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西方大國都在非洲之角的小國吉布提有駐軍?

11月26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證實,中國和吉布提正就在吉建設保障設施事進行協商。洪磊表示,根據聯合國有關決議,2008年以來,中國已派出21批護航編隊,60餘艘次艦艇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護航。護航編隊在執行任務過程中,官兵休整和食品、油料補給面臨許多實際困難,確有必要實施就近高效的後勤保障。這對中國軍隊有效履行國際義務,維護國際和地區和平與穩定,具有積極意義。

在中國“不干涉”原則和“中國威脅論”的內外約束之下,中國解放軍在保護中國海外利益時更多執行的是“事件導向型”的臨時任務。但從歷史來看,隨著中國日益開放,需要考慮和維護的海外利益越來越多,軍事“走出去”是無法避免的。因此,對於西方大國軍事“走出去”歷史經驗的研究,已成為中國政府和學者關心的課題。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特邀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項目“冷戰後西方大國在中東的軍事基地研究”課題組撰稿,組稿目的在於向讀者介紹西方大國在海外建軍事基地的部署和調整,並且釐清一些對軍事基地的誤解。

为什么西方大国都在非洲之角的小国吉布提有驻军?

位於吉布提的法國軍事基地。 視覺中國 資料

馬克思曾經指出:“對於一種地域性蠶食體制來說,陸地是足夠的;對於一種世界性侵略體制來說,水域就成為不可缺少的了。”軍事基地是大國投送軍事力量的重要手段。

從古希臘開始,海外軍事基地在安全戰略方面就扮演重要角色。15世紀中期,奧斯曼帝國佔領北非和埃及沿海地區後,利用希臘島嶼作為海外軍事基地,騷擾歐洲過往商船。殖民時代,無論是開創大航海時代的葡萄牙、西班牙和荷蘭,還是造就了日不落帝國的英國以及法國,海外軍事基地均伴隨著列強的堅船利炮和強權政策,出現在各條主要航線上。隨著20世紀上半葉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大國在海外軍事基地部署的態勢發生重大變化。實力日薄西山的英法等老牌殖民強國在全球收縮勢力,海外軍事基地數量迅速下降,而美蘇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廣度擴展海外軍事基地。

什麼是海外軍事基地?一般而言,軍事基地包括國內軍事基地與海外軍事基地兩類,後者是國內軍事基地在地域上的延伸,是指一國在海外領地、屬地、海外省、海外託管地以及在他國土地上駐紮一定武裝力量、進行特定軍事活動、建有相應組織機構和設施的地區。

西方大國如何獲取海外軍事基地

海外軍事基地主要分為兩類:

一是在主權管轄範圍內的海外領地上,如法國在印度洋留尼旺群島的軍事基地。大國雖對海外領地擁有主權,但海外領地一般具有較高的自治權,如荷蘭曾在加勒比擁有領地,西班牙曾在摩洛哥擁有兩處領地,丹麥擁有格陵蘭領地,美國在加勒比和太平洋擁有領地,澳大利亞在南太平洋擁有領地,法國在加勒比、太平洋和印度洋擁有領地等等。

二是在主權管轄範圍外的軍事基地,如美國在卡塔爾的軍事基地,法國在阿聯酋的軍事基地,俄羅斯在吉爾吉斯斯坦的軍事基地,印度在塔吉克斯坦的軍事基地,日本在吉布提的軍事基地等。

按照不同劃分標準,海外軍事基地可分為不同類型。如按軍事基地的大小,可將其分為大型、中型和小型軍事基地;按時間長短,可將其分為永久性與臨時性軍事基地;按照功能,可將其分為空軍基地、海軍基地(軍港)、後勤補給基地、通訊基地、軍火儲備基地等。

如果按照任務不同,可將其分為主要行動基地、前沿行動場所與合作安全基地三類。主要行動基地包括永久駐紮的戰鬥部隊和健全的基礎設施、指揮和控制體系、維持家庭生活的基本設施,如美國在德國的拉姆斯坦空軍基地、在日本沖繩的嘉手納空軍基地和在韓國的韓福瑞斯營區;前沿行動場所擁有有限的軍事力量,其尋求預防危機的爆發而不是永久駐紮部隊,主要承擔雙邊和多邊軍事訓練任務,如美國在新加坡的三巴旺港口設施和洪都拉斯的索托卡諾空軍基地;合作安全基地指平時很少有駐軍、只有危機爆發後才租用的基地,東道國為使用國提供後勤和承包服務,併為未來的駐軍提供安全保障。

