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达科技2018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运达科技(300440)2018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9,589,576.09元,在未考虑同一控制企业合并追溯重述影响的情况下,较上年追溯调整前同期降低12.68%,考虑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追溯重述影响的情况下较上年追溯调整后同期降低24.68%,主要系本公司轨道交通运营仿真培训系统项目和机车车辆整备与检修作业控制系统项目实施周期较长,部分项目在本报告期内尚未完工,未能形成销售收入,主要原因之二为本年度新增子公司汇友电气,实现营业收入0.82亿元;实现营业利润107,100,832.1元,在未考虑同一控制企业合并追溯重述影响的情况下较上年同期降低21.50%。考虑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追溯重述影响的情况下,同比下降31.63%,;实现利润总额114,661,686.09元,未考虑同一控制企业合并追溯重述影响的情况下较上年同期下降16.06%,考虑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追溯重述影响的情况下,同期下降27.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323,643.1元,未考虑同一控制企业合并追溯重述影响的情况下较上年同期下降11.40%,考虑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追溯重述影响的情况下,同比下降23.19%,主要系本年度公司收入有所下降,费用增长所致。 报告期内,为保证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公司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拓展业务布局 1、积极引入合作伙伴,开拓城轨列车智能运维系统新市场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开拓城轨列车智能运维系统新市场,与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广州轨道交通产业投资发展基金(有限合伙)进行合作设立合资公司广州运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从事城轨列车智能运维业务,为城轨列车运行提供更安全、更可靠、更经济的城轨列车智能运维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提升城轨列车的运维保障能力,促进城轨交通进一步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广州运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设立进一步优化了公司业务结构,公司城轨业务收入比例将逐年提高,进一步降低公司市场相对集中的风险(公司原有业务主要集中在国铁领域)。 2、收购四川汇友电气有限公司,进入牵引供电设备业务领域 公司未来产业布局方向是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系统集成和运维服务为核心业务,以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装备制造与集成系统、牵引供电设备制造与系统集成为代表的轨道交通产业布局。为快速进入牵引供电设备业务领域完成公司的产业布局,公司收购了四川汇友电气有限公司,汇友电气长期致力于铁路电气化牵引供电设备系统的研发、制造,通过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在牵引供电设备系统方面形成了其核心技术体系与市场口碑,在轨道交通牵引供电设备领域拥有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 2018年公司业务范围拓展后,公司业务已涵盖轨道交通运营仿真培训系统、机车车辆车载监测与控制设备、机车车辆整备与检修作业控制系统、牵引与网络控制系统、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牵引供电设备、城轨列车智能运维系统等轨道交通设备及信息化系统相关产品。 (二)优化公司管理架构 公司根据所处行业的特性,顺应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趋势,建立真正贴近客户的核心能力,需为客户提供"高度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以此提高客户/市场口碑以及人员专业能力实现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为实现上述目标,提高公司运营效率、优化管理流程,公司在2018年底开始着手对公司组织架构进行梳理调整,将原按产品种类划分的事业部调整为按轨道交通客户类别划分的国铁业务群和城轨业务群,并于2019年初完成了组织架构调整。本次组织架构调整通过业务平台化,提高多品种产品需求响应速度,同时实现了资源共享,供应链端、制造端业务集中,做大做强平台,对业务进行有力支持;通过公共职能平台化,能够更有效开展工作,更好的支持业务发展。公司业务平台化调整后,各项工作开展重心从以往销售、产品两个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从销售、技术方案、产品及服务全方位地贴近客户,从响应客户需求向引领客户需求转变,为公司可持续发展积蓄发展动力。 (三)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多个新产品实现市场突破 技术储备是公司未来发展的动力,针对行业发展趋势,公司持续投入研发资金,保持公司技术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资金7,436.34万元,约占报告期内营业收入14.31%。2018年公司共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7项,截止2018年12月31日,公司共获得24项发明专利、33项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53个。 