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裡的致富經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

光明日報記者 陳元秋 耿建擴

70年櫛風沐雨,70年鏗鏘前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70年,是中華民族徹底改變前途命運、不斷創造偉大奇蹟、從勝利走向勝利的70年,是中國人民自強不息站起來、勤勞努力富起來、砥礪奮進強起來的70年。70年來,中華兒女譜寫了奮發圖強、逐夢前行、引領時代的壯麗史詩,用奮鬥為新時代刻下鮮明的註腳。

耕耘成就夢想,奮鬥收穫幸福。從今天起,光明日報在《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專欄推出系列報道,以踏實作風、清新文風講述70年來黨和人民的奮鬥征程,以生動事例、鮮活話語展現祖國96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以融合傳播、全媒表達唱響億萬中華兒女昂揚奮進、砥礪前行的時代讚歌。

西柏坡里的致富经

俯瞰西柏坡。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攝

70年前,西柏坡成為解放全中國、籌備新中國的指揮中心,黨中央從這裡進京“趕考”,推開了新中國的大門;70年後的春天裡,我們來到西柏坡,再次觸摸那振奮人心的紅色脈搏,聆聽奮鬥的聲音。

2018年,西柏坡和其所在的平山縣一起脫貧出列,交出了一張“趕考”答卷。

西柏坡,這個太行山東麓的只有幾十戶人家的小山村,多年來面對崗坡次地的先天困境,藉助紅色旅遊的東風,打造了一個宜居、宜業、宜遊的美麗鄉村精品村,成為紅色旅遊發展的新樣本。

“碾盤棄嬰”的翻身仗

面對記者,西柏坡鎮西柏坡村73歲的閆青海老人指著家門口菜園裡一個碾盤說:“它,就是最好的見證。”

1948年,年僅兩歲多的閆青海得了嚴重的痢疾,村醫表示無能為力。母親覺得不吉利,但又不捨得讓孩子死在家裡,就用破葦蓆片兒包裹著他,放到了村邊的碾盤上。當時,借住在閆青海家的董必武夫婦在回家路上發現了這名被拋棄的“小房東”,看到微微翕合的嘴唇,董必武夫人何連芝急忙將閆青海送到了東柏坡的中央機關醫院救治。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閆青海活蹦亂跳地回來了。

紅色印記自那時起在老人心中紮根,激勵著他奮鬥不止。

1968年,23歲的閆青海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來擔任村黨支部副書記。當時西柏坡村村民的日子很艱難。“不僅我們家,家家戶戶都缺吃少穿,一天才可以賺5分錢,根本不夠生活。因為窮,有的村民甚至全家遷往山西謀生活。”說起當年的情形,閆青海不由得嘆了口氣。

改革開放以後,為了改變過去封閉貧困的生活,閆青海不斷思索著出路。1981年,閆青海到北京批發布匹回來賣,成為村裡第一個萬元戶。“那時候批發一米布是六塊錢,我賣六塊六一米,一米可以賺六毛錢。每次可以運三四件布,一件大約100米,這樣算下來一趟可以賺200塊錢左右,一個月可以來回三四趟。”閆青海邊算邊說。

那段時間裡,西柏坡陳列展覽館和中共中央舊址區相繼建成開放,這讓閆青海嗅到了新的商機。1983年春天,閆青海用賣布攢下的錢從保定白洋淀買回了自己的第一艘遊船——長13米、可容納40人的二手船,在崗南水庫搞起了旅遊。

在閆青海的帶動下,西柏坡村村民和周邊村民都開始購買遊船搞旅遊業。為了規範市場、統一價格、便於管理,90年代初期,閆青海還牽頭組建了西柏坡水上旅遊公司,開始集中管理遊船、統一分紅,不僅確保了各船家的收益,還保證了遊客的遊玩質量。2002年,閆青海投資十幾萬元,把舊船換成了汽油船,一次載客28人,每年能收入五六萬元,生意越來越好,日子越過越紅火。

“現在的日子過得滋潤得很,彩電、冰箱、抽油煙機、淨水器都有,家家戶戶辦起了農家樂,收入增加了,吃穿不比城裡差。”談及現在的日子,閆青海衝我們滿意地笑了起來。

一碗茶水改變了生活

“我家是靠賣茶水起家致富的。”84歲的韓花珍老人正坐在自家院子裡,修剪著院裡的幾棵竹子。儘管年紀大了,但韓花珍回憶起往事,思維仍然清晰。坐在沙發上,老人講述了她的致富故事。

