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领兵从山上往下冲都打不过魏兵,平地筑城几天能挡住数十倍的魏国骑兵吗?

京东李达康



枉费孔明器重幼常,纸上谈兵终失街亭。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蛮,蜀汉兵强马壮,又用马谡之谋反间曹魏君臣,冢虎司马懿被贬。值此天赐良机,诸葛亮乃上书后主刘禅《出师表》,为报刘备三顾茅庐知遇之恩,北伐曹魏,恢复汉室江山。自北伐以来进展颇为顺利,只因马谡在山上安营扎寨,犯了兵家之大忌丢失街亭,诸葛亮不得不唱空城计,徐徐退回成都。那么马谡领兵从山上往下冲都打不过魏兵,当道安营扎寨能挡住曹魏大军的进攻吗?能守住街亭吗?下面根据《三国演义》中相关内容,结合自己的见解,简要分析如下。


蜀汉能否守得住街亭,保证粮道不失,关键在于两军主将,而这一点蜀军就不占优势。

蜀汉街亭主将:马谡、王平

马谡,字幼常,与诸葛亮同为荆州派系,深得诸葛亮的信任和器重。刘备临终前告诫诸葛亮,马谡纸上谈兵,言过其实,委以重任应慎重。诸葛亮不以为然,任用其为参军,于七擒孟获和反间曹魏君臣谋略颇多,常常与他的见解不谋而合。因此,他将粮道命脉街亭交给马谡,委以重任。


诸葛亮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马谡是参军,擅长参谋军机出谋划策,一直没独立带兵打战,缺乏实践。马谡和指挥长平之战损失45万赵国精锐的赵括没啥区别,都是兵书上的专家,战场上的雏鸟。马谡还自负甚高,不听从久经战阵的王平良策,在山上安营扎寨,分五千兵马给王平,让其下山安营扎寨。

马谡曰:“汝既不听吾令,与汝五千兵自去下寨。”


曹魏攻取街亭主将:司马懿、司马昭、张郃

司马懿以“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为先锋,率军20万气势汹汹地杀向街亭。司马懿行军必先远远哨探,确认无伏兵才前行。 张郃乃久经战阵的当世良将,是和关羽、张飞等五虎上将一个级别的大将。就连司马昭也是虎父无犬子,虽未经征战,见蜀汉舍弃当道要塞,于山上安营扎寨乃兵家之大忌。司马懿笑话诸葛亮重用徒有虚名的庸才,焉能不败。

懿笑曰:“徒有虚名,乃庸才耳!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


从蜀汉和曹魏在街亭的主将对比,可知蜀汉在街亭的主将比曹魏差的太多了,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马谡乃第一次独自领兵作战,而司马懿却是连诸葛亮也不得不慎重应对的对手,张郃乃“五子良将”之一。可笑的是,马谡自告奋勇守卫街亭之时,面对丞相的疑虑,说出了别说司马懿、张郃,即使是曹叡御驾亲征,我也不怕的狂言。

“休道司马懿、张郃,便是曹睿亲来,有何惧哉!”

至于蜀汉和曹魏两国在街亭军队数量对比,对战局胜败比主将的影响小多了。


蜀汉街亭军队构成:马谡和王平率2.5万精兵守街亭,高翔率领1万军队守街亭东北的柳城,魏延率本部人马守街亭右边。

曹魏攻取街亭大军:司马懿为主帅,张郃为先锋的20万大军。

通过两军主将和军队数量对比,可知像马谡这样的战争雏鸟即使没有犯了兵家大忌,于街亭平地筑城,也挡不住司马懿和张郃的进攻,或许多坚持几天,迟早会丢掉街亭。除了上面分析的两军主帅和军队数量差距的原因之外,还有下列原因。


蜀汉军营主副将之间不和,而曹魏主将和先锋之间同仇敌忾。马谡仗着自己从小熟读兵书,深得诸葛亮的信任,瞧不起目不识丁的降将王平。在街亭怎么安营扎寨时,两人意见相左,互不退让,马谡又意气用事,给了王平五千兵马,将其赶走。主副将之间,如此不和,此战焉能不败,街亭怎能不失。


再根据《三国志》中相关内容,分析马谡于平地安营扎寨能否守住街亭。

正史中,此战没有司马懿,魏明帝曹叡派大将张郃总督各路大军攻取马谡防守的街亭。这比《三国演义》中守街亭容易多了,由于马谡未采纳先锋王平的建议,犯了兵家大忌,放弃水源,南山上安营扎寨。张郃将马谡大军包围,断绝马谡取水之路,马谡军队因缺水无心恋战而败,四散逃亡。马谡因此丢失街亭。

