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引領 從“製造”走向“智造” ——蘇州工業園區25年之產業發展透視


創新引領 從“製造”走向“智造” ——蘇州工業園區25年之產業發展透視

蘇州工業園區,由工業起步,因創新聞名。25年的建設歷程,園區以國際視野匯聚全球創新資源,不斷推動產業優化升級,為這座創新之城築起了非凡的發展基石。

——25年來,園區始終堅持放眼世界、開放包容,以開放的主動,贏得發展的主動、國際競爭的主動,積極搶抓全球產業梯度轉移、新一輪科技變革、價值鏈重構等歷史機遇,推進開放與創新融合、創新與產業融合,在全球範圍匯聚和配置創新資源,著力構建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發展新模式,實現了從“園區製造”向“園區創造”的重大跨越。

——25年來,園區開放優勢持續放大,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累計創造超過1萬億美元的進出口總值。截至2018年底,累計吸引外資項目近5000個,實際利用外資312.75億美元,其中92家世界500強在園區投資156個項目。309家企業在53個國家及地區境外投資476個項目。

——25年來,園區產業結構不斷升級,開放與創新同步推進,形成了“2+3”特色產業體系。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兩大千億級產業為主導,加速轉型步伐,經認定的省級總部機構39家、佔全省20%。生物醫藥、納米技術應用、人工智能三大新興產業蓄勢崛起,年均增速30%左右,2018年分別實現產值803億元、650億元、250億元。

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更多發展可能 全球價值鏈上不斷攀升

1994年9月,首批落戶園區的14個外商投資項目在蘇州飯店簽約,三星電子位列其中,投資1.5億元建設半導體的組裝和測試工廠。三個月後,一張由園區工商局頒發的“00001號”營業執照成了三星電子在園區發展的起點。

2000年,中磊電子入駐園區,致力於光通信、DSL、有線電視纜線等寬帶接入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近二十年來,中磊電子已經從一個留學歸國的9人團隊小組起步,發展到擁有三個製造工廠、3400名員工的全球前三大家用寬帶網關設備商,每年出貨量超過3000萬套,佔領全球市場份額約10%。

早在開發建設之初,園區就將電子信息作為重點聚焦的產業,把產業集群發展規劃與產業招商引資結合起來,大力引進電子信息領域的世界500強項目,逐漸形成了集聚效應。

伴隨著前行的腳步,園區的土地資源瓶頸日益凸顯。如何進一步發揮開放創新的優勢?園區的答案是“騰籠換鳳”,做效果最佳的“加減法”,加快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速度和效率。當前,園區正積極推動電子信息這一“元老級”產業的優化升級,加快向“製造+研發+營銷+服務”轉型、向企業總部轉型,提升產業鏈、價值鏈地位。

新的探索總是存在不確定性,但也能帶來更多的可能性。中磊電子就是行進在這條產業升級道路上的一員,不久前,其在園區設立的研發中心正式啟用。未來,這個創新“大本營”將集聚數千名工程師,圍繞網絡終端產品進行設計與研發,提供全方位智能物聯網解決方案。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在支撐起園區經濟發展主導力量的同時,也逐漸實現了與區域轉型發展的“同頻共振”。

高端裝備製造——創新接連“加碼” 自主品牌“智慧力量”崛起

作為全球驅動技術的領航企業,德國SEW公司專注於模塊式生產減速機、電機、電控驅動部件。回首其與園區攜手發展的17年,銷售收入從最初的近2億增長到如今的30億,增長16倍,投資總額從最初的500萬美元增加到3.5億美元,用地面積從2.5萬平方米的一個廠區增加到現在近30萬平方米的四個廠區,成為高端製造企業在園區發展的“樣本”。

同樣是世界知名的製造“巨頭”,博世也紮根園區20年,演繹了精彩的發展故事。先後投資建設3個工廠和3處辦公樓,設置汽車電子、汽車多媒體和底盤控制等多個生產基地,2018年全新的研發中心啟用,成為博世全球最大的研發基地之一。如今,約1500名研發人員在園區開展智能交通和互聯工業領域創新解決方案的研發工作,在提升本土研發創新能力的同時,來自園區的“智慧”也將服務博世全球的研發網絡。