1989年,丈夫閆民生因心臟病去世,留給韓花珍的只有三個女兒和一屁股外債。怎麼能掙錢致富呢?那時候中共中央舊址門口已經有村民開始擺攤賣汽水。“別人賣汽水,我就賣茶水”。她將家裡的一隻母雞賣了2.8元錢,買了一套茶具,一張圓桌,6把凳子。

頭一天營業就賣了6毛錢,韓花珍覺得很滿意,夠買鹽買醋了。沒想到第二天下小雨,一天未能開張,她就有點垂頭喪氣,錢沒掙到,還耽誤了地裡的農活兒。正在她猶豫時再次遇到了閆青海。閆青海鼓勵她:“不能灰心,該去還得去。”

第三天竟然賣了1.2元。韓花珍說,那天心裡那叫一個美。此後,她的生意越做越好,日子也越過越紅火。2002年,茶水不賣了,她牙一咬轉行辦起了農家樂。她拆掉舊宅院,投資70萬元建起了村裡規模最大的農家樂“西柏坡招待所”,成了當時周邊最大的新聞。

現在,外孫閆二鵬經營著西柏坡招待所,客房由24間發展到了現在的40多間,配套設施也不斷得到完善,而且接待規模還在不斷擴大。記者採訪時,院子裡正在施工,招待所在原來的基礎上又加蓋了一層,變成了4層,現在招待所可以同時接待600多人用餐。

二鵬的哥哥閆立鵬2017年在旁邊不遠處也建起了一座四層樓的西柏坡聖都酒店。小哥倆的小日子蒸蒸日上。閆立鵬告訴我們,4月份已經有3批150名客人預定了酒店。隨著旅遊旺季的到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團隊遊客到來,每天忙得不可開交。

柏坡嶺上只爭朝夕

“馬上到清明節了,西柏坡將迎來又一個客流高峰,這對我們村的服務質量又提出了新要求。”4月3日上午,西柏坡村黨支部書記閆振祥到村裡轉了一圈,看看哪些地方還有待改進、完善。

“艱苦奮鬥的精神什麼時候都不能丟”,站在村委會門口,閆振祥指著面前的“兩個務必”廣場說。20世紀50年代,由於崗南水庫的修建,西柏坡人遷到高崗旱嶺上,人均不足三分地,生活頓時艱難。原來除了種地,村民就靠打漁貼補家用。隨著遊客的增加,部分村民開始在西柏坡紀念館、中共中央舊址一帶賣小吃、賣紀念品、照相,後來村裡又發展了農家樂。現在村裡有17家農家樂,中小型農家樂每年也有六七萬元收入。擺攤經營紀念品的攤位有20多家,經營好的一年收入十來萬元,最少也有三四萬元收入。目前,西柏坡村全村85戶244人中,九成以上從事與旅遊相關的行業,村集體年收入60餘萬元,年人均收入1萬元以上。

行走在西柏坡村,一幅幅美景讓人陶醉:碼頭停泊的遊船、輕點水面飛過的鳥兒;莊嚴的紀念館、精緻的農家院落;來來往往的遊人、安然自得的村民……緬懷革命歷史,看看綠水青山,走走美麗鄉村,“紅遊柏坡”的旅遊業態豐富起來,興旺起來,新時代的壯美畫卷在這個小山村華麗展開。

“最後的一碗米,用來做軍糧,最後的親骨肉,送到戰場上”這是革命戰爭時期西柏坡人踴躍支前的寫照;20世紀50年代,為防範洪水修建水庫,他們放棄富饒的“米糧川”,遷到高崗旱嶺;改革開放以來,以閆青海、韓花珍為代表的西柏坡人緊抓紅色聖地的旅遊資源,主動創新,只爭朝夕,書寫了一部“紅遊柏坡”的奮鬥致富經。

站在新的起點上,奮鬥不停歇,“趕考”仍在路上。西柏坡人滿懷奮鬥熱情,憧憬著更加美好的明天。

《光明日報》( 2019年04月11日01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