《三国志》:建兴六年,属参军马谡先锋。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大败於街亭。


根据《三国演义》中相关叙述,马谡即使在街亭当道安营扎寨,不论是主帅素质,还是兵力差距,也是很难守住街亭的。而《三国志》中相关描述,没有冢虎司马懿,仅有“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马谡的胜算又多了那么一丁点,起码不会那么快失街亭。只要马谡坚持到诸葛亮派出得力干将来街亭替换他,就是胜利。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三国逐鹿


马谡的街亭之战,其实是完全可以打胜的。马谡的策略似乎也没有什么错,而且很符合古代名将用兵之道。为什么这么说呢?

(马谡剧照)

一者,马谡必须“先声夺人”。马谡指挥的是先锋军,他的任务不是牵制敌人。牵制敌人的任务,其实是守箕谷的赵云和邓芝在做。作为先锋,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先声夺人。也就是说,在和张郃交战的时候,一次性打败张郃。只有打败了张郃,才能提振蜀军的士气。在主力部队到达之前,占得先机。所以,马谡急于打胜这场仗,并没有什么错。

二者,马谡充分利用“地利之险”。摆在马谡面前的地利之险有两个,一是山下的城市,二是山上。这两个对比,肯定选择依靠山上是明智的。因为山下的城市,本来就多年失修,城防各方面肯定都靠不住,根本无险可凭。而山上居高临下,无论射箭,冲杀,都很有优势。

三者,马谡“陷之死地而后生”。有人说,马谡依靠山上地利之险没错,但是,山上没水啊。不错,山上是没水。但是,马谡又不打算在山上长久居住,只是想利用山川之险,打一场胜仗而已。有没有水,又有什么关系呢?再说了,兵法上讲“陷之死地而后生”,马谡正是想陷之死地而后生。士兵们没有水,他们想活命,就只得拼命打。就像韩信背水列阵一样。

所以说,马谡这个饱读古代兵书的人,其初期想法,其实是没错的。

(街亭之战)

可是,既然马谡的想法没错,为什么最终却没有把好的想法,转变为好的结果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马谡对“陷之死地而后生”没有完全搞明白。

我们分析一下韩信的“背水一战”。韩信最后之所以把“背水一战”打赢了,并不是只在水边布阵这么简单,而是还有一系列的配合行动。

第一个行动,是在山谷两边埋伏两队人马,等赵军出来后,对赵军进行夹攻。

第二个行动,是“拔旗易帜”。韩信另外还派了一队人马,等到赵军出城后,爬到城上,拔了赵军的旗帜,插上汉军的旗帜。

也就是说,实际上背水一战,目的只是要“引蛇出洞”,真正打,靠的是两边埋伏的士兵。同时再靠“拔旗易帜”给赵军带来的恐慌。如果没有这两步行动,光靠水边列阵的士兵,肯定只有死路一条。

但是马谡在把士兵布置在山上的时候,并没有其他配合性的排兵布阵。没有这样的排兵布阵,那就只有“陷之死地”,没有“后生”了。

(诸葛亮剧照)

二、马谡过高估计了蜀军的战斗能力。

马谡想先声夺人,一战而胜,壮蜀军声威。但是他显然过高估计了蜀军的战斗能力。

实际上,刘备入川后组建起来的蜀军,根本就没有打过什么大型的战役,没有得到过锻炼。唯一打的一次,就是夷陵之战。而夷陵之战,又是一次失败的惨痛记忆。而且,夷陵之战留下来的,也只有不足两万人。这两万人,还主要镇守在白帝城,并没有参加北伐行动。

诸葛亮组织的北伐战争,差不多是这批蜀军打的第一仗。

反而张郃的军队,是久经考验的,是多次在战场上历练过的。所以,马谡用新军打张郃的“熟军”,能力上显然是不足的。

能力不足,用来打马谡想象中的那种战争,如何打得赢呢?

三、马谡的部队缺乏执行力。

马谡的部队,明显缺乏执行力。缺乏的原因,是一开始大家都不服气马谡。当时大家推举魏延和吴懿统领先锋军,可是诸葛亮却派马谡带兵。马谡完全是个新兵蛋子,从来没有单独带过军,大家都不服他。不服他,自然对他的排兵布阵深为怀疑。,执行力便很成问题。

从王平反复规劝马谡,应该放弃在山上扎营,应该把军队拉进城中防守等等,就可以看出,整个部队有多么大的意见分歧。这样的意见分歧,肯定会影响到士兵。这样打起仗来,还打得赢吗?