軍事基地的獲取主要依靠四種手段。一是殖民統治的延續,如美國在菲律賓的軍事基地,英國在塞浦路斯的軍事基地,法國在吉布提、加蓬、喀麥隆、塞內加爾、中非和馬達加斯加等地的軍事基地,這些在一定程度上是殖民統治的延續;

二是通過軍事佔領獲取軍事基地,如二戰後美國在日本和德國的軍事基地,1991年海灣戰爭、2001年阿富汗戰爭和2003年伊拉克戰爭後,美國獲取的伊斯蘭國家的軍事基地;

三是以提供安全保護為手段獲取軍事基地,如二戰後美國在土耳其的軍事基地;

四是以提供經濟和軍事援助為交換租借軍事基地,如1903年根據租借協定,美國在古巴建立了海軍基地,又如1940年9月,美英兩國元首以交換便條的方式達成租借協定,美國向英國提供50艘驅逐艦,作為交換,英國將軍事基地租借給美國,包括後來的百慕大。

海外軍事基地的部署需具備一系列內外部條件。從內部條件來看,部署軍事基地的大國一般強調“境外防禦”,以增強對外干預能力;使用國必須在軍事技術上具備遠程投射能力,使海外與國內軍事基地實現功能整合;使用國還必須擁有足夠的財力,用於支持海外軍事基地的建設和維護。

從外部條件來看,部署軍事基地的大國在海外存在重要利益,且面臨巨大威脅;必須徵得駐在國的同意,並與之簽訂駐軍協定;建立軍事基地還需符合國際法的規定,如駐在國不能是國際條約規定的中立國。

根據美國國防部《基地結構報告》披露,2010年美國軍事基地共有53.9萬座設施,分佈在5000處,比2009年減少了580處,共佔地2800萬英畝,其中97%在美國本土與海外領地上,3%在其他國家。2010年美美國軍事基地分佈在包括美國的50個州、7個領地和38個國外領土上。美國在國外領土上公開的軍事基地,共有662處,其中陸軍基地276處,海軍基地116處,空軍基地245處,海軍陸戰隊基地25處,而駐紮在德國、日本和韓國的軍事基地佔美國海外軍事基地的大部分(德國218處,日本115處,韓國86處)。

美國調整海灣地區軍事基地的新思路

美國在海灣地區的軍事基地是其全球軍事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2010年以來,除在伊拉克保存5萬人軍隊和50處大型軍事基地外,美國在海灣合作委員會六國——沙特、科威特、阿聯酋、阿曼、卡塔爾和巴林也有1萬多駐軍。奧巴馬入主白宮以來,美國的海灣安全戰略重點由維護伊拉克穩定轉向遏制伊朗和打擊阿富汗與巴基斯坦邊境地區的塔利班勢力,戰略重心東移,美國在海灣的軍事基地服從和服務於這一戰略調整,體現了分散化、小型化、前沿化、機動化和網絡化五大特點。

第一,分散化。這裡的分散化有兩層含義,一是軍事基地的分佈呈分散化,二是軍事人員的分佈呈分散化。

“9·11”前,美國在海灣的軍事基地主要分佈在沙特。“9·11”後,美國在海灣六國土地上均建立了軍事基地,2002年美國中央司令部前沿總部從沙特遷往卡塔爾,卡塔爾烏代德基地是美國在海外的最大軍事基地之一;巴林是美國第五艦隊的總部及母港,在首都麥納麥擁有60英畝的軍事基地。海灣戰爭期間,巴林為美軍提供了重要基地支持。美國在海灣的第五艦隊下轄1個航母編隊(包括1艘航母、6艘水面作戰艦隻)、1艘攻擊型核潛艇、3艘兩棲艦和4艘反水雷艦艇。“9·11”後,美國在阿曼也積極尋求建立軍事基地,兩國續簽了1979年的共同防禦協定。根據此協定,阿曼允許美軍使用三個空軍基地,即錫卜、馬西拉和塞邁裡特。美國還在阿聯酋建立了軍事基地。2010年2月1日,奧巴馬政府宣佈向阿聯酋出售包括80架F-16戰機、愛國者導彈和先進的遠程反彈道導彈等裝備。