公司持续的研发投入,不断保持和扩大公司技术优势,并将技术优势转换为产品优势,推动公司内生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多个新产品实现了市场突破: 1、牵引与网络控制系统业务方面,磁浮列车牵引与网络控制系统开发项目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浮列车牵引与网络控制系统作为目标,旨在实现中低速磁悬浮关键技术的突破与优化,为第二代磁悬浮列车配套牵引与控制系统、辅助供电系统及列车网络控制系统。该产品采用铝合金轻量化箱体设计、先进的热管+强迫风冷散热技术、内置高性能的直线电机控制算法,居国内领先水平。据统计,目前国内拟建的磁悬浮线路超过200km,约有5.4亿市场容量。报告期内已完成装车实现试运行,并取得了2,198万元订单,公司在成为新制式轨道交通车辆牵引系统杰出的集成供应商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2、地铁车辆服役安全保障系统主要完成地铁列车的实时运行状态数据采集,并将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整合,在地面数字化实验平台进行状态分析、处理、展示,主要为地铁车辆智能维保业务提供支撑,保障地铁列车安全可靠、提效节能,实现列车运维精准管理。该项目报告期内完成了结题验收,并实现282万元市场突破,项目为智能运维核心技术研究和验证打下坚实基础,预计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维有200亿的市场容量,每年约20亿的市场机会。 3、城轨信息化产品是一整套覆盖城市轨道交通公司资产管理及运营管理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该产品将基于符合国内大多数城轨运营单位的管理模型进行设计与构建。通过该产品的客户化实施,为用户提供生产运营的业务咨询服务,实现信息化管理模式。该产品报告期内实现签订349万元合同,中标304万元的市场突破。未来三年的城轨信息化产品的市场容量预计为12.5亿元。 报告期公司的其他重点研发项目情况如下: 1、走行部故障诊断系统 该项目通过完全自主研发的新型复合传感器实现温度、振动、冲击等多个物理量感知,采用多数据融合、深度学习等相关技术对车辆走行部关键部件(轴箱轴承、电机轴承、齿轮箱轴承、齿轮传动系统、轮对等)提供全方位的安全监测、状态评估、故障预警和健康管理(PHM),保障车辆运营安全,降低车辆维修工作量及成本,提高车辆运用效率,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报告期内,地铁车辆走行部故障诊断系统及健康管理系统已完成样机的研发、型式试验及运营线路的装车运用考核(郑州地铁1号线试装、取得青岛地铁1号线6列车的订单);动车组车辆走行部故障诊断系统样机及健康管理系统已完成样机试制及350km/h复兴号装车,即将开展装车运用考核;目前国内既有地铁车辆超过4500列,每年新增预计约750列;动车组超过3000列,每年新增预计约400列。走行部故障诊断系统未来3年市场总容量超过45亿。 2、自动化安全作业平台 该项目在公司原有安全作业平台项目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升级,以确保机车、动车、城轨车辆检修人员的在车顶作业时的人身安全和车辆段的设备安全,提高作业人员的操作效率及提高信息化管理程度。产品设计采用冗余数据采集、双CPU数据处理、双通讯视频联动等技术。目前,动力集中动车所处于起步阶段,其中的安全作业平台为必须配置设备。报告期内,城轨产品的研发完成样机,正进行试验田交付及测试;机务产品已完成现场安装测试。2019-2023年是城轨车辆段建设高峰期,涉及的安全作业平台产品将有非常理想的市场前景。 3、二乘二取二LCU 该项目的研发目标是开发高安全的(SIL4)城轨列车可编程逻辑控制系统,满足城轨列车无人驾驶、动车和高铁对逻辑控制系统安全性能的要求。该项目报告期内处于试装车运行阶段。 4、HXD型机车无动力回送辅助供电及自走行装置 该项目是为改善HXD型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在无火回送过程中司乘人员的乘务环境而研发的一款装置,利用本装置控制牵引电机在被拖动运行时进行再生制动发电,从而产生一定生活供电容量,满足司乘人员最基本的照明、电子装置充电、取暖、制冷、冷藏、加热等生活用电需求,从而使其能安心、安全的在机车内值守,顺利完成机车送修/回送押运任务。本装置在技术上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全国共有近万台HXD型电力机车,市场容量约6亿。报告期内,该项目已完成针对HXD1型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的需求搜集与整理,将进一步完善总体技术方案。 5、车体外观图像检测项目 车体外观图像检测系统是一套集高速数字图像采集、实时大容量图像数据存储分析、图像特征精确定位、故障识别、自动控制、数据库及web终端于一体的智能检测系统。系统针对地铁车辆人工日检/四日检安全及维护重要项检查,采用高频图像传感器对车体关键部位进行高清二维成像,同时对走行部三维点云成像和对车门车窗及车体的彩色视频捕捉,形成多元的车体外观图像感知数据;并通过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和基于数据驱动的分级预警等技术,实现列车部件典型故障诊断分析,达到辅助人工检测,减轻劳动强度,保障列车安全,提高检修效率的目的。根据轨道交通地铁规划,预估市场需求量约为15-20亿。 6、基于SIC器件的动车组辅助变流器开发 该项目研制产品为磁悬浮列车辅助变流器,其功能是提供列车除牵引电机外所有电气设备的供电,如空调、照明、蓄电池等。 目前轨道交通列车辅助变流器存在的主要不足是重量与体积大,与列车轻量化设计的趋势相矛盾。本项目研制的辅助变流器采用SiC器件替代传统的IGBT器件,同时优化主电路拓扑,通过这两种方式显著降低辅助变流器的体积与重量。此外,通过主电路拓扑的优化设计,本项目研制的辅助变流器还可以移植应用于城市地铁、轻轨、单轨、市域快轨、现代有轨电车等轨道交通车辆的辅助供电系统。该项目已完成原型机测试,目前在进行样机结构设计与软件集成设计工作。 (四)公司管理持续改善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业务流程重组和信息系统再造(BSR),实现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企业资源计划管理平台(ERP系统)等信息平台上线,将流程体系与信息系统紧密结合,实现端到端业务范围全覆盖,建立标准化作业规范及管理行为。