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隼鸟”够“损”,3亿公里外轰炸小行星,是科学研究还是?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最近发布了一条消息,日本“隼鸟”2号探测器成功在“龙宫”小行星表面发射一颗重达2.5KG的铜丸。在发射铜丸过程中“隼鸟”2号通过快速上升成功躲避由撞击产生的碎片。日本通过发射铜丸在行星表面制造陷坑的方式来得到陷坑里的小行星物质。

日本“隼鸟”够“损”,3亿公里外轰炸小行星,是科学研究还是?

“隼鸟”2号采集行星物质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没想到日本这一举动引起世界的关注,关注点就是在日本发射铜丸这一行为被认为带有攻击性质,在太空中可能对其他卫星产生威胁。

日本的“隼鸟”2号探测器是“隼鸟”号的后续机型也是世界上首枚采集小行星样本并成功返回的探测器。“隼鸟”2号作为一箱型探测器高1.25米,日本还为“隼鸟”2号特地研发了一种“冲击装置”,通过制造爆炸冲击将铜丸以每秒两公里的高速度推到小行星表面

日本“隼鸟”够“损”,3亿公里外轰炸小行星,是科学研究还是?

日本“隼鸟”2号探测器

据文科省的计划“隼鸟”2号将于2018年抵达卫星,2020年返回地球。日本相关方面专家曾希望称日本的科技实力可以进行有挑战的太空探测,有望提升日本的国际影响力。

只是这下日本没想到他的这次行为直接从国际影响力上升到了国际威胁。

日本共同社在7日发布了对此报道称:为了在“龙宫”表面制造陷坑,日本“隼鸟”2号使用了军事技术制造的碰撞装置。据相关军事专家称该装置与反坦克地雷的“自锻破片弹”相同。“隼鸟”2号碰撞装置可以在爆炸的冲击下内部金属板会变成弹丸发射。

日本“隼鸟”够“损”,3亿公里外轰炸小行星,是科学研究还是?

美国NASA局长

日本共同社表示,对于日本的这次行为可能会被国际误认为是在太空进行武器试验,但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简称JAXA)表示装置并不是军事的规格,JAXA也否定了该技术用于军事的可能性。

国际上对于太空威胁一直比较敏感,印度在之前发射的反卫星导弹击落了卫星后,就遭到了美国NASA局长强烈谴责。美国除了担心卫星碎片数量太多会波及到国际太空站,也唯恐印度这一举动将会引发全球太空军备竞赛。

日本“隼鸟”够“损”,3亿公里外轰炸小行星,是科学研究还是?

印度在不久前发射的反卫星导弹

而日本发展太空科技目的不纯背地里还在搞小动作,恐怕又将引起美国的高度担忧。日本“隼鸟”号已经有能力威胁到太空中的其他卫星,如果日本在太空采取实质性的动作恐怕引发“天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