美國駐海灣軍事人員也呈分散化趨勢。“9·11”前,美國在海灣的軍事人員主要集中在沙特,一度達33.4萬人;“9·11”後,美國從沙特蘇丹王子空軍基地撤出約200架軍用飛機以及其他支援部隊,只剩下500名美軍協助訓練沙特武裝部隊。美國將大批軍事力量從沙特調往其他海灣國家,特別是卡塔爾、科威特和巴林。

第二,小型化。與美國的太平洋司令部和歐洲司令部相比,美國負責海灣安全的中央司令部規模較小,且總部設在佛羅里達州而不是在中東地區。2008年美國成立非洲司令部後,東北非地區如埃及、索馬里、吉布提和埃塞俄比亞等劃為非洲司令部的責任區,中央司令部僅負責西亞(土耳其除外)、中亞和巴基斯坦地區,中央司令部管轄的海灣軍事基地也日趨小型化。2008年以來,美國在海合會成員國駐軍僅為1.1萬人,在阿曼只有幾十人。

第三,前沿化。雖然海灣的美軍人數相對較少,但其軍事基地設備不斷更新,且新的軍事基地處於遏制伊朗的最前沿——卡塔爾、巴林、阿聯酋和科威特。美國中央司令部前沿總部——卡塔爾首都多哈附近的埃斯薩利亞營地,是美軍在海灣地區的軍需庫;卡塔爾的烏代德空軍基地在美國海灣軍事基地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成為遏制伊朗的橋頭堡。烏代德空軍基地修建了中東地區最長的飛機跑道(14760英尺),耗資14億美元,還擁有能夠停放120架戰機的堅實混凝土掩體,配有先進的電子設備。2010年,美國在烏代德空軍基地共有34個重點建設項目,所有工程約在2011年12月21日完成。屆時,烏代德空軍基地在遏制伊朗方面將發揮更大作用。卡塔爾還在擴建多哈港口,以期今後容納美國的航母。美國在科威特、阿聯酋和巴林的軍事基地也不斷更新,規模不斷擴大,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意在阻止伊朗挑戰美國的霸權。

第四,機動化。奧巴馬執政以來,挑戰美國海灣霸權的不穩定因素呈多元化趨勢,其軍事基地部署也更加靈活機動,旨在危機爆發後擴大或徵用東道國的軍事基地。例如,2008年以來,在沙特和阿聯酋留下的美軍只有數百人,但一旦爆發危機,美國可根據合作安全協定使用其軍事基地,迅速擴大軍事存在,平日既節約了運營成本,使美國在海灣的軍事基地部署更加靈活和機動,以根據變化的安全形勢不斷調整海灣軍事基地的數量和人數,又避免了政治風險。

第五,網絡化。奧巴馬執政以來,美國加強了海灣軍事基地之間的內在聯繫,實現了這些基地在功能上的整合,使之呈網絡化趨勢,以預防未來海灣新危機,特別是伊朗核危機。從地區安全看,目前美國的軍事基地以巴林、卡塔爾和科威特為主,以沙特、阿聯酋和阿曼為輔,且在上述六國的軍事基地形成網狀分佈,既分工明確,又相互聯動,對伊朗形成了弧形包圍圈;從大中東地區來看,美國在海灣軍事基地與美國在伊拉克、阿富汗、吉爾吉斯、塔吉克和巴基斯坦的軍事基地遙相呼應,使美國中央司令部責任區——西亞、中亞和巴基斯坦的軍事力量進一步整合,以支持奧巴馬政府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反恐行動,遏制大中東反美勢力,同時呼應美國非洲司令部的責任區——埃及、蘇丹和東非地區,特別是呼應在吉布提的軍事基地。

俄羅斯在海外軍事基地部署可上溯到蘇聯時期。20世紀50年代中期,蘇聯把海軍戰略從過去的“近海防禦”改變為“遠洋進攻”。勃列日涅夫上臺後,“遠洋進攻”的全球海軍戰略最終形成,變成一支以核潛艇、遠程航空兵、導彈巡洋艦、導彈驅逐艦及航空母艦為主力的“遠洋進攻”力量。此後蘇聯用於建造軍艦的費用,比美國多50%左右。

