,然後由高力士提議】



付出行動、掩耳盜鈴

李隆基為了把楊玉環弄進宮來,也做了一番表面文章,他先是以盡孝的名義說要為生母竇太后祈福。之後下了一道聖旨讓楊玉環出家為道士,並且給楊玉環賜號為“太真”。因此命令楊玉環搬出了壽王府,住進了太真宮,這一年楊玉環年僅22歲,而李隆基已經56歲。

當楊玉環進入太真宮後,李隆基天天噓寒問暖,二人也因此走到了一起。李隆基也開始天天與楊玉環幽會私通。



公元745年,和楊玉環私通5年的李隆基決心不在隱瞞此事,打算封楊玉環為貴妃。所以這時想起了李瑁,便給李瑁安排了一名韋姓的妃嬪。之後自己也光明正大的冊封了楊玉環為貴妃。

李瑁知道父親李隆基的安排後是敢怒不敢言,因此過得鬱鬱寡歡。而且李瑁也因為這件事失寵,和太子之位徹底脫離了關係。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李隆基攜帶楊玉環倉皇出逃,在馬嵬坡兵變中,眾將士逼迫李隆基處死楊玉環。最終李隆基迫於壓力賜死了楊玉環,一代美女也因此香消玉殞。


我是越關


話說自武惠妃死後,唐玄宗心情鬱悶,茶米不思,老是對著惠妃的畫像發呆。擅於逢迎的高力士不解地問唐玄宗“宮中佳麗有三千,何必獨思惠妃呢?”,玄宗道“惠妃自小在宮中長大,我對她情有獨終啊!男女之間感情的事,跟你一個宦官是說不清楚的”,高力士討了個沒趣。

唐玄宗還是看著畫像發呆,高力士又湊近獻媚道“這惠妃與兒媳真有點相像”,玄宗囁嚅道“你是說李瑁的老婆嗎?”“是的,皇上,不信我把她宣來,您對比、對比”,“那麼你把她宣來吧,我看看”,“遵旨”,高力士退下。

楊玉環至,談話間,玄宗仔細打量,越看越有點像,越覺的像越偷偷地看,玉環的臉泛起了紅暈,玄宗的心起了漣漪。


楊玉環去,玄宗精神為之一振,欲飲酒,高力士道“聽說玉環善歌舞,通音律,何不請來為皇上助興”,玄宗大喜。

美酒佳餚,音樂繞樑,玉環果然身段飄搖,翻躍如風,看的玄宗色眼迷離,垂涎欲滴。

可玉環畢竟是兒媳,這如何是好,玄宗不僅悲從中來,擅於察顏觀色的高力士又讒媚道“高宗能娶太宗的才人,為何您就不能納兒媳為妃嗎?”,玄宗轉悲為喜。


玄宗發揮想象,努力踐行,賜玉環道號為“太真”,令其出家,居住太真寺。然後不忘安撫李瑁,給他重娶一個媳婦。

不久,玄宗令玉環還俗,老夫少妻,溫柔他鄉,唐玄宗獨寵楊貴妃,白居易有詩為證: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謝謝閱讀


雪上長留馬行處


唐玄宗第一次聽說楊玉環,是在他49歲的時候。當時,玄宗最寵愛的妃子武惠妃,請求玄宗將大臣楊玄璬的侄女楊玉環嫁給他們的兒子壽王李瑁為妃。那一年,楊玉環15歲。

壽王與楊玉環成婚以後,曾入宮叩拜唐玄宗和武惠妃。初次相見,唐玄宗就誇讚楊玉環“含章秀出”。不過,那個時候,唐玄宗還一心一意寵愛著武惠妃,楊玉環雖然美豔,但是並沒有讓玄宗做出什麼出格的舉動。

三年以後,即公元737年,玄宗最寵愛的武惠妃去世。從此以後,玄宗面對宮中三千佳麗,居然提不上一點興趣。這樣渾渾噩噩地又過了三年,有一次,侍奉唐玄宗的太監高力士實在看不下去了,就向唐玄宗推薦了“姿質天挺”的楊玉環。


