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的“下一個中國”為何如此矚目:全靠複製中國特色!

當投資的目光緊盯東南亞、印度的時候,非洲有一顆新星也在燃起,甚至被認為將成為“非洲的中國”,那便是地處東非高原的埃塞俄比亞。印度此前一直驕傲於自己的經濟增速超越中國,但相比印度今年一季度7.3%的增速,低調的埃塞俄比亞過去10年經濟的平均增速約10%,今年也預計將達8.5%。這顆低調卻閃爍的非洲新星開始吸引全球的投資目光……


非洲的“下一個中國”為何如此矚目:全靠複製中國特色!成為“非洲的中國”?埃塞俄比亞速度驚豔世界

埃塞俄比亞被視為“非洲的中國”,以前南非是整個非洲的中心,但現在埃塞俄比亞所在的東非已然成為領跑整個非洲的經濟快車。在非洲整體經濟極度落後的情況下,埃塞能夠做出驚人成績還要歸功於基礎設施建設成果突出,政府也以實施相對成功的產業政策而出名。當然,講到埃塞就繞不開中國,中國一方面以極大的優惠幫助埃塞基建,另一方面將自己產業轉移到埃塞,支撐其持續發展。

埃塞的首都亞的斯亞貝巴散佈著新的現代化建築,當地的輕軌系統甚至不遜色於任何國家,那裡有令人歎為觀止的水力發電大壩,還有連接吉布提和海岸的高速鐵路……這些都是中國人幫助建造的。與此同時,埃塞人口基數大,勞動力廉價,這些初級製造業需要的優勢使其可以非常好地承接中國的產業轉移。
非洲的“下一個中國”為何如此矚目:全靠複製中國特色!埃塞俄比亞的市場優勢尚且說不上具有“人口紅利“,但是十分擅長學習的埃塞人民從總統到商人幾乎個個都是“中國通”,甚至在很多方面照搬中國模式。事實證明,埃塞成功將投資人的目光從東南亞熱地轉移到東非。

埃塞俄比亞,東南亞之外的投資黃金地?

埃塞俄比亞的現任總統穆拉圖·特肖梅是個不折不扣的“中國通”,在中國學習了15年,回國後開始照搬中國的改革創新思路。加上中國幫助當地建設基礎設施項目,埃塞的政治穩定、安全,而且埃塞人對中國人十分友好,於是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放棄去大火的東南亞,而是轉向去東非投資。
非洲的“下一個中國”為何如此矚目:全靠複製中國特色!不過,埃塞目前屬於農業型經濟,出口創匯很少,本身工業基礎又薄弱,所以大部分產品都依賴進口,非常需要外匯。所以埃塞在鼓勵農業出口的同時,學習中國積極建立保稅區,吸引外資建廠,以來料加工或者進料加工的方式,創匯並且解決就業。對於中國而言,由於中國企業長久以來與埃塞建立的信任,於是當地一些關鍵領域,如石油勘探與開採、各種礦產的勘探開採、以及水泥、鋼廠等企業都由中國企業與當地政府合作。

但是,大多數新興國家面臨的問題埃塞也逃不過,那便是“債臺高築”。埃塞發展模式為大量借債投入基礎設施建設,本也無可厚非,但是在開始進入還債期而那些借貸項目本身尚不能產生預期效益,會給埃塞政府形成巨大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