俄羅斯軍事基地縮回中亞

蘇聯擁有四個艦隊:北方艦隊、太平洋艦隊、波羅的海艦隊和黑海艦隊。此外,蘇聯在裡海常設區艦隊,在列寧格勒設有獨立的海軍基地,還有常駐地中海和印度洋的兩支分艦隊。然而,除北方艦隊外,蘇聯的其他三個艦隊出海口都很狹窄,很容易在出現重大危機時成為甕中之鱉。為解決此問題,蘇聯相繼在古巴的哈瓦那、聖地亞哥、西恩富戈斯、馬里亞瑙建立了海空軍基地;在利比亞的阿克巴本納菲、的黎波里、班加西、託布魯克取得基地的使用權;1976年,蘇聯同越南達成協議,開始使用金蘭灣作為蘇聯海軍基地,1979年3月,蘇聯又進入了越南另一個天然良港和戰略基地峴港。1991年解體前,蘇聯在中東歐、蒙古國、也門、埃及、敘利亞、利比亞、阿富汗、古巴、越南等國建立永久性軍事基地,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性大國。

蘇聯解體後,因經濟困難,被迫關閉在古巴、越南和中東地區的軍事基地,其海外軍事基地幾乎全部退縮到前加盟共和國土地上。近年來,俄羅斯在歐亞大陸的邊緣地帶9個國家維持和新建了軍事基地和軍事存在阿塞拜疆、亞美尼亞、白俄羅斯、格魯吉亞、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摩爾多瓦、塔吉克斯坦和烏克蘭。

在上述9個獨聯體國家中,中亞是俄羅斯關注的重點地區之一。蘇聯解體後,中亞地區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影響減弱,俄羅斯的軍事和政治影響力下降,中亞同時出現了政治權力真空和意識形態真空,美國前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將該真空地帶稱之為“黑洞”。此後,以伊朗、土耳其和沙特為代表的中東伊斯蘭大國,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大國,以俄羅斯、中國、印度和巴基斯坦為代表的新興大國均希望在中亞地區新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9·11”事件後,美國和北約以反恐為由,積極介入中亞安全事務,並在阿富汗、巴基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國建立軍事基地和軍事存在,在政治上有瓦解新成立的上海合作組織之嫌。

隨著俄羅斯的重新崛起,中亞地區被俄視為“傳統勢力範圍”和國家安全的“後院”。因國際油價持續十年的上漲和俄羅斯經濟的強勁復甦,俄通過與中亞國家簽訂軍事盟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努力將中亞的獨聯體國家納入到自己的發展軌道,重新確立俄在中亞安全事務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俄羅斯在哈薩克斯坦的軍事存在主要是1955年蘇聯建成使用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中心。1994年俄哈兩國簽訂協議,規定俄可在隨後20年裡租用這些設施,發射國防、經濟、科技和商業航天器。為保護這些航空航天設備,俄至今仍在哈薩克斯坦部署有軍事力量。

其次,吉爾吉斯斯坦是世界上唯一允許兩個潛在競爭性大國同時建立軍事基地的國家。伊拉克戰爭爆發後,俄羅斯於2003年10月在該國的坎特建立空軍基地,每年向吉爾吉斯斯坦提供約20億美元的援助作為補償。目前該軍事基地駐軍約5000人,主要是俄羅斯第五航空兵,它也是俄羅斯與部分獨聯體國家《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快速反應部隊的中堅力量。該基地是俄自1991年蘇聯解體後在境外重新建立的首個軍事基地,也是俄迄今規模最大的海外軍事基地。它位於吉首都比什凱克以東20公里,靠近美軍的瑪納斯空軍基地。該基地不僅增強了俄在中亞和巴基斯坦地區的軍事投射力,而且為俄在吉爾吉斯斯坦爆發“顏色革命”後維護僑民利益、干預阿富汗事務、打擊中亞伊斯蘭極端組織提供了“橋頭堡”。

最後,俄羅斯同塔吉克斯坦於2005年簽署關於俄在塔建立永久性軍事基地的協議。塔吉克斯坦是中亞最貧窮的國家,是蘇聯時期第201摩步師駐地。目前,俄軍在塔首都杜尚別近郊的阿伊尼基地部署了7680人的邊防部隊,控制著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之間的邊界,其隸屬俄第37航空兵和第201摩步師,其中第201摩步師已經從塔吉克斯坦境內撤出部分兵力,餘下軍隊主要集中在穆米拉克訓練場和首都杜尚別,成為俄軍在中亞的橋頭堡之一。