聽到高力士的推薦,唐玄宗也恍惚記起了楊玉環這個兒媳,這正是他需要找的人!不過,由於楊玉環還是壽王的王妃,玄宗雖然急於奪人所愛,但是基本的綱常還是要遵守的。於是,一出奪媳的陰謀就誕生了。

唐朝是一個奇葩的朝代,在唐玄宗以前,太宗皇帝李世民霸佔了其弟弟的王妃;而高宗李治,更是迎娶了庶母並立為皇后……這些活靈活現的榜樣,給唐玄宗奪取兒媳提供了莫大的支持。尤其是高宗皇帝迎娶先出家、後還俗的武才人,給了玄宗最直接的靈感。

公元740年,唐玄宗在宮裡召見了21歲的兒媳楊玉環,說了一些表揚楊玉環的話。大概就是說楊玉環懂事、能幹、孝順之類的。說完以後,唐玄宗讓楊玉環回去準備一下,然後命其搬進了皇宮。


唐玄宗讓楊玉環搬進皇宮,打的是玄宗母親竇太后的旗號。由於楊玉環的“孝順”,玄宗特旨楊玉環進宮為去世的竇太后祈福,出家為女道士,賜號太真居士,並賜太真宮給楊玉環居住。

從此以後,唐玄宗成功將楊玉環從壽王府給弄了出來。由於楊玉環已經出家,在名義上,紅塵俗世再也無她無關。唐玄宗也在實際上開始霸佔了楊玉環,楊玉環從此得以和玄宗朝夕相伴。

五年以後,即公元745年,鑑於楊玉環與壽王的的影響已經淡化,玄宗先是將官員韋昭訓的女兒嫁給壽王,以示安撫。接著,唐玄宗詔令楊玉環由女道士還俗,旋即封楊玉環為貴妃,正式代替武惠妃的地位。楊玉環“重生”了。

從此以後,唐玄宗無論在實際上,還是名義上,都完全佔有了楊玉環。


蘇綻


“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描寫楊玉環美貌的詩句太多,同時也證實了她在後宮的地位!天寶四年,唐玄宗冊封楊太真為貴妃,開始了楊貴妃專寵的時代,同時這也成為唐朝沒落的先聲。都說紅顏禍水,咱們來說說這個“禍水”的起因!

眾所周知,楊玉環是唐玄宗的第十八個兒子壽王李瑁的妃子,因為自己的傾國傾城的容貌和良好的藝術造詣,楊貴妃在王妃中是非常受寵的。而此時壽王李瑁的生母武惠妃也正是皇宮中唐玄宗最寵愛的妃子,甚至唐玄宗一度想廢王皇后立武惠妃為後,一度遭到大臣們的極力反對才沒有成功。誰知天不假年,武惠妃沒過多久就得暴病去世,玄宗一直對她念念不忘,時常因為想念武惠妃而悶悶不樂。有人說,忘掉一段感情的最好辦法就是投入另一段感情,這個理論同樣適用在皇帝身上,唐玄宗每年十月都要去驪山華清池避寒,最大的愛好就是泡澡,每當泡澡的時候就會想起武惠妃,最懂皇上的人當然是身邊的宦官,他見皇上整日憂愁,突然想起壽王妃子楊玉環美貌傾城,就把皇上的兒媳婦獻給皇上(這個太監的三觀真是碎了一地),於是乎,唐玄宗一見鍾情,如得佳寶,果斷就一同沐浴華清池,把兒媳婦據為己有,但是皇室最看重臉面,這樣明媒正娶自己的兒媳婦顯然不太光彩,也不合倫理綱常。



辦法總是有的,玄宗為了避醜遮羞,先讓楊玉環出家入道做了女道士在宮裡,禮遇猶如皇后一般,人稱“娘子”。五年後,終於給了這段不倫戀一個名分,封楊玉環為貴妃娘娘,開始了”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的專寵時代,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楊家很多人都加官晉爵,唐朝也開始走向沒落!


