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日本軍隊為何不大量裝備迫擊炮?原因就一個字

我們都知道二戰期間,亞洲的軍備力量方面日本是做得最好的國家,日本的裝備領先於亞洲其他國家,但奇怪的是日本卻沒有廣泛地給自己軍隊大量配給迫擊炮這種裝備,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原因就一個字:窮!

二戰時期,日本軍隊為何不大量裝備迫擊炮?原因就一個字

日方曾努力撥出經費專門來改制迫擊炮,但由於迫擊炮的費用較高,並沒有完全推廣開來。加之很快東亞局勢變化,日軍發動了戰爭,對中華大地開展侵略。此時山高路遠,迫擊炮雖然適合遠打擊,傷害面積也大,威脅度高。但迫擊炮的相比擲彈筒來說,耗費的研製費用更高,很不划算。

二戰時期,日本軍隊為何不大量裝備迫擊炮?原因就一個字

所以日軍各連隊在戰爭期間迅速裝備了擲彈筒這種武器。在火力上,擲彈筒被日軍配置到了連隊級別的部隊層面。全面取代了先前小範圍使用過的迫擊炮這種武器。日方對擲彈筒的依賴根本原因就是性價比。

二戰時期,日本軍隊為何不大量裝備迫擊炮?原因就一個字

從性價比角度講,擲彈筒的精確度要比迫擊炮好很多。日方打仗不敢太任性,因為在侵華期間,入侵縱深太廣,自己的物資產品線不能拉伸那麼長。基於物資原因,擲彈筒能迅速生產並投入到戰爭的使用。符合戰爭期間日方對戰爭的物資配給實際需求。

二戰時期,日本軍隊為何不大量裝備迫擊炮?原因就一個字

隨著戰爭局勢的擴大,日軍的裝備力量來不及更新,補給不足導致戰備緊缺。更廉價的擲彈筒就被開發出來了。用途更加廣泛,只需一人就可以持擲彈筒打擊。這種擲彈筒被批量加急製造。戰爭是吃物資吃錢的活,小國家真得耗不起,日本選擇了擲彈筒,既有歷史的因素也有經濟窘迫的不得已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