所以,看起来马谡用兵之道,都符合古代兵法,实际上真的就是“纸上谈兵”。最终失败,也是必然的。

(参考资料:《三国志》《华阳国志》)


张生全精彩历史


平地筑城,加固营寨,绝对是骑兵的噩梦,大伙儿不要不信,由我慢慢道来。


其实在诸葛亮北伐之前,曹操与马超,就在平原上有过一次大战,西凉马超,骑兵勇猛,而曹操绝大部分是步兵,在平原上作战,沙土松软,立不起营寨,败多胜少,被马超赶得割须弃袍,差点丢了脑袋,可咱们的曹操,利用天时,垒沙成墙,泼水成冰,一夜之间筑成了一座低矮的冰城,就有效地阻挡了马超的骑兵。


在此之前的西汉卫青,在茫茫草原对付匈奴十万骑兵,采取的仅仅是几千辆武罡车围成的阵势,埋伏弓弩手,就有效地阻挡了骑兵围攻。


根据当时的描述,街亭是五路总口,周围多山,不利于大兵团运动,尤其是骑兵,探马既然探听到张颌率兵前来的兵力和路线,事先肯定侦察过街亭地形的,这是军队侦察小组的必修课,诸葛亮手上有地图,据此认定,只要防守的当,就可以从容撤军。其防守态势应该是下面的情形:魏兵骑兵远来,山谷之中根本展不开,无法型成有效冲锋,当中下寨,据有水源,四面只留少许空隙,一箭射程,魏兵骑兵通过路径,多设鹿砦,可以一边喝酒,一边防守,十分惬意,就算司马懿来,也只能够顿首哀叹。有人说魏兵来得太快,看看书中描述,王平的5000兵,可是立了营寨的,时间足够了。

下寨防守的基本情况如下面的图示,营寨木栅栏,后面有支撑,步兵将长矛架在栏杆上,前面有几重鹿砦,后面有弓弩手的箭雨保护,骑兵来了,个个蒙逼,因为马匹就算要越过栅栏,也得有助跑空间啊!这样的营寨,粮草充足,弓箭齐备,守个把月都不成问题。况且,诸葛亮交给马谡20000兵马,只要求他守10天,不是歼敌。司马懿马步兵力加起来也不过十来万,不是数十倍的关系,他们轻装简从,没有大型攻坚设备,面对坚固营寨,只能够停下脚步。

而马谡偏偏不听诸葛亮的安排和副将王平的建议,按照下图执意防守西边小山,准备居高临下,置之死地而后生。他不知道,诸葛亮带来的蜀汉军队,好多年没有实战经验了,又都是步兵,在此之前,打仗顺风顺水,收复很多城池,毫无艰苦战斗准备,山上有草木、乱石,队伍就不可能整齐,如同散兵游勇一般,如何能抗敌?更甭提缺粮断水,士气不振。山下张颌的部队可是久经沙场的老兵油子,围而不打,迅速包围王平的小股部队,大军穿插而过。

难怪诸葛亮看到后,大惊失色,捶胸顿足,悔之晚矣!


卫星地图上,基本也是同上面的示意图一般地形,只要这样一解释,吃瓜群众就大致能够理解了。

…………

谢谢阅读!


诸葛小村姑


诚邀,如题。看到这个问题,小编不得不再次感叹小说的强大力量,因为在正史中马谡根本不是由于不听诸葛亮之吩咐屯兵山上而被司马懿包围兵败,这是二毛修改的《三国演义》中改编的。要是以后人人都看小说,以小说代替历史,那真的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当然这并不是今天小编要说的话题。我们还是来看看史书中是怎么记录马谡失街亭的过程吧。

在《三国志·蜀书九·董刘马陈董吕传》中记载:“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与魏将张郃战于街亭,为郃所破,士卒离散。亮进无所据,退军还汉中。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良死时年三十六,谡年三十九”。

解释一下,也就是说马谡并不是当时迎战司马懿的最好选择,众人都说魏延最为合适,但是诸葛亮不知为何力排众议启用马谡为将,而且马谡是和张郃战于街亭,并不是被张郃包围。毕竟《三国志》是陈寿写的,陈寿所效忠的西晋朝廷承继了曹魏的正统,所以不会对自己军队的胜利遮遮掩掩,这个记录还是比较可信的。由此可见,马谡失街亭固然有自己能力的原因,诸葛亮识人不明也有很大的因素。

