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用影評-4

愛的萬物論

——《萬物理論》觀後感

(特別鳴謝推薦我看這部電影的朋友,一首小詩送給你)

鮮花悄悄地聚攏花瓣,

綠葉慢慢地消弭清香。

輕盈的雨滴飛向天邊的雲朵,

漫山的梨花回還雪花的幾多。

月升日落,人們回到夢鄉,

春去冬來,又見舊年模樣。

黑洞不必再重新開放,

一切坍縮回相遇奇點。

青春的歡笑再次親吻你的臉龐,

站立的身軀描繪那書生的輕狂。

那溫暖夜空的星光,

你又回到我的身旁。

——題記

BGM:La califfa—Ennio Morricone

初次聽見這部電影的名字,我便以為是科學幻想電影或者科學紀實電影。再一聽到是講霍金先生的電影,我就更確信這是一部講述科學的影片了。

好在她並不僅限於一部充滿了瑰麗幻想和認真思考的電影,而是一朵美麗的花朵,點綴在我幾近荒廢的心田,為我喚起一絲春的夢想。

  • 一、客觀來講

客觀來講,這部電影是一部以紀實為基調,以感情為昇華的電影。電影中的大部分內容是根據霍金的第一位妻子簡·懷爾德所著的《遨遊至天涯海角》所改編,因此本片的簡會更為豐滿一些。本片較少地刻畫了霍金在工作和科學上的努力,將更多的筆墨放到了霍金和簡的愛情和婚姻上面,使得整部電影更加地柔情和溫暖。當然,對霍金先生科學成就更為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霍金傳》,同樣是一部佳作。

感謝簡女士的傳記和故事,讓我們接近霍金先生的生活。

  • 二、優秀演技

我必須要誇一誇小雀斑的演技。當年在看《悲慘世界》電影時,我就關注到馬呂斯的扮演者(埃迪·雷德梅尼)了。他是一位有著出色的演技和超凡的氣質,舉止優雅,溫潤如水,被良好修養和文藝氣息籠罩著的優秀演員。舉手投足,盡顯紳士儒雅的氣質。

他在本片演霍金,我覺得不易。

他演技相當優秀,以至於我已然相信自己我在看真實的霍金先生的故事。在前半段,他為青年的霍金先生輕添上一抹書生氣,又潑灑了獨屬於智者的魅力。在電影中後期,小雀斑變成了與病魔抗爭不屈不撓的霍金先生,在樓梯上的奮力爬行,在輪椅上的智慧光芒,病魔從未奪取霍金先生蓬勃的生命力,小雀斑亦在用自己精湛的演技致敬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尤其在故事後半段,當霍金先生和簡女士談及分離時,那眼神中流露出的不捨與釋然令我感到內心刺痛,淚水劃過眼眶,就像很多年前一樣。

感謝埃迪·雷德梅尼先生的表演,讓我們更好地體會霍金先生的故事。

  • 三、愛的萬物論(BGM:River Flows In You—Martin Ermen

“ 一 切 都 會 好 起 來 的 ”

“我愛過你,我盡力了。”

《萬物理論》講的是霍金先生從劍橋到晚年的經歷,著重講述了他和家人(主要是妻子Jane)抵禦ALS疾病摧殘的故事。

這是一段艱難又誠摯的愛情,一首溫暖這冰冷人間的讚歌。

21歲時,我與你相遇,深情望去,一生摯愛映入眼簾;

23歲時,我與你牽手,喜結連理,美好幸福只餘兩年;

37歲時,我與你同遊,肝腸寸斷,看你與他快樂遠去;

48歲時,我與你對視,盡力的愛,找不到擁抱的理由。

因為我是男性,也許更容易從男性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21歲的年輕人,卻要被困在80歲老人的軀體裡,真的是一件很無奈很可悲的事情。一個充滿智慧的大腦被禁錮在一座小小的輪椅上,是相當痛苦和孤獨的。幸虧有你的陪伴,我的生命才出現那麼多的溫暖。

