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路明:企業家的精神歸宿應該是公益

導讀

《報時中國經濟》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在每天24個整點報時點位播出的特別內容,邀請活躍在中國及世界經濟各個領域的傑出代表,就其在

創業感悟、創新理念、經營謀略、企業責任、行業趨勢等方面通過非常精煉的語言發表獨到觀點和見解。

艾路明:企业家的精神归宿应该是公益 | 报时中国经济

艾路明,湖北武漢人,在武漢大學取得了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現任武漢當代集團董事長、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會長,曾任武漢市新洪村村主任兼黨支部書記。

創業與創新

貫穿於創業之路的一定是創新精神,所謂創新未必是某個產品的創新,也可能是某種制度、某種市場、某種品牌的創新,或者是對某個痛點的解決。堅守創業創新是我們必須要堅持的事情。

創業也意味著做出改變。當我們進入一個新領域時,除了充分研究這個行業本身之外,就是要保持我們共同的價值觀,與合作伙伴不斷分享我們的思想、利益、財富和對市場的理解。

企業發展的信心

辦企業越久,我越對未來充滿信心,因為今天的中國已經有了更開放、更成熟的法律環境。惡被約束,善被髮揚,產業得到發展,不僅經濟在進步,推動經濟發展的制度也在不斷進步。

隨著“一帶一路”的推進發展,中國企業正在積極地走出去,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同樣需要踐行社會責任,帶上我們過去在產品、行業、環境等各方面上積累的經驗和取的教訓。

艾路明:企业家的精神归宿应该是公益 | 报时中国经济

艾路明錄製《報時中國經濟》現場

公益的力量

生意和公益是1和0的關係,首先要有1,就是企業得生存下去,但賺錢絕不是企業唯一的目標,我們應該讓人類生活得更有效率,探究、調整人與自然的關係來獲得更多的幸福感。

企業家做公益,不僅要有公益心,還要講科學。運用企業家的產業觀察和市場運作能力,將環保公益項目與當地百姓脫貧致富結合起來,實現環保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企業家的精神歸宿應該是公益。發展好自己的企業是本能,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是本分,而將企業家精神與解決社會問題相結合不僅是一種創新,同時也能創造更大的價值。

在加入阿拉善SEE生態協會之前,我很少想到從公益入手建設企業文化。而加入以後,我發現它在無形中讓所有人都看到了盈利之外的另一個遠大目標,這個目標成為了企業一種新的凝聚力。

艾路明:企业家的精神归宿应该是公益 | 报时中国经济

更多精彩

厲以寧:中國經濟的發展需要調動民間的積極性

張瑞敏:互聯網時代企業要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柳傳志:企業家要特別注重發現和培養人才

宗慶後:堅持做對的事情的時候要有信心

陳東昇:讓保險閃耀人性的光輝

李彥宏:用科技讓複雜的世界更簡單

李東生:實業是中國經濟的脊樑

李書福:汽車工業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工業化水平

孫丕恕:計算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盞“明燈”

孫建一:企業的責任與能力相輔相成

郭為:中國量子通信產業的發展已走在世界前列

王東昇:時刻保持對技術的尊重和對創新的堅持

胡葆森:企業決策的關鍵是“當為則為”

艾路明:企业家的精神归宿应该是公益 | 报时中国经济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

合成:劉勤力

監製:楊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