法國海外基地的開放性

近代以來,法國成為全球性大國,部分是因為其擁有遍及四大洲的海外軍事基地從加勒比到南美洲,從中南半島到大洋洲,從太平洋到非洲大陸。冷戰後法國在海外軍事人員約5萬人,其海外軍事存在大體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法國在聯合國框架內執行維和行動,如在黎巴嫩;第二類是在北約的框架下執行軍事作戰與維和行動,如在阿富汗;第三類是在海外的軍事基地,其可以分為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在法國主權管轄內的海外省、海外領地和託管地的軍事基地,如在瓜德羅普、法屬圭亞那、馬提尼克以及留尼旺等四個海外省,以及法屬波利尼西亞、馬約特、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新喀里多尼亞等領地和其他託管地等,這些海外省和海外領地為法國提供了天然的軍事基地,使法國具備全球投射能力。法國在這裡的軍事基地擴大了法語區的範圍,還使法國獲得了可觀的海洋專屬經濟區與核試驗場所。第二種是在他國主權管轄範圍內部署的軍事基地,如法國在科特迪瓦、馬達加斯加、吉布提、塞內加爾、加蓬等國的軍事基地。法國在非洲的軍事基地旨在維護法國五個層面的利益經濟利益、文化利益、價值觀利益、僑民利益和軍事利益。

在戰後非洲殖民地獨立前夕,法國在非洲駐有90多個軍團,總兵力約6萬人。1960年代後,法國為恢復戰前的大國地位,有步驟地恢復了在非洲的軍事基地,並重新確立在非洲的主導地位,從而有計劃地建立起與法國本土軍事基地相連、以乍得首都恩賈梅納為中心、包括一系列陸、海、空軍事基地、結構嚴密的“十字形”戰略體系。

“十字形”軍事基地體系的“橫軸”是塞內加爾首都達喀爾-乍得首都恩賈梅納-吉布提首都吉布提市附近的軍事基地;縱軸是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乍得首都恩賈梅納-剛果(布)首都布拉柴維爾軍事基地。後來由於非洲局勢動盪,法國在布拉柴維爾的軍事基地移至加蓬首都利伯維爾,恩賈梅納軍事基地移至中非布瓦爾,馬達加斯加港口迭戈蘇瓦雷斯的海軍軍事基地移至吉布提和馬達加斯加島附近的留尼旺,但“十字形”軍事基地總體佈局未發生根本變化,法國在非洲軍事基地駐紮有8萬人左右軍隊,與24個國家簽訂了軍事合作協定,以確保法國軍隊能夠在危機爆發後24小時內向非洲任何事發地點投射力量。

冷戰後,法國與23個非洲法語區國家續簽軍事合作協定,但僅在6國擁有永久性軍事基地喀麥隆10人、吉布提3500人、加蓬610人、科特迪瓦580人、中非1500人、塞內加爾1300人,另外在1國擁有臨時性軍事基地乍得850人。

自2007年5月右翼領導人薩科齊當選總統以來,法國在非洲軍事基地部署出現了新變化。薩科齊執政前,法國在非洲主要有7處大型永久性軍事基地,分佈在吉布提、塞內加爾、加蓬和科特迪瓦4國;在乍得擁有1處臨時軍事基地,在中非共和國和乍得靠近蘇丹達爾富爾地區擁有2處臨時軍事基地,總共約1萬人,每年的軍事預算為7.6億歐元。2011年初,法國在非洲永久性軍事基地只剩下2處吉布提和加蓬,法國在塞內加爾、科特迪瓦、乍得、中非等國僅保留了臨時性軍事基地。薩科齊對法國在非軍事基地的調整主要體現了以下特點。

第一是“機動化”。以往法國在非洲主要是靜態的永久性軍事基地;新時期法國更強調根據形勢需要啟動臨時性軍事基地,駐軍人數也根據具體任務不同而靈活調整。例如,法國在科特迪瓦軍事基地的駐軍人數曾經從2400人下降至1150人,2007年以來因科特迪瓦局勢動盪,法國在該國臨時駐軍人數又增至3550人。

