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升溫 4只債券指基首募規模超百億

在機構客戶需求旺盛的背景下,債券指數基金髮行持續升溫。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近期,債券指數基金密集募集,更有多隻產品提前結募併成立。而從已成立產品的規模看,今年以來,有4只債券指數基金首募規模逾百億,遠超同期成立的其他類型基金。

4月11日,銀河基金髮布銀河中債-1-3年久期央企20債券指數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銀河中債央企20債券指數”)基金合同生效公告。公告內容顯示,銀河中債央企20債券指數於4月10日正式成立,首募規模為4億元。就發行情況看,該基金募集期為3月26日-4月9日,募集期間有效認購總戶數達234戶。

值得一提的是,銀河中債央企20債券指數的原定募集截止日為4月25日,但4月10日該公司就發佈提前結束募集公告,並表示,募集的基金份額總額和認購戶數均已達到基金合同生效的備案條件。為了更好地保護持有人利益,做好投資管理和風險控制工作,根據基金合同和有關規定,經與基金託管人協商一致,決定提前結束募集。

而中郵中債-1-3年久期央企20債券指數證券投資基金也在4月11日發佈公告表示,提前至4月10日結募。據悉,該基金於4月9日發行,原定募集截止日為4月26日。也就是說,僅發行2天,其募集份額及戶數即已達到基金合同生效條件。

債券指數基金近期發行火爆,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包括銀河中債央企20債券指數在內,今年以來,已有12只債券指數基金正式成立。其中,有4只基金首募即超百億,成為目前年內成立規模的前四名。

對於基金公司密集發行債券指數基金的原因,長量基金資深研究員王驊表示,4月11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3月CPI和PPI之後,國債期貨應聲上漲,同時股債蹺蹺板效應再現,債市在股市回調壓力下還是值得關注的。債券指數基金在參與渠道、稅收節約等方面具備一定優勢;同時,由於其投資範圍與指數編制方法相關性很高,更為透明,符合當前“穿透”式監管的總體趨勢,所以也受到機構等大額資金的歡迎。

北京一家大型公募市場部人士坦言,債券指數基金在募集方面也有些類似普通債券型基金,往往帶有定製的意味,且機構投資者參與的更多。而在發行開始前,基金公司一般都會與機構溝通好,因此,也時常會出現產品提前結束募集的情況。

在王驊看來,未來債券指數基金還會有較大發展。首先,債券類被動產品在國內金融市場發展起步較晚,參與的也主要是機構投資者,個人投資者對這類產品的認知度還有待提高。不過受2018年基金業績表現出色的影響和各大基金公司發力發行營銷,這類產品也會逐漸被普通投資者接受。

其次,在資管新規大環境之下,資管行業要回歸本源,淨值化是大趨勢。相較於銀行理財、券商資管等競爭對手,傳統債基的規模始終無法突圍,公募基金需要發揮自身優勢,積極發展指數化產品是突圍的一個方向。最後,當前指數化產品投資群體豐富,養老目標基金、FOF以及海外債券投資者都需要指數化產品構建基礎資產配置組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