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出实效释放双创新动能 浐灞生态区全力开展双创工作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浐灞生态区自2013年以来规划建设了欧亚创意设计产业园,以科技、文化、设计等产业为核心,吸引企业、创客入区发展,同时结合文化、旅游、金融等元素,布局建设了世园罗曼小镇、灞柳基金小镇,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开展尝试。期间,浐灞生态区多措并举,大力推进科技双创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建立政策体系为企业排忧解难

要吸引人才、技术、项目等,必须有好的政策和服务。2016年起,浐灞生态区先后制定印发了《西安浐灞生态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试行办法》、《西安浐灞生态区关于支持创业咖啡发展暂行办法》、《关于促进博士后科研工作的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西安浐灞生态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细则》等系列政策,从资金扶持、成果转化、办公用房、落户上学等方面予以双创企业支持。

“除了相关政策,浐灞生态区还明确了企业申报知识产权相关补助及申报流程,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持续加大对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建设发展工作的引导和扶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双创政策、制度、运营体系。”浐灞生态区社会事业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道。据了解,截至2018年底,浐灞生态区共协助区内企业申报房租、专利、开办、孵化奖励等优惠政策20余次,累计为企业申请到优惠补贴近3000万元,同时开通了创业载体与地铁之间的区间公交车。

拓展物理空间打造双创生态系统

生态区积极构建多层次创业创新空间,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按照“政府主导、市场推动、社会参与、模式创新”原则,采取“园区+资本+孵化器+产业资源”四位一体的运作模式,由管委会下属国有企业带头建设,同时盘活市场上闲置楼宇(包括城中村改造商业楼,民营企业建的写字楼),拿出大量物理空间,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提供给创业者,为创业者提供便捷创业场所。

截至2018年底,浐灞生态区完成众创空间聚集区和特色区共42个,建成并运营众创空间面积共80.48万平方米,累计入孵企业1100余家,入孵人数计7300余人,初步确立了大型企业主导、中小微型配套企业聚集的发展局面,形成了以丝路国际创意梦工场为核心,以欧亚创意设计园(1500余亩)为主阵地的双创工作聚集区,并计划于今年进一步加快建设、完善服务,将其建设成为浐灞特色“双创园区”。

搭建交流平台促创新水平长足进步

低门槛、高水平的一流平台是创业者最需要的,也是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为此,浐灞生态区一方面引入了颐高万创空间、巨人企业孵化器、铁狮众创空间等多家专业众创空间,同时,先后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品设计中心、西安理工大学创新孵化中心、陕西科技大学产品设计众创空间等高校孵化器签订合作协议,快速推进长安大学科技园、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网络创新研究院建设,为区内企业与高校师生搭建互动交流、成果转化平台。

另一方面,浐灞生态区紧盯世界五百强科技企业不放松,成功引入亚马逊AWS公司共建西安亚马逊AWS联合创新中心,牵手世界互联网顶级企业腾讯公司,共建腾讯双创小镇,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领域开展合作,为区内企业搭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互联网企业成长平台、先进技术交易平台。

这样的典型案例,在浐灞生态区这片双创的热土上还有很多,但目前,浐灞生态区的双创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专业众创空间数量偏少、社会资本参与程度不高等问题。因此,下一步,浐灞生态区将进一步加强在产业发展融合、补贴政策落实、配套服务完善等方面的工作,促进“生态、生产、生活”的融合发展,加速大西安东轴线核心区的快速建设。(西安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