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传》翻拍:「职场不再相信阿甘精神了?」

最近,一档聚焦经纪公司的真人秀《我和我的经纪人》频上热搜。

节目以艺人和经纪人搭档关系为切入点,全方位长线记录了朱亚文、张雨绮、白宇、欧阳娜娜、乔欣和各自经纪人的工作日常,展现了当代都市的职场环境。

这档综艺一度被批“太真实”,因为他让大家看到了现代青年在生活和职场中的迷茫、焦虑和崩溃。更有不少人直言仿佛看到了生活中的自己:无论怎么努力,方案还是不能让老板满意;起早贪黑地干活,却发现自己一文不值,更不知道自己选择的道路是否正确。

的确,很多人每天都会怀疑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是否值得?

《阿甘正传》翻拍:「职场不再相信阿甘精神了?」

-1-

说到一往直前,猫哥立马会想到一个人——阿甘。

近期,正好传来了翻拍《阿甘正传》的消息。同时也听到有声音 质疑“阿甘精神”在当下早不适用。

《阿甘正传》翻拍:「职场不再相信阿甘精神了?」

有这样的声音,猫哥觉得十分正常。因为大部分人都会怀疑,在资本和物欲纵横的当下,像个傻子一样坚持一件事,真的会有结果吗?更会觉得阿甘所谓的坚持不过是因为智商低下,一根筋,脑子不好使所致。成功更是因为有着戏剧性的运气。

但细想,作为一个“傻子”,唯一的自救方式难道不是把自己仅有的智慧、信念、勇气集中在一点,不顾一切,凭着直觉前跑吗?

很显然,阿甘用他的勇气和坚持,跑过了儿时同学的歧视、跑过了大学的橄榄球场、跑过了炮火纷飞的越战泥潭、跑过了乒乓外交的战场,并且最终跑到了他的人生高点。

他成为战争英雄并受到了约翰逊总统的接见,作为美国乒乓球队的一员到了中国,为中美建交立下了功劳。

《阿甘正传》翻拍:「职场不再相信阿甘精神了?」

就像阿甘的母亲所言,人生总是充满着无限的可能。阿甘精神在每个时代都有他独特的意义。

-2-

有时候很多我们以为的偶然其实是必然。

在猫哥看来,阿米尔汗花重金抢下版权翻拍阿甘,并非偶然。日前,他做客《鲁豫有约》,就向观众展现了他充满“阿甘味道”的人生。

米叔进入大学后,一次兼职拍短片的经历,让他重新对电影产生兴趣。于是,他毅然决然选择辍学从影。当时身高只有一米六几的他更是比一般的女演员还低,但家人的反对和身高上的劣势都没有击垮他,反而获得了印度最高电影奖Filmfare的最佳新人奖。

说起阿米尔汗,很多人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便是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或者是《摔跤吧爸爸》,其实他的电影在带给观众欢乐的同时折射着对社会、对人性的思考。但也由于电影带有批判色彩,使得他的演绎生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阿甘正传》翻拍:「职场不再相信阿甘精神了?」

当时米叔在《我滴个神啊》中触碰禁忌的宗教话题,在公开场合被教徒焚烧海报,但他更加坚定了“敢于揭露印度社会弊病”的理想,他的电影从此有了神奇的力量,英国威尔士亲王访问印度时,还主动探访了阿米尔。

对米叔而言,他不仅想成为一个演员,更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社会的思想变革。他在《真相访谈》的节目中,采访了不同阶层的印度人的真实故事,力图曝光社会存在的丑恶弊端,后来还和希拉里讨论了儿童教育问题。

《阿甘正传》翻拍:「职场不再相信阿甘精神了?」

要知道直面印度的社会弊病,打破了宝莱坞的固有模式,这其中所要面对的压力和挑战难以想象,可是米叔做到了。我想这与他决定把电影当成一生的奋斗方向的这份坚持不无关系。就像他在《真相访谈》开头说:“我无心激化矛盾,只为能改变这个时代。无论是谁的心中,只要有星星之火,必将成燎原之势。”在猫哥看来,也正因为这样的经历,米叔才会被阿甘的剧本吸引。

从某种层面来说他也是另一个“阿甘”。

在今年的愚人节,另一个做客《鲁豫有约》的嘉宾和米叔同框相遇。人生总是有很多的巧合,这位“90后创业明星”的人生也充满着“阿甘味道”。

《阿甘正传》翻拍:「职场不再相信阿甘精神了?」

王锐旭与阿米尔汗合影

90后CEO王锐旭出生在广东汕头的一个经商家庭中,他曾经沉迷游戏,成为镇里梦幻西游分区级别第一,但也因此中考没有考上任何一所高中。他用了一年时间复读,从落榜到考上当地重点中学。

但在后来的高考中他又因为私事失利,仅考到了一本末段的院校,但他不放弃,四年五获奖学金,成为十大“校园年度人物”获得者。一次兼职受骗的经历,让他嗅到了兼职市场的商机。

在可以争取保研的时候,他毅然决定创业并立志要在中国劳动力市场有所建树。他创立的app为上千万人提供了灵活就业的岗位机会,还受到了总理的接见。他的公司获得了1.6亿元c轮融资,成为了灵活用工的行业变革引领者,成为了人社部举办的首届创新创业成果展参展项目,并被韩国“央视”kbs戏称“最可怕的90后”。


《阿甘正传》翻拍:「职场不再相信阿甘精神了?」

在这位创业者的身上同样能见到勇往直前的阿甘精神。换句话说,“90后阿甘”巧遇“印度刘德华”就是一种必然。

其实在我们身边这些毫无背景的草根创业者,有时候他们做事情时的决策很简单,就是从自我优势上出发,专注把一件事情死磕到底。他们身上的“阿甘精神”,就体现在勇于将最微小的细节落地。相比依赖资源上的勤奋,有时候专注更容易取得成就。

-3-

想起李尚龙老师的一句话:有时,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有句话说90后的现状是:嘴上很努力,实际却很丧。很多抱怨“努力无用论”的人,往往还不知道何为努力?或者说该如何努力?只是陷入了找不到方向的迷茫之中。

的确,“阿甘精神”对于在人人追求捷径的时代的确是可笑的。但其实,让人困惑的从来不是该不该努力坚持一件事,而是该坚持什么事。不管在什么时代,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还是那句话,努力过的人才有资格评判是否有用。

在猫哥看来,我们的时代,可能还需要多一点“阿甘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