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黄山改名为徽州的话,你会不会支持呢?你觉得哪个名字能代表皖南文化呢?

九州文旅最中国


如果今天的黄山市改名徽州,汪郎是支持的,但心中还是有遗憾的。

为什么呢?因为今天的黄山市并不等同于古徽州,她只是继承了古徽州的主体,并把原来不属于古徽州范围的太平区(即除去汤口镇外的黄山区)给包括了进来。

事实上,古徽州的地理范围已经被一分为三了,即黄山市主体(不包括除去汤口镇外的黄山区)、绩溪县(今属宣城)、婺源县(今属江西),所以即使黄山市改名徽州,恐怕绩溪和婺源都无法回归了。

没有了绩溪、婺源的徽州还是历史上、史书中的那个地灵人杰的徽州吗?残破的徽州将更会是徽州后人心中的痛!

最美徽州是那个拥有六县,即歙县、黟县、休宁、绩溪、祁门、婺源的徽州,而不是今天的黄山市、或绩溪、或婺源,少了任何一县,都是不完美的!

但改名总比不改的好!


徽州文化自成一派,是可以用来代表皖南文化的,为什么呢?

皖南地区包括今天的铜陵、芜湖、马鞍山等市的部分地区以及池州、宣城、黄山全域,总面积达3.12万平方千米。

皖南文化除了徽州文化外,还有吴语文化(芜湖、宣城、马鞍山一带)和池州文化,但是历史上徽州文化影响巨大。

自宣和三年,宋徽宗改歙州为徽州后,历经南宋、元、明、清,得益于徽商的崛起和反哺,徽州文化达到鼎盛。

尤其是明清两朝,徽州府无论是教育、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宁国府(今宣城市)、太平府(今芜湖、铜陵、马鞍山)、池州府的声音。

即使到了今天,徽州文化依旧以现象级的存在而成为研究对象,她和敦煌文化、藏文化成为三大地方文化。

所以如果用徽州文化来代表皖南文化,那还是具有一定实力的。

【我是江东汪郎,徽州人!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江东汪郎


我祖籍是安徽寿县,我总觉得那些地方父母官爱折腾,一任领导一个主意,一任领导一个创意,岂知道文化是靠历史沉淀,是靠时间凿刻,不是街头流行的时尚元素。仅以我为例,我小从祖父母、外祖父母叨叨中就知道,我是安徽寿县人,从小学始填表格就如此。后来老家来人了,说改成长丰县了,再后来,听说又变成淮南了。再后来,我对祖籍准确称呼都糊涂了,感觉不停在变。去年旅游路过安徽,专门去登了寿县古城,我去过少地方,但没见过如此雄伟、古朴的城楼。八公山就座落不远的地方,那些公共成语:投鞭断流、草木皆兵、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以及八公山豆腐等,信手拈来,都可以做一篇大文章。但是,我的祖籍仍在默默梳妆中。寿县啊,拥淮河,傍淠河,历史上四次为都,十次设郡,,仅以清朝帝师寿县孙家鼐一首对联,就够寿县人自豪地多喝半斤。安徽要想有发展,唯有坚持徽文化,别折腾,别内耗,沉下心来做“徽骆驼,”若干年后,定会傲视华夏。


一杯浊酒慰平生


去年10月份今年春节两次去黄山,感受到了徽文化。去了才知道黄山市中心在屯溪,不在黄山,黟县,歙县,婺源,绩溪等都是古徽州。黄山只是徽州的一座名山。黄山人还是以徽州自居,徽商,徽菜,徽派建筑,四大徽班进京,徽砚都是黄山人的自豪,他们总说没有了徽州安徽怎么解释,有安无徽。我也认为徽文化的影响远比黄山大,徽文化可以包括黄山,但是黄山包涵不了徽文化。应该理解黄山人改名字的诉求,也应该允许婺源返徽的要求,保持一个完整的古徽州。


列假陈兵


我是湖北人,也许,一个安徽地域的命名与我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说实话,我对安徽的印象并不深。安徽本是一个新地名,江南行省也许更有历史。在新兴的安徽地界里,到其实留下了许多的文化宝藏。如,徽州、庐州、寿州、安庆……,还有我书法国画用的纸,叫宣纸,原来是原产地宣城产的纸………,这些都是安徽地界里老祖宗们留下的灿烂文化。

