梟龍能不能發展成新一代艦載機?外型結構是不是比殲15更適合彈射?

咖啡裡泡安眠藥


如果新一代隱身版梟龍能夠服役並且更換新一代發動機那麼不排除這種可能!我軍現在的兩棲攻擊艦缺乏固定翼艦載機,如果梟龍能夠上艦這對於我們的兩棲攻擊艦也是一種能力提升。

在全球軍力部署上,除了有大型的艦載機航母之外,還有一種叫做兩棲攻擊艦的載機航母以及一種只能起降直升機的直升機航母。這前者大家都知道,後兩者實際上也有起降固定翼艦載機的能力,而且後者因為更加抵近海岸,往往處於對方路基戰機的攻擊範圍之內,他們對固定翼艦載機的需求程度更高。像美國的兩棲攻擊艦就搭載了f35b艦載機,這款戰機可以在兩棲攻擊艦上短距或者垂直起降,承擔登陸艦隊的戰區防空,也可以深入戰區為對地打擊直升機進行護航。

我們現在的艦載機基本上都是以重型戰機,我們的輕型艦載機依然處於空缺狀態,我們的兩棲攻擊艦至今沒有裝備艦載固定翼戰機,搭載的直升機根本沒有與路基戰機空戰的能力,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的兩棲攻擊艦仍然處於裸奔狀態。如果隱身版梟龍能夠上艦,這將彌補我們在這個方面的短板,至少可以在過渡階段承擔我登陸艦艇的戰區防空制空權。


優己


梟龍戰鬥機的前身超-7項目時,我國的航空技術實力比較薄弱,當時是選擇與美國格魯曼公司進行合作,梟龍的氣動佈局,包括其邊條翼、切尖三角翼以及內傾兩側進氣道等基本氣動佈局就是格魯曼公司幫忙完成設計的。而美國格魯曼公司是美國海軍艦載機的專業戶,同時也是“養貓”專業戶,二戰時期F4F野貓、F6F地獄貓、F7F虎貓、F8F熊貓立下赫赫戰功,而他的絕唱就是美海軍最後的重型艦載戰鬥機的F-14雄貓。

這可能也導致梟龍氣動設計上,帶有些艦載機的痕跡,特別是機身大邊條翼設計,這種佈局設計可以較好兼顧低速性能和超音速性能,比較適合艦載機使用。國際上另一個採用機身大邊條的戰鬥機是美軍的F/A-18 大黃蜂系列戰鬥機,美國海軍目前唯一在役的艦載戰鬥機。

梟龍在巴黎航展上展示過類似旱地拔蔥式的幾乎垂直角度起飛,他的起降性能非常優秀,改裝成艦載機難度不大,至少比三哥的LCA光輝要好的多。

三哥富有“創造性”想把LCA光輝改成艦載機,無尾三角翼是最不利於改成艦載機的氣動佈局,他的配平性能和低速性能太差,即使是無尾三角翼大師法國達索公司,當年雖然有經典的幻影系列戰鬥機,但其給法國海軍設計艦載機也還是乖乖用常規佈局的超級軍旗。

但是其最大不利之處就是單發戰鬥機,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海軍都不喜歡單發戰鬥機,他們聽到“單發”這兩個字,就心裡咯噔一下。這無關發動機可靠性問題,即使再牛逼可靠的發動機,也無法承受撞鳥時,吸入飛鳥或飛機碎片情況下依舊正常工作。海面低空上永遠不會缺無辜的海鳥們,海軍戰機起降極容易受到這方面威脅,單發戰鬥機遇到就只能嗝屁,而雙發還可以搶救下。

雙發戰鬥機的抗損毀性能是海軍飛行員所青睞的,茫茫大洋上跳傘後生還概率依舊很低,而如果雙發戰鬥機如果帶著臺發動機掙扎下,即使無法完成降落,掙扎到艦隊旁邊再跳傘,生還概率遠比在大洋上等中彩票要好得多。

冷戰時期埃塞克斯級航母列剋星敦號(CV-16)上的A-4天鷹攻擊機,美國海軍歷史上裝備過像A-4天鷹和A-7海盜這些單發艦載機,但這主要是為了讓二戰時期建造的老航母而設計,這些航母噸位小,對於起降要求比較高。

F-35C是沒辦法,被國會老爺強塞,因為70%的零部件通用性,只能使用單發艦載機,但F-35C並不取代F/A-18E/F 超級大黃蜂戰鬥機,甚至4個戰鬥機中隊中只有1個是F-35C中隊,其餘是3個F/A-18E/F中隊。