秦桑之


楊貴妃的身份在一生中有過幾個非常大的轉折,並且也造成了楊貴妃的悲劇結局,馬嵬坡自縊身亡。

不僅如此,楊貴妃還擔負了唐朝滅亡、禍國殃民的罵名,將唐朝衰弱的命運歸結到弱女子身上,可謂無恥之極。

17歲之前楊玉環是官宦世家的小姐。

楊玉環出身官宦世家,雖然上一手撐天,但是也享受著榮華富貴,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有著非常高的修養。

雖然楊玉環十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因為家族的緣故,寄養在三叔家裡,但是也沒有受過任何的委屈。

“天生麗質難自棄”,將楊玉環美貌、雍容、富貴描寫的淋漓盡致。

17歲到22歲,五年間,楊玉環是壽王李瑁的王妃。

壽王李瑁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寵妃武惠妃的兒子,在李隆基見到楊玉環之前,非常受寵地位很高,並且有希望成為當時的太子。

在壽王李瑁同胞姐姐咸陽公主的婚禮上,壽王李瑁第一次與楊玉環相見,可以說一見鍾情,戀戀不捨。

於是在壽王李瑁的哀求之下,武惠妃親自找到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李隆基親自下廚照書賜婚,楊玉環成為壽王李瑁的王妃。

夫妻二人十分恩愛在一起生活了五年,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夫妻二人並沒有生育兒女。

22歲到27歲,五年間,楊玉環是道觀女道士“太真”。

好景不長壽王李瑁的母妃武惠妃去世,從此之後,唐玄宗李隆基鬱鬱寡歡,雖然在李隆基的後宮裡佳麗3000,美不勝收,但是再也沒有人能夠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寵愛。

但是唐明皇看似多情,卻最是無情。

一次偶然的機會,唐明皇看見第一次見到楊玉環,並且深深地迷戀上了楊玉環。但是楊玉環是唐明皇的兒媳婦,兩人之間有著巨大的倫理障礙。

只可惜,色慾包天的唐明皇已經顧不得其他了,不顧一切的下令讓楊玉環為竇太后祈福,成為了一位女道士“太真”。

這一年唐明皇已55歲了,可以說人生已經進入了倒計時,因此楊玉環雖然是女道士,但是在整整五年的時間裡,唐明皇已經沒有多少個五年了,兩個人肯定已經在一起了。

27歲到37歲,11年間,楊玉環是唐明皇最寵愛的楊貴妃。

公元745年,楊玉環正是擺脫了女道士的身份入宮成為貴妃,但是楊玉環這一年已經27歲,而唐明皇已經60歲了。楊玉環雖然沒有成為皇后,但是因為此時後宮裡沒有皇后,實際上楊玉環就執掌了皇后的權利。

唐明皇,又怕壽王李瑁心懷恨意,雖然刻意疏遠冷落,但是也在這一年重新賜給他一位姓韋的王妃。

從此,妻子變成了後母,就連太子之位也丟了,壽王李瑁的心裡一定在滴血。

當然,在後來“安史之亂”爆發後,唐明皇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權力,在馬嵬坡賜死楊貴妃,為這一段戀情畫上一個悲劇的句號。

真的唐明皇看似多情,卻最是無情。

歷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想了解歷史人物,學習歷史知識的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這個要分兩個部分講。

(1)唐玄宗是如何知道楊玉環的?

據目前史料記載,唐玄宗有30個兒子,29個女兒,壽王李瑁是第18子。

什麼意思呢?李瑁結婚娶楊玉環的時候,唐玄宗可能並沒見過這位兒媳婦,畢竟他的兒子太多了,所以唐玄宗那個時候可能不知道兒子娶的是這麼一個美人。

唐玄宗那個時候正寵愛李瑁的母親武惠妃,武惠妃因為宮中謀逆之事,驚嚇而死,唐玄宗鬱鬱寡歡,有人就進言,說李瑁的妻子楊玉環,資質無雙。

開元二十四年,武惠妃薨,後廷無當帝意者。或言妃(指楊貴妃)姿質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內禁中。(《新唐書》卷76)

這裡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就是為什麼有人說楊玉環資質天庭,適合納入宮中?