第二是“歐盟化”。薩科齊放棄了以往堅守法語國家陣地的做法,對歐盟等其他國家在法語國家擴大軍事影響力持歡迎態度。近年來,法國在乍得僅有1000-1200名士兵參與維和行動,其餘約2500人軍隊分別來自歐盟其他成員國。2011年3月19日,法國帶頭干預利比亞局勢、參與“奧德賽黎明行動”時,也積極拉攏英國、丹麥、意大利、比利時、挪威等歐盟成員國。

第三是“地方化”。法國駐非洲軍事基地還積極培養非洲當地的維和力量,強化軍事培訓功能。法國利用多邊舞臺,開展同非洲的多邊軍事合作,通過培養非洲集體安全組織,減輕駐非法國軍事基地的負擔,如非洲聯盟、西非經濟共同體、中非經濟共同體、東非政府間發展組織等,使非洲軍隊在功能上和戰術上依靠法國,也使法國在非洲執行干預行動時更容易得到當地軍事力量的協調與支持。

第四是“公共化”。冷戰時期,法國長期將海外軍事基地視為自己的“私有產品”,認為它們是法國地位和實力的象徵,不許其他國家染指。薩科齊執政後強調法國在非洲的軍事基地可以成為西方世界推廣民主和價值觀、打擊恐怖主義、推動全球治理的平臺,是美、歐、日等西方國家的“公共產品”。基於這一思想,法國歡迎美國和日本介入非洲事務,分擔安全責任。例如,美國在“非洲之角聯合作戰力量”的框架下,使用法國在吉布提的軍事基地,部署了1500名左右戰鬥人員。

第五是“集中化”。法國為減少在非洲的軍費開支,縮小在非洲軍事基地的規模,直至關閉部分軍事基地,只保留幾處關鍵的軍事基地。2008年法國《國防白皮書》強調:法國在非洲的軍事戰略資源嚴重分散,基地也在地緣上太分散,缺乏重心。為此,法國必須調整其結構,實現軍事指揮與戰鬥人員的專業化,重新整合軍事基地。

日本在東非建基地的“醉翁之意”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是戰敗國,其1947年和平憲法規定日本武裝只有自衛權,禁止在海外部署軍事基地。1991年蘇聯解體、冷戰結束、海灣戰爭爆發後,日本儘管不情願捲入中東的安全事務,但迫於美國的壓力,最終不得不承擔130億美元的多國部隊軍費開支。小泉純一郎擔任首相後,日本以立法的形式允許自衛隊為美國在日本的軍事基地提供後勤支持與安全保障,同時允許日本自衛隊離開本土,前往國外承擔人道主義任務。如2001年阿富汗戰爭爆發後,日本的運輸機在巴基斯坦執行任務,日本的海軍艦艇到印度洋執行任務,向戰後伊拉克派駐軍事人員。

日本憲法第九條規定:除出於自衛目的,日本軍隊放棄使用武力解決爭端。但是,冷戰後日本政要以臨時法案的形式,為日本自衛隊“借船出海”亮了綠燈。日本不僅在聯合國維和行動的框架內積極參與國際熱點問題解決,而且追隨美國,突破聯合國的框架,參與各種軍事行動。2001年10月,日本政府通過了《反恐特別措施法》(《反恐法》),為自衛隊協助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奠定了法律基礎。2003年7月,日本再次通過《伊拉克人道主義與重建特別措施法》,為日本自衛隊在伊拉克配合美國的軍事行動奠定了法律基礎。

2008年開始,索馬里附近海域海盜猖獗,對過往船隻構成了威脅。美國因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加上阿富汗和伊拉克局勢不穩,無力向紅海-亞丁灣地區派出大規模軍事力量,因此鼓勵日本在非洲之角發揮更積極的作用。日本聲稱,在打擊索馬里海盜過程中,日本政府急需一處軍事基地,為P-3C巡邏機執行安全任務提供場所。此後,日本派出軍事專家小組,先後訪問也門、阿曼、肯尼亞和吉布提討論建立軍事基地的可能性。