至於跟殲-15相比,其原型蘇-27的氣動佈局非常出色,寬大的升力體機身佈局讓他的升阻比非常好,在三代機中亞音速最大升阻比僅次於F-14(F-14是可變後掠翼,其後掠角最小時,亞音速升阻比最高),這也是他可以改裝成為重型艦載戰鬥機的主要依仗。

甚至蘇-27系列低速升力水平太好,導致難以實現航母降落過程中的快速下降,航母艦載機降落進入降落航線時,要求能夠1秒10米的快速降低高度,要求能夠在2分鐘內將戰機從1500米高度降低到350米高度。但是蘇-27系列升力係數太高,他的最大下降速度也只能達到3秒10米,所以在設計蘇-33的時候,特意在前面加裝了個小鴨翼,在機首增加一個控制面,這樣可以快速的把飛機壓下去。實際上蘇-33設計小鴨翼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增加起飛的升力,而是增加下降速度。

綜合來講,梟龍這種佈局是比蘇-27系列更利於修改成艦載機,但是其單發這一個特點,海軍就不會願意,更別說輕型戰鬥機的戰鬥機,遠不如重型戰鬥機。


五嶽掩赤城


前段時間,印巴在克什米爾上空的軍事衝突,以巴方擊落印度一架米格-21,另外一架疑是蘇-30MKI戰機而告終。

此外,巴軍方還俘虜了一名空軍中校飛行員並將其歸還印度,而讓梟龍戰機名聲大振,據公開披露的信息,許多國家的頂單雪片似地飛來。

印巴空戰,成就了梟龍戰機,廣告做得最好,不如一場空中實打實的戰鬥來得影響深遠,印巴克什米爾上空的軍事衝突,讓梟龍一戰成名,成了最大的贏家。

發生在克什米爾的印巴空中衝突,讓梟龍戰機成了炙手可熱的名機,但梟龍只是一架單發戰機,僅有7個外掛架,儘管最新改進版裝載了1-2個重載掛架,能外掛空地(艦)導彈和反輻射導彈,但畢竟載彈量有限,也就3噸左右,因此從大概率上不具備發展成新一代艦載機的改裝餘地。

由於艦載機的特殊性,機體結構都必須強化,以適應或彈射起飛、或阻攔降落,以梟龍戰機的小身板恐怖彈射時,就已經攔腰斷成了兩截;降落時強大的阻力,尾鉤阻攔拉力足以將梟龍拉斷散架。

況且,艦載機特別強調空中作戰性能,高滯空時間、大作戰半徑、高載彈量,這些最起碼的標準,是輕型單發的梟龍所先天缺失的,因此,梟龍儘管在印巴克什米爾空中衝突中表現出色,但那是隻是陸基起飛,兩國在克什米爾空中的衝突,不需要大航程和高滯空時間,短腿的米格-21和殲-7戰機等都能勝任。

但當艦載機則要求非常高,譬如機翼可摺疊,以減少甲板佔據的面積;發動機推重比高,才能勝任瞬間滑躍起飛;前起落架要非常堅固,才能承受住彈射時的拉力;再就是低速性能要好,導航和通訊設備完善;機體結構強度,要能承受最起碼5個G以上的縱向加速度,陸基飛機不超過3個G等。

海航只裝備了一個殲-10航空團,要死要活再也不願增加殲-10了,原因就是由於發生了三起飛鳥撞擊事故,結果單發動機的殲-10悲劇了,所以海軍是不可能要單發艦載機的,這是最基本的底線。

綜上,梟龍戰機單發、輕型、載彈量低、作戰半徑低、滯空時間短,沒有將其改造成艦載機的有利條件,由於先天條件所制約,梟龍難擔任艦載機的重任,將梟龍改造成艦載機,不如重新研發一款新的艦載機。


國平軍史


答案肯定是 不能!

