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的音樂家如何對待同行:帕格尼尼與柏遼茲的故事


十九世紀的音樂家如何對待同行:帕格尼尼與柏遼茲的故事

Nicolo Paganini (1782-1840)是音樂史上最負盛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之一,早年學於意大利的熱那亞和帕爾瑪,23歲就當上了宮廷音樂總監,他最輝煌的成就在於如痴如醉、熱情激越的小提琴演奏和所寫的技巧精湛之24首小提琴隨想曲- 始終被當成小提琴演奏家的試金石,他的許多主題和技巧,被其他大作曲家廣為移植和運用,如拉赫瑪尼諾夫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與大多數生活貧寒窘迫的古典作曲家(如貝多芬和舒伯特)不同,帕格尼尼身為演奏家成名很早,登峰造極的演奏技巧迷倒眾生,一生過著富足、奢華的生活。然而,這樣一位不可一世的小提琴大師,對年輕一輩有才華的作曲家表現出非比尋常的慷慨與關切,比如對法國作曲家柏遼茲的資助,成為古典樂史上的一段佳傳。

Louis Hector Berlioz (1803-1869)生於法國格蘭諾布爾,童年曾學習長笛和吉他,家族希望他繼承父業當一名醫師,因此不情願地進入巴黎醫學院,對於血液課程的難以忍受,使他放棄學醫,師從作曲家勒絮爾。1826年柏遼茲進入巴黎音樂學院,全身心投入作曲,可是命運多舛,全新的作曲理念招來保守派的敵對,連續幾年參加羅馬作曲大賽,都失望而歸,婚姻不順,還欠下債務,為了生計,不得不擔當很不喜歡的音樂評論工作。1830年,因為康塔塔《沙達那帕》終於獲得羅馬大獎,同年,看了愛爾蘭女演員馬麗莫克的莎士比亞戲劇,對她一見鍾情,並獲得膾炙人口的《幻想交響曲》的創作靈感。

十九世紀的音樂家如何對待同行:帕格尼尼與柏遼茲的故事

1838年,柏遼茲在自己的音樂會上聽到某人大聲鼓掌喝彩,定神一看,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帕格尼尼,受寵若驚!帕格尼尼在現場毫不避諱地表達了自己一向以來對柏遼茲作曲才華的欽佩,並委託柏遼茲作曲中提琴和樂隊的《哈羅德在意大利》,同時交給柏遼茲一個信封,但要求等他離去後方可打開。柏遼茲打開信封,發現裡面是兩萬法郎。柏遼茲的中提琴旋律寫得極其樸素寧靜而真摯感人,但直到1840年去世,帕格尼尼本人並未演奏過此曲。利用這筆錢,柏遼茲卻得以更多時間潛心創作,併到歐洲很多國家指揮自己的作品,終於成為法國乃至全歐洲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當年,帕格尼尼56歲,而柏遼茲才35歲。

相比古典大師的愛惜人才,如今的社會,演藝界名流大都全情投入於自我利益的漩渦之中,而鮮有人對於後輩有潛心的扶持和關愛。真是一個沒有大師的年代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