以上就是小编的回答,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马谡失街亭,一直是后人热议的话题,不少朋友认为马谡死得很冤,为诸葛亮背了个大黑锅。想当年马谡依山而守,居高临下,有势如破竹之势,尚不能击败来犯的魏军,当道下寨,和数倍的魏军正面交锋,岂不败得更惨吗?真是这样的吗?马谡守街亭背后到底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

战略要地——街亭

首先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街亭,其又名街泉亭,地处于现今秦安县厅东北45公里的陇城镇一带,山高谷深,地势险要,在古代是兵家必争要地,进可攻关中,退可守陇右,战略意义十分重要

街亭一战,势均力敌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许多朋友一直认为当年街亭一战,魏军的兵力是蜀军的数倍,其实不然,当时双方的兵力应该是均势,或许蜀军在一定程度上,兵力还略多于当时的魏军。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不妨从史料中找找蛛丝马迹。

首先我们来看看当时马谡到底有多少人马,关于马谡具体的兵力史料上并没有详细说明,但当时作为副将的王平因与主将马谡观点不一,从而独领一军当道驻防,这一军的人数是有记载的。据《三国志 王平传》记载:

“众尽星散,惟平所领千人,鸣鼓自持。"

这里写到了王平所分的一军尚有一千人,加上街亭的重要战略意义,以诸葛亮用兵谨慎来看,我们可以大致推测当时马谡和王平带过去守街亭的兵力应该在一万左右。

再看魏军,当年领军与马谡于街亭交战的是曹魏名将张郃,时抗拒诸葛亮北伐的魏军都督是曹魏名将曹真,话说当时曹真总共带了多少兵马阻挡诸葛亮呢?《三国志》注引《魏书》中明确记载:

“乃部勒兵马步骑五万拒亮。”

可见当时曹魏据敌的总兵力才5万,作为前锋的张郃难道将所有军队都带去打街亭了?那主帅曹真岂不是很尴尬?话说张郃到底能带多少人过去呢?据我估计,这个人数应该也在一万左右,为什么呢?原因有三:

其一:当年张郃击败马谡后,由于有王平的一千兵马尚在,而担心中埋伏,不敢追击。已是击败了蜀军主力,若是在兵力绝对的优势情况下,张郃纵使谨慎,也没有不乘胜追击的理由,之所以不敢冒进,其兵力有限也是个原因。

其二:街亭是战略要地,魏国不可能不重视,所以张郃所领之兵不应该在一万之下。

其三:史料记载,诸葛亮曾对街亭一战发出了一番感慨:

“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

按照诸葛亮所说,当时蜀军应该还略多于魏军的,而此战之所以大败,皆因马谡不听诸葛亮之言所造成。

所以当时魏蜀两国在街亭的兵力应该是个均势,假若当年马谡当道据守关口,凭借街亭的有利地势,分兵设伏于两山,阻挡魏军应该不成问题,那么马谡当年为何要执意依山扎营呢?最后为何终致惨败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马谡街亭战败,或许因急于立功

街亭其实是一条要道,那一带共有略阳、街亭、陇坻三个据点,而略阳、陇坻这前后两个据点是天然屏障,而街亭一处相对空旷,想当年马谡率先来到街亭,如果占领险要地点,修建工事,积极防御,张郃也是断然不可破街亭的。但马谡并没有这样做,他反而将军队驻扎山上,这在以守为前提的战略布局来说,马谡的做法显然是错误的,当时副将王平也指出了马谡做法的不当之处,再三劝阻如此行事很危险,恐敌军切断水源,到时候不攻自破。后来也正如王平所言,张郃断了马谡水道,马谡以惨败收场。

但我们换一种方式来考虑的话,马谡的做法或许也是可行的,那便是以攻为前提的战略布局,依山驻扎,有居高临下之势,若被敌切断水道,粮道,则正好可效仿当年西楚霸王破釜沉舟之法,置之死地而后生,凭借山势往下冲杀,势如破竹,可败魏军。这也是为什么马谡当年要选择在相对难守的街亭与魏军交战,其意不在防守,就是想与魏军正面来一场交锋。

那么为什么双方势均力敌,落败的却是马谡呢?

其一:这是马谡第一次领军作战,领军经验不足,而又立功心切,然破釜沉舟之计岂是随意可用?马谡不是项羽,没有那份魄力。

其二:马谡与王平不和,行军打仗,最忌讳的便是将帅不和,将帅不和也会导致军心不稳,所以未交战,已先败一招。

其三:对手强大,张郃乃曹魏名将,所领又是骑兵,正面交锋,肯定是吃亏的。

马谡失街亭,时也,命也!