我多麼渴望可以在你難過的時候輕輕地擁抱你,在你抽泣的時候擁你入懷,而不是呆坐在一旁無法動彈。我多麼渴望分擔你生活中的困難,分享你生活中的快樂,而不是成為你生活中的累贅。我多麼渴望我可以帶著孩子們在樹林中盡情地玩耍,和他們一起在遼闊的海邊嬉戲,而不是作為一座雕塑靜靜矗立在哪。我多麼渴望可以清晰地向你表達我的愛意,把我關於愛情關於希望關於你的所有故事一字一句地說給你聽,而不是用含糊不清的語言祈求生活。我多麼渴望“we just a normal family”,而不是“i can`t fint it on my own”。

我愛你,可如果我不再能給你幸福,我願離開你。放心,“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捫心自問,如果我們是霍金,我們應當如何去面對病魔的糾纏,眼看摯愛的人日漸崩潰與蒼老;捫心自問,如果我們是簡,我們又會對待已經疾病纏身的愛人,獨自面對生活的重擔。

我無法怪簡,也不能怪斯蒂芬,甚至不能怪摻合進來卻又發乎情止乎禮的喬納森。 畢竟能存活這麼長的時間,是一種幸運,也是對彼此的折磨。在美好的愛情也終究會被婚姻的瑣碎磨平,更何況這是一個“不正常的家庭”。但是簡盡力地愛著霍金,霍金也盡力地愛著簡。

在霍金因為肺炎接受氣管切開手術後,他完全喪失了說話的能力。簡沒有放棄希望,她笨拙地使用著一塊字母板幫助霍金說話。那雙顫抖的手,帶著哭腔的聲音以及堅定執著的眼神,令我為之動容。可奇蹟並沒有降臨,霍金還是不能在簡的幫助下恢復聲音。

在最後,霍金通過語音合成器向簡表達分離。醫生所說的兩年時間已經過去很久很久,歲月也已在彼此的臉上刻下皺紋,唯有對彼此的愛還一直綿延下去。我同他們一起流下眼淚,可眼淚也終究拯救不了彼此的幸福。

恍惚間,時間回溯到從前,他能拉著她的手在河邊盡情地奔跑。沒有踉蹌,沒有跌倒,沒有掙扎,沒有失聲。他們青春煥發,一起描述著美好的未來。

至少,在過去的時間裡,他們互相愛著,在他的心裡有一條解釋萬事萬物的理論,在她的心裡也有一條溫暖萬事萬物的定理——

愛的萬物論。

感謝所有劇組人員的努力,為我們奉獻如此美好的影片。

  • 四、輪椅戰神

我給霍金先生起了個愛稱,叫“輪椅戰神”。

大家都哈哈一笑,然後一笑了之。

只有我知道,霍老爺子輪椅玩的是很六,但“戰神”二字更是當之無愧。

霍金先生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在病魔的摧殘下,絕不放棄希望;在軀體的桎梏下,絕不放棄思考;在狹窄的輪椅上,絕不侷限眼前。他將自己的視線投入了宇宙之外,探索宇宙的奧秘,去思考人類未來的命運。他是有史以來人類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也是人類最偉大的鬥士之一。

他生活著的每一天,都在忍受著痛苦,忍受著困惑,忍受著孤獨,他和病魔戰鬥,和未知戰鬥,和命運戰鬥。霍金就像盜火種的普羅米修斯,上帝怕他獲得真相所以懲罰了他,但他是一名在上帝帶走他之前,絕不放棄鬥爭的戰士。

“顯然我們只是靈長類動物的高級品種,生活在一個很小的星球上,而它在繞著一個很普通的恆星公轉。在它的外邊緣,它只是千萬億個星系中的一個。但是自人類文明誕生以來,人類一直渴望瞭解世界潛在的自然法則,應該有什麼很特別的關於宇宙的邊界情況。還有什麼比沒有邊界更特別的嗎。人的努力應該是沒有邊界的。我們千差萬別,不管生活看上去多糟,總有你能夠做的事情,並且能夠成功。有生命的地方,就有希望。”

霍金先生出生於伽利略逝世三百週年紀念日,最終,在愛因斯坦的誕辰日走了,他的一生像一個巨大的寓言,在生活中,他彌合了理智與情感,在智識上他超越了時間與空間。雖然他說過奇蹟和科學無法並存,他也許忘了他自己本就是奇蹟和科學。

感謝霍金先生,您是激勵著我和命運抗爭的“輪椅戰神”。

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