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矿油”三兄弟,“国字号”的高精尖,为何报考热度不高?

文|田祥东

“国字号”大学,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都是争相报考的热门大学。这些大学,几乎都是各自领域内的“王者”。但是有这么三所“国字号”大学,他们也是各自领域的“王者”高校,但是在考生报考上却持续遇冷。这三所高校就是“地矿油”三兄弟院校。

“地矿油”三兄弟,“国字号”的高精尖,为何报考热度不高?

“地矿油”是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三所211大学的简称。这三所大学都是52年院校调整的产物,是由北大清华等几所著名大学的相关院系调整合并组建而成。因此,人们通常将三校一起拿来比较。

两地办学,相互独立

这三兄弟最大的特点就是,两地办学,相互独立。所谓的“地矿油”三兄弟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是由清华北大等华北地区几所著名大学的地质学系合并组建而成。后来又迁至湖北办学,更名为湖北地质学院。1987年,学校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并形成武汉和北京两地办学,两地办学相互独立的格局从此形成。

“地矿油”三兄弟,“国字号”的高精尖,为何报考热度不高?

中国矿业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类似,都是由华北地区几所著名大学的采矿系、石油工程系合并组建了中国矿业学院和北京石油学院。后来也逐步形成两地办学的格局。

不过要注意的是,报考“地矿油”三兄弟院校,他们都已经拥有各自的学校代码,本科招生也都是分开进行的,毕业后颁发的毕业证校名也是不一样的。

“国字号”的高精尖

“地矿油”三兄弟作为“国字号”的行业类大学,在各自领域内都保持绝对的“王者”地位。他们的特色专业,在行业内都处于领先地位,是高精尖的大学。

从学科评估上可以看出,这3所高校都是有双A+学科的大学,A+级学科数,在211大学里绝对都是顶尖的存在。学科实力超过了部分985大学。

“地矿油”三兄弟,“国字号”的高精尖,为何报考热度不高?

不过在学科评估时,“地矿油”三兄弟都是打包参评,并不能查到单独的某一校区的学科评估结果。不过主体校区实力肯定要强一些,但是北京校区地理位置好,毕业生出路并不差。

为何报考热度不高?

“地矿油”三兄弟院校,学科实力和地理位置都不差,但是为啥报考热度不高呢?在如今,财经、计算机等相关专业大热,而资源、能源类专业则相较冷门。

这中间主要的原因还是,一方面是“地矿油”毕业生工作环境较恶劣,较辛苦。另一方面,行业内人才需求相对饱和。这些学校毕业生的对口工作,也就是地质队、油田、矿场或者相关的科研结构,并不受毕业生待见。

“地矿油”三兄弟,“国字号”的高精尖,为何报考热度不高?

由于对口工作不好就业,因此大部分毕业生都选择了转行。以18届毕业生为例,中国矿业大学毕业生在制造业占比17.1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14.95%,对口行业能源资源开发行业只有9.5%。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毕业生在制造业占比25.1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12.73%,对口采矿业只有11.15%。

这种情况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尤为明显,18届毕业生从事对口工作的不足3%,21.40%的毕业生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4.90%的毕业生在制造业,14.60%在建筑业。

“地矿油”三兄弟,“国字号”的高精尖,为何报考热度不高?

石大毕业生行业分布表

可见,报考热度不高,主要还是就业问题。“地矿油”三兄弟院校毕业生从事对口工作的,少之又少。大部分学生最终选择了转行。而好就业、薪资高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几乎成了首选。

虽然“地矿油”三兄弟院校相较于其他热门211大学,报考难度要低不少。但是考生不能因为心仪某个城市而盲目填报,被录取至不喜欢的专业,轻则退学复读或者转行,重则可能痛苦一生。因此,建议考生要结合自身的兴趣,填报适合自己的专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