25年來,一批又一批國際化的力量驅動著園區高端裝備製造產業的“引擎”,而“土生土長”的自主品牌企業則為產業的創新注入了新鮮的活力。

從被國外排擠到佔領一半歐洲市場,與園區同齡的寶時得用勇氣和魄力贏得了行業的“話語權”。在寶時得產區的展廳裡,一款電動除草機被懸掛在一個醒目的位置,這是企業自主開發的第一款產品,獨創了主動消震技術,可以將作用於操作者手上的有害振動轉移到機器上。以此為起點,寶時得開始了自主創新的歷程。如今,寶時得自主品牌覆蓋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全球申請專利超過5200件,其中創新發明專利達到50%以上……

江蘇北人是一家以機器人應用技術為核心,致力於提供自動化、智能化系統集成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小到自動化單元,大到數字化車間,為客戶定製智能製造生產線,可極大地提升製造企業的生產效率。日前,上交所公佈了首批受理的9家科創板申報企業名單,江蘇北人成功入選。未來可期,越來越多的自主品牌“智慧力量”邁上新的發展平臺,也為園區高質量發展積累著蓬勃的後勁。

生物醫藥產業——“從0到1” 演繹獨具精彩的“春天故事”

十二年,足夠一顆種子長成茂密大樹,也足夠一批新藥創新的有生力量從萌芽到破土而出。

十二年前,在靜謐的獨墅湖畔,兩棟灰色橙色相間的大樓拔地而起,外牆上印著的“BioBAY”在陽光的照耀下格外顯眼。伴隨著第一撥十幾家公司進駐,這裡成為園區最早的生物醫藥孵化載體。

那是2007年的春天,正如大家看到“BioBAY”這幾個字母有些不明所以一樣,徐敏第一次帶著安全帽進公司時同樣內心忐忑。他創立的派格生物作為最早一批新藥研發公司落戶BioBAY(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如今已成為中國唯一自主研發糖尿病新藥並在美國開展臨床試驗的企業。

時針轉向2019年的春天,香港聯交所內一聲清脆的銅鑼聲,宣告年僅“4歲”的基石藥業正式登陸資本市場。基石藥業專注於開發及商業化創新腫瘤免疫治療及分子靶向藥物,僅用三年多的時間就構建起豐富、極具競爭力的研發管線,14項研發管線有三款腫瘤免疫治療候選藥物已處於臨床階段。

春天孕育著生命與希望,在園區,近千家生物醫藥自主品牌企業、數萬名高層次科技人才用勇氣與激情演繹著各具精彩的“春天故事”。新藥研發領域,園區已累計獲得1類新藥臨床批件63個品種,僅2018年就新增生物一類新藥臨床批件18個,約佔全國的20%;醫療器械領域,累計獲得註冊證580餘張,10個產品進入國家醫療器械創新產品審批“綠色通道”,佔全省同期的36%。2018年,園區生物醫藥產值達803億元,連續多年保持30%的增長,這裡已經成為全國範圍內生物醫藥產業最具競爭力的區域之一。

有人說格局預示著結果,園區的生物醫藥產業從一開始就瞄準高精尖的“創新種子”,給予陽光雨露,每日細心呵護。科研院所、論壇會議、金融資本、產業聯盟……各類創新要素加速“發酵”,形成最適合產業發展的肥沃土壤。

目前,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已完成一期、二期的建設,佔地約一平方公里。工作在這裡的人們喜歡稱之為“B村”,一個創新人才薈萃、創新主體集聚、創新生態優良、創新活力迸發的產業發展生態在這裡初見端倪。生態系統給產業發展不斷“增值”,園區的生物醫藥產業也實現了“從0到1”的跨越,並且鍛造出了邁步未來的堅韌力量。

納米技術應用產業——分寸間逐夢 豎起“園區納米”產業旗幟

作為園區最具有代表性的產業之一,納米技術應用的發展史也是園區艱苦創業的一個縮影。多年來的砥礪奮進,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已成為科技戰略國家隊創新價值鏈的點睛之筆,是區域創新體系中的引領者,而後打造的蘇州納米城也被譽為全球最大納米技術應用產業綜合社區。

