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才:可適當下調存款準備金率

徐洪才

隨著第一季度經濟數據的陸續發佈,總的來看,我國經濟逐步企穩回暖、投資人信心也得到恢復和加強。針對第一季度經濟“開門紅”,《證券日報》記者昨日專訪了經濟學家徐洪才。

《證券日報》記者:第一季度我國經濟實現“開門紅”的助力因素有哪些?

徐洪才:相比於去年年底的經濟形勢,今年第一季度經濟整體表現良好且超出預期,這主要取決於去年12月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宏觀經濟政策所作出的微調,主要體現在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中性偏寬鬆的貨幣政策,包括大規模減費降稅和基建項目投資、以及加大信貸資金投放等。

具體來看,財政政策可以說是今年的“重頭戲”,而高達2萬億元規模的減稅降費政策更是當之無愧的主角。另外,2019年前兩個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開局平穩,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4849億元,同比增長6.1%,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0.2個百分點,自去年9月份起呈現平穩回升的態勢。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4.3%,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0.5個百分點,延續了自去年四季度以來企穩回升的運行態勢。

再者,貨幣政策邊際略微寬鬆,這一點無論是在社會融資規模或M2增速上都有體現。繼去年12月份全面回落之後,僅今年1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和社融規模增量就遠超預期,新增人民幣貸款達3.23萬億元,創單月曆史新高,社融規模增量達4.64萬億元,同創歷史新高。另外,1月份企業部門的中長期信貸同比多增700億元,擺脫2018年的疲弱趨勢,這表明“寬信用”正在由短端向長端傳導,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作用得到相應增強。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第一季度A股市場同樣表現出色。深成指累計上漲36.8%,上證綜指上漲23.9%。國內這兩大指數漲幅榮登全球第一位和第二位。

《證券日報》記者:昨日公佈的3月份CPI和PPI兩個數據,您是否擔心通脹有所抬頭?貨幣政策是否要在操作層面做出相應調整?

徐洪才:總體來看物價是平穩的,雖然CPI同比上漲2.3%,漲幅擴大0.8個百分點,但環比實際上還是有所下降的,所以不用擔心有通脹的壓力。另外,CPI保持相對穩定,而PPI相對回升,兩者間的“剪刀差”未來會收窄,這正好符合政策預期,因此貨幣政策不需要做出調整。

不過,由於4月份一些公開市場操作的資金到位,短期來看存在一定的流動性缺口,為保證貨幣流動性總體穩定和充裕,可以考慮適當下調金融機構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特別是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這是從源頭上降低融資成本最有效的手段。總體上看,政策穩定性和靈活性要有機結合,未來物價保持相對穩定基本沒有問題。

儘管當下社融增速有所回升,但M2還是低於名義GDP增速,且M1已經連續幾個月在低位徘徊,接近1%,這說明流動性離總體改善還有一段距離,因此,可適當下調存款準備金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