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几何A这款车上市之后,你觉得销量会很高吗?

柠檬论车


吉利几何A纯电动轿车终端消费市场表现不会很好,但销量数据应不会很差。

吉利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支撑短期内会是共享出行,吉利实际掌控的“曹操专车”以及与戴勒姆奔驰合资成立的出行服务公司是平衡吉利电动汽车产销的核心,在电动汽车产品没有足够亮点之前只有这一条路走得通。而不看好几何A在消费市场表现的原因很简单,这台车性价比不高并不值得选择。

电动汽车吸引消费者的核心在于续航里程和电池组质保时长,吉利汽车投建的电池工厂还没有量产动力蓄电池的能力,高成本的电芯仍要依靠采购,这就决定了造车的极高成本;不能控制成本则无法提供电池组的超长质保,至少目前几何A还从未提及终身质保,仅此一点相比竞品车型就是毫无竞争力的。

竞品也无需掩饰,以比亚迪秦ProEV作为对比看一看两车的差异。

1、续航和容量

  • 几何A预售价15~17万,其中低续航版为410公里、长续航版为500公里,大电池组的容量为61.9kwh,类型为镍钴锰。

  • 秦ProEV指导价16.99-18.99万(民用版),续航里程为420km、电池组容量为56.4kwh,类型为镍钴锰酸锂。

从成组能量密度而言秦ProEV更高而且轻量化水平也有一定优势,所以同样以工况法测试续航这台车的水份更小一些。其次这台车提供电芯的终身质保,后期的用车成本会低非常多,所以即使续航有一定的差值但综合性价比更高。


2、车型定位以及配置水平

几何A车身尺寸4736*1804*1503、轴距2700mm,悬架为前麦弗逊、后扭力梁,作为中型轿车悬架结构级别太低;配置方面目前还没有详细信息,不过智能化水平可以大致判断为入门级,系统生态吉利还没有完善、可用的智能化控制功能是比较少的,所以只能在手机无线充电、语言控制等方面做一做文章。内饰用料一反常态的使用了织物座椅,不论织物的触感能到什么等级、皮革或真皮才消费者热捧的。

秦ProEV车身尺寸4765*1837*1515、轴距2718mm,悬架为前麦弗逊、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级别高于几何A;配置方面有基础的安全防护以及中高配全速自适应巡航等功能,dilink的智能平台开放给后市场所有的开发团队,传感器和控制权开放程度尤其高,所以这套系统会给王朝系列的EV和Dm带来无数种功能;内饰用料随大流使用了皮革覆盖,质感比几何A要理想一些。

仅此两车对比几何A已经毫无优势可言,外观设计虽然使用了比较科幻的自动门把手但整车的轮廓没有摆脱帝豪或者帝豪GL的影子,很像是帝豪EV的魔改版;这样一台扭力梁悬架、配置平平且后期用车成本较高的电动轿车,显然与北汽上汽等品牌的产品定位相同,除了共享出行以外又有多少人敢去冒险呢?

电动汽车本就是冷门,做不到为消费者控制用车成本热销则免谈,不论是吉利、长城还是比亚迪;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天和Auto


全程参与了该车型的某总成系统的开发

说一下感受

该车型从立项开始因各种因素其地位不断被拉升,直至成为“吉利新能源”的开山之作,车型开发正好不适用于“由俭入奢易”,开始定位低,在不增加整体投入的情况下是怎样一步步提升定位的呢?我没有答案,只知道有些事物是不能违背客观规律的。

汽车销量跟性价比有很大关系,吉利新推出的车型性价比都还不错,12/3万的车基本上该有不该有的配置都有了,算是为汽车工业的发展做了好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龙头指日可待。

回到这台车,毕竟是纯电动,受众市场集中于一线城市及部分有限牌限号措施的二线城市,所以单月能到2000台以上已是不错的销量了。


春生52505361


我记得标准版是15W起步的,而且还是补贴后的,销量会不会高,对于大多数人比较看重性价比、颜值外观和内部配置空间等,这款车应该是能达标的,毕竟国产新能源车也才起步没多久,竞品压力不是很大,新车前期销量应该不会太高,今年汽车市场本身不太好,卖得好不好还要看市场变化,能不能经得起市场考验,最终还是要看这款车的口碑和质量,这才是觉得销量的关键因素。


康明之声


我推测没有比亚迪卖的好,拿不到第一,第二肯定是妥妥的。

推测理由是核心技术没有比亚迪厉害,但是外观内饰调打所有对手。


户口89757


吉利的车型销量会很高的,


姜宇杰162


星越 个人比较喜欢


烈焰131419


品牌不断升级,大有可为


铭智车生活


吉利在国产车里面性价比挺高的,看消费者需求咯,我个人要试车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