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贫困户是什么原因形成的?

农村贫困户是什么原因形成的?

我国是从1986年各地成立扶贫办公室就开始进行了扶贫工作。扶贫了三十多年,扶了老的扶小的,真是愚公移山,挖山不止。我记得1986年在扶贫调查中有一户农民,当时全部家产只值5元钱,相当于现在的500左右元,非常贫困,吃饭的土碗都是缺口的,一年到头很难吃上一次肉。农村贫困户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

致使农村人贫困的真正原因是多方面的,1982年实行土地承包,家底好有钱买肥料的农户和有一技之长的社员很快富裕起来,而家底差经济困难买不了肥料,分配的土地下等地多,没有大牲畜又有老人生病的社员就逐步成为了贫困户。我梳理一下

第一个因素是农户缺乏资金致贫,1982年实行土地承包后,粮食产量翻番,大多数农民温饱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但有一部分农民家庭因为经济条件不好,土地承包前就处于吃粮靠救济,用钱靠贷款的状况,没有资金购买生产资料,粮食生产完全依靠农家肥,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又没有能力种植烤烟、辣椒等经济作物。粮食产量和家庭经济收入与家庭底子厚的差别就产生了,逐步沦为贫困户。

第二个因素是自然地理条件恶劣,山头岩石裸露,耕地零星破碎,以坡耕地为主,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生产条件差,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土地资源匮乏,由于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滞后,农村经济基础十分脆弱,农村经济发展的资本积累能力低下而造成的。

第三个因素是当地部门对贫困乡村投入严重不足。项目投资一般都是肥肉上添膘,那里富投资那里,没有关系就不要想得项目,因此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改善滞后,农民人均纯收入低,贫困面大。

第四个因素是疾病致贫,农民家庭本来经济就欠缺,一旦家庭成员生大住院病,人医好了,家庭也贫困了,过去是没有医疗保险的,只能在民政部门申请补助。

第五个因素是天灾人祸致贫,如家庭发生火灾、耕牛被盗走缺乏劳力、家庭人员发生意外等等。

第六个因素是养殖失败、做生意亏本等致贫,由于运气倒霉,养殖失败、做生意亏本,向银行贷的款还不上,背上利息。

第七个因素是缺乏文化科技知识致贫,没有文化或文化水平太低,只能老老实实在家从事农业生产,农产品价值又低,怎样努力都脱不了贫。外出务工由于文化水平太低,能胜任的工作工资待遇又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