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辦醫要解決“頭重腳輕”的問題 訪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祕書長郝德明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1月底,全國公立醫院12072個,民營醫院20404個。與2017年11月底比較,公立醫院減少109個,民營醫院增加2291個。

2018年1~11月,全國醫院總診療人次為32.3億,其中:公立醫院27.6億人次,民營醫院4.7億人次。

我國民營醫院數量已經遠遠超過公立醫院,不過其診療服務量卻遠低於公立醫院。不僅如此,民營醫院還存在著民眾信任度低、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

日前,《中國經營報》記者就我國非公立醫療發展的現狀及問題,專訪了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郝德明。

在郝德明看來,社會辦醫最大的特點是自主權大,建立在市場基礎上的社會辦醫體制,其經營機制更靈活,可以完全按照市場需求來設計規劃自己的市場定位、服務方向和內容。目前的社會辦醫還存在數量多但是服務量少的矛盾。不過,在郝德明看來,這是社會辦醫的成長期出現的暫時性的新情況、新問題。

郝德明指出,當前非公醫療機構急需行業協會組織進行規範、引導和監督。目前解決社會辦醫所存在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要進一步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著力推進黨和政府社會辦醫政策的落地,按黨的要求辦醫立院。並根據新情況、新問題及時出臺符合放管服改革要求的新政策。

多樣化服務 差異化競爭

《中國經營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促進社會辦醫。”你認為,我國非公醫療應如何定位?非公醫療機構如何與公立醫療機構競爭與合作?

郝德明:非公醫療機構的發展方向和定位應當與公立醫療機構形成差異化,服務內容的定位是提供多層次、多樣化的醫療服務。

非公醫療機構要隨著國民醫療衛生觀念的改變來定位。比如,過去,醫療服務以疾病治療為中心,現在要求以人為本,以促進健康為重心,覆蓋人的生命週期的全過程。

醫療健康服務有三個階段,院前、院中、院後。過去將人力、財力、物力都集中投入到了院中醫療服務,而忽視了院前的疾病預防、養生保健和健康管理,同時也忽視了院後的康復管理、醫養結合、安寧療護等服務。而這些正是公立醫療機構無力顧及的服務盲區,但是這些卻給非公醫療機構的發展提供了市場空間和發展機遇。

《中國經營報》:在你看來,社會辦醫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哪裡,其優勢發展方向主要有哪些?

郝德明:體制決定機制。社會辦醫最大的特點是自主權比較大,可以完全按照市場需要來設計自己的定位、服務方向和內容。社會辦醫的體制是建立在市場化的基礎上,其機制是最靈活的,活力也是最大的。

社會辦醫院跟公立醫院不是競爭、鬥爭的關係,二者完全可以形成差異化的發展關係,相互補充。公立醫療機構更多的是大型綜合型醫院,以基本醫療服務為重點;而社會辦醫則不應該這麼做,應該按社會辦醫人所擁有的資源優勢來決定其發展規模和發展方向。

未來的社會辦醫應該是兩個方向:第一,鼓勵醫生進入社區,大量開辦診所,促進醫療資源下沉,實現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

第二,鼓勵優質的醫生資源和社會資本合作,建立高端優勢專科醫院,讓公立醫院逐漸迴歸公益性,讓公立醫院以基本醫療服務為主。

從國際經驗來看,日本、美國、澳大利亞都是這樣的。日本社區診所門診部都是由醫生自己開的,而且服務態度特別好。高端的疑難雜症的治療90%也是在私立醫療機構來完成。

促進行業組織完善管理

《中國經營報》:你如何看待非公醫療機構目前存在的“醫院數量佔比高,但是服務量佔比低”的不匹配的狀況?我國非公醫療主要存在哪些痛點和難點?

郝德明:黨和政府引導、支持和鼓勵加快社會辦醫的政策引發了社會資本投入醫療服務領域的熱潮,使社會辦醫數量猛增。上個月最新的數據顯示,民營醫院的數量是21300多家,數量佔比64%,但是服務量佔比只有20%左右。

社會辦醫發展頭重腳輕:數量大,服務量小。但是從數量和服務量的增幅來看,社會辦醫還是往上升趨勢在發展。

導致數量和服務量的不匹配,主要是兩個方面的原因,一個是社會辦醫政策帶來的巨大市場;另一個是社會辦醫還處在發展當中,一部分社會資本對醫療服務還不瞭解其特殊性,有部分人把醫療服務當做生意來做,甚至想通過投資醫療來賺快錢。

對社會辦醫,中央有很多好的政策,但是在地方執行當中存在不落實的情況。比如說,該解決的醫保不解決造成服務量減少;推出的醫聯體建設以公立醫院為主體。非公醫療機構進不了醫聯體,缺少獲取病人的途徑。

目前,醫務人員還是單位人,不是社會人。公立醫療機構的院長普遍反對醫生多點執業,所以醫療服務的主要生產要素——醫生不能流動,也是造成非公醫療服務量上不去的原因。非公醫療機構的房子很漂亮,設備很先進,但是沒有醫生來執業,當然也就沒有患者。

