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分的华语神剧,咱有多久没看到过了?

欧美媒体公司在全球各地制作本土剧集的扩张策略,这些年已经屡见不鲜了。

去年,Netflix与台湾公视合作,将台湾作家吴晓乐的作品《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搬上屏幕。

原著是现实题材,讲的是现代教育下,被分数绑架的家庭故事。

剧版中,在该主题基础上,加入软科幻因素,而故事本身的讽刺性内核,则使得人称此为中国版《黑镜》。

9.3分的华语神剧,咱有多久没看到过了?

今年,公视又推出了一套这类合拍剧集。

这次,与其合作的,是另一个看美剧的人都如雷贯耳的公司:HBO。

这套新剧的口碑,又较去年的《孩子》飙升了一个台阶,直接晋级神剧行列:

豆瓣开分9.5,如今出完6集(共10集),仅回落到9.3分。

IMDB上,如今也有9.4(虽然仅有84人评分)。

《我们与恶的距离》

9.3分的华语神剧,咱有多久没看到过了?

9分以上的华语连续剧,咱有多久没看到过了?

HBO加持下,《与恶》的台前幕后阵容也是强大:

编剧吕蒔媛 ,去年刚凭《谁先爱上他的》提名金马奖;

导演林君阳倒是作品不多,但这回应该也凭《与恶》一鸣惊人了;

贾静雯,温升豪,吴慷仁,曾沛慈,陈妤等演员的配置,实力和观众缘都算进了。

对了,吴慷仁还是金钟视帝,当年的获奖作品,则为豆瓣顶到9.3分,改编自白先勇作品的《一把青》。

9.3分的华语神剧,咱有多久没看到过了?

秉承HBO的大尺度风格,《与恶》的尺度也很大。

这指的不是画面尺度,而是题材,内容尺度。

甚至片头还打出:

本节目不适合儿童观看。

故事开头,是一场无差别射击案发生后的两年。

法庭驳回了凶手李晓明的上诉申请。

而其律师王赦(吴慷仁)却依然为此做着努力。

一时间,愤怒的民众中有人冲出来,往王赦身上泼粪。

泼粪事件被新闻媒体拍下,发到社交媒体上,一时间,引来众多网友在底下愤怒留言。

9.3分的华语神剧,咱有多久没看到过了?

李晓明一案,应该是有些许现实影射成分的:

2014年,台湾东海大学大二男生郑捷,在地铁站随机砍人,造成4人死亡,21人受伤。

那是台北地铁开通18年来最严重的刑事案件。

在《与恶》中,李晓明的戏院无差别杀人案,则只是一个引子。

《与恶》想讲的内容,更多,更广。

《与恶》每一集的开场,都有一个恶性/争议事件。

接着画面切到社交媒体讨论区。

随着网友留言一条条蹦出,本片片名继而出现。

中文片名上方,则是本剧英文片名:The World Between Us。

9.3分的华语神剧,咱有多久没看到过了?

片方特别说明:

The World可解读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但这隔阂不仅是一段距离,反而可能大到是一个世界,使得我们成为分属不同世界的人。

9.3分的华语神剧,咱有多久没看到过了?

媒体,是《与恶》重点描述对象之一。

这里想先说下台湾20年前那起轰动的白晓燕撕票案。

白晓燕是台湾知名艺人白冰冰之女。

被绑架后,白冰冰曾一再恳求媒体不要报道,以免打草惊蛇,影响警方工作。

可媒体为了收视率,不听劝告,长枪短炮争相报道。

最终,导致歹徒撕票。

那时候,还是互联网媒体远没有如今发达的年代。

到了今天,这种热点事件,经由互联网发酵后,会在更短时间内带来更多关注。

但也经常会在更短时间内,被新的热点盖过。

互联网时代,一类网民群体的忘性是很大的。

9.3分的华语神剧,咱有多久没看到过了?

再说回当年,香港某媒体办公室主编接到一名工作人员电话:

王祖贤进了绯闻男友林建岳的办公大楼。

媒体主编直接发话:与其联系她的经纪人,不如你直接去现场看看。

于是,这个记者拍到了王祖贤从该办公大楼出来的照片。

照片后来成为杂志的封面,销量高升,而香港第一支狗仔队就此应运而生。

这样的产业发展到如今,则演变到明星出门穿个什么衣服,超市买个东西,都能被写成一篇文章。

而且,还有不少人看。

有专家对此总结的规律是:读者就喜欢简单直接的(这个我不否定,只不过我认为并不能代表全部读者)。

9.3分的华语神剧,咱有多久没看到过了?

这种事在今天的另一个说法是:吃瓜。

喜欢吃瓜(八卦)这事,每个人心中都有的,程度不同但就是无人例外。

如果我们将瓜的定义框在爆点新闻(不仅仅是明星),且为爆点丑闻的话。

那么,爱吃这类瓜的心理,我觉得可以这么说:

这就是人性中与生俱来的恶。

然后,这种人性之恶,就成为了速食新闻媒体赖以生存的市场。

这种人性之恶,是与生俱来的,并没有好坏之分,它只是一个客观的存在。

当年,星爷的《大内密探零零发》里,就说过这事:

路上看到肥婆跌落水,明明就是很好笑啊!

言下之意,正常人的第一反应,不是去扶那个肥婆。

9.3分的华语神剧,咱有多久没看到过了?

这种人性之恶虽不可根除,但却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社会环境去引导改善的。

这一点上,在《与恶》中,则出现了一些相关的思考探讨。

例如,在速食新闻媒体公司任职的李大芝,选择当助理编辑,而不是当记者,理由是:

记者每天都在抢时间,抢观众想看的东西,所以比较单向片面;

9.3分的华语神剧,咱有多久没看到过了?

