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干部伸援手 解了村民燃眉之急

记者 何仁勇

不久前,大进镇天宝寨村村民金国三有了烦心事。

金国三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养殖户,依靠山羊养殖走上脱贫致富路。尝到甜头的他打算借脱贫攻坚春风,扩大养殖规模,进一步带动周边贫困户增收,却遇到资金短缺瓶颈。

“我想用房子作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可是卡在了房产证办理上。”金国三说,幸好天宝寨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及时伸出援手,巴心巴肠地帮助他办理房产证,让他及时申请到贷款,解了燃眉之急。

金国三的烦心事解决了,现在他逢人就说:“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是咱们老百姓的贴心人!”

返乡创业搞养殖

3月27日黄昏,夕阳给起伏不平的山岚染上一层金黄色。记者一行来到金国三的养殖场时,他正在地里忙着翻土,准备种植墨西哥玉米草。这是一种优良的饲草,非常适合饲养山羊。

金国三是天宝寨村5组村民,今年42岁。年轻时,他一直在外面打工。后来,考虑到孩子要回家读书,就带着家人回到家乡。回家后,总得搞点什么事业吧?当时,我区正在鼓励发展山羊养殖产业,他根据自己的兴趣,结合天宝寨村山地较多的特点,决定发展山羊养殖业。

说干就干,2015年,金国三开始修建羊圈,引进第一批山羊,信心十足地当起了“羊倌”。

历经挫折终成功

走进金国三的养殖场,只见一只只山羊正在埋头进食,让正在为山羊添加草料的金国三喜上眉梢。

割草、喂料、防疫、配种……养殖管理山羊的一切活儿,都是金国三亲手料理,“一条龙”完成。他说,只有亲力亲为,自己才放心。

4年来,金国三走过了一条充满辛酸苦辣的道路。

万事开头难,就在金国三发展山羊养殖的第二年,他就遭到了第一个打击。

那时候,金国三虽然精心管理,精心喂养,但发现有一部分山羊不吃食,慢慢消瘦下去,过几天就死了。金国三花800多元购买了抗生素药,也没有任何效果,无法阻止山羊死亡。

金国三当时一共养了30只山羊,结果死去28只,剩下的2只也出现了同样的症状。这时候,在妻子的提醒下,他抱中“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给这2只山羊打了一支驱虫药。奇迹出现了,第二天早晨,这2只山羊就站起来进食了。他喜出望外,继续打驱虫药,终于救活了这2只山羊。

后来,金国三请教畜牧专家才明白,自己在河边放养山羊,使得山羊感染上了血吸虫,只有打驱虫药才有效。

在克服了养殖技术上的难关后,金国三触摸到了成功的门槛。2018年,他销售山羊146只,收入24万元,“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

“自己富了不算富,能带动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才是我最大的心愿。”金国三把自己掌握的养殖技术无偿传授给村里的贫困群众,带动更多乡亲们致富。

扩大规模遇困难

金国三尝到山羊养殖的甜头后,打算扩大规模,引进种羊,增添圈舍。他向银行申请12万元贷款时,才知道需要房产证。他的房子没有办理房产证,如果按照正常程序办下来,至少需要半年。

天宝寨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知道金国三的烦心事后,主动伸出援手。

天宝寨驻村工作队队长黄天忠告诉记者,村里专门安排了一名工作人员,带着公章与金国三一起去镇里跑手续,需要什么资料就提供什么资料,确保不跑空路。在天宝寨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的悉心帮助下,金国三只用了一个月就办好了房产证,向农业银行提供了贷款申请。农业银行也一路绿灯,迅速批复。

“3月25日,12万元贷款已经到账。”金国三高兴地说,农业银行的工作人员还特意打电话来询问是否到账。

有了钱,好办事。金国三今年又引进40多头轮繁母羊,扩大养殖规模。今年预计出栏山羊200只,收入30万元以上。

天宝寨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廖代兴表示,下一步,将在精神上给予支持、在技术上给予指导、在资金上给予帮扶,让金国三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增加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