日本最終選擇吉布提,主要出於以下原因:第一,吉布提的地理位置優越,正好處於曼德海峽與亞丁灣之間,連接亞洲的阿拉伯半島和非洲之角,成為海上交通的咽喉;第二,與也門、肯尼亞和阿曼相比,吉布提國小人稀,面積僅2.3萬平方公里,人口不足90萬,政策靈活性強,政局相對穩定;第三,吉布提國內大部分是荒蕪的沙漠,適合於軍事演練;第四,儘管吉布提屬於阿拉伯國家,也屬於伊斯蘭國家,但是國內反西方意識較弱,自近代以來一直擁有法國的軍事基地(現駐軍2900人),美國近年來也在吉布提建立了其在非洲的首個軍事基地(現駐軍1500人),美、日、法在吉布提保持較好的軍事交流關係;第五,吉布提經濟落後,是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之一,西方大國在吉布提的軍事基地為當地帶來了就業機會,基地租金佔該國總收入的20%左右。

2009年3月,日本防衛大臣浜田靖一宣佈,日本海上自衛隊自14日起將派遣兩艘驅逐艦赴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執行任務的是來自於日本廣島海軍基地的特別警衛隊,專門打擊海盜。兩個月後,日本又增派兩架P-3C巡邏機參與護航任務。2009年索馬里海盜猖獗,日本為打擊海盜,於當年6月通過了《海盜對策法》,當年公佈的《防衛白皮書》也強調海權在日本未來安全戰略中的關鍵作用。儘管日本在野黨反對,但自民黨政府最終突破日本和平憲法的束縛,為日本在海外建立軍事基地奠定了法律基礎。

2009年,日本和非洲之角的小國——吉布提簽訂協議,在這個紅海和亞丁灣交匯處建立了軍事基地。該海軍基地的主要建設項目已於2011年5月竣工,建設費用為4000萬美元。負責協調這項部署行動的日本海上自衛隊上校北川敬三指出,此軍事基地不僅是日本在非洲唯一的軍事基地,也是日本二戰結束以來在海外建立的第一個軍事基地。他解釋說:“日本在這裡部署基地,是為了打擊海盜,也是為了自衛。日本是個海洋國家,亞丁灣海盜日益猖獗令人擔憂。每年有兩萬艘船隻經過這個海灣。經過亞丁灣的船隻當中有10%來自日本,日本出口有90%依賴這個重要的航道,而這個航道在兩年前幾乎完全被海盜所控制。”日本在吉布提建立軍事基地,今後恐將引發傳統大國與新興大國在紅海和波斯灣地區的安全競爭,誘使美、歐、俄羅斯、印度、伊朗加強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2009年5月薩科齊宣佈在阿聯酋阿布扎比建立永久性軍事基地就是其中的一個信號。

中國需要“柔性”海外軍事存在

目前,美國在海灣合作委員會六國、土耳其、吉布提和阿富汗等大約部署了5萬人、數十處軍事基地,軍事影響力處於第一層級;英法分別在塞浦路斯、阿聯酋和吉布提部署了3000人左右、數處軍事基地,軍事影響力處於第二層級;俄、日分別在敘利亞和吉布提部署了200人左右、各1處軍事基地,軍事影響力處於第三層級;中、印、韓尚未在中東建立軍事基地,但向中東派駐維和部隊並向索馬里海域派出護航編隊,軍事影響力處於第四層級。

西方在審視中東的戰略地位時,往往從地緣政治的角度出發,以國家安全威脅來界定國家利益,尤其從反恐、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反獨裁、支持盟友、阻止其他大國在中東謀求主導權的“零和博弈”出發,關注其他大國在地區的軍事平衡和本國的相對位置,而不是從現實的經貿或能源利益保護出發制定外交戰略。

中、印、韓等奉行地緣經濟主導型戰略,以滿足國內經濟發展為首要目標,認為解決國內發展問題更緊迫,因而必須通過在國際經濟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即“軟控制”,為解決國內經濟和社會問題贏得時間。地緣經濟主導型戰略的實施,主要依靠政府的力量擴大海外投資、能源、貿易等經濟存在,通過民生的改善和經濟的發展維護國內穩定,重塑國際經濟新秩序。地緣經濟主導型國家以發展利益為訴求,海外利益具有單一性。

冷戰結束至今,中國海外貿易線沒有遭受直接威脅,奉行地緣經濟主導型戰略一直是中國外交的基石。2013年以來,我國提出了“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基本上基於地緣經濟發展的邏輯而提出來的;2014年6月,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上,我們又提出構建“1+2+3”的合作格局,即以能源合作為主軸,以基礎設施建設、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為兩翼,以核能、航天衛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領域為新的突破口,這也是從地緣經濟的角度出發的。