“品历史人文,悟真理人生。”专注历史文化的探索,我是灵魂的感触!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哦!


灵魂的感触


这个问题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说明,第一,不是马谡主动往下冲,是张郃主动向上攻。此时蜀汉士兵粮水两缺,哪里力气和士气?居高临下的优势早失去作用。第二,兵力问题,马谡面对的应该没有数十倍的魏国骑兵那么夸张,甚至兵力对比上差不多,关键是曹魏确实有骑兵的优势。


当时,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关中三郡响应,根据《三国志.明帝纪》注引《魏略》记载,群臣一下没了主意,但是曹叡认为诸葛亮必败,乃部马步骑五万拒亮,还特进张郃,都督诸军。但是,根据街亭的地形,街亭口就像一条道,三郡反叛再加上兵贵神速,张郃到达街亭应该是曹魏军前部,以骑兵为主。因为《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记载,诸葛亮反思这一战原文:“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于兵少也,在于一人耳”。这个记载已经很明确了。那么,再顺着诸葛亮的话说,战争并非在于军队的数量多少,主要还是带兵之人。



所以,无论张郃带领的军队有多少,马谡如果能好好利用街亭的地形,要抵御张郃问题其实不大。街亭入口就是一条道,四周都是山,从抵御曹魏精锐骑兵的角度来说,把部队放上山也没有错。毕竟骑兵适合在平原冲击。所以,马谡放弃街亭相对平坦的市镇,这是避开对方之所长,还可以利用蜀汉军队善于山岭作战的优势,只是,马谡作为主帅经验毕竟是有限的(当然现代人,包括笔者也是“上帝视角”了)。因此,经验丰富的王平提醒了马谡,可惜王平目前只是裨将军,职务更高的黄袭等人都没有说话,马谡自然也听不进去。所以,张郃一来,就占领了街亭的街市,而且一看马谡军都在山上,楞是把正规军整得犹如山贼之众,与其上山攻打,不如断了他们食水,这招对付山贼叛逆屡见不鲜了。

(右边红圈内就是街亭口,街亭四周有很多险要的山地)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万夫莫开,马谡也忽视了街亭口的作用。如果他在街亭口部署兵力,修建堡垒工事,由于道口的狭窄,那么张郃兵力再多,也会失去作用,骑兵的机动性也失去优势,结果就是张郃军长驱直入,没有遭受多大的抵抗。那么再退一步说,万一街亭口在张郃猛烈的攻击下,守不住了,这时候居高临下的作用就可以发挥出来了。因为,张郃军一旦在街口击溃马谡军,必定追击并进入街亭,这个时候提前在山上的埋伏的蜀汉军,再从上往下出击,先前被击溃的士兵再反击,那么马谡的胜算还是要比张郃大很多。依照张郃的“尿性”,一旦受到夹击,可能会立马会安排撤军,这样街亭还是一样守住了。

所以,马谡如果充分利用街亭的地形,修建工事,全力守住街亭的道口,问题应该不大。而且马谡属于防守的一方,在兵力调整上有很好的主动权,哪怕只是派王平的千馀人埋伏山上,如有万一,擂鼓而下,那更是上了双保险。


大飞熊骑士


首先,当时魏国全国的骑兵都没那么多。

要是像题主说的魏国有这么多骑兵,早就把鲜卑人给灭了,实际上魏国一直受鲜卑人的骚扰之苦。

不过当时魏军实力确实要远超蜀军,所以街亭之战无论发生在什么地点,都改变不了魏军攻击蜀军防守的态势。

其次,街亭是兵家必争之地,但并没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理优势。

街亭这个地方是魏军南下的重要通道,但并没有雄关扼道,这给蜀军在防守的时候增加了不少困难。

还好,诸葛亮交代给马谡的人任务是在规定时间内拖住经过这里魏军,给诸葛亮赢得胜利争取时间。

因为这个原因,马谡才将蜀国军队驻扎在山坡上,居高临下并且简单修筑一些壁垒,来抵御魏军。而魏国军队即便是攻下街亭,他所面对的主要敌人马谡的蜀军并没有被歼灭,有这支军队在,魏军就难以深入攻击,马谡只要切断魏军后勤,让这支军队陷入补给不畅的困境,魏军就会不战自溃。

