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案例---【公司如何“開除”股東?】

股權案例---【公司如何“開除”股東?】

案例一:

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用6分鐘贏得全世界最成功的互聯網投資人孫正義千萬美元計的投資,至今在業內被渲染為“神話”。

最初孫正義決定向阿里巴巴投資4000萬美元,但是他要求佔有公司49%的股份。

但馬雲擔心軟銀持有阿里巴巴的股權比例過大,管理層股權稀釋後失去話語權。就跟孫正義談判,只投資3000萬美元,佔阿里巴巴30%的股份。

如今阿里巴巴已然成為商界的一大巨頭,馬雲僅有阿里巴巴8.9%股份,卻依然有絕對控制權。

最初的股權佈局,決定後來企業的生死存亡,也註定了創始人的結局。

案例二:

空空狐是一個主打女性二手交易的社區,在市面上一度受到熱捧,成立不久公司估值已經過億。

其創始人餘小丹,在生病住院的短短20天時間,就被投資人踢出董事會,其一手創立的公司被第二輪投資方崑崙萬維清算,並被迫辭去CEO職位,完全失去了對公司的控制權。

創始人被資本踢出局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不懂股權是釀成悲劇的最重要原因!

案例三:

幾個朋友合夥創業,如何分配股權?

A牽頭,出錢多佔大股,B稍年長有資源,股份比C稍多,C年輕有能力,佔股稍少。

終於迎來了公司飛速發展期,問題也隨之而來,大家心裡都有了自己的想法,“憑什麼我付出這麼多資源,才比他多這麼一點”,“為什麼他沒怎麼幹活,也和我差不多?”。

各種矛盾隨之爆發,然後公司分崩離析,幾人分家各起一攤。

在過去,股東分股權的核心甚至唯一依據是“出多少錢”, 「錢」是最大變量。在現在,「人」是股權分配的最大變量。

股權小知識:

1、【得合夥人者得天下】

①如果企業有80%是股東,企業必亂,80%是合夥人,企業必強。

②如果企業80%以上的員工分蛋糕,企業必虧,80%的員工做蛋糕,企業必賺。

③如果企業80%的員工是打工心態,企業必難,80%以上的員工參與經營,企業必盈。

2、【股權分配中必須規避的風險!】

1)避免平均分配,尤其是家族企業;

2)外部股東過多,決策效率低下;

3)核心創業者持股比例低,股權過於分散;

4)股權分配的時機非常重要,避免過早分配股權的帶來不利影響;

5)退出機制要清晰明確,避免糾紛;

6)賬務能否公開透明;

7)區分股權分配、股權激勵、合夥人模式的利弊,用對方法!

3、統計顯示,60%的企業死於股權!

內部隱患:好產品、好團隊,因為股權問題,矛盾重重,死在通往成功的半路上!

外部困局:創始人面臨不斷的資本進入,股權的稀釋,如何保障企業絕對控制權,避免公司奪權之戰!

不變等死,亂變快死,股權佈局刻不容緩!

4、老闆要搞清楚的三個問題:

工資是固定成本嗎?

福利是企業發的嗎?

加工資是激勵嗎?

【答】

如果工資是固定的,當然是固定成本,這將成為企業最大的負擔和壓力。

如果福利是發的,一定不會多到哪裡去,只有員工去創造福利,才會讓福利倍增。

加工資的激勵只有幾個月,加價值才是長期激勵因子。

5、中小民營企業家普遍的3大痛點——利潤去哪兒?

內部:收入降 成本升 利潤滑

客戶去哪兒?

外部: 搶市場、搶客戶、搶渠道

員工去哪兒?

人員 :流失高、保有差、人效低

6、【公司如何“開除”股東?】

這個話題很敏感。現實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麻煩:合夥人剛開始還可以,但是到後來經常三天打漁兩天曬網。公司賺了點小錢,合夥人不求進取,越來越跟不上公司發展!吃裡扒外,不好好在公司效力,反而在外面兼職!隨著公司發展壯大,合夥人佔住了關鍵崗位,新鮮血液進不來!

一般情況,如果不嚴重,老闆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容易帶壞了公司的文化,這時候老闆就是想開除這個股東,解除其與公司的勞動關係,但是這個合夥人的股份怎麼處理呢?如果是註冊股東,就沒辦法開除他,這時又該怎麼辦?點擊瞭解更多為你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