新時期中國在中東柔性軍事存在是軍事外交的重要內容,也是維護海外利益的支撐點,其主要形式包括:

其一,在亞丁灣進行的護航編隊。

其二,在中東的臨時海軍停靠站和後勤補給基地,其可分為三類:一是平時艦船油料、物資補給點;二是相對固定的艦船補給停泊、固定翼偵察機起降與人員休整點;三是較為完善的補給、休整與大型艦船武器裝備修理中心。

其三,在中東的維和部隊。

其四,在中東國家的武官處、軍事培訓和援助項目等。

中國在海外的柔性軍事存在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第一,中東地區是西方大國傳統勢力範圍,美、英、法等在中東擁有重要軍事和政治影響力。中國應通過加強與中東國家的經貿往來擴大在中東的經濟存在,並輔以柔性軍事存在加以保護。中國在中東柔性軍事存在的部署地點應圍繞我國海外利益相對集中的地區。例如:在沙特,目前70家中資企業僱用了1.6萬名中國工人從事經貿活動;在迪拜“中國中東投資貿易促進中心”佔地15萬平方米,有3000家中資企業設有代表處;中國在迪拜共有20萬僑民,成為海外最大的非永久居留華人社區。

第二,在亞丁灣和索馬里海域的護航編隊和其他柔性軍事存在,應在預防突發事件、救災、撤僑等層面發揮“橋頭堡”作用,維護從南海到海灣地區長達5000公里的海上貿易運輸線安全和在中東地區的僑民安全和投資工程項目安全。中東不僅關係到我國與中東各國貿易關係,也影響到向非洲和歐洲拓展業務、擴大貿易往來,擴大在歐洲和非洲經濟存在的中轉站。

第三,中國在中東建立柔性軍事存在,既與傳統外交原則——不在海外部署軍事基地相兼容,又是我國對中東現實利益保護的實際需要,更是新時期我國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的基礎。21世紀,美、歐、日本組成了“傳統核心區”,中國、印度、巴西等形成了“新核心區”,這兩大核心區均具有較高程度的全球化進程,成為全球發展的兩大引擎。相比之下,中東、中亞和非洲地區則是邊緣地帶,對核心區構成了威脅和挑戰,成為全球治理的重點地區。美、英、法以軍事基地為依託,在中東謀求地緣政治利益;中、印、韓以柔性軍事存在為依託,在中東謀求地緣經濟利益。西方軍事強國主導的地緣政治權力中心與亞洲經濟強國主導的地緣經濟權力中心使兩大力量板塊錯位競爭,形成中東的二元權力結構。實現東西方大國、傳統大國與新興大國之間在中東的戰略協調,對我國經濟發展、參與中東地區治理、海外利益保護和構建穩定的新型大國關係將起到重要作用。

第四,在亞太地區,中國在經濟、貿易領域佔據優勢,即地緣經濟優勢;美國在軍事、政治和安全領域佔據優勢,即地緣政治優勢。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在亞太地區已經建立起可觀的經濟存在並開始在泰國、柬埔寨等地建立柔性軍事存在,而美國通過雙邊聯盟體系在日、韓、澳、菲律賓、新加坡等建立了軍事基地。中美在亞太地區同在中東地區一樣,分別依靠自己的地緣經濟和地緣政治領域的優勢錯位競爭,有望建立亞太“雙領導體制”。

第五,隨著海外利益的內涵不斷豐富,中國保護海外利益的柔性軍事存在的形式也應多元化。新時期中國仍是個發展中大國,國內面臨改革、發展和穩定的艱鉅任務,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國策在可預見的將來不會改變。這就決定了無論是在亞太還是在中東地區,地緣經濟而不是地緣政治利益將長期成為首要海外利益,以經濟財富的增長提升綜合國力,進而促進新興大國與守成大國之間權力的和平轉移,仍然是新時期中國奉行的基本戰略。中國在海外依靠柔性軍事存在的局面,在短期內不會改變。

(本文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項目“冷戰後西方大國在中東的軍事基地研究”課題組撰稿,課題由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所孫德剛研究員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