可见攻下街亭没有任何意义,只要当地还有蜀国军队,即便什么都不作,都可以让魏军寝食难安。

所以,马谡守街亭重点不是能否守住街亭这个小镇,而是在于能否利用街亭这个咽喉要道起到对魏军的牵制作用。

在这一前提下,放弃小镇街亭,将主力驻扎在山上,依靠地理优势抵御魏军其实是上策。

马谡错在放弃了对水源地的控制,就如同孟良崮战役中,国民党军队放弃水源地导致士兵没有水喝,水冷机枪也没有足够的冷却水,以至于号称战力强悍的数万精锐在短短三天内就被全歼。

街亭之战也是如此,当魏国军队切断水源地的时候,蜀国军队就陷入了困境,这导致军心不稳,魏军很轻松就击败了蜀国军队。

反过来说,如果当时蜀军牢牢控制了水源地。蜀军补给充足,在与魏军作战的时候,就可以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只要按照规定时间牵制这支敌军,魏军迟早会收兵撤退。这时,马谡背水之战的策略就和韩信当初的背水之战有了异曲同工之妙。

当初,韩信在井陉之战中,率领汉军背水列阵,赵军主力倾巢而出准备全歼这支军队,汉军无路可退只好奋力抵抗,赵军见不能取胜只好退兵,没成想大营已经被韩信派出的轻骑占领,并插上了汉军军旗。赵军认为大势已去,由退兵变成溃退结果被韩信击败。

那么,马谡的奇兵在哪里呢

实际上,如果把马谡的街亭看做背水之战的战场,诸葛亮所率领的主力军队就是马谡所期盼的奇兵。只要诸葛亮取得胜利,攻打马谡的魏军就会认为大势已去,只能退兵,如果这时马谡率军从山上杀出,很可能会取得街亭之战的大胜。如果马谡在街亭之战中取得胜利,他就会被诸葛亮封赏,从而成为蜀军第二号人物,因为马谡是诸葛亮的心腹。

可惜的是,马谡太不给力,没能等到诸葛亮在另外一个战场取得胜利。于是,诸葛亮只好挥泪斩马谡了。

以上


历史风暴


马谡在山上往下冲都打不过魏兵,平地筑城几天能挡住几倍的魏国骑兵吗?



一般来说,高处往下,具有冲击力强优势,但也有立脚不稳、踩偏踏空、歪失重心、近敌时容易被动、被伤,甚至送命等缺陷。所以,马谡所谓“凭高视下,势如破竹”,只是曲解兵法,并不是取胜之道。



提问说的平地筑城,就是马谡到达街亭后,初步看了地形,很自负地说,侧有独山,四面皆不相连,树木密集,是天赐之险,最好的扎营位置。王平则反驳说“屯兵当道,筑起城垣,魏兵纵有十万,不能偷过……”。



筑城抵挡攻击,包括骑兵冲击,这是冷兵器时代常用方式,效果也不错。比如,曹操在渭桥之战中,冒严寒、顶风雪,利用连日阴云布合,朔风骤起,驱兵聚沙筑城,随筑随冻,冰结成型,马超的西凉骑兵何等厉害,也只能望城兴叹。从街亭防卫战看,马谡是就地防守,魏兵是长途奔袭,马谡是以逸待劳,张郃是疲惫之师。



还有,就地防守不等于龟缩扎营之地,死等挨打,抓紧敌军来临之前,或者双方相持过程中,瞅中机会,选择合适地域,派遣精干特种兵、突击队挖掘壕沟、陷阱、布设鹿角、蒺藜、绊码钉、木栅栏等等障碍物,还可在险要位置,设置连弩、擂木、滚石等,可以大大延缓、迟滞、减弱敌军攻击力度。



曹操渭桥筑沙城,是在当年九月,而马谡守街亭的上一回,就是诸葛亮乘雪破羌兵,估计当时天气还很严寒,既然王平这么说,也许筑城当时是可行的。曹操筑那个沙城,在双方对阵、相互攻击、战事不断的间隙,争分夺秒,抢时间、抓机会,一夜之间就基本成型。当然,这是很粗糙、简陋的工程。待重挫敌军,局势稳定后,肯定需要重新加固。



说明一点,街亭与长安一带不同,并不适合骑兵作战,演义中也没有刻意表明,张郃、司马懿是以骑兵进攻,导致街亭失守。因此,平地筑城与阻挡魏军骑兵,没有必然联系,也与街亭防卫战风马牛不相及。



综上所述,如果当时的马谡马参军,不说集思广益、发动士兵、如果认真听取副手--副将王平的意见,在这么一件大事上,不任性随意、狂妄自大,能慎重分析、研究街亭守备,那没准空城计、斩马谡,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就难发生,《三国演义》的热度兴许会因此降低一些。(3:13)