進言的應該知道,那是唐玄宗的兒媳婦(是正妻不是妾),為何還如此進言呢?有可能的是楊玉環本來漂亮,資質上佳,但是更有可能的是相貌或者神態像武惠妃。

不管怎麼說,唐玄宗之所以知道楊玉環的存在,是因為他的寵妃死了,鬱鬱寡歡,有人向他推薦了楊玉環。

(2)唐玄宗是如何把楊玉環納入宮中的?

分三步走。

第一步,讓楊玉環出家。

畢竟是老公公納兒媳婦,不能不找個合適的理由。是以唐玄宗用為他的母親竇太后祈福的名義,敕楊玉環出家為女道士,搬出壽王府,住進太真宮,成為楊太真。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 聖人用心,方悟真宰,婦女勤道,自昔罕聞。壽王瑁妃楊氏,素以端懿,作嬪藩國,雖居榮貴,每在精修。屬太后忌辰,永懷追福,以茲求度,雅志難違。用敦宏道之風,特遂由衷之請,宜度為女道士。(《全唐文》 卷35 )

第二步,給兒子再選個妃子。

楊玉環出家五年後,唐玄宗給兒子李瑁又選了一個妃子,以作補償。

第三步,正式把楊玉環納入宮中。

給兒子選妃僅僅一個月,唐玄宗就迫不及待的把兒媳婦納入了宮裡。

秋,七月,壬午,冊韋昭訓女為壽王妃。八月,壬寅,冊楊太真為貴妃。(《資治通鑑 》卷215)

這一年,楊玉環27歲,而唐玄宗,61歲。


師明禮閒聊中國歷史



唐玄宗李隆基為什麼喜歡成了自己兒媳婦的楊玉環呢?楊玉環是微胖型的美女,豐滿有致,那種女人,對男人最是具有誘惑力,性感動人,是現代男人們一眼看到就春心蕩漾的主兒,加上能歌善舞,頗有才藝,喜歡她就不足為奇了,多數男人就喜歡豐滿,有才藝,好動的女子,從心裡喜歡。



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唐玄宗竟然喜歡自己兒媳婦,這種花邊新聞,正是世俗人們茶餘飯後喜歡津津樂道的風流事兒,可這是有違倫理的事兒,被人稱贓唐臭漢,也不是沒有道理。做為擁有至高無上權利的皇帝,也太任性了,破壞規矩的事兒,竟然皇帝帶頭,起了一個很不好的頭,天下擁有絕色佳容的美貌女人那麼多,也不應該對自己兒媳婦動心,可知道霸佔自己兒媳婦,是沒有道德,人倫的無恥行為,這行為,真髒。



你可以拋開他們不道德,用他們倆不畏世俗,擁有美好愛情而去讚美,白居易的《長恨歌》就是為欲懲尤物,而變成了歌頌他們倆美好的愛情,詩中寫有做為皇帝,他們的愛情也是艱難的,他們這段不倫戀竟然那麼讓人津津樂道,讓人挽惜嗎?白居易也是心中感動於他們纏綿的愛情,而忘記了倫理道德,是不對的行為,李隆基道德的滑坡,直接讓處於開元盛世如此強盛的大唐走向衰弱,任用口蜜腹劍的李林甫,兒媳婦哥哥楊國忠的行為,放鬆警惕,導致了安史之亂,這一切不得不說,是唐明皇李隆基的責任,一個人的任性妄為,可知道讓天下百姓哭,讓天下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倒懸之苦,這一切誰輕誰重?後果很嚴重啊!看,以下詩就是白居易讚美他們不軌行為的詩句。



“七月七日長生殿 ,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 ,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 ,此恨綿綿無絕期。”



是不是讚美他們的事呢?肯定是的。那麼,唐玄宗是怎麼得到自己兒媳婦的呢?唐明皇李隆基為得到楊玉環楊貴妃,分兩個方面,其一是注意社會影響,雖然唐玄宗做為皇帝,擁有特權,但也不能明火執仗的派人去兒子壽王李瑁府中打死兒子,綁得美人來,其二還得安撫好兒子壽王李瑁,唐玄宗是個有心之人,為得到美人,稍微堵住當時各方的輿論,也是各種手段用盡,自己和以前十分寵愛的武惠妃的兒子的媳婦,這種事不能用強,這樣會讓兒子十分傷心,悲痛,不爽之極,先說其一。