此外,一些不法經營行為造成社會辦醫的信譽度差。少部分社會辦醫院為了獲取利益,騙保、過度醫療、坑蒙拐騙的現象還是存在,個別害群之馬敗壞了社會辦醫的信譽。

還有一個原因是制度造成的,公立醫療機構醫生到了非公醫療機構後會丟失許多資源,比如職稱晉升和學術地位等受到影響。所以,公立醫療機構醫務人員不願意去社會辦醫療機構執業。

一些非公醫療機構對醫療服務特殊性的認識還不充分,不重視醫院醫療質量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和醫院品牌的建設、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最終造成服務量少。

過去說的“政府不放心,社會不認可、百姓不滿意”的現象依然存在。所以,老百姓寧可去擁擠的、環境和體驗不是很好的公立醫院排隊,也不願意去非公醫療機構看病,這也是造成服務量少的原因。

《中國經營報》:與公立醫院有政府背書不同,非公醫療機構長期以來存在著品牌信任度低的問題,近年來一系列醫療事件使非公醫療機構信譽度受到重創。你認為如何才能建立中國非公醫療的品牌和信任度?難點在哪裡?

郝德明:社會辦醫院面廣量大,良莠不齊,主要是非公醫療機構沒有一個完善的組織體系進行管理。

公立醫療機構規範有序主要是因為有政府以及各地衛健委的組織體系的嚴格管理。而非公醫療機構沒有主管單位。對非公醫療機構和政府的衛健委來說,他們存在著“兩個管、四個不管”的關係:

辦醫院,設置審批要經過衛健委;批了以後對醫院的管理是個空白。什麼時候管呢?當醫院被人舉報,有醫療安全事件發生的時候。所以衛健委對非公醫療機構僅僅管設置審批和管處罰。

什麼不管呢?第一,非公醫療機構的人事不管,因為是由董事會決定的;第二,非公醫療機構業務自己決定;第三,非公醫療機構經費自己管;第四,非公醫療機構資產設備也是自己管。

所以,衛健委對非公醫療機構的處理是管設置審批、管處罰,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錢,不管資產。那麼誰來管非公醫療機構呢?面對這種市場化帶來的新情況、新形勢,我們認為需要一個國家級的行業組織,各地應當儘快建立行業組織,國家衛健委早在2013年就發文明確指出“支持非公醫療機構成立獨立的行業組織”。但是有些地方衛健部門卻對此不理解、不重視、不支持。

推動非公立醫療機構組織化、標準化管理

《中國經營報》:中國非公醫療機構成立以來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郝德明:4年多來,我們推動了18個省和副省級行業協會成立,此外還有地市級的行業協會也陸續成立,全國總共有178家。

非公醫療機構要有組織體系進行管理,讓他們有自己的學術交流舞臺和行業管理平臺,有行業自律的組織,讓他們有家的感覺。

公立醫院以行政為導向,建立了一套等級評審體系。非公醫療行業過去比較亂,沒有國家級行業團體標準。因此,我們協會以解決行業問題為導向,制定了兩個標準、兩個管理辦法。

兩個標準指,建立非公醫療機構的社會信用等級評審辦法和管理標準及醫療服務能力星級評價評級的管理辦法和管理標準,簡稱為評信用和評星級的“雙標準”。這個標準已被國家標準委員會納入到國家級行業團體標準。目前為止,我們已經評價了50家醫院。

《中國經營報》:協會對旗下單位採用雙評的目的主要是什麼?如何提升雙評對非公醫療機構行為的約束力?

郝德明:雙評工作給非公醫療機構帶來的好處可以概括為:兩個背書、三個改變。

通過雙評工作,調研統計分析以及醫院的信息反饋顯示,第一,醫療服務的門診量普遍增加了10%以上。第二,成為星級醫院後,公立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願意來談業務合作、談多點執業,促進了醫生流動。第三,成為國家級的星級醫院是一種榮譽。醫院隊伍的凝聚力增加了,團隊更穩定了。

兩個背書體現在:第一,協會給非公醫療機構品牌宣傳提供背書;第二,給管理帶來了背書。通過我們的評價之後,作為公正、客觀的第三方,按照行業標準對其進行嚴格檢查,組織全國專家對其進行“號脈問診”“照照鏡子”“洗洗澡”,找出存在的問題。

雙評給非公醫療機構帶來了管理上的背書,轉移內部的矛盾,促進醫院內部綜合管理能力的提升。雙評加強了行業自律,對促進行業的健康持續規範化發展帶來了推動力,形成了爭星創優的好氛圍。

我們通過樹立一批紅名單,來傳遞行業正能量,促進醫院之間的比學趕超,學習優秀的醫院。我們評價的原則是以正能量的導向為主,找好的醫院先進行評價,先樹立紅名單,以後再解決黑名單的問題。有了標準才會有品牌,雙評工作最重要的推動是給行業帶來了品牌和口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