流誉后


为了拿下陇右全境,所以必须要阻击住张郃来支援的5万人,当时诸葛亮心中有两个人选,一是魏延,二是吴壹。但最后派了马谡。为什么派马谡,现在已经无法考证,应该是诸葛亮觉得他合适。

由关中来陇右必走关陇大道,魏军长途奔袭,来的几乎全是骑兵,为了争取时间只能走关陇大道,也只能过街亭,抢先占领该地,可以利用有利地形展开阻击。街亭在山谷中,两侧的山都很高大,其中一侧被称为南山的,顶部平缓,向下三面皆陡峭,马谡决定把人马拉到南山上,待敌人前来攻打,居高临下,把敌人打败。王平当时不同意,但马谡不听。结果可想而知,蜀军大败,四散逃命,只有王平率领的一支人马,临战不慌,他们不断敲击战鼓,张郃以为有伏兵所以没敢猛追,蜀军守街亭的 1万人马最后只剩下王平带回来的 1000多人。

如果现在去古街亭战场做一番实地考察,就会发现此处确实十分险要,两边的山很高,秦陇大道行至此处,出现了一道地质断层,西边比东边高出十多米,成为一处断崖,街亭要塞就是以此为依托修成的。街亭要塞的作用实际是防范由东面而来的敌人,对西面之敌却没有任何作用,如果陇右一带有人造反,他们会想起街亭,用它来抵挡曹魏的大军,所以街亭要塞不会被好好修葺加固,甚至为了防止被敌人利用,还会刻意破坏。所以马谡来时看到的应该是残破的要塞,马上筑城御敌肯定是来不及的,所以马谡把人马拉上山,他认为张郃是去救援的,必然会急于求战,这样拖延援兵的目标就达到了,但水源问题逃不过名将张郃的眼睛。

所以马谡在街亭败了,不要说平地筑城,就是加固现有的街亭要塞都来不及,而与张郃野战,1万人难敌张郃的5万人,况且马谡只是个参谋,没有武将的战场经验,资历难以服众,与基层官兵也不熟。而在这一战后马谡自知犯下大错,居然潜逃了。

参考书目:南门太守《三国全史》


MP-Link


这事儿要想谈明白,那得从消失的罗马军团谈起。

公元前53年,罗马人进攻安息,也就是波斯、伊朗。在卡莱,罗马人惨败。但后来清点人马,发现有1000人不知所终。这就是著名的罗马军团消失之谜。实际上这支罗马军队当时突出重围之后,并没有向罗马方向返回,而是向东方走了。

当时是安息人2万打罗马人4万,所以在战场上出现缺口,导致这1000罗马人突围,逃出生天的可能是极大的。作为战败的军队,回罗马应该是会受到严惩的,这支军团有不敢回去的理由。而罗马是极其善战,崇拜武力的社会,作为战败者,这支军团也有没颜面回去的理由。当时安息人是胜利者,他们主宰着战场,这支军团还有后路被截断,没路可回去的理由。所以,他们选择了东方并不奇怪。

这支军团突围后,由中亚走到了中国的西域,最后遇见了匈奴。在那里他们当了雇佣军。当时的匈奴还处于骨簇的时代,用鱼骨、兽骨做箭头。当他们遇见装备铁剑、铁甲、盾牌、标枪,排着整齐队形的罗马人,一定是很新奇的。罗马人也是沦落异乡,人数少,为了生存,只能与匈奴人开始合作。

公元前36年,汉军出击匈奴,就遇见这了支军队,他们排着罗马人标识性的鱼鳞阵。仗打完了,汉军收编了这支特殊的部队,留为己用。此时距离安息战败已经过去了17年,汉军收编的这支军队也是1000人左右,这里面有了个新问题,就是从安息逃过来的这一千人后来实际上是分布在了西域很多地方,被汉军收编的只是其中一支。

很明显,在过去的17年中,这支军队是开枝散叶了的。他们在路上肯定不断有人死去,也肯定是在不断的吸收沿途的青壮年。也肯定会有很多人在路上结婚生子,娶了或者是抢了沿途部落的妇女。在血统上,被汉军收编的这1000人已经不是纯粹的罗马人了,但罗马的战术传承下来是没有任何影响的。

再往后,这支人马就留在了中国的西北边境,守卫国门,并逐渐融合到了当地的民族中。但是,他的战术、打法一直在延续。直到200多年以后,另一个人的出现,带领着这支军队的后裔再一次登场,这个人就是:马超。