公司信息化建设构建了公司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实现了公司与控股子公司的统一部署、统一管理、互联互通的信息系统管理模式,建立了公司及各子公司的IT标准作业规范,降低公司的管理成本,进一步提升公司效率,促进公司高效快速发展。公司管理体系及信息系统建设,也为投资并购的企业快速融合提供了支撑。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建立了知识分享平台,将公司拥有的知识资源总结、沉淀进行传承,提高知识被复用的效率和几率,加速人才的培养。同时,公司启动人才盘点及关键人才计划、继任者计划,完成关键人才盘点及员工发展计划。通过任职资格体系的建立、关键人才的识别,加强员工赋能管理,明确员工发展目标,激活公司内部造血功能,进一步提升了公司人才队伍素质,促进了人才团队成长,为公司培养了大量的行业综合人才。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是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省软件企业,拥有强大的技术研发、创新及产业化能力,公司产品在所处行业已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公司主要管理人员均为轨道交通智能系统领域的资深专家,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水平和长期、丰富的技术及产品开发和管理经验。 凭借多年的行业技术与经验积累,公司已经掌握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轨道交通智能系统领域核心关键技术,轨道交通运营仿真培训系统产品创造了国内轨道交通仿真培训产品与技术领域的多项第一,提升了行业技术水平,促进了行业技术发展。 同时,公司持有《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资质》一级证书,在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领域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018年公司共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7项,截止2018年12月31日,公司共获得24项发明专利、33项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53个。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公司作为一家轨道交通智能系统供应商,长期专注于轨道交通行业的运营仿真培训系统、车辆车载监测与控制设备、车辆整备与检修作业控制系统、车辆牵引及网络控制系统、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牵引供电设备、城轨列车智能运维系统等轨道交通设备及信息化系统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服务和运维检修业务,是国内领先的轨道交通智能系统生产企业,公司主要产品为轨道交通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运营保障。 未来公司将形成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系统集成和运维服务为核心业务,以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制造与智能系统、牵引供电设备制造与系统、货物运输专业设备与系统为代表的轨道交通产业布局。 1、公司所处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铁路运输需求不断增加,为轨道交通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当前轨道交通行业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在国家"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高铁在全球的崛起,也为轨道交通装备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化经营提供了有利时机。预计未来轨道交通行业将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势头,也将为相关产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铁路交通方面,在持续大规模的铁路建设投资的带动下,铁路总投资每年稳定在8000亿元,铁路制造业仍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全国电力机车、货车的保有量逐年增长,高于世界平均增速。"十三五"期间,全国计划新增铁路营业里程2.9万公里,到"十三五"末预计达到15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规划建设1.1万公里,截止2018年底,高铁运营里程已达2.9万公里,"十三五"末预计将超过3万公里;川藏线规划建设已全面启动,总投资2700亿;国家正大力推进城市群建设,城际铁路建设将会有所发展,到"十三五"末城际和市域(郊)铁路规模达到2000公里左右。车辆既有设备升级,以及复兴号新型动车组系列逐步投入使用,铁路装备将保持稳定的市场需求。 城市轨道交通方面,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将进入大发展阶段。当前经国家批准已有40余座城市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预计到2020年将有50个城市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建设线路里程将超过10000公里,未来城市轨道交通设备需求旺盛。中国已形成一个世界上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市场。 在相关利好政策的陆续出台推动下,轨道交通行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期,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正处于黄金发展期。