2008年,李清文邂逅了蘇州。她清晰地記得剛來到獨墅湖科教創新區時的荒涼,處處都是農田,方圓幾里只有兩棟樓,其中一棟就是中科院蘇州納米所。中科院蘇州納米所是國內首個以“納米”命名的研究所,於2006年創建。2010年,園區率先在國內把納米技術產業作為引領區域轉型升級的戰略性產業。“這十一年,我見證了園區納米產業的快速發展。”如今已是中科院蘇州納米所副所長的李清文自豪地說道。

在園區的支持下,中科院蘇州納米所建設了國際一流的納米加工、測試分析和納米生化平臺。目前,納米所已成為立足蘇州、面向江蘇、輻射全國的高開放度的專業化公共服務平臺。李清文認為,園區納米產業和蘇州納米所形成了良好的共生關係。一方面,正是因為有著中國科學院的品牌引領,眾多國際納米人才彙集到蘇州工業園區;另一方面,從納米所也走出了不少創新創業人才,覆蓋新材料、能源、生物醫藥、傳感、通訊等領域;與此同時,蘇州納米所還進行著技術輸出,堅持將技術轉化給企業,服務地方產業發展。

2013年1月,蘇州納米城開園,當時,這座中環旁的巨大建築群還不為人熟知。作為第一批搬進蘇州納米城的代表,蘇州星爍納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允軍還清楚地記得當時的畫面。“地下車庫空空蕩蕩,公共汽車還未通車,就連打車都要描述老半天才能讓司機找到方向。”王允軍說。

王允軍見證了蘇州納米城從當初的兩三家企業到現在的數百家企業的成長過程,同時,他也帶領著自己一手創建的星爍納米科技有限公司披荊斬棘。公司隊伍從開始的幾個人逐漸壯大到如今60多人的規模,產品服務於全球上百所大學、科研機構和顯示行業領軍企業。而目前,納米城已集聚像星爍一樣的創新型企業近600家,引進國內外院士創新創業團隊16個、國家重點人才計劃76人。連續舉辦9屆中國納米技術產業博覽會,為全球第二大納米產業專業展會,產業發展穩步前行。

十三年來,從概念到孵化器再到招商引資,“納米技術”已經成為了園區的一面旗幟,園區已成為全球納米技術領域八個代表性產業區域之一。

人工智能產業——借力“智慧大腦” 千億級產業集群湧現

互聯網技術正悄無聲息地改變著我們,就像一種“新重力”,它無處不在又讓人習以為常……語音識別早已不是難事,而更為生動的“語音合成”技術,則將成為人工智能下一階段的關鍵“賽點”。日前央視《經典詠流傳》第二季,因為一個技術“爆款”而頻頻問鼎各路社交“熱搜榜”,而這個“讀詩成曲”的技術支撐就來自園區企業——思必馳。

誕生於人工智能產業的寒冬,如今終於迎來了發展的春天。十多年來,思必馳不僅成為了人工智能領域的領軍企業,更致力於打造成一個“平臺企業”,助力產業的發展。它自主研發的DUI全鏈路智能對話定製平臺就算得上人工智能時代的“操作系統”,用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定製個性化語音交互解決方案。

在園區,有數百家像思必馳一樣的人工智能創新型企業,它們在這裡匯聚、成長,既得益於良好的產業基礎,又有著諸多政策的扶持。2017年3月,園區率先發布了《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和相關政策,正式吹響了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集結號”。截至2018年年底,園區已集聚人工智能相關企業600餘家,從業人員超2萬人,產值繼續保持30%左右增速,全年共有46家企業獲得融資,年度累計融資額超63億元,獲投億元級的企業近20家。

在率先佈局人工智能產業之初,園區就提出“要建設成為國內外知名的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應用示範地和產業集聚地”。為加速實現這一目標,園區明確要在全局中抓重點、在重點中抓關鍵、在關鍵中抓具體,示範應用就是推動園區人工智能發展的關鍵和具體。目前,園區人工智能產業不僅形成了估值上千億的產業集群,人工智能細分的語音識別、機器視覺、大數據診斷等技術更在商業、醫療、製造、社會管理等多個領域均實現了應用項目落地,不斷深化著“科技為民”的產業內涵。

作者 唐曉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