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春季管理常見問題彙總(圖文詳解)

入春以來,南方氣溫逐漸上升,是百香果新苗移栽的大好時期,也是老苗管理的重要時間節點。本文就百香果春季管理常見問題進行彙總,希望對種植戶朋友有所幫助。

一、老苗問題多

01霜凍

受去年冬季霜凍和低溫影響,部分輕微凍傷的百香果植株出現枝條開裂、乾枯,樹勢衰長勢慢,後期掛果能力易受影響,建議種植戶對此類老苗進行清除,並對土壤進行消毒,補種健康新苗。

百香果春季管理常見問題彙總(圖文詳解)


02蟲害

隨著氣溫回升,是蚜蟲、蟎蟲、薊馬等蟲害的高發期,部分臨近菜地或者瓜果類作物的果園,還易遭受斜紋夜蛾、潛葉蠅、椿象等蟲害。老苗抗逆性較差,防治工作更需要加強。

百香果春季管理常見問題彙總(圖文詳解)


03病害

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今年入春後雨水偏多,老苗容易遭受莖基腐病影響形成莖基部紅腫、發爛,影響老苗正常生長,甚至造成水養傳輸受阻,植株死亡(參考用藥:防病初期:喹啉銅.多抗黴素750倍防治,治療方案:噻呋酰胺.咪鮮胺+霜黴威鹽酸鹽防治)。另外,春秋兩季病毒病容易爆發,要對老苗葉片進行細緻觀察,如老葉出現斑駁萎焉,新葉枯黃髮皺(摘除後,新芽新葉仍然無法正常),出現疑似病毒感染症狀,需要及時對老苗進行銷燬,避免蚜蟲傳播病毒病影響周圍植株。此外,氣溫回升後,如降雨較多,需要提前預防疫病(參考用藥:代森錳鋅、氰霜唑、霜脲氰.錳鋅、唏酰嗎啉等)。

百香果春季管理常見問題彙總(圖文詳解)


04修剪不當

越冬重剪、春季修剪不當,容易造成傷流,百香果枝條營養損失大,且易受病菌侵入,造成乾枯、發黃,傷流嚴重的植株抽枝發芽比其它正常植株明顯羸弱,枝條生長量和花器發育均不如正常植株。

百香果春季管理常見問題彙總(圖文詳解)


二、春種不規範

01整地不平

有條件的果園,新苗移栽前,需要對種植地進行翻耕旋耕整平,排水不良的地塊還需要起畦整平。土地板結,整地不平,土壤通透性差不利於好氣性微生物活動和養分釋放,也不利於百香果根系生長,土壤滲水、蓄水、保肥和供肥能力差,後期管理難度大。

百香果春季管理常見問題彙總(圖文詳解)


02未拆解育苗袋

部分苗商使用無紡布育苗袋育苗,但種植戶無法用肉眼辨別其質量的好壞,劣質的無紡布育苗袋無法在地裡快速分解,容易造成百香果幼苗根系被束縛,無法向外延伸,影響水肥吸收。建議種植戶定植前,拆解無紡布育苗袋,讓幼苗根系與土壤充分接觸,利於根系適應土壤,快速生長。

百香果春季管理常見問題彙總(圖文詳解)


03地下蟲害防治不當

百香果為淺根系肉質根,新苗定植後根系較易遭受地下蟲害啃食危害,建議種植戶提前做好整地殺蟲,或者幼苗定植後使用毒死蜱+噁黴靈配置定根水,能有效預防地下蟲害和調節幼苗生長。

百香果春季管理常見問題彙總(圖文詳解)


04埋土過高

百香果定植時,埋土不可超過基質土1公分,埋土過高會壓制幼苗生長點,同時土壤飽含水分,病菌容易侵入莖基部,造成莖基腐病、根腐病。

百香果春季管理常見問題彙總(圖文詳解)


05過度密植

百香果合理種植密度通常在80~120株/畝,良好的密度能有效的利用土地和光照資源,通常反映畝栽300~500株的果園人工成本較高,農事操作效率低,管理成本大,產量並無較大進步。不建議上規模的果園過度密植,以免管理不善,得不償失。

百香果春季管理常見問題彙總(圖文詳解)


06套種不規範

百香果對病毒敏感,很多茄科、瓜類、豆科類和草本作物都是病毒的寄主,在它們身上不表現出病毒症狀,但與百香果套種後,受蚜蟲傳播影響,百香果容易受病毒侵染可能會出現病毒危害。所以,百香果和茄科、瓜類套種建議套網。套種的管理技術、人工要求較高,不建議盲目套種。

百香果春季管理常見問題彙總(圖文詳解)


(百香果套種西瓜)

