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筝被誉为“中州古韵活化石”,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筝有着委婉的弦音,不知你是否听过?这指尖弦花的柔美之音,不知你是否如小梦一般觉得它悦耳动听!​客家筝又称广东汉乐筝,起源于中原,随着宋人南迁到梅州市大埔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广东汉乐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1月,客家筝被定为梅州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客家筝被誉为“中州古韵活化石”,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古筝在发展与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历史风俗等原因,逐渐派生成了南北两派,从具体的艺术特点上可以归纳成为客家、潮州、河南、山东四大流派。今天小梦所介绍的便是其中的客家流派——客家筝。

客家筝被誉为“中州古韵活化石”,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客家筝在梅州落地生根,经过千百年的流传,逐渐形成了一种极富浓郁的客家风韵的独特风格音乐,为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所喜闻乐见。在客家筝大师的带领下,客家筝逐渐走出大山、走出国门。

客家筝奠基人何育斋、“客家筝一代宗师”罗九香、中国南派古筝大师饶宁新等人均来自大埔县。他们的演奏如诗如画、如泣如诉,奏出出神入化的效果,为客家筝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客家筝被誉为“中州古韵活化石”,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罗九香(1902-1978)

客家筝注重左手的技法,左手的吟、揉、滑、按等手法是客家筝的灵魂,诠释出情感深邃,启人怀古幽思、意境深远。同时也讲究右手弹拨的音色变化、落指果断等技法。据了解,客家筝乐师范永奋曾在梅州嘉应学院、中小学校以及琴行等音乐培训机构任教客家筝,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认真了解客家筝,正确掌握客家筝技法。

客家筝被誉为“中州古韵活化石”,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乐师需佩戴专用指甲弹奏客家筝

为了更好地了解客家筝的历史,2014年8月,客家筝派奠基人何育斋的故居“莒村州司马第”被列为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其故居里有何育斋生平事迹介绍及设有筝艺室,免费开放给市民游客参观。

客家筝被誉为“中州古韵活化石”,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更可喜的是,目前客家筝成功入选梅州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未来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客家筝被誉为“中州古韵活化石”,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客家筝与二胡的完美合奏

客家筝被誉为“中州古韵活化石”,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廖嘉谋 摄

客家筝被誉为“中州古韵活化石”,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古老的客家筝被年轻的生命拨动着筝弦,时而委婉凄美,时而细腻动人!

客家筝被誉为“中州古韵活化石”,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小小筝手弹奏乐曲

古老的客家筝也将被年轻的生命所传承,传承着古老的技艺注入新鲜的血液!这里是大美客家,如果你是客家人,喜欢客家文化,想了解客家文化,记得关注我哦!感谢大家的一路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