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前,軍嫂命懸一線漁民捨命救!33年間,軍嫂夫婦跨越千里來報恩!

高鐵換大巴,大巴換輪渡,王治國夫婦離開南京,先後經過煙臺、蓬萊、長島,跨越1100餘公里、34.56海里,終於抵達渤海深處的北隍城島。

“我……我該早點來看你們啊!”3月27日,看到早已等候在碼頭的老婦女主任李來英等人,王治國緊緊握住故人的手,哽咽著,久久不能釋懷。“路面平整了”“房子漂亮了”……再走當年路,王治國邊走邊點頭。當走過老連隊駐地時,他停下腳步,陷入深深的回憶:這裡記載著他為國守疆的青春年華,記錄著他從戰士到連長的奮鬥史,更見證了一場漁家人對妻子驚心動魄的生死營救,那是他一生最難忘的經歷。

滔天怒浪中打通生命航道

時間回到1986年。王治國時任某部3連連長,妻子沈鳳琴來島隨軍。12月,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沈鳳琴忽然肚痛流血。懷孕數月,這顯然是個不好的預兆。部隊派出急救的軍艦,由南長山島火速北上大欽島,準備接上醫生後再前往北隍城島治療。誰知風高浪急,軍艦兩度衝出“珍珠門”,兩度被風浪打回。

時間一秒秒流逝,病情也在一步步加重。誰曾想,從北隍城島到大欽島,短短的8海里,竟成了軍嫂生與死的距離。“夥計們,出海救軍嫂,幹不幹?”接到求助後,人稱“海上虎”的時任村長、魯長漁1103號船長葛長明爬出溫暖的被窩,召來手下的全部船員。“走!”無視兇險,7條漁家漢子異口同聲。

漁船在風尖浪谷起伏。8級狂風中,三四米高的海浪從船頭蓋到船尾,發出震天巨響。一個驚濤拍來,半米多深的甲板全部灌滿了水,船隻出現明顯下沉。船上可承載著所有人的希望啊!強壓住內心的恐懼,葛長明趕緊發令停車,然後帶人緊急排水,接著慢車前行,漸漸脫離了危險。

雪滿長空,眼前一片迷茫,稍不留神就會陷入海帶筏子中。領航員鄭文勝與李衛挺立船頭,高舉探照燈,在漆黑的海面上搜索航道。風雪簌簌襲來,二人凍成“冰人”,宛若巋然挺立的燈塔。

4個多小時的搏鬥後,漁船終於靠上碼頭。他們踏著齊膝深的雪,穿過半個大欽島,將醫生接上漁船。直到天色已明,才返回北隍城島。使出渾身解數後,醫生搖了搖頭:“宮外孕大出血。不去醫院肯定死,去醫院尚有一絲希望,但希望也不大。”

戰士們將昏迷的軍嫂抬上漁船,李來英等5名漁家大嫂也跟上來。他們蹲在艙內,守在兩側,一邊照顧軍嫂,一邊暗自祈禱:“孩子千里迢迢來隨軍,要是人沒了,怎麼給人家家裡交代?”

怒浪滔天,擋不住軍民同心的力量。最終,船隻安全抵達大欽島,軍嫂也被緊急送到醫院搶救。

那些緊張、無畏又模糊不清的身影,早已鐫刻在王治國的心底,化為永恆的記憶———這記憶,成了他一往無前、永不退縮的力量源泉。

子弟兵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

33年來,每當戰友聚會、親友團圓,王治國總會將故事從頭到尾地講述一遍,讓大家記住山東、記住煙臺、記住長島、記住北隍城的漁民,記住遠方的親人。

久而久之,在他們心中,長島成了美麗的傳說。女婿朱志新深有感觸:“從剛結婚聽到現在,每聽一次,內心的敬仰和感恩就加深一層。”

老連長忘不了北隍城人,北隍城人也忘不了老連長、忘不了部隊官兵的恩情。

多年來,包括老連長在內的駐島官兵愛灑駐地、情繫人民,緊貼海島人民的實際需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成為渤海深處一支擁政愛民的鋼鐵長城———因大山相隔,北隍城鄉山前、山後兩村僅有一條一米多寬的山路相通。雨雪天氣中,路又溼又滑,)成了一條危險的“絕命路”。部隊官兵練兵之餘,在大山之中,靠人力硬生生挖出一條路。時至如今,這條鄉村路仍是兩村村民往來、發展經濟最便捷的道路。

北隍城的山土層淺,以前山上只長荒草不長樹木。每到春秋兩季,部隊官兵都和村民一起,提著水桶、扛著鐵鍁,挖坑種樹。如今,山上早已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成了涵養水源、淨化環境的“海上生態屏障”。

海島居民出行、作業靠碼頭,可幾百年來,島上從來沒有一座可靠的碼頭。漁民打魚回來,只能將船開上沙灘,架起木板上下人、裝卸貨。駐島官兵與村民們肩並肩,腳踏膠底鞋,手推小推車,建出一個軍民兩用小碼頭,上下人、裝卸貨,別提有多方便。

好人好事層出不窮,北隍城人心懷感恩。他們說,在島上,子弟兵的恩情比山還高,比海還深。

魚水情深成為鮮明的海島文化

海島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勇敢無畏、樸實無華的漁民性格;而部隊特有的軍營文化,鍛造了堅強陽剛、正直擔當的軍人本色———在孤立的海島上,相似的氣質讓他們長期共生共處,產生了外人難以理解的深厚情感。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駐島官兵一茬接一茬,但變的是時間流逝,不變的則是“守一方熱土,保一方平安”的責任和“軍愛民,民擁軍”的情懷。

每年春天,渤海灣裡的第一網大鮁魚最鮮、最肥。漁民們捨不得吃,卻總是拎著先送到部隊,跟官兵們一起包餃子、話家常,讓來自五湖四海的官兵嘗一嘗頗具特色的膠東味道,讓他們感受家的溫暖,安安心心衛國守疆。

“軍愛民,民擁軍,軍民魚水一家親”,這種濃厚的魚水情,經言傳身教、耳濡目染,一代代地流傳下來,融入海島人的血脈,成為鮮明的海島文化。“2019年1月31號,雞蛋2箱;2月1號,鮮黃花魚1箱;3月3號,雞腿2箱。”在山前村民鄒家冬的日記本上,密密麻麻地記載著他送往部隊的各種愛心物品。

鄒家冬目睹過戰士們在村禮堂奮不顧身滅火的場景。去年,他和幾位戰士一起,掄起大鐵錘,在院牆上鑿開一個洞,將140多斤的大母豬趕到部隊軍營裡。到了年底,大母豬就下了9頭小豬,戰士們一邊養一邊宰,每個月都能吃到新鮮豬肉。

“想讓戰士們記住,這裡是他們的‘第二故鄉’,是永遠的家。無論以後走到天涯海角,都能常回家看看。”鄒家冬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