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說親情|一首歌唱不出完整的句

撰稿:張瑞安

-

年關說親情|一首歌唱不出完整的句

淮南老年大學聲樂班教室裡,老師正在教唱《兒行千里》:“替兒再擦擦鞋,為兒再縫縫扣,兒行千里揪著,媽媽的心頭肉”。車行的詞,戚建波的曲,老師的動情教唱,使我淚眼模糊,喉嚨哽咽,看不清歌本上的詞,唱不出完整的句。我的心被拉回到了四十年前。

考上大學那年,我已經是身材魁梧,年滿二十的大小夥子了。可在媽媽的眼裡,我還是個沒長大的孩子。孩子要第一次走出家門,到幾百裡外的省城去讀書。白天,不能再吃媽媽親手做的飯菜,晚上,不能再聽到兒子入夢後的鼾聲,母親的心好像一下子被掏空了。被掏空的心該有多疼啊,可是媽媽硬是忍著不說。說出的話是:孩子,我們家祖祖輩輩沒有一個識文斷字的,如今你考上了大學,一定要好好唸書。我聽得出媽媽的聲音裡分明流進了淚水,我知道媽媽對我的希望有多大。沉重的生活負擔,使她沒到四十歲頭上就長出了白髮。我上中學的時候,衣服上的補丁是全班最多的。可是,孩子馬上就要上大學了,還能讓他穿著滿是補丁的衣服去省城嗎?媽媽一連幾個晚上點燈熬夜,將爸爸剛發的工作服改成我的新衣。在我臨行前的那天夜裡,我一覺醒來,發現媽媽還在昏暗的燈光下,一針一線地給我縫製換洗的短褲。

年關說親情|一首歌唱不出完整的句

“衣裳再添幾件,飯菜再吃幾口,出門在外沒有,媽熬的小米粥”。媽媽的乳汁,我只吃了兩年,可媽媽熬的粥,我已經吃了二十年了呀。印象最深的是上初中的那幾年,那正是國家最困難的時期。人們口糧定量,根本不夠吃,常常餓肚子。而我又正值“半樁子,飯裝子”,身體生長最快飯量最大的時候。我清楚的記得,每天早晨我要上學之前,媽媽總是先盛上三大碗稀飯放在鍋臺上涼著,好讓我能儘快吃飽去上學。去上大學那天,媽媽傾其所有做了一頓年飯似的豐盛飯菜為我送行。我已經吃了好幾碗了,可媽媽還擔心我沒吃飽,還在用筷子把菜一個勁地往我碗裡夾。最難忘的是我滿四十歲的那一年。一天晚上,我正端起碗準備吃晚飯,突然,有人急促地敲門。我趕緊拉開門,站在門前的竟是母親!母親看見我端著碗,喃喃地說,我緊趕慢趕,還是來遲了一步。你吃過飯了?我一邊讓進母親,一邊說還沒呢。母親擦了擦額頭的汗,說,那就好,那就好。今天是你四十歲生日,我是趕來給你過生日的。媽媽一邊說著,一邊從包裡掏出她親手為我擀的生日麵條和幾個家養雞下的蛋,走進廚房給我下面。那一刻,我又感動,又幸福,又慚愧,又自責。人們常說“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行萬里兒不愁”,這話好像就是說我的。現在學唱這支歌,奪眶而出的淚水中,有感動,有幸福,更多的是慚愧和自責。

-

年關說親情|一首歌唱不出完整的句

(圖片選自網絡)

-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今日頭條“八公山視界”,歡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