其一,儘量消除社會影響方面,武惠妃死後,唐玄宗頓時失去至愛,失戀的痛苦讓人心靈空虛,長吁短嘆,失去美好動力,唐玄宗手下人李林甫,高力士等人也在天下四處蒐羅美人,進獻玄宗,玄宗沒一個看的上眼。(3作3者8在7火2山7開直3播火9山號6在內)無意中高力士讚美過玄宗自家兒媳婦楊玉環如何天資國色,聰慧過人,才藝雙絕,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玄宗計上心來,宣楊玉環入宮,在入宮晉見皇帝時,要在華清池溫泉中洗浴,玄宗很無恥的來了一波偷窺自己兒媳婦,此時的楊玉環二十有二歲,真是天資國色,一下就讓玄宗把持不住,產生非份之想。古代至高無上的權力,想要得到什麼,就能千方百計的得到,總有手下一幫溜鬚拍馬的人幫忙運作。



玄宗利用開元二十九年正月初二太后忌日,打出的鬼主意是借為過世母親昭成竇太后忌日,命楊玉環出家為女道士,賜道號太真,別人稱楊太真,居大明官道觀,這樣就把楊玉環和李瑁分離開了,私底下與楊玉環共赴巫山,瞧瞧,這和唐太宗李世民,武媚娘,唐高宗寵愛武媚孃的套路一模一樣,就是這麼無恥下流。公公競然抱著兒媳婦,天天過著“溫泉水滑洗凝脂。”沒羞沒臊的幸福生活。



玄宗親熱的稱呼楊玉環為娘子,和現在的心肝,寶寶,寶貝沒啥區別,以顯示貼心,親熱,在玄宗心中楊玉環無可替代的位置。楊玉環二十六歲,玄宗六十一歲,如果封楊玉環為皇后,顯得十分不適合,她比玄宗兒子李瑁都要小,沒辦法,只好封楊玉環為貴妃,就是後來一貫的稱她為楊貴妃。事實上的後宮之主。



封楊玉環為貴妃之時,同時冊封壽王另一個美女韋氏為正妃,這樣讓人忘掉了壽王李瑁上一段婚姻。既安撫了兒子李瑁,又勉強為自己正了一下名。



其二玄宗奪走兒媳婦楊玉環後,給兒子李瑁弄了另一個美女給他,以一廂情願的想法,安撫兒子的情緒。李瑁是敢怒不敢言,後來是鬱鬱而終。



以上玄宗的行為, 說明玄宗的晚年昏庸無道,任用奸侫,安於享樂,雖然用迂迴的手段奪走自己兒子所愛,但明眼人一看就知,後來天下大亂,安祿山攻打長安,玄宗攜貴妃逃亡四川,走到廣元馬驛坡,手下將士怒不可遏,認為是貴妃無德,魅惑玄宗,導致疏於政事,遷怒於貴妃,一致要求處死貴妃,否則不肯在走,有發生兵變的危險,玄宗萬分不捨,迫於形勢,只好忍痛割愛,溢死貴妃。做不道德的事,人在做,天在看,一時爽快,終有報應之時,只是報應來的遲早的問題。


三國水滸歷史狂


自古“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更何況身為一國之君的皇帝呢。

楊玉環是眾所周知的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的美或許真的已經傾國傾城,不然唐玄宗也不會不惜一切代價,厚顏無恥的將自己兒子的媳婦給搶過來。那麼唐玄宗到底是如何得到兒媳楊玉環的呢?



