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海水務:賦予水務管理以“智慧”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導讀:粵海水務培育了一支專業隊伍,與另2家企業合資成立了科榮公司,實行混改制員工持股,專注於智慧水務業務。基於粵海水務在水動力、水生態、水環境等水務專業領域多年研發成果,結合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前沿信息化技術,粵海水務按照“核心產品自主研發,保持技術領先;通用軟件、硬件產品,選擇夥伴合作研發,掌握關鍵技術”原則,已初步完成了智慧水務產品體系構建,形成了一套行業領先產品解決方案。產品按照業務領域劃分智慧管網、智慧生產、智慧管控和智慧客服4大系列,其中智慧管網部分與全球專精於智慧管網的優秀企業——英國I2O公司合作,成為其在中國惟一的合作伙伴,為公司下一步智慧水務建設打好基礎。

自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以來,“智慧”這一理念就開始滲透進入自然系統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水務作為城市最基本的公共服務,水務行業的發展是城市文明和發展的重要保障,智慧水務的理念也越來越多的被提及。近日,粵海水務總經理譚奇峰就“智慧水務”發展相關問題與北極星環保網進行深入交流。

粵海水務:賦予水務管理以“智慧”

何謂“智慧水務”?

近年來,我國智慧水務進入高速發展期,很多企業瞄準智慧水務市場發力。那麼,何謂“智慧水務”?是一份自動傳輸彙總的電子表格嗎?是電子水錶系統嗎?No,no,no,這些只是智慧水務的一部分。

粵海水務:賦予水務管理以“智慧”

圖1粵海水務智慧水務藍圖

粵海水務總經理、正高級工程師譚奇峰介紹說:“大體來看我國智慧水務的發展主要經歷了自動化、信息化和智慧化三個階段。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產業的創新升級,自動化和信息化技術在水務企業生產、經營、服務和管理中的應用也越來越深入和廣泛,為我國水務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目前,我國大多數水務企業正處於信息化水務向智慧化水務邁進階段。

如何讓智慧水務真的“智慧”

2012年,粵海水務便發現智慧水務在提高生產服務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優化管理水平,促進水務事業發展等方面的優點。譚奇峰表示,經過多年不斷摸索研究,粵海水務總結出智慧水務整個領域目前主要面臨著四方面的問題,並給予破解之道:

問題一:認知不統一

首先,業內對智慧水務的目的理解不一——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優化管理,精準化指導生產,部分代替人工……這些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次,對智慧水務的作用效果認識也比較片面。沒有模型和算法的概念,僅把監測以及監測數據的可視化作為開發的重點,缺乏數據分析、優化決策、輔助預警的能力。

破解之道:隨著對智慧水務的認知的完整度和深度的擴展,採用科學合理的方法持續提升智慧水務系統或平臺建設和應用的能力。

問題二:標準規範缺失

我國的智慧水務發展處於快速增長期,但還沒有以“智慧水務”為核心對象的綱領性標準要求出現。還未形成具有頂層規劃和統籌運行的系統性標準,導致信息難以無縫連接,系統間無法協同運行,甚至相互衝突。

破解之道:針對智慧水務標準規範缺失,粵海水務近年來制定一系列相關的標準,例如二次供水技術標準、智慧水務數據採集標準等。

問題三:數據問題

數據沉澱問題:數據不完善,不精準,採集面狹窄,不能滿足後續數據挖掘與決策支持。

數據孤島問題:大部分水務企業對智慧水務整體缺乏統一的規劃設計,不同軟件系統之間難以兼容,導致數據無法流通、共享,形成數據孤島,系統的靈活性和延展性也比較差。

數據安全問題:數據安全是所有大數據應用的行業所面臨的共同問題,不侷限於水務行業,需要國家安全部門和信息中心的大力支持。

破解之道:粵海水務早在2000年建設東深供水改造工程時就意識到數據安全問題,採用物理隔離的方式設置了數據安全防火牆。公司通過頂層規劃,統籌開發了一個智慧水務物聯網平臺,通過數據深度處理和數據挖掘,構建精準的水量模型和水質模型等算法應用,建成具有智慧決策功能的綜合管控一體化平臺。

問題四:團隊專業性欠佳

目前國內智慧水務的參與主體很多,搭建的系統平臺也很多,各方處在供應鏈的不同節點,怎樣形成一個整體有效的解決方案,成為困擾水務企業順利推進智慧水務建設的難題。一方面,建設團隊不懂水務業務,只懂軟件設計,系統針對性不足;另一方面,使用團隊不懂技術,使用時出了故障無法及時維護,導致很多內容最終用不起來。因此,要能夠組建一支既具備開發能力又熟悉業務運營的團隊,結合現狀問題提出最優的解決方案。

破解之道:每收購一家企業,粵海水務都會盡快將智慧水務相關係統導入,打破了水務企業各應用系統之間的信息孤島,利用技術手段降低水務企業對人力的依賴,幫助企業提高盈利水平。

粵海水務的“智慧水務”

譚奇峰說,粵海水務早在2012年就提出智慧水務理念,在這幾年的建設運營中有自己的一些體會。對於智慧水務的很多想法,還需要到市場中印證。總體來說,粵海水務對於智慧水務的整體架構,配置都有深入的研究。對於智慧水務的IT規劃,已邀請很多高校、科研機構進行過多次評審。從2017年粵海水務便開始按照規劃實施,從頂層設計到底層設計穩步推進。同時在設計總體規劃中就預先涵蓋了雲計算、大數據、AI等尖端科技。

經過近年來的快速發展,粵海水務在全國各地運營管理了近50個水務項目,已經將智慧水務系統應用於生產管理、供水服務、運營管控等環節,開發出營業收費、生產監控、水務運營分析等20餘項核心產品,產品和方案均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粵海水務:賦予水務管理以“智慧”


圖2粵海水務智慧管網

粵海水務培育了一支專業隊伍,與另2家企業合資成立了科榮公司,實行混改制員工持股,專注於智慧水務業務。基於粵海水務在水動力、水生態、水環境等水務專業領域多年研發成果,結合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前沿信息化技術,粵海水務按照“核心產品自主研發,保持技術領先;通用軟件、硬件產品,選擇夥伴合作研發,掌握關鍵技術”原則,已初步完成了智慧水務產品體系構建,形成了一套行業領先產品解決方案。產品按照業務領域劃分智慧管網、智慧生產、智慧管控和智慧客服4大系列,其中智慧管網部分與全球專精於智慧管網的優秀企業——英國I2O公司合作,成為其在中國惟一的合作伙伴,為公司下一步智慧水務建設打好基礎。

粵海水務牽頭的“城市供水管網漏失檢測與控制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被院士專家鑑定為“國際先進、國內領先”,剛剛獲評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基於管網三層級分區計量、管網動態水力建模、壓力優化調控等核心技術,粵海水務開發出管網GIS等全套智慧管網解決方案,服務於各大水務項目。智慧管網運用於粵海水務旗下的常平粵海水務,將供水漏損率從23%降到11% 以下;在梅州粵海水務、寶應粵海水務等水司推廣後,直接經濟效益超過1000萬元/年。

結束語:

作風穩健,讓粵海水務從容度過2018年的環保行業斷崖形勢;行事張弛有度,讓粵海水務贏得了行業內各領域的信任。如今,粵海水務已經在“智慧水務”業務上先行一步,正發揮自身優勢助力行業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