《与恶》中,做深度报道的媒体人刘昭国(温升豪),这么说道速食新闻的性质:

为了高那么0.01的收视率做这种(速食)新闻有什么意思呢?

(这种新闻)只是提升观众的重口味,而不是观众的品位。

在这点上,《与恶》通过剧中的新闻媒体这条故事线,已经挖得很深了。

9.3分的华语神剧,咱有多久没看到过了?

但除此之外,《与恶》试图辐射的范围更加广泛。

第一集开场就引出的李晓明枪击案,是一个辐射点。

从此案开始,引出其它不同方向的故事线。

包括,李晓明的辩护律师王赦这条线。

除了本案,王赦还接下了一个谋杀两名儿童的罪犯案件,一个因精神病原因闯入幼儿园造成恐慌的案子。

大家都在骂他,按照我们的正常思维,这种人应该是赚黑心钱的。

但《与恶》却给出了另一个视角:

王赦接的案子,耗时长,报酬低。

自己只有一套像样的西装。

岳母给他买了三套西装,他让老婆私底下付钱给岳母,岳母笑着对女儿说:

不用给了啦,他付不起的。

9.3分的华语神剧,咱有多久没看到过了?

他的动机是什么?

他对刘昭国说:

如果这件事情,不去试着找出答案(造成枪击案背后的成因),试着去预防,你身为媒体人应该很清楚,这种事情在世界各个角落,每天都在上演。

难道说真的把他(李晓明)给杀了,这一切就会没事?

9.3分的华语神剧,咱有多久没看到过了?

他对李晓明的妹妹说:

你难道不想知道你哥哥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吗?

换句话说,他就有点像《心灵猎手》中,那逐渐创立了犯罪侧写的警探。

他试着做的,是找出规律。

而王赦所做的工作,就注定让他处在一种矛盾的境地。

这种矛盾,不是他自己加给自己的,他对于工作很理性。

只是,他面对的人,却是在整个局中处于无法避免的矛盾中。

9.3分的华语神剧,咱有多久没看到过了?

例如刘昭国,他一开始就很难接受去帮助王赦找出李晓明犯案成因。

尽管,刘也知道,解决伤害的最好方法是善后和预防。

但从感情上,他依然告诉自己:

我不在乎李晓明是否被判刑,因为再怎样,我的孩子也回不来了。

9.3分的华语神剧,咱有多久没看到过了?

李晓明一家,也因此案件,在社会没有了立足之地。

来到受害者灵堂,本想道歉的李家父母,却无法道歉。

面对这样的人,这样的伤痛,道歉如何有用?

他们也想卖了房子去赔偿这些人,但卖了房子也根本赔不起。

于是,李父天天借酒浇愁,李母一人卖着小吃养家。

李母告诉女儿:

以后,你就改名李大芝,去过自己的生活,别人问起你父母,你就说他们车祸身亡。

而在社会大众看来,他们一家则是隐藏起来,不负责任。

继而,他们更加无法面对这个社会给他们的眼光。

9.3分的华语神剧,咱有多久没看到过了?

还有宋乔安(贾静雯),就是剧中那家速食新闻媒体公司的高管。

同时,她也是受害者家属。

因为儿子遇害,她从此将心思放到工作,工作之外,借酒浇愁。

于是,女儿不喜欢她。

和丈夫刘昭国,则处于即将离婚的状态。

她也矛盾:

我们的社会安全网,我们的教育体制永远控制不了那些加害者。

如果杀人犯还有他们的家人都不用负任何责任,那我们(在该案中死去)的孩子算什么?

但面对丈夫的反问“所以你认为怪李晓明的父母你就会好过点,我们的孩子就会回来?”,她却也只能无力地说出:

我怪我自己,这样总行了吧?

9.3分的华语神剧,咱有多久没看到过了?

做为《与恶》中的主要案件,李晓明案就像那激起蝴蝶效应的翅膀煽动。

激发的蝴蝶效应中,影响到了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

犯罪者们;

受害者家属们;

罪犯亲属们;

辩护律师王赦;

新闻媒体们;

还有,在这些个体身后,数量庞大的社会舆论人群。

9.3分的华语神剧,咱有多久没看到过了?

《与恶》中,当然有着社会普识中,对于犯罪的零容忍。

这是非常合乎情理的。

但在这合乎情理下,《与恶》却又继续深挖:

媒体跟踪后续报道是因为观众想看;

而想看的观众们,他们关心这些爆点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或许其中有些人自己也不知道,就是为了关心而关心而已。

但就是这样一部分的吃瓜群众,是否也无意识地打着种种名号,在后续参与了无意识作恶?

到新出来的第5,6集,就有这方面的相关内容。

具体我不剧透,反正,李大芝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你们有没有想过,你在无形之中也杀了人。

我哥是杀了很多人,但我跟我家人连活下去的权力都没有吗?

你们杀的人,没有比我哥少。

9.3分的华语神剧,咱有多久没看到过了?

恩,就这样吧,不多剧透了。

说点题外话:

没人能躲得了自己人性中恶的那一面。

那种恶可以被减小到不影响他人,可以被后天影响进而被更多的善所覆盖。

但却不会消失。

就如我今天做这一题,思考的东西就比较严肃。

但或许明天我看到一部有趣但是没营养的重口味片,我也会推荐。

较早之前,我曾为他人写过一部重口味电影的文章。

对方看完后,提出一个意见:

可以在最后的部分,加上你的个人感想。

当时,我这么回答:

这种片子,对我而言没啥好思考的,它只不过就是满足我个人的恶趣味而已。

稿子最终被打回来了。

但到了今天,我依然这么认为。

9.3分的华语神剧,咱有多久没看到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