唐玄宗開始對楊玉環動心

唐玄宗開始對楊玉環動心是在武惠妃病死之後,最寵愛的武惠妃因為謀逆敗露,驚嚇過度病死以後,唐玄宗鬱鬱寡歡,夜不能寐,後宮佳麗三千,美女如雲,卻沒有一個讓他動心的。此時,身邊的太監,極力推薦楊玉環,並且說楊玉環長袖善舞,才藝雙絕,傾國傾城,可以充入後宮。唐玄宗聽後,於驪山溫泉之行,下旨宣楊玉環相見,正是這一面讓唐玄宗一見傾心,並下定決心要將楊玉環佔為已有。

唐玄宗巧奪兒媳



作為公公,即使身為一國之主,也不能明刀明槍去搶兒媳,那隻能智取,因此唐玄宗左思右想,終於找到一個絕妙的辦法,就是為自己母親竇太后祈福,讓兒媳楊玉環出家做道士。在開元二十八年,唐玄宗下旨令壽王妃楊玉環出家為女道士,道號“太真”,因此楊玉環搬離壽王府,住進了太真宮。

就這樣,用如此冠冕堂皇的理由,唐玄宗將兒媳楊玉環從兒子手中搶到自己懷抱。自此,一段曠世畸戀拉開帷幕,這一年唐玄宗56歲,楊玉環僅22歲。

因顧忌皇家顏面及社會影響,唐玄宗暫時沒有冊封楊玉環,因此楊玉環一直沒有正式封號,以“太真娘子”的身份在唐玄宗身邊四年多,期間楊玉環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得到了皇后的待遇,正所謂寵冠後宮也不過如此。

而唐玄宗也一直在想辦法,給她一個名正言順的身份。礙於楊玉環之前兒媳的身份,且楊玉環的年紀小於太子,立為皇后不成體統,所以最後唐玄宗為楊玉環特設“貴妃”之位,讓她成為事實上的六宮之主。



冊封之前,為了光明正大的冊封,唐玄宗兩度使用障眼法掩人耳目,其一,就是為他可憐的兒子壽王冊封王妃韋氏,其二,就是楊玉環貴妃的父親不再是養父,而是親生父親。

唐玄宗為了得到兒媳楊玉環可謂是智計頻出,手段用盡。


歷史小貓咪


楊貴妃生於富貴之家,從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讓長大後的她不僅是天生麗質的小姐姐,而且具備很好的文化修養,這也是嫁入帝王家的必備素質。

公元734年,洛陽舉辦皇室婚禮,16歲的楊玉環應邀參加。在婚禮上,壽王李瑁被如花似玉的楊玉環所吸引。李瑁把對楊玉環一見鍾情的事告訴了自己的母親——武惠妃。武惠妃疼愛自己的兒子,便要求唐玄宗冊封楊玉環為壽王妃。當時的唐玄宗非常寵愛武惠妃,便答應了。於是,楊玉環就成了唐玄宗的兒媳婦。

婚後,楊玉環的氣質與容顏,不僅贏得了李瑁的疼愛,也贏得了公公婆婆的好感。如果不出意外,李瑁與楊玉環將會是對恩愛的神仙眷侶。

不幸的是,小兩口的恩愛沒有持續多久。

公元737年,唐玄宗特別疼愛的妃子,也就是楊玉環的婆婆武惠妃去世。這讓唐玄宗傷心不已,甚至一度感到空虛。後宮雖然美女如雲,但是能讓唐玄宗看上的女子寥若星辰。這時候,經高立士的提醒,本就風流倜儻的唐玄宗想到了自己的兒媳婦楊玉環。當初在驪山溫泉,唐玄宗就對楊玉環姿容儀態、風度舉止影響深刻,並召其一起共進午餐。當時的唐玄宗就因楊玉環患上了相思病,可能礙於武惠妃的情面,沒有進一步發展。此時,唐玄宗疼失就愛,空虛惆悵,在經高力士提醒(資質天挺,宜充掖廷),隱藏在心裡的小鹿開始亂撞起來。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畢竟楊玉環是自己兒子的老婆,唐玄宗要得到楊貴妃還是需要費一番周折。唐玄宗先是打著孝順母親的名義,宣稱要為竇太后祈福,便下詔書要楊玉環出家當道姑,賜道號“太真”,而且令楊玉環搬出李瑁家,住進太真宮。然後,他又另外幫李瑁做媒,娶了一個大臣的女兒,並立為王妃,以此安撫李瑁。

成了道姑的楊玉環,唐玄宗要與其幽會方便多了,不過還是要掩人耳目。直到五年之後,楊玉環收戎期滿,唐玄宗才明正言順地冊封楊玉環為貴妃。楊貴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成了後宮中唐玄宗的獨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