07幼苗過早留花

隨著春季氣溫持續升高,積累夠足夠養分的百香果枝條開始陸續開花。使用老熟枝條培育的扦插苗在苗期也會長出花芽,部分種植戶認為越早開花意味著鮮果能較早上市,從而賣上好價錢,為此狠不下心抹掉幼苗花芽。在實際種植過程中,幼苗過早留花,會對幼苗正常生長形成較好的樹勢有較大的影響,不利於後續產量,另外,百香果苗期植株較矮,果實距離地面太近,也容易招受蟲害和病菌危害。因此商業化種植百香果,還是建議未上棚的幼苗不要過早留花。

百香果春季管理常見問題彙總(圖文詳解)


三、除草劑使用不當

百香果根系較淺,老苗根系可能遍佈整個果園,若使用草甘膦等有機磷內吸式除草劑,濃度過高或操作不慎,藥水滲入土中被根部吸收後傳導全株,容易使蛋白質的合成受干擾導致卷葉黃化,重則全株死亡,如相近的果園使用此類除草劑也要提醒對方,儘量在無風或者少風天除草,避免因為藥劑漂移造成誤傷。近年來,隨著草甘膦、百草枯的抗性雜草越來越嚴重,更為安全、速效、環保的草銨膦除草劑逐漸被種植戶接受,在百香果園使用時,應嚴格參照使用說明,同時要儘量貼近地面噴施,避免藥劑噴到百香果藤蔓和葉片。目前草銨膦和剷草機交替除草的做法效率較高,值得推廣。有條件的果園,也可以使用透氣性良好的防草布覆蓋防草,新種果園定植前通過翻耕整地可達到除草的目的。

百香果春季管理常見問題彙總(圖文詳解)


(除草劑藥害)

四、用肥不當

常見用肥不當造成百香果肥害的主要原因有:施肥距離莖基太近、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底肥就混複合肥不均勻、施肥量過大,濃度過高、偏施氮肥等等。底肥是百香果優質高產的基礎,可以施腐熟後的有機肥或者微生物菌肥做底肥,用量根據土壤肥力而定,可施 3-5公斤/株,需與泥土攪拌均勻,溝施或者穴施,或者通過翻耕、旋耕翻入土中,土肥滲和均勻。除了前期底肥和中期追肥施用固體肥料外,有條件的果園可採用滴灌水肥一體化,根據作物需水需肥規律隨時供給,保證水量和肥料用量的均衡。既不容易產生肥害,也可大幅度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節水省肥。

百香果春季管理常見問題彙總(圖文詳解)


(百香果肥害圖片)

五、觀念沒改變

不少種植戶反映種植百香果,“年年種,年年虧,沒有補貼,根本種不下去”,“種十畝脫貧,種五十畝返貧”,“畝產3000斤絕對不可能”......其實種植戶有這樣的心理並不難理解,因為百香果種植說難不難,說容易也沒有這麼簡單!選地、搭架、選苗、移栽、引蔓、修剪、用肥用藥……每個環節都很重要,某一個環節出問題,有可能直接影響到整年的收成。

以廣西為例,去年商品性較好的中大果,地頭收購價格穩定在4元以上/斤,然而,受病毒病影響,種出來的花皮果、畸形果,價格較低,花皮果長期在2.5元左右/斤,畸形果只能當次果賣甚至加工廠都不收。由此可見,要想種百香果賺錢,必須要提高商品果率,種出品質種出產量。

在臺灣百香果優質產區——鋪裡大平頂,推行的是一年一種,使用無毒嫁接苗,並把大苗移栽列入到種植的標準流程,同時採用自然成熟,落網銷售,當天落網,當天運送市場,商品性高,售價自然就高。就連大家都驚歎價格高昂的越南果,也是在不斷踐行臺灣的種植經驗使用嫁接苗,從源頭防控病毒病。

百香果春季管理常見問題彙總(圖文詳解)


目前在廣西有一定影響力的果園幾乎都是採用嫁接苗,而且大部分是大苗移栽,基本上一個月就可以上棚。如果種植戶使用了低價劣質苗木,根系弱、緩苗期長,甚至在生長期就已經出現病毒病症狀,後續護理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和財力。對比起來,還是有很大不同的,因為少打一次藥,多結一斤果,苗木的本錢就回來了,提前上市也更能規避霜凍的風險。

百香果春季管理常見問題彙總(圖文詳解)


(待移栽大苗)

百香果春季管理常見問題彙總(圖文詳解)


(低價劣質苗木)

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選擇上吃了虧就要有所改變,首先要改變的就是觀念,要多向成功者學習,多做經驗總結,才能通過實踐探索出自己的成功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