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罗茨基:艾略特之死|每日读第 192 篇

想做个每日精选一篇书摘的小栏目

从译文社的书中,摘一些有趣或无趣的内容

今天了第一百九十二篇

也欢迎看到您发来的个人建议

告诉我想读哪位作家的作品

- 192-

布罗茨基:艾略特之死|每日读第 192 篇

诗人的角色不在于浪漫地“自我表现”,而在于成为一个中介者,他能感觉到“往事的现代性”,能积累文化遗产并赋予它新的形式,——这都是艾略特的论点,被布罗茨基倾心接受而成为他的信念。

摘自|《布罗茨基诗歌全集》

艾略特之死

作者|布罗茨基

译者|娄自良

摘自|《布罗茨基诗歌全集》 第一卷 (上)

他死于一月,一年之始。

灯光下是入口处的严寒。

大自然还未能向他展示自己

引人入胜的芭蕾舞群舞。

由于下雪玻璃上已经结冰。

灯光下是寒冬的喉舌。

十字街头的水洼冻成了冰。

他则用岁月的链锁把门锁上。

岁月流转不会指责缪斯家族

的崩溃。尽管如此孤单,

诗歌却基于渐行渐远、

单调乏味的日子的相似。

它在瞳孔里戏水,沉湎于萎靡,

只和艾欧里亚女神沾亲,

像朋友纳尔喀索斯一样。不过她在日历

的韵脚中想必会更引人注目。

没有恶意的怪相,没有恶意的念头,

从包罗万象的大目录中

死神选择的不是优美的辞藻,

而必定是歌者本人。

她不需要田野、疏林、

灿烂壮丽的海洋。

她慷慨大度,只允许自己

积蓄一片心。

云杉已在空地上熊熊燃烧,

碎片纷纷飞向门口,

天使们也在隔板上安置下来。

他是天主教徒,活到了圣诞节。

不过,仿佛涨潮时喧嚣的大海,

在泼击防波堤之后,便合理地

吸收海浪——他离开

自己的胜利匆匆而去。

已不是上帝,而是时间,时间在

召唤他。于是巨浪的

年轻一代轻松地肩负着

他的活动的重担奔向麦穗

盛开的尽头,道别后他便冲撞

大地的边缘。他精力充沛地笑了。

一月他的海湾伸入那片

寿终的陆地,我们就在那里。

夸张地朗诵的魔法师,你们在哪里?

来呀!你们赞美神像头上的光环吧:

两个悲伤的人看着地板。

她们在唱。她们的曲调多么相似!

两个少女,也不能说是少女:

不是激情,而是痛苦在决定着性别。

一个半侧着身很像

亚当。不过是——夏娃的发式……

他出生的国度美国,唉,

和他死去的国度英国,

低下无精打采的的面庞,神情沮丧,

站在他的坟墓两旁。

而天空飘浮着乌云之舟。

不过每一座坟墓都是——大地的边缘。

阿波罗,摘下桂冠。

把它放在艾略特

脚下作为人间

肉身不朽的极限。

环绕四周的树林会记住

杂沓的脚步声和竖琴声。

有活力的东西

才能为记忆效力。

树林和峡谷会记住。

艾欧罗斯自己会记住。

每一棵牧草会记住,像

贺拉斯·弗拉库斯所希望的那样。

托马斯·斯特尔纳斯,别担心山羊!

割草没有危险。

蒲公英——如果不是花岗岩——

会保存记忆。

而爱情离去。

一去不复返。投入别的女人的夜晚。

终止了往日的心声、诺言。

隐而不见,尽管还在。

你去找别人。而我们

把这个潜在的领域

叫作黑暗王国。

这是嫉妒使然。

树林和草地会记住。

周围的一切都会记住。

仿佛身体——世界并非空无所有!——

记住手与唇的温柔。

1965 年 1 月 12 日

(完)

重磅预告

《布罗茨基诗歌全集》

第一卷 (上)

即将上市

布罗茨基:艾略特之死|每日读第 192 篇

[美] 布罗茨基|著

娄自良|译

1987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布罗茨基诗歌全集

世界范围内继英语和俄语后的第三个语种版本

收录了 20 世纪最伟大的诗人布罗茨基用俄语创作的,以及用英语写就后转译为俄语的全部诗篇,囊括了诗人一生中最重要、最著名的诗歌作品。

本次出版的为第一卷的上册,主要内容为《佩尔修斯之盾——约瑟夫·布罗茨基的文学传记》及诗集《在旷野扎营》中的大部分诗歌。这些作品在其诗歌的道路上则标志着其风格的形成和确立:结构手法、词语的形象体系(象征性词汇)、独创性的诗律。

相关图书推荐

布罗茨基:艾略特之死|每日读第 192 篇

当当独家预售中,点击上图封面即可预订

现在预订可享受 150 - 50 促销

《T.S.艾略特文集》(套装)

[英] 托·斯·艾略特|著

陆建德|主编

汤永宽 裘小龙 等|译

一位里程碑式的诗人、剧作家和文学批评家

权威主编,精选译本

完整、系统地呈现艾略特创作风貌

戳以下标题可跳转至最近五期的篇目

每日读第187期

昆德拉:面对同类,人永远无法自由自在地当自己

每日读第188期

纳博科夫和他的荣耀

每日读第189期

1918年,黑塞写了一篇德国极简史

每日读第190期

北平的春天

每日读第191期

在二手书店工作,让我几乎失去了对书籍的热爱

布罗茨基:艾略特之死|每日读第 192 篇

海译文

文学|社科|学术

名家|名作|名译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或搜索ID“stphbooks”添加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