我国轨道交通在未来5-10年仍将保持较快发展,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维护行业需求快速增长,发展前景广阔。与此同时,我国高铁产品和技术出口潜力巨大。轨道交通大规模建设带动相关运营安全、维护需求的快速发展。 2、公司三年发展规划 未来三年,公司将坚持构建"贴近客户"的核心能力,针对轨道交通行业快速发展的趋势,将公司主营业务聚焦到整体解决方案与服务上来;以既有发展成果为基础,借助外部资本的力量,通过加大产品开发投入和进行必要的重组并购、战略合作,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产品线、经营领域的整合、扩充和经营规模的提升。通过长期持续的努力,将公司建成产值超百亿的轨道交通高科技企业。 在本规划期内,公司将专注于轨道交通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在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牵引供电与货物运输专业及其相关领域取得产品、集成技术及服务等系统性竞争优势。 强化铁路机务及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等传统领域的经营,进一步发展既有的轨道交通仿真培训设备、车载智能检测设备、机务段/客整所(城轨车辆段)检测、控制与信息化产品业务,该类产品的合同交付、技术更新、质量提升、产品线及应用领域拓展、生产和销售规模的扩大等任务仍将是今后三年的重要工作之一。 基于既有产品和核心技术,培育智慧培训解决方案、智能运维解决方案以及专业集成解决方案,并力争在规划期内落地。以既有的技术及团队资源为基础,以投资、兼并及战略合作为主要手段,将经营领域逐步向轨道交通其它专业领域拓展,形成覆盖轨道交通主要专业领域的产业布局。将西南交通大学学科优势明显的牵引供电专业作为重点拓展方向,打造集牵引供电一次设备、继电保护、调度控制及智能检测于一体的牵引供电与货物运输专业设备及系统全产业链;同时关注轨道交通其它专业领域的市场机会。 持续关注用户需求,积极介入运营维护服务市场。通过服务贴近用户,发现和挖掘新需求、新产品。 公司产品体系将努力向整体解决方案方向发展,逐步成为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牵引供电与货物运输专业设备及系统的研发、制造和集成的主流供应商,适时参与并向新制式轨道交通大系统集成业务发展。 跟随国家战略,加强国际市场拓展。 3、公司2019年经营计划 2019年1月2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2018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28亿元,新投产线4683公里,其中高铁4100公里,并指出2019年确保铁路投产新线6800公里,其中高铁3200公里。2018年铁路投资回到8000亿元,高铁通车里程超4000公里。 根据预测,2019年铁路及高铁的投产新线有望再超计划。按照铁路"十三五"规划,2020年铁路总里程将达到15万公里,比2018年底的13.1万公里多1.9万公里,据此,2019-2020年平均通车里程则需达到9500公里。2019年铁路投产新线有望超过6800公里。 2019年高铁通车里程将达到3800公里,亦高出铁总计划的3200公里。从基建稳增长的持续推动以及已有线路的开工建设情况,2019年铁路以及高铁的新投产线均有望再超计划。 综上所述,2019年铁路及高铁的快速发展将为轨道交通智能系统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 2019年,公司将继续专注于轨道交通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坚持以公司发展规划为指引,认真推进以下各项重要工作落实,全面完成年度经营目标。 国铁业务:建设国铁标准化考点,形成以考点建设为基础,考试鉴定考评系统为核心设备的考评体系;推动动车、集动车载产品研发并形成产品;通过投资并购、战略合作,形成动车段/客整所专业集成能力。 城轨业务:抓住城轨建设高峰机遇,向重点区域投入资源,实现销售主管、专职对口解决方案售前支持人员以及项目经理"铁三角"运转;智慧培训分阶段方案落地,建立样板点;智慧车辆段分阶段方案落地,建设样板点;提升车载智能检测设备销售规模,建立样板点;拓展学校市场,形成规模销售。 运维服务业务:积极开拓轨道交通运营维护保养服务市场;通过既有产品的维护保养服务深度贴近用户,为推广公司产品和其它产品打下良好基础;同时,通过全面承接客户的设备运维服务发现并挖掘新的需求和机会,为公司新产品的策划、开发提供依据;实现国铁机务运维服务本地化全覆盖,实现城轨车辆运维服务市场的有效突破。 牵引及网络控制产品:以自主创新为主导,加快前沿技术积累,产品平台开发与维护,结合战略合作,成为合格的牵引系统集成供应商。稳固磁浮市场,深入拓展新制式轨道交通市场,力争实现单轨、有轨电车业绩突破,为轨道交通用户提供高可靠性、高性价比、智能化的集成产品与优质的服务。 牵引供电板块能馈系统:既有产品功能全面升级及新产品突破,完成一个新产品立项。 牵引供电设备:箱式类产品优化升级,加强现有产品的工艺管理,完成常规产品的工艺文件设计;售后服务基本建立项目片区负责人制度,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外部监审,优化组织结构及工作流程;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物料质量及如期到货率,完成团队招聘、薪酬体系建设及公司管理制度优化。 仓储物流业务:完成工业物联网智能控制和信息处理系统合作研发,建立大数据应用研发中心,推进重载四向穿梭车研发和集成。 内部治理:建设能有效保障战略落地的组织结构和制度体系;以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快速补充高水平关键岗位人员,维持稳定、高效的公司管理体系;持续推进端到端跨部门管理体系和集成产品开发流程建设;建成技术先进、功能适用、安全高效的公司管理信息系统。 采取灵活的方式鼓励团队和个人开展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逐步形成公司的创新氛围和创新体系;建立项目团队、公司部门间核算考核体系,加强成本控制,提升公司竞争力;以责任、结果为导向,鼓励有意愿、有抱负、有能力的员工奋勇开创事业,共同分享成功的果实,实现客户、员工及公司的多赢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