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7S管理”实战篇之六——安全(Safety)

通过前几期,我们介绍了“7S管理”的基础:整理(Seiri)、整顿(Seition)、清扫(Seiso)、清洁(Ssiketsu)、素养(Shiasake)。

作为“7S”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安全(Safety)”也是所有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遵守的。保障个人和企业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所有员工努力提高安全意识、技能水平,学习安规、遵章守纪,方能确保安全生产。

安全(Safety)

意为:排查生产工作区域内的隐患,制定整改方案,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安全检查,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和演练,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目的: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让公司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得到保障,让生产设备保持平稳运行,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严格执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不发生设备损坏、人身伤害等事故。

通过班组智能管控终端,安排员工每日巡检、设备卫生以及消除缺陷等工作,及时发现设备问题,消除设备隐患,工作任务的反馈也能让班长及时掌控任务完成情况及现场设备设施情况。使用班组终端开展安全培训、应急演练及危险预知训练活动,实时督促员工学习安全知识,更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班组“7S管理”实战篇之六——安全(Safety)

安全(Safety)的推行要领

1、安全是一切的前提,任何工作离不开安全的保障;

2、企业管理层要经常开展安全方面的活动、培训、演练,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水平;

3、企业各层级要经常组织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和反违章活动,及时发现隐患,督促员工遵章守纪。

风险管控、隐患排查作为国家层面下文要求各企业执行的一项工作,对于企业的日常管控尤为重要。全员参与,共同发现隐患和违章,相互监督,才能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

安全(Safety)的管理标准

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设备;

2、现场设备设施摆放合理,不得随意堆放,阻碍通行;

3、进入生产区域,必须按规范穿戴整齐,不得穿拖鞋、凉鞋进入生产工作区域;

4、不携带危险品进入工作场所;

5、按规范要求正确使用工器具;

6、生产区域严禁吸烟;

7、无关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域,严禁带小孩进入工作场所;

8、下班关好门窗和电源,防止发生火灾或失窃事件;

9、所有的用电设备、设施、线路不得有破损、裸露、断裂的现象,定期组织用电检查,排查问题消除触电隐患;


班组“7S管理”实战篇之六——安全(Safety)


10、不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和技能培训,有助于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


安全是根本。企业的长治久安离不开安全,员工的工作生活更离不开安全,“7S管理”重在安全,以智能信息化的手段丰富学习和培训的形式,使员工记忆更深刻,企业更安全。

班组“7S管理”实战篇的往期精彩文章,点下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