马超,作为东汉末期的猛将,他前半生的主要业绩就是镇守帝国的西北。而那支罗马人的后裔,恰好就在他的辖区。所以这支人马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马超的部队。而马超军队的特点就是:结阵、投掷标枪。当然马超的部队也是一支多民族联军,成分和战术都很杂。他手下比较出名的还有骑兵,这是西北的汉人与羌、氐人的结合。步兵这块,有罗马血统。

后来的事情大家就清楚了,马超投靠了刘备。这支罗马军团的余脉来到了蜀国。

蜀汉的历史可以以刘备的去世为时间节点。刘备在世的时候,他是蜀汉的核心,他去世以后,诸葛亮是蜀汉的核心。但你仔细看看历史,刘备时期的蜀汉军队与诸葛亮时期的蜀汉军队是不同的。刘备在世的时候,他们军队还是关羽、张飞、赵云这些将军纵马驰骋的形式,跟中原的其他军队没什么不同。但到了诸葛亮的时期,蜀汉的军队就已经变了。

魏国擅长的是骑兵机动作战,吴国擅长的是水军江河作战,蜀国的强项是:步兵,结阵作战!而蜀军的步兵结阵作战,就是吸收了罗马军队、马超军队的战术。

诸葛亮这个人被三国演义神话了,在小说中他极其擅长各种机谋,诡计。但在正史中这恰恰是他的不足的地方。诸葛亮擅长的是治军,而不是临阵发挥。他的强项是组织资源,把一群老百姓训练成强悍的士兵。行军,扎营非常严密得法。等到了开打的时候,就得派其他的将军了。

在诸葛亮的时期,他把蜀军治理得相当不错,当时的蜀军是很能打的。我们谈历史,不能按照三国演义里那个神坛上的诸葛亮来思考,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就是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蜀军是攻势一方。蜀军不服魏军。不管你魏国综合实力多强大,即便你人口众多,粮食丰厚,名将如云,士兵充足,但面对诸葛亮带领的蜀军,魏国只能是被动防守,靠着把诸葛亮熬死获得优势。

蜀军当时的强大,就因为诸葛亮继承和发展了马超带来的结阵战术。而且他还发明了当时的冲锋枪:连弩。蜀军平地结阵,以盾牌筑墙,就是一座移动的城堡,再以连弩、弓箭射击,魏军根本捞不到好果子吃。

魏军的优势在于骑兵,但那个时候马镫还没有被发明出来。士兵在马上只能靠两腿的力量死死的夹住马肚子。当时骑兵的战斗力不高,跟后来的隋唐骑兵、契丹蒙古骑兵没法比。当时魏国骑兵在马上的机动能力很差,不能做上点难度的动作,一个松懈就会在马上掉下来。以那种情况,魏国骑兵去冲撞蜀国的盾阵属于作死,撞盾牌上,人也飞出去了。

终于绕到街亭了。不过剩下的事情就好谈了吧?

如果马谡按照诸葛亮的教导:平地结阵。魏军打不动蜀军。但什么事都是反正面的,蜀军结阵,魏军打不动,但蜀军的步兵机动能力那是太差了,他那个城堡移动是相当的缓慢。你打不动我,我也追不上你。

而马谡选择了上山结阵,这明显是作死了。确实,马谡在山上结阵,魏军还是打不动他,但你也下不来了。人家把山团团围住,你根本冲不下来。冲破重围,首先你的部队要有很强的突击能力,要快,要猛,但这是蜀军不具备的。蜀军的优势在于坚固,速度是不存在的。

蜀军最后也不是被打败的,是被渴败的,山上没有水源。穿着那么厚的铠甲,扛着盾牌,还得打仗,这人一天不喝水是什么结果?2天不喝水啥效果?3天下来,自己就崩了。

如果蜀军有水有粮食,弓箭充足,5000人守几个月都没问题。

现在很多人对军事的了解都来自于游戏、影视剧,张嘴就:狙、狙。这都是幼稚园水平。考虑战争问题,谈武器参数是小学生,谈战术谋略是初中,高中水平你得谈:后勤、综合国力。大学水平谈啥?文化、人性。

打仗,古代考虑的第一件事就是:吃啥喝啥。现在考虑的第一件事就是:钱。

马谡为什么失败,他光考虑部队咋作战了,忽略了人一天不喝水就完犊子了这个小常识。他当时要是找个有水源的平地结阵,魏军打不动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