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美學裡的“侘寂”,在生活中為何如此風靡?

有兩個花瓶,一個線條設計複雜,顏色豔麗,花瓶表面被複雜精美的圖案佔據,表面很亮很光滑,看起來喜慶奢華;另一個沒有圖案,顏色樸素淡雅,線條也很簡約,但是卻有著一種精細手工的質感和復古老舊的感覺。

這兩個花瓶,你更喜歡哪一個?

日本美學裡的“侘寂”,在生活中為何如此風靡?

如果,你選擇第二個花瓶,那說明你是一個有——“侘寂美學”意識的人。

日本美學裡的“侘寂”,在生活中為何如此風靡?

其實“侘”這個字,在中國的古漢語中並不是什麼好詞兒,主要是指那些失意的、粗鄙的、貧窮寒酸的;再加上“寂”,孤絕、寥寂,想來都身世薄涼。

中國宋朝後它冷清已久,傳到日本,“侘寂”卻一改風水,從一個普普通通的貶義詞,日漸博大,直至成為支配著日本人的品味與審美規範的古老理念。

日本美學裡的“侘寂”,在生活中為何如此風靡?

我們現在津津樂道的日式、極簡風、禪意,如果想要探究這些設計藏在深處的內核,那都不得不提侘寂。

日本美學裡的“侘寂”,在生活中為何如此風靡?

不過,關於侘寂,連日本人心中都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簡單來說,它是一種以接受短暫和不完美為核心的日式美學。

侘寂否定了華麗、鮮豔、繁瑣與奢華這些概念,描繪的是殘缺之美,樸素、寂靜、自然。

日本美學裡的“侘寂”,在生活中為何如此風靡?

今天,它代表了一種以較輕鬆的態度來看待短暫、自然和憂鬱,喜愛世間萬物的不完美和缺陷。

在以下文章中,我們會從幾個相關事物的方向來看待“侘寂”。

「 枯山水 」

日本人把佛教、禪宗的自律苦行精神與中國北宋的山水畫意境相結合,融入到當代景觀之中,形成了其獨有的“枯山水”。

日本美學裡的“侘寂”,在生活中為何如此風靡?

范寬《溪山獨釣圖》,32.4×85.9cm,北宋

“枯山水”是一種“無池無水”的庭院景觀,它產生的原因是京都的缺水地貌。這一缺憾的特徵彷彿印證了“侘寂”這個詞——殘缺之美。

日本人聰明地想到用砂石來代替“水”,輔以一些疊放有致的石組,構成一處縮微式園林景觀。

日本美學裡的“侘寂”,在生活中為何如此風靡?

龍安寺院內枯山水,日本京都

我們時常會看到沙子的表面有紋路,這是用來表現水的流動的做法。

日本美學裡的“侘寂”,在生活中為何如此風靡?

枯山水造園手法

「 茶道 」

你們可能還聽說過“侘寂之茶”和“侘寂茶人”這樣的名詞,分別指的是清淡卻高質的茶,以及喜歡喝這種茶的人。

日本美學裡的“侘寂”,在生活中為何如此風靡?

看日本茶道之宗千利休的自傳電影裡有這麼一段:滿園的牽牛花都開了,利休剪下一支然後對徒弟說:“把園子裡的牽牛花都剪了吧。”

捨去滿園芬芳,只留一枝獨秀。我以為這便是侘寂。

日本美學裡的“侘寂”,在生活中為何如此風靡?

影片《尋找千利休》影像靜幀

從14世紀開始,千利休就將侘寂融入了茶道。他主張使用小而樸素的茶室,並用簡潔質樸的竹製茶具或是日常物品,代替來自中國的華貴器具。

日本美學裡的“侘寂”,在生活中為何如此風靡?

我們去欣賞日本的抹茶碗,往往會發現頂級的茶碗形狀並不完美。

工匠總會在茶碗上製造人手捏製的彎曲痕跡,或在施釉時刻意保留釉料流淌不均的自然肌理。

那粗糙晦澀的手感和絕不耀眼的晦暗光澤,正體現了“侘寂”美學中那種清高枯寂、儉樸古拙的最高境界。

日本美學裡的“侘寂”,在生活中為何如此風靡?

「 工業設計 」

“侘寂美學”在產品設計上的應用是:沒有刻意的人工干涉,自然,保持最樸實的本色,與真實的美感相協調的視覺體驗。

日本美學裡的“侘寂”,在生活中為何如此風靡?

喬布斯是日本禪宗的忠實信徒,深受日本侘寂美學影響,也因此成就了蘋果手機極簡風格的設計。

日本美學裡的“侘寂”,在生活中為何如此風靡?

但是這種簡約是建立在——內在高品質和對細節追求的基礎之上的。而現在的iphone正在丟掉這種“侘寂”的精神,所以賣得不好也不奇怪。

「 時裝 」

在此之前,你是不是總認為“侘寂”是一種古樸、靜謐、低調的氛圍,可曾想過時尚圈的先鋒設計師們,也是它的實行者?

大名鼎鼎的山本耀司就是“侘寂”的貫徹者,他推崇展現布料最原始的狀態,表現事物本身的質感,設計剪裁過程中出現的線頭或是未完成的縫線,都可以變成其設計的一部分。

日本美學裡的“侘寂”,在生活中為何如此風靡?

山本耀司

比如山本耀司會將西裝的裡襯暴露在外面,與昂貴的羊毛西裝面料形成對比,而後在布邊踩線,加上手工縫製完成,留出毛邊。

日本美學裡的“侘寂”,在生活中為何如此風靡?

而另一位知名服裝設計師川久保玲則認為顯露未完成的接縫與邊緣修飾的過程,可以呈現不受拘束的優雅靈氣。

川久保玲會將羊毛料洗縮,來突出皺起來的老舊效果,然後將裡襯與面布同時踩死,有時會在背面縫一小條布,從而阻止面料毛邊的損失。

日本美學裡的“侘寂”,在生活中為何如此風靡?

侘寂之美是許多當代設計師所追求的境界,但無論是產品設計師、陶藝家或藝術家,如缺少精神的修為、生活的實踐、美學的淬鍊,就很難把這種抽象、像煙雲般的境界表達出來。

而這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概念,永遠值得不斷深入理解和挖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