其中,给我一个湖北人、一个对安徽不太熟悉的人,我印象最深、也有最美好印象的,其实就是徽州文化、宣城宣纸这些。

历史需要传承,文化需要传承,这些东西,不断丰富、完善是可以的,但不应该轻率的变。这一代人把它给变了,可能后人就无法找到历史与文化的传承了,这是历史感、责任感。现在,炎黄子孙开枝散叶,分布到了世界各地。华人里,新加坡、台湾、香港、澳门都是繁体字,1954年我们大陆改成了简体字,七、八十年代,一度还想再次简化。辛亏被有识之士谏言阻止;地名也是一样,如果今天这样叫、明天要改成那样,今后谁能说得清。

再说了,徽州有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知名度很高。而你却把它改了、放弃了,这不但是没文化和历史责任感的表现,而且不也是傻帽吗?!黄山,本就是徽州地界里一名山,名山是名山,名城是名城,毫不相扰。“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还需要你做改个地名做宣传吗?!如果这里的人们希望恢复“徽州”,我认为是一种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自然乐见其成!


老萧看世界


徽州者,非洲也,名字不美,你口中讲徽州,别人听着却是非洲。当初徽州改黄山,表面上是为着宣传黄山,实际上还是忌讳被人听成非洲,即便没有邓公的教诲,徽州的改名也是不可避免的。你说徽州这一名称历史悠久,名气大,可是比起非洲来,那可真是差得太多了。翻翻如今的《人民日报》,对非洲的报道差不多天天有,而对安徽又能有多少?一个月怕是见不到几篇,更别说黄山市了。如今又要将黄山改回徽州,实在是个馊主意,没有哪位当地的领导愿意被人看成落后的非洲大陆。对于将黄山改回徽州的动议很多年前就有了,但喊了这么多年,始终也改不回来,担心被人听成非洲,应该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原因。所以说,将黄山改回徽州,怕是弊大于利,实在要改,还是等到非洲发达之后较好,要不改成徽黄市也行。反正,现在就将黄山改回徽州决非好事。


康齐得齐


黄山只是一座山而已。当时为了响应邓小平“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改徽州地区为“黄山市”。“徽州”展现的是一种文化内涵,像徽菜,徽派建筑等等的历史传承,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消除了。所以为了发扬光大传承“徽文化”,我以为必须恢复“徽州”的称号。再者“安徽”就是安庆和徽州的统称,没有了“徽州”,安徽也不叫安徽了。还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我们自己把“徽州”的名称改了,然而现划给江西省的婺源县却在积极的打“徽州”牌,他们也在始终如一的要求返徽。所以说我们更要重拾徽州称号。


盘龙卧虎892


作为一个曾经隶属于徽州地区的人,徽州改名为黄山,我们早已看淡了。改开以来,徽州人偏于保守,墨守成规,除了房地产业,多年来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并没有做大做强。徽州作为一个地区的地名,早已成为历史;徽文化仍在滋润着我们,包括绩溪,旌德,淳安,石台,婺源,等等。殷切期望黄山市人民,不恋过往,不忘初心,脚踏实地,继往开来,重铸辉煌。

我是徽州人,但不是黄山人。就这样。


鸡毛掸子扫天下


很多人说黄山不能代表徽州,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小平当年接见徽州代表,就说过“你们最大的资本就是山"。黄山并不单指黄山风景区,而是黄山山脉,黄山山脉包含的范围,既包括大部分徽州地区,也包括不在徽州地区的太平县(今日的黄山区)。从现区划范围看,黄山市比徽州更具代表性。

再回到历史文化范畴,徽州地区最早的建制是秦代在此设置歙、黟两县,此后的徽州各县(区)都是从这两县中分割出来的。这最古老的两县当初都是根据自然环境命名的,黟县的黟的本义(黝黑的大山),指的就是黄山(古称黟山),歙县的歙的本义指的是山水汇聚,也与黄山有关。所以从命名情况看,最古老的名称和现今的名称反而最贴近自然,反而新安、徽州这类根据历史事件的命名有其时代局限性。

最后,讲讲徽文化,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表明,徽州地区的文化并不是地方文化,而是代表主流的中华传统文化,徽州的文化不是输出性的,而是外来文化输入性的。也就是说,研究徽州文化就是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徽州文化的代表性东西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性东西,好比徽州名人都是中国名人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如果没有徽州就不能称安徽的话,那么跟安徽同时代的江苏,岂不是没有江宁(南京)也不能称江苏吧!