梟龍戰鬥機(Chengdu FC-1/JF-17),原計劃名“超七”,中國對外稱之為FC-1,巴基斯坦稱之為JF-17雷電,是中巴雙方共同投資、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所屬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公司等單位聯合研製,巴基斯坦空軍參與開發的全天候、單發、單座、多用途輕型戰鬥機,最大起飛重量12700千克。


梟龍

殲-15(英文:J-15,中文綽號:飛鯊"Fēishā",英文:Flying Shark,北約代號:側衛D型,英文:Flanker-D)是中國參考從烏克蘭獲得蘇-33戰鬥機原型機T-10K-3號機以國產殲-11戰鬥機為基礎進而研製和發展的重型雙發艦載戰鬥機,該機研製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瀋陽飛機工業集團承擔。殲-15在戰鬥機世代劃分上屬於第四代戰鬥機改進型,即第四代半戰鬥機,最大起飛重量32500千克

殲15

從起飛重量來看,殲15就已完勝梟龍。因為更大的噸位意味著更大的載油量,載彈量,也就有更大的航程和滯空時間,一次出擊能攻擊更多的目標。作為單發戰機的梟龍,其可靠性也不如雙發的殲15,艦載機在茫茫大海離開了航母,一旦發動機故障,就完全沒有一塊能讓他緊急著陸的地方,所以多一點保障多一份安全。縱觀各國海軍的艦載機,都是清一色的雙發機型。

無人化和隱身化必是未來發展的趨勢,美國已經在兩棲攻擊艦上部署F35艦載機,x_47B也進行了艦上測試。作為我國最先進艦載機的殲15都已開始落後,我們更不可能退而求其次,去選擇一款外貿的輕型機。殲20我們已經造出來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新一代的艦載機也會很快問世,到時候搭載在我們的核動力彈射航母上,我兔也能與鷹醬一決雌雄!!!


卡卡庫卡卡


“梟龍”戰機不會上艦,究其原因不外乎兩個方面,第一,“梟龍”是單發輕型戰鬥機,既不適合上艦,而且其改裝成艦載機的難度和成本也太高。第二,“梟龍”目前的主要用戶是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在短期內沒有能力發展航母,等巴基斯坦擁有了航母,“梟龍”也許已經退役了。
當今世界上絕大多數的航母艦載機都是雙發戰鬥機,包括美國的FA18,俄羅斯的蘇33和米格29K,我國的殲15,法國的陣風M等,但也有例外,比如法國早期的“超級軍旗”艦載機和美國的F35C卻是單發艦載機。


雖然單發戰鬥機也可以上艦,但對發動機卻要求極高,既要有足夠大的推力,還要有極高的可靠性,而這兩點對“梟龍”戰機來說就有點勉為其難,因為“梟龍”裝配的是俄製RD93發動機,其無論是推力還是可靠性而言,都不能滿足單發上艦的要求。
再說輕型戰鬥機上艦給人的感覺始終就是不倫不類,目前對單發輕型艦載機感興趣的就只有印度了,據悉印度計劃將其“光輝”戰鬥機搬上航母,不管其成功與否,至少在世界範圍內,目前還沒有第二個國家計劃發展單發輕型艦載機。

“梟龍”既沒有上艦的必要,也沒有上艦的實力,所以任何將“梟龍”戰鬥機發展成艦載機的說法都是一廂情願的,純粹就是在浪費口舌。


那年那月那兵說


不能。至少在主要軍事國家是不現實的。

一是沒必要。梟龍戰機的發展初衷就是外銷,替代一些國家的二代機。本身設計目標就是低端飛機中的高端產品,改裝這樣的飛機成艦載機實在沒必要。購買該機的國家也沒有這種需求。



二是飛機✈️不合適。梟龍是多用途輕型戰機,最大起飛重量十二噸半左右。FC-1“梟龍”戰鬥機的設計思想較為保守,FC-1設計強調中、低空亞音速機動性能,犧牲了一些高空高速性能。作為輕型戰機,發動機動力不足以滿足航母滑躍起飛需要,而要彈射起飛必然要對飛機進行大幅度重新設計。比如彈射器牽引杆會在起飛時對戰機的起落架有一個巨大的拉力,還有一個就是機身的結構,機身強度和佈局上肯定也有改動!至少改裝後飛機重量大副度增加,更加影響性能發揮。該機的作戰半徑也僅僅七百公里左右,目前也沒有空中加油設備。這也影響飛機上艦。



三是有更好的其他選擇。能夠擁有航母的國家,必然會對艦載機挑三揀四。還有其他成熟艦載機可以購買,就沒必要改裝該機上艦,成本與效益實在不匹配。


下雨啦16


梟龍戰鬥機是一款用來出口的陸基用途的戰鬥機,目前是巴基斯坦空軍的主力機型。JF-17梟龍戰鬥機是一款輕型戰鬥機,是巴基斯坦空軍用來替換現有的殲-7P系列的型號。在命名上JF-17是挺有講究的,這款戰鬥機被稱為聯合戰鬥機,而且是緊接著F-16戰鬥機而來。