黄山岩石


个人观点来说,肯定支持。这个问题,我相信,问100个有90个以上会支持。可以说,是民心所向。

我是绩溪的,绩溪最近这十年以来,发展得很快,我听到有一些人说,你们绩溪还不是因为胡锦涛,没有他,你们有什么。听到它们这么说,我无话可说,不是我觉得它们说的对,而是,因为我根本没必要跟他们解释,一个完全不理解你的人,你跟他说再多也没用。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徽州!!这个概念早就被淡忘了……

安徽是一个文化大省,而徽州文化是核心,安徽对外打广告都是迎客松,徽派建筑,这已经成为了安徽向中国乃至世界介绍自己的符号。从文化的角度说,徽州文化在安徽乃至在全国的地位,可想而知。如果你不懂文化,或者不喜欢这些,那么,说多了你也不懂。因为这个概念有或者没有对你的生活根本没有影响似乎,对吧。一个普通老板姓,普通大众,他们对这个层面的理解是有限的,他们可能知道徽州,但不会研究太深,他们想徽州复名,但也做不了什么,只是跟着趋势走。而所有徽州地区以外的朋友们,除了有些喜欢文化的,靠近徽州地区的,我想基本上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徽州是什么!!!就算来了这边旅游,看着广告,也只是知道,来黄山旅游了,

“那个,黄山好玩,老街不错,还有黄山又叫徽州,”

“黄山老街风景不错的”

“我上次去了徽州玩,徽州就是黄山嘛”…………

还有多少人知道绩溪和婺源……有时候真的让绩溪人,婺源人情何以堪。绩溪的,我们应该说我们是宣城的吗?婺源,我们是上饶的?

我们绩溪人,在外面都会说,我们是黄山的,没办法,一点私心吧,向朋友介绍自己的家乡,总的说好的一面吧,更或者说,要说的准确,如果我们说我们是宣城的,没有多少 人知道吧,那在别人心里绩溪还属于徽州吗?不是说宣城不好,只是,有些东西,不是好坏来衡量的,也许就是一种情怀吧,无论从什么方面说,绩溪和现在黄山市都更有感情,各方面也都相似,和宣城差别太大,绩溪在宣城就是个特殊的存在。

关于旅游方面,就拿杭黄钢铁通车那天来说,绩溪的车厢里贴满了各种徽州元素,好像真的怕被遗忘,去旅游的,都是奔着黄山市去的,但黄山市不能代表徽州。我看了那天的直播,记者采访了很多人,那些人口中说出的,什么黄山就是徽州之类话,听着真不爽。与此同时,有次坐车,我还听到,有两个歙县的,跟旅客一路上都在解释,黄山市不代表徽州,徽州还有绩溪和婺源。

是啊,黄山市本地人都不认可黄山市,或者说,心里更希望是徽州市,徽州在他们心里远远超过黄山!!!!不少黄山市旅游点,黄山市市民,说到徽州,都不会忘了绩溪和婺源,都会说,

“我们徽州还有个徽菜,徽菜在绩溪,不过绩溪现在属于宣城了”在旅游招牌上,也会带着绩溪一起,我想他们从来没有忘了我们,作为一个绩溪人,谢谢你们。

绩溪正在努力,相信,婺源也在努力,不管未来如何,绩溪和婺源永远属于徽州,复名的事,不是我们能决定,30年了,一直再说,也没个结果,总有它的原因吧,五一假期说改就改,复名一事,呼声30年了,也不见有回应,所以,就让我们怀着心里那份期待吧,或许有一天,一切会变回原样……


慕容凡1995


已经回不去了,何苦改来改去。徽州的休宁县是我的故乡,有我童年青少年的记忆。漫步西街石板路,两边店面林立路人如织。如今繁华不在,梦里徽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