世界上具備獨立研製航空母艦艦載機的國家很少,這是在於艦載機的使用本身就有限制。世界上擁有航空母艦的國家並不是很多,美國是其中裝備數量最多的國家,其擁有11艘核動力航空母艦。


艦載機的使用需要滿足多個條件,這就是具備很大的推力,並且需要更為堅固的結構,因為艦載機在降落的時候要耐得住阻攔索對機體的衝擊。而作為JF-17梟龍戰鬥機來說是不具備這個能力的,在降落的時候後機身就有可能被拉脫開。

艦載機進行彈射就需要加強起落架的結構,目前JF-17也不具備這個改進的條件。另外艦載機在海上運用需要大航程,JF-17是一款輕型戰鬥機所以不具備這個能力。


航空視界


雖然最近巴鐵用梟龍戰機擊落了印度空軍的F-16戰機,把梟龍戰機的性能炒到了風口浪尖。但是我們更清醒的知道,梟龍戰機只不過是我們已經淘汰的殲-7戰機的加強版強-7戰機,它作為一般小國的國防防禦性武器存在確實物有所值,如果要作為我們這樣大國的航母艦載機,那確實有點難當大任的感覺啦!

梟龍戰機屬於一款輕型單發戰機,跟目前我們所採用的殲-15、殲-16艦載機都隔著代差咧,我們怎麼可能拋棄高性能戰機,去裝備一款老舊戰機來做艦載機呢?僅管如此,我們離美軍裝備的F-35和F-18艦載機性能,都還需要一段追趕的過程。因此梟龍戰機就更不可能在我國艦載機的考慮範圍之內了。

在回答這種問題的時候,我總有一種拿自家的矛,戳自家的盾一樣的感覺,因此我也不再過多贅述,大家都心照不宣的理解下就足夠了。

我是老兵帶我學軍武,如果你是老兵就請關注我,並在下方留言評論,期待你帶我一起學習軍武知識。謝謝大家!


老兵帶我學軍武



梟龍具備發展成為艦載機的先天條件,那就是其擁有優良的短距起降能力和大航程、大作戰半徑,這些是作為艦載機的一個必要的條件之一,即便未來採取彈射起飛的模式,這個特性對於艦載機來說也同樣重要。但梟龍作為一款輕型戰鬥機,其整個空氣動力佈局和機身強度使其擁有較強的陸基起降能力,但卻實在無法勝任從航母上起飛的能力。


艦載機與普通的陸基戰鬥機相比最大的區別就是艦載機為了滿足彈射、滑躍等起飛方式和降落時攔阻索的攔阻必須有更加強大的機身設計,一般的戰鬥機不經過重新的補強設計,到了航母上即便不考慮降落攔阻索帶來的巨大拉力因素,單一個彈射起飛就足以讓其成為兩半。


航母上的艦載機由於作戰和起降環境的不同,在設計之初其平尾、副翼都需要增加面積,以提高在低速下的了操控性,艦載機的發動機和整個機體設計都要按照完全適應防腐的標準進行,以應對海上覆雜的高溼、高鹽鹼的環境。



題目中既然提到了殲15,用梟龍和他相比,就好比是用重型坦克和輕型步戰車的對比,沒有任何可比性,二者設計之初的作戰起降環境和作戰用途就存在天壤之別,說起彈射起飛,梟龍在不經過重新的加固和機身全面加強之前完全無法上艦,更別說是彈射了。


冰雹藍天


梟龍可以發展成為艦載機。所有飛機,只要不超重都可以改成艦載機。不是什麼艦載機必須是雙發才安全。

即使是在美國F-4和F-14作為主力戰鬥機的時候,單發的F-8和A-7也同時在艦上服役。現在F-35也是單發戰鬥機,這就打臉了艦載機雙發論調。

梟龍改艦載機的缺點是重量太輕,航程和載彈量太小。如果改艦載機,就要加強機體結構,增加重量,進一步減小載彈量和航程。

所以梟龍不適合上艦的原因不是技術上的,而是戰術使用上的。

其次是艦載機要實現隱身化。梟龍要想改成隱身戰鬥機,工作量太大,作戰性能提高有限。費效比不好不如重新設計新型艦載機。起碼殲31骨頭鷹上艦也比梟龍合適。

至於彈射起飛,現在都是前輪拖曳彈射,與外形無關。殲15的三翼面主要是增加升力,改善姿態